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7-11-22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和定量遥感理论,运用遥感蒸散法,对潜在蒸散计算和作物缺水指数法干旱遥感监测模型进行了简化,对能量平衡中的相关参数尽量通过TerraMODIS卫星影像遥感反演获得,对裸露土壤区和植被全覆盖区分别建立裸土蒸发模型和植被蒸腾模型进行区域蒸散量估算,并通过简化计算获得的日作物缺水指标实现对土壤水分的定量反演。利用该方法和有关气象要素资料,对2004年河北省邯郸地区的土壤湿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简化后的作物缺水指数法充分考虑到下垫面植被覆盖信息和气象要素状况,能够准确反演土壤缺水状况,在邯郸地区旱情监测中,监测结果明显好于植被供水指数法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耐化后的模型计算量明显降低,更便于实际应用。
  • 摘要:非均匀下垫面通量观测结果代表了发生在特定下垫面或某一部分下垫面的综合物理过程,由此必须考虑通量观测的空间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北京密云通量站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12个月的连续通量观测资料,应用解析通量足迹模型对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通量观测的空间代表性做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①对涡动相关仪通量贡献区的分析表明,李子林为主要的通量贡献源,其次为玉米地/裸地和苹果林。通最贡献最大的点分布在观测塔西南而的李子林。②对大孔径闪烁仪的分析表明,LAS的通量贡献区沿光线路径分布,长约2060米,宽约560米,主要的通量贡献源为玉米地/裸地,其次是苹果林和李子林。通量贡献最大的点分布在LAS光线路径西侧的108米,位于苹果林内。
  • 摘要: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植被、气象和土壤质地等数据,应用CASA模型,估算了2001年中国陆地植被NPP的叫空格局,重点分析了NPP的时空格局与气候因子(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陆地植被NPP的时空变化规律明显:NPP的空间格局与降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不同地理位置的相关性强弱不同:我国植被NPP时闸变化与气湿和降水的相关性都较高,不同植被类型NPP的时间变化对气湿和降水的敏感性不一,常绿林对降水的敏感性较弱。
  • 摘要:利用1961-2005年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74类大气环流特征量资料,计算了新疆主要棉区的棉花热量指数,并从棉花的播种期开始到停止生长,逐月建立了各个棉区热量指数的逐步回归模型。各月模型都能较好的预测该区棉花生长发育期间的热量状况。结果检验看出,通过运用逐月滚动预报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预测棉花生育期内热量指数的准确率。
  • 摘要:初霜冻害是影响淮北地区秋收作物收成的重要因索。本文以宿州为例,通过把原始序列转换成相对日期序列,选取若干初箱期阈值,截取相对日期曲线获得灾变点,向横轴映射确定灾变基础数列。提出对某一初霜期阈值创建不同计算零起点的多序列的新思路,建立GM(1,1)模型群。利用新息或灰数依次递补、逐次建模的方法,对2020年前出现初霜阈值为10月23日以前的灰靶区间和最可能年份进行了动态预测,并提出根据灰靶区间中的各年份出现频次和平均值来确定最有可能出现的年份。
  • 摘要:通过筛选得到水稻稻瘟病促病的气象条件指标,并建立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促病指数Z,根据稻瘟病发生灾情历史资料,进行稻瘟病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划分。以前期实时气象资料与后期天气预报产品相结合,进行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气缘条件等级的预报。
  • 摘要:为了将气象灾害预报在第一时间发送到农民手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火减灾措施,指导农业一线生产,为农业生产发展服务,杭州市气象局开发了“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业务服务平台”,将气象灾害与不同农产品的所处关键期、对其影响、防御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自动生成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材料,并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发布,为农业生产服务。
  • 摘要:通过对个例模拟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恢复到50平方公里规模、包括周边景观控制区的西溪湿地能对杭州市区夏季高温及城市热岛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最大可降低市区最高气温约1.0°C,主要影响区域在西湖以北和以西,这种作用的影响效果与环境风场密切相关.统计2006年7月日最高气温、供水、低电数据发现,在高温日,若杭州市区日最高气温下降1°C则可以每天减少15000-25000吨水的消耗,降低300-600万千瓦时的日用电量.因此,保护恢复西溪湿地的生态资源,并研究其调节区域气候的功能,对改善杭州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大的裨益.受时间所限,本研究结论较为精浅,还需要深入分析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并开展湿地与城市共生、互动研究.
  • 摘要:2007年蓝藻爆发前经历了明显的暖冬,春季气温异常偏高,2月提前进入春天和5月提前进入夏天。椿、夏季降水异常持续偏少,光照充足,致使蓝藻在春季提前爆发并持续监延。本文又通过对比近几年其他2例太湖爆发蓝藻的气象条件分析发现:太湖蓝藻在5~9月间爆发,爆发期间月平均气温均在22°C以上(即稳定通过气缘意义上的入复标准):连续数月气温持续偏高,尤其是春夏有几个月异常偏高,持续少雨,爆发期间雨量异常偏少,平均弱风场都是蓝藻爆发的适宜气象条件:日照的多寡与蓝藻的爆发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日照因子没有温度那么敏感。
  • 摘要:沿海地区农村住房的主要气象灾害是台风,台风带来风、暴、潮三破坏极大,根据资料统计台风是历年影响沿海城市各种气象灾害之最。而且倒塌房屋和死亡人数的平均数为最高。因此,对沿海城市农村住房进行防灾普查、等级评定、评估、建立完整网络档案预警系统和及时分布地质、水利、气象灾害预报,为各级政府实施科学防灾决策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随关经济的发展,气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气名胜工作大有作为,应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服务。本文从我县气象服务工作现状出发,分析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面临的问题,对充分发挥气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持作用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 摘要:森林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及环境控制机制对于准确评价生态系统的碳收支规律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2003—2006年该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及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1)2003—2006年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变化较小,表明森林结构和树种组成等保存较为完整。生态系统最大光合速率(Peco.opt)、生态系统昼间呼吸速率(Reco.day)和生态系统表观量子效率(α)4年的平均值分别为0.813mgCO2m-2s-1、0.238mgCO2m-2s-1和0.0023mgCO2μmolPhoton-1。(2)不同季节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特征有所差异,主要受气温(Ta)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等环境因子的交互影响。雨季降水集中,气温较高,地上凋落物分解速率较高,生态系统光合能力最强;雾凉季的长时间的浓雾为植物提供了部分水分,因此仍维持较高的光合水平;干热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光合能力较低。(3)随着Ta和VPD的升高,α显著下降。Peco主要受20°C以上的Ta和1kPa以上的VPD影响。其结果为定量把握热带季节雨林生态系统的环境控制机制以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两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2003—2006年地温数据分别分析了不同深度地温日变化、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规律,对土壤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初步结果表明:近地层地温呈现正弦变化趋势:深层地温相对稳定,随深度增加地温日变幅呈现减小趋势;地温峰值出现时刻随深度增加面向后推移,相位变化明显;地温季节差异明显,平均地温在雨季(5月-10月)较高,雾凉季(11月-翌年2月)较低,地温垂直变化季节差异显著:地温年变化呈现单峰分布,最低值在1月,最高值出现存7月;总体来看,热带季节雨林的地温变化强度呈现:地温年较差>地温年间变幅>不同深度间地温变幅>地温日较差。
  • 摘要:揭示棉花产量与植被指数和冠层红边参数相关关系,建立棉花高光谱估算模型,促进高光谱技术在棉花长势监测和估产中应用。【方法】结合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对棉花各时期冠层进行高光谱反射率测定,根据光谱,曲线特征构建高光谱植被指数,基于棉花盛蕾期至吐絮后期7次地面光谱利产量测定,对光谱反射率与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生育期可见光波段、近红外波段及短波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与产量间分别达显著负相关、显著正相关与显著负相关水平。根据棉花冠层光潜波形特征,利用植被红边波段560nm反射峰、670nm吸收谷、近红外波段890nm反射峰、980nm和1210nm两个弱水汽吸收谷、短波红外1650nm和2200nm反射峰,设计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并与棉花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波段组合定义的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与产量在各生育期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VARI_700抗大气植被指数在各生育期都达极显著相关。【结论】以VARI_700抗大气植被指数建立各生育期的产量预报模型,为实现棉花营养生长期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报提供依据。反射峰、670nm吸收谷、近红外波段890nm反射峰、980nm和1210nm两个弱水汽吸收谷、短波红外1650nm和2200nm反射峰,设计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并与棉花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波段组合定义的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与产量在各生育期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VARI_700抗大气植被指数在各生育期都达极显著相关。【结论】以VARI_700抗大气植被指数建立各生育期的产量预报模型,为实现棉花营养生长期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报提供依据。?????????????矢???????矡?〉????矡P??矡?矹P??〉?矡?矡????????????矡P?
  • 摘要:棉蚜具有繁殖速度快,适应性强,种群数量大、群居性危害的特点。近几年,新疆奎屯地区棉蚜危害成灾(特别是2003年、2004年),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严重条田可造成10﹪-30﹪的减产.因此如何根据气候的演变,掌握棉蚜的发生危害规律,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控制和降低棉蚜对棉花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气象要素与棉蚜种群数量变化关系的分析,得出在新疆奎屯地区对棉蚜种群数量影响的主要气象指标,提出棉蚜综合防治具体的措施。
  • 摘要:通过对北疆乌兰乌苏、莫索湾及南疆莎年2003~2004年两年棉花分期播种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到:新疆延迟型冷害与≥10°C活动积温相关最好。籽棉产量与≥10°C积温有极显著正相关。≥10°C活动积温是新疆延迟型冷害的优良指标。当以相对减产量确定延迟型冷害的积温级别时,还应考虑当地正常的产量。
  • 摘要:结合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实际情况,通过数据采集、确定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3S技术,利用气象资料及CBERS和EOS/MODIS卫星资料结合前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计算胡杨林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方法,同时提出利用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思路。将此方法应用于新疆尉犁县胡杨林区2005—2007年7、8月份生态环境监测与综合评价,获得了近三年同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动态对比结果。
  • 摘要:桑长青@亲疆气候中心棉花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提要: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因素有:品种、水土条件,种植技术和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因子。目前,能被大多数认同的观点是棉花产量与品质与当地≥10°C的积温关系极为密切,并多以≥10°C的积温作为棉花气候分区的指标。本文利用1961—2003年新疆气候资料,计算全疆各地保证率为70﹪、80﹪、90﹪d的≥10°C的积温,并结合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对新疆棉花种植区域进行气候分区,将新疆的植棉区可划分为:天山以南的南疆暖温带棉区、天山以北的北疆中温带棉区、热量欠佳的高风险植棉区以及热量不足的禁棉区。并初步探讨了全球以及区域性气候变暖对新疆棉花生产条件可能的影响。
  • 摘要:应用前期74类环流指数因子,考虑了统计模型中因子与预测量之间相关系数的不稳定性,用滑动集合回归方法建立了北疆棉区播种——出苗期间热量指数的集合回归预测模型。北疆棉区石河子、炮台、精河、博乐4站1961年~2006年的回归序列与实况序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40、0.7562、0.8503、0.8252。北疆棉区4站1996年~2005年的试报结果检验表明:集合回归预测模型的效果明显优于…级回归模型,而北疆棉区4站中又以博乐站的效果最优。应用前期月环流指数因子,经滑动相关建立的超级集合模型对北疆棉区播种——出苗期间的热量指数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该方法在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等领域有推广价值。
  • 摘要:通过对乌苏50年来气温、日照和20年来棉花生育期变化规律的分析,得出:1、乌苏50年来呈现温度升高、日照减少的趋势。2、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增温率最大,冬季增温率明显大于其余各季,这对棉花害虫越冬有利。气候变暖使棉花的生育期提前。3、高温日数明显增加,对棉花开花结铃有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应埘气候变化的生产措施。
  • 摘要:植被二向反射特性足辐射与机被冠层中散射和吸收介质(主要为叶片)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对这种作用过程的准确描述和透彻分析,是植被遥感定量化的关键,也是植被空间形态和结构反演的基础。本文探讨了植被双向反射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意义,并对现有的几种植被双向反射模型:儿何光学模型,混浊介质模型,混合模型及计算机模拟模型的理论作简要的论述,并比较各类模型的特点。
  • 摘要:地膜基本效应是增温、增湿,提高棉花出苗期的积温,对增加棉花单产具有重要作用。4月地膜内外最高地温差值很大,而最低地温则差别很小,平均地温的差值相对稳定,膜内、膜外地温差的形成,除与地膜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当日的气象条件有关,还与土壤热通量有关。
  • 摘要:由于MODIS数据具有高时间分辨率、连续性好、获取成本低的特点,本文选择MODIS作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在美国地质勘查局网站下载的NOAA—NDVI数据,研究了艾比湖地区荒漠化现状及动态变化监测的方法。主要解决了MODIS数据和NOAA—NDVI荒漠化信息的提取的问题。分析了艾比湖地区近2年及近11年不同荒漠化等级的变化。艾比湖地区从2002年至2004年荒漠化趋于严重,但1993年较2004年荒漠化程度减轻,即在这11年中荒漠化程度呈现波动变化,但总体趋势呈好转迹象。
  • 摘要:用1971-2005年北疆31个气象站的气温10°C初日和乌兰乌苏站的物候期资料,分析了列冬小麦及柳树、杨树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疆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的初日越来越早,进入90年代以来偏早的趋势更加明显。10°C平均初日北疆的2个迟中心,分别位于和布克赛尔和北塔山附近,初日出现较早的区域在博乐至石河子的北疆沿天山—带和伊犁地区。石河子10°C初日早的年份,积温高,日照充足,冬小麦的各平均生育期普遍提前2~19d,其中起身期提前19d,全生育期提前7d;柳树的各平均生育期普遍提前9~19d,其中展叶盛期提前19d。杨树的各平均生育期普遍提前4~12d,其中展叶盛期提前12d。
  • 摘要:利用MODIS高光谱、多波段资料利气象台站观测资料,以逐步判别与Bayes判别等数学统计的方法结合不同目标物的光谱特性,同时考虑下垫而条件和季节等对积雪深度分布的影响,建立MODIS积雪深度回归模型;以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采用MicrosoftVisualC++.NET软件开发工具,通过“类”概念的设计方法,建立MODIS积雪遥感监测业务系统,计算出积雪面积、覆盖度、各层雪深、雪水当量等多个反映测区积雪总量的物理参数,制作出各类积雪产品。该系统投入业务试运行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并在2006年度冬季北疆地区雪灾监测服务和2006年新疆春季洪涝灾害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 摘要:首先对新疆的沙尘暴日数和前期气候要素统计分析,然后通过相关分析提取南疆和北疆春季沙尘暴影响因子,根据沙尘暴天气的特点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在解决小样本学习问题中的优势,提出并实现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沙尘暴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沙尘暴影响因子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处理沙尘暴预测问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摘要:利用1971~2005年西藏25个气象站点月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最大潜在蒸散、地表湿润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季节性差异,并讨论了影响最大潜在蒸散气象因子的趋势变化。研究表明:近35年,西藏绝大多数台站年最大潜在蒸散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减幅4.6~71.6mm/10a。阿里地区西南部、聂拉木年地表湿润指数表现为不显著的减小趋势,其它各地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平均增大0.02~0.09/10a。就西藏平均而言,年地表湿润指数呈极显著的增大趋势,增幅为0.04/10a,尤其是近25年增幅更为明显。季地表湿润指数也表现为增大趋势,以夏季增幅最明显。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西藏主要表现为以低温低湿为主的年际变化特征,进入90年代后,气温持续升高,地表湿润指数明显增加,西藏表现为暖湿型的气候特征。西藏年、季最大潜在蒸散里明显的逐年代减少趋势,而地表湿润指数呈逐年代增大趋势,以冬季最为明显。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显著卜降,以及平均相对湿度的明显增加可能是最大潜在蒸散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显著减小和降水量的增加在蒸散量减少趋势中也起差重要作用。
  • 摘要:利用藏东南色齐拉山高寒区林线地带连续一年的气象观测资料(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分析了高山林线冷杉原始林土壤热通量的日、月变化以及与净辐射的关系,研究高寒区原始林土壤-大气热量交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热通量日变化振幅减小,至60cm处没有明显的日变化,除春季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外,其余季节表层土壤(5cm)热通量日变化呈明显“S”型曲线。不同深度的土壤热通量存在明显的月变化,不同层次土壤总的热通量均为正值,表明高山林线地带土壤总体上为热汇。土壤热通量的变化与净辐射直接相关,但二者的同步性较差,土壤热通量对净辐射的反馈延时约6h,明显高于农田、草地及温带、亚热带森林,因此在利用净辐射估算土壤热通量时,要充分考虑植被类型及环境的影响。
  • 摘要:干旱遥感临测是卫星遥感应用的次生产品,难度较大,目前气象部门一般使用热惯量法和植被供水指数法进行遥感干旱监测,但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制约。本文分析了利用陆表温度-植被盖度进行干旱遥感监测的原理,并以2006年8月上旬NOAA17资料为基础,经过滤云处理,构建陆表温度-植被盖度特征空间,建立旱边、湿边方程,讣算干旱指数,结合地面观测分析结果,确定干犁等级,然后使用ENVI4.0遥感分析软件,添加行政边界,制作干旱遥感监测专题图,最后分别分析了陆表温度、植被盖度对干旱监测的敏感性。
  • 摘要:利用陕西省58个测站1961~2005年历年沙尘暴日数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陕西沙尘暴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以及有利于中国北方沙尘暴多发/少发的环流气候背景。结果表明:陕北沙尘暴是沙漠边缘干旱化不稳定过渡带的产物,即在同样的大气条件下,下垫面条件决定沙尘暴的空间分布;陕北沙尘暴的时间分布主要与大风有关,在日变化、年变化、年际变化与年代际变化中都是如此,即在确定的下垫面条件下,天气气候(风、降水等)条件决定沙尘暴的时间变化:蒙古低槽、乌拉尔高脊的环流形势配置过程中的典型背景条件,不仅在天气尺度如此,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也是如此:陕西省沙尘暴的EOF分析表明,沙尘暴频数在90年代中期以后变化较平稳,21世纪徘徊在低值附近。
  • 摘要:高温热害足陕西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研究提出了果树高温热害气象服务预报预警等级和温度指标,高温害(35°C
  • 摘要:果树花期冻害是陕西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灾害,是果业气象服务的重点项目,通过研究确定了果树花期冻害不同等级的预报预警指标:低温冷害(2-0°C)、低温冻害(0~—2°C)、严重低温冻害(<-2°C)。研究开发了果树花期冻害“避”、“抗”、“防”、“补”等系列化防御技术措施。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了梨和苹果花期冻害的气象服务效益,提出了促进气象服务效益最大化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 摘要: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位于毛乌索沙漠东南部边沿,属毛乌素沙地向东南移动的最活跃地段,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使用1981年~2003年23a长时间序列的NOAA/AHRRNDVI数据、气候资料,分析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植被覆盖的历史演变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植被覆盖状况23a米尽管有波动起伏,但是整体在持续转好,年平均NDVI增加了10.62﹪。低覆盖率植被面积在减少,高覆盖率植被面积在增加,植被状况明显转好。夏季的NDVI值最高、波动起伏最大,其次是秋季;春、爱、秋三季的NDVI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季平均NDVI年增长率夏季最火,秋季次之;照、秋季NDVI与年NDVI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这两个季节的植被状况基本决定了全年的植被分布状况。NDVI年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春季NDVI缓慢增加,秋季NDVI降低速度比较快。(2)年平均NDVI与温度的年际变化相关不明显,各季节NDVI与温度相关也不明显。近年来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增加。面年平均NDVI线性增加趋势显著,降水量是引起NDVl年际波动的主要因子,非气候因索是年平均NDVI线性增加的主要原因。降水量与NDVI存在着明显的年相关平和隔季相关。年降水量与年NDVI的相关,冬季降水量与春季NDVI的相关,春季降水量与夏季NDVI的相关,夏季降水量与秋零NDVI的相关性都非常高。(3)非气候因素中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等人为措施,如植树造林、草原围栏封育等是导致植被显著增加的重要原因。
  • 摘要:采用陕西省75个代表站1961~2000年40年冬季(当年12月~次年2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陕西省40年中雪以上等级造成的雪灾特征,并进行了评估。结占果表明,由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冬季的降雪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雪、暴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概率呈增加趋势,将对冬季设施农业生产及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产生重要影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 摘要:本文利用1997~2006年的AVHRRNOAA遥感资料,对陕西省陕北地区(榆林市、延安市和铜川市部分地区)地表植被指数的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时段的气候因子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因子对该地区植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a陕北大部地区平均植被有增加的趋势,但部分地区有减少的趋势。四季平均NDVI呈上升趋势,春季是陕北季平均NDVI上升趋势最为显著,上升速度最快的季节。降水量对地表植被的变化起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农业用地植被和草地植被的影响:对于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植被,降水的年际变化对地表植被的影响较小:温度的变化对地表植被的变化影响显著。
  • 摘要:通过对咸阳市北部塬区旬邑、永寿两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1-2000年10个冬小麦生育年度的土地壤水分资料分析,得塬区麦田土壤分科前逐渐增大,开春后不断降低,麦收关有回升,小开麦拔节到乳熟期土壤水分亏缺是制约本区小麦产量的关键,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临界点,即是干旱出现指标为,永寿及其气候相近区为相对湿度62﹪,旬邑及其气候和近区为相对湿度50﹪.
  • 摘要:利用山西省50个站1961~2005年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和1978~2005年全省玉米产量资料,运川趋势系数和EOF分解方法,分析了山西的气候变化,计算了气候生产力并用玉米产量作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对气候生产力的时空演变作了研究,给出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生产力的可能变化幅度。结果表明:山西45年的气温变化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生产力能较好地反映气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山西年气候生产力由东南向西北逐次递减,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中西部和南部的年际变化差异最大,在这一地区气候生产力最不稳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总体呈下降趋势:全省气候生产力变化的空间相关结构可以用三个模态米表征,即全省一致型,南北反向型和“+-+”型。
  • 摘要:本文对晋中市1956~2005年的气温、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晋中市年降水量的变化呈减少趋势,其下降速率为-32.7mm/10a,显著高于全国水平,90年代是降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一个时期: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其速率为0.33°C/10a,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气温偏高主要是冬季,夏季变化幅度不大,1997—2002年是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一个时段。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指出气温的升高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而降水量的减少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通过分析为合理利用小地气候资源提供一点依据。
  • 摘要:气候变暖可引起鲁南地区热量资源的变化。为了摸清1990年代以来鲁南地区热量资源变化情况,将资料分为近15年(1991~2005)及前30年(1961~1990年)两组,用K-W检验分析两组样本是否有显著差异,并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估算未来气候变暖时热量资源的变化。结果表明:1991~2005年鲁南地区与前30年相比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0°C及≥10°C积温及持续日数明显增加,无霜期明显延长,热量资源显著增加。当未来气候变暖时,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C,≥0°C积温将增加308—309°C.d,持续日数延长15—16d,≥10°C积温将增加235—248°C.d,持续日数延长6-8d,无霜期将延长9-14d。
  • 摘要:本文在分析山东省农业干旱趋势的基础上,对近20您来山东省旱地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山东省农业干旱不断加剧,日益成为山东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山东省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山东省建立起了农业干旱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和以“节水增效”为核心的旱地农业技术休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 摘要:采用积分湿度指数方法,建立区域农业水分供应脆弱性分析模型,并以山东省为案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无论春、夏、秋季还是年平均积分湿度指数值均呈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说明自然降水对农业需水的满足程度在此方向上递减。针对山东省而言,农业用水的满足程度在季节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夏季降水对农业的满足程度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差。由于气候因子的年变异较火,积分湿度指数的年变异亦大;根据作物产量的形成为一动态过程,作物整个生育期内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对最终产量有一定的贡献,利用积分回归模式对作物全生育期中每一旬降水因子与产量的定量关系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内每旬降水对最终产量的贡献系数。根据每旬的降水对产量的贡献系数和作物受旱指标,建立了作物旱灾损失评估模型。
  • 摘要:黄河三角洲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东营市境内,它是我国天然湿地分布最集中的地理区域之一,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三角洲湿地总面积为333427hm2,占黄河三角洲总面积的42.7﹪。笔者在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现状等进行总结,并结合前人科研成果对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生态功能特征等进行评估,最后提出湿地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摘要:干旱灾害已成为制约东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干旱监测资料的时、空分布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已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系统主要研究内容是东营市境内土壤湿度的自动监测及干旱预警预报,建立一个集墒情、雨情实时显示及干旱预报的自动化应用系统。旱情监测预警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墒情、雨情实时监测系统,主要实现墒情、雨情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和实时查询;二是旱情预报预警系统,根据不同物候期农作物的动态指标发布干旱预警:三是抗旱决策信息系统,根据干旱预警的级别,系统自动提供相应的决策服务方案和最佳的决策服务方案。东营市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在全省领先实现农田生态监测网络自动化和分析预报研究及应用,该系统的三大模块各有创新。将在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地方政府合理调整农业利,植结构、防御旱灾科学决策挺供依据。
  • 摘要:为了在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中定量分析湿润指数变化,利用德州市1971~2000年各月平均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资料,计算月、季、年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线性变化趋势系数。发现,湿润指数平均10年减小0.07,潜在蒸散量平均10年增加24.42mm,气候呈干旱化趋势。
  • 摘要:近十几年来,地处鲁西北地区的桓台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半年气温上升较明显,冬小麦的生长受其影响,冬前旺长和绿体越冬时常出现,冬小麦抗低温能力受到影响,容易成灾。降低冬小麦冬前旺长机率,可以通过选取适应气温变化的播种时间来增强冬小麦抗低温能力。现将冬小麦播种出苗所需要的日平均气温、播种至停止生长期积温、播种到收获所需总积温等3个农业气缘指标,与近10年米的气温变化实况统计结果相比较,发现在气温升高趋势下,冬小麦适宜播种的最佳时段比传统的播种时间明显后推。
  • 摘要:本文沿袭了遥感地物分类中K-L变换的思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应用MODIS数据的7、21、29、31四个红外波段,融合县有250米分辨率的2通道,建立了青海省多维特征空间土壤湿度监测模型。这种模型的建立克服了热惯量模型需要多时相数据的缺陷,也考虑了青海高原春季天气特征状况。经初步检验,此模型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之内监测表层土壤湿度,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潜力。
  • 摘要:结合多年气象资料系统研究东部农业区季节性干旱成因与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季节性干旱严重,“土壤-作物”干旱年发生概率为55.4﹪,其中≥中等干旱年发生概率为25.9﹪,气候性干旱(Z值法)年发生概率为34.1﹪,其中≥中等干旱年发生概率为11.4﹪。3~8月份为年内高发期,以春季发生频率最高;“土壤-作物”干旱明显大于气候性干旱:气候性干旱(Z值法)统计分析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根据气候性干旱(Z值法)发生慨率,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该县各发生干旱5年、3年、2年和3年,2000年以后5年中发生干旱2年,表明青海省东部浅山丘陵地区抵御季节性干旱的能力仍然没有好转,农业生态系统抗逆性能仍在不断退化。
  • 摘要:以景电灌区绿洲农田防护林系统为对象,观测农田防护林网内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分析影响防护林网内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因子及作用性质,为进一步研究景电灌区沙漠的沙地水分平衡提供依据和基础性资料,并为今后绿洲农田防护林的恢复与可持续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调查研究表明:距林带越远,防护林的影响越弱,农田土壤含水量逐渐回升:林网内0-60cm的土层内,40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呈最小趋势;林网内农田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林带附近土壤的含水量,绿洲农田防护林网可减少14.84﹪的土壤水分丧失:土壤含水量与风速显著负相关,与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及太阳辐射呈不显著负相关:绿洲农田防护林带的胁地作用屉造成林网内土壤含水量高低变化的主因,林网内的土壤水分变化与林网内的防风效益密切相关。
  • 摘要:利用柴达术盆地的7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干热风气象灾害资料,对盆地干热风发生规律及干热风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盆地干热风气象灾害日数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小灶火为干热风重灾区:盆地干热风灾害月分布在每年6~8月份,8月上旬为整个盆地干热风灾害多发时段。
  • 摘要:基于GIS技术研究了宁夏气候要素的小网格(250m×250m)推算方法,在些基础上分析了宁夏农业气候资源的状况。结果表明:宁夏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955~6155MJ/m2,是全国太阳辐射最丰富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在5.3~9.9°C之间,呈北高南低分布,积温的分和空间差异明显。年降水量在159.7~594.0mm之间,南多北少。年蒸发量在1108.8~1991.7mm之间.分布为中西部大,东南部小。年干燥度在0.4~4.7之间,中北部大部分地区干燥度在2.0以上。宁夏的下早性气候特点十分明显。
  • 摘要:基于典型草原地区的锡林浩特气象站1953~2003年的逐月平均温度、降水资料以及锡林浩特牧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3年最高地上生物量观测资料,应用自然植被的净笫一性生产力(NPP)模型,计算得出1953—2003以锡林浩特为代表点的典型草原区净第一性生产力,并通过实测地上生物量对该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该区域降水和温度变化状况,以期得出在个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水分与热量各自的变化对典型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强度。研究表明:1)利用温度和降水建立的NPP模型在典型草原区模拟结果的趋势与实测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2)在内蒙古中部的典型草原区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近50年温度升高降水减少,但在近10年降水在生长季分配较为合理,气候的变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3)气候生产力取决于水热的合理配置,雨热同期的配置最有利于典型草原牧草的生长。对于地处半干旱区的典型草原来讲,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于为降水,天然草原生态系统对升温的响应相对迟缓。
  • 摘要:以matlab为平台设计了BP神经网络用于在遥感影像上自动提取地物信息,试验证明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运用到微观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还可以运用到宏观区域的低分辨率遥感影像上。本文对分辨率为15米的ETM影像和分辨率为1000米的MODIS影像进行了试验,精度检验结果显示,总体分类精度(overall—accuracy)均高于70﹪,kappa系数均高于70﹪。在对MODIS影像进行分类时,将2006年全年的MODIS影像处理成EVI植被指数时间序列集,利用植被指数时间序列进行土地覆被分类,这是近期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研究的前沿。
  • 摘要:为进一步降低霜冻对河套灌区向日葵播种出苗的影响,根据河套滞区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历年遭受霜冻影响的调查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确定了向日葵霜冻的气象指标,将春季霜冻的主要指标定为地面最低温度,即在地面最低温度≤1°C时,为轻霜冻指标,在地面最低温度≤-1°C时为重霜冻指标。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河套灌区各地霜冻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霜冻结束时间,从西南向东北部地区延迟;各地箱冻变化趋势不同,似总趋势是逐渐提前:霜冻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不同,对作物的影响增大。
  • 摘要:利用FY—1D/AVHRR数据通道1、2的反射率计算植被指数和通道4、5的亮温计算作物冠层温度,进而求出植被供水指数来监测干旱状况。本文以内蒙古为例简单介绍利用FY-1D/AVHRR数据植被供水指数法监测生长季干旱状况,研究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从总体趋势来看,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因此,植被供水指数法适用于生长季大范围的干旱监测。
  • 摘要:分析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武川县1960~2006年温度、降水等农业气候要素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川县热量和水分资源短缺,气候要素变率大,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差;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1)增温趋势明显,热量条件增加,生长期延长,有益于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生长:2)降水量减少,降水日数减少,变率增加,但变化均不明显,短时间内不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 摘要:以小网格气候资源推算模型和各地的地理参数为基础,计算出各地的水热气候资源,针对当地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地形条件下的玉米、水稻、大豆、优质牧草、速生林等作物,确定适宜种植指标和搭配种植指标。通过细化的各地水热气候资源与各种作物所需积温和生长期棚匹配,给出任意地区的适宜种植品种和搭配种植品种,也可给出任意品种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地区,并通过编程开发出兴安盟农作物品种布局业务系统。系统采用VB6.0语言编程,通过友好的界而,实现各种查询及服务功能,对当地农业生产中合理布局农作物品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摘要:利用内蒙古化德地区自建站到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以温度和降水作为主要因子,重点分析了化德地区平均温度、降水量及作物生长季的年际和年代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化德地区20世纪90年代的温度升高了0.5—1.2°C,平均每10年升高0.4°C。年降水量减少了100多mm.平均每10年减少30mm,气候变暖、变干使作物生长期有所提前。由于干旱少雨,使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都受到影响。因此,应改变化德农业生产布局,完善熟制、种植制度,并调整农业结构,以充分利用化德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增加农业效益为目的。
  • 摘要:本文讨论了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的气候变化特点,并运用GIS技术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这些对策将促进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利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三个站点近15年的天然牧草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和气象观测资料,对降水量、土壤水分和耗水量与不同时期牧草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经验方程,结果表明:各水分因子与产量的相关依次为土壤水分>耗水量>降水量;在时间尺度上,水分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前期小中后期大的趋势,表现为随生长进程的推进,相关程度逐渐增强,同时水分对产量的影响存在累加效应;一般情况下,典型草原牧草产量所需的水分基本由0~50cm土层提供;:土壤水分年和耗水量与产草量的关系用直线或指数方程拟合效果较好,降水与产草量的关系多用二次曲线拟合。这些结论和方程对牧草产量监测和旱情评价、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对内蒙古地区自2000~2006年春季沙尘天气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与多年平均相比近几年内蒙古地区沙尘暴日数、频率总体在明显减少趋势,减少主要原因为四方面(1)、影响沙尘暴冷空气活动的气候因子周期变化在减小(2)、气候变暖使大风寒潮天气过程在减少(3)、从去年内蒙古大部地区在冬末初春降雪频繁,并量级大,抵制了沙尘天气:(4)、内蒙古地区近十年内在沙源区大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治理沙化工作起剑了关键作用。
  • 摘要:本文利用1987年、1996年、2000年、2002年、2005年和2006年共6景陆地卫星资料,监测了额济纳绿洲近20年来植被变化的情况。临测结果表明1987年到2002年额济纳绿洲沙漠化十分严重,中等及茂密植被急剧减少,2002年的面积只相当于1987年的13.6﹪,曾经广为分布的河岸林,现大都衰亡,仅剩零星孤林和残次林。红柳、梭梭、芦苇及芨芨草等灌丛草甸大面积退化并逐渐放枸杞、骆驼刺及红砂等旱生或超旱生荒漠草甸所取代。2002年到2006年由于黑河应急调水工程的开展,额济纳绿洲的植被恢复比较明显,2006年茂密植被区的面积恢复到1987年的31.96﹪,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人类对水土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却是造成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凶。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善还需要把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把农业生态的建立及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效应和由此产生的生产力后效联系起来,统筹中、下游水土资源开发利用。
  • 摘要:本文基于不同植被类型,探讨辽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中王壤微生物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三大类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状况。土壤细菌的数量垂直层次上基本上是表层大于其它两层;对不同植被类型而言,草地、森林、柽柳和碱蓬的数量相对较高,而翅芦苇和裸滩数量相对较低。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垂直层次上基要上是表层大于其它两层:对不同植被类型而言,草地、森林和柽柳的数量相对较高,而芦苇、翅芦苇、翅碱蓬和裸滩数量相对较低。土壤真菌的数量垂直层次上大多数植被是表层大于其它两层;对不同植被类型而言,.草地、森林、柽柳和玉米的数量相对较高,而翅芦苇、翅碱蓬和裸滩数量相对较低。对于土壤微生物量碳垂直层次上变化趋势大致相似,表层含量稍高于其它两层。对于不同植被类型而言,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是柽柳>草地>芦苇>玉米>森林>碱蓬>翅碱蓬>翅芦苇。
  • 摘要:利用22a的常规气象资料和土壤水分资料,确定了辽宁省5个气候相似区的作物系数,模拟了土壤水分供应系数动态模型,在水分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辽宁省0-50厘米的农田土壤水分预报模型,同时对其进行了检验。利用NOAA卫星监测得到的农田土壤含水量作为预报的初始值,然后在GIS支持下,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对模型中所需参数的散点数据进行插值得到与预报值匹配的网格数据,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依据模拟的农田土壤含水量预报模式,计算了农田土壤含水量预报值的格点数据,实现了农田土壤含水量由点到面的预报。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报准确率在85﹪以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预报土壤含水量是可行的。
  • 摘要:利用葫芦岛地区1959—2005年的温度、降水资料,计算出本地不同农时阶段的四种旱涝监测评估指标,并根据历史实际旱涝的记载,运用各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应用Ik指标能表示当地旱涝状况。进一步应用Ik指标来分析葫芦岛地区的干旱分布规律,为农业生产提出趋利避害的合理化建议。
  • 摘要:EALCO模型是一个基于生理生态学过程,模拟生态系统下垫面与大气之间水、热和碳通量交换的综合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在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对其生态系统过程进行了模拟。以深入探讨季节性干旱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对EALCO模型进行了参数化与初始化并对模型的光合作用时段利落叶机制进行了改进,以更好的模拟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千烟洲通量观测站自2002年底开始应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进行通量观测,该站点2003年经历了一次较严重的季节性干旱(由高温与少雨综合作川造成),降水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65﹪,而2004年的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较为接近,利用该站点2003和2004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使用其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检验。从模拟结果的总体趋势来看,模型能较好的从半小时、日及年尺度上反映两年内土壤-植被-大气之间的碳交换状况。GPP(总初级生产力)在一年中呈现单峰型变化,遇高温及干旱胁迫GPP值下降。由于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2003年GPP值比2004年偏低12.9﹪。模拟结果显示,2003年GPP值比2004年偏低11.2﹪。观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均显示,水分胁迫期间NEP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日变化均呈现一种“偏态”,即一天中生态系统碳交换量最大值出现在上午某一时刻,之后逐渐降低。模拟结果显示,水分匮缺对光合能力的影响比对生态系统呼吸作用的影响更为强烈,因而导致了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水分匮缺期间,晴天正午之前,深层土壤(大于20cm)水分的匮缺抑制了光合作用能力,正午之后,高温与深层土壤水分匮缺共同削弱光合作用能力,影响各占一半。
  • 摘要:为合理开发利用辽河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及理解湿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本文基于辽河三角洲的不刚植被类型,探讨了辽河三角洲土壤碳氮含量的状况。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含量不同。总体而言,水稻和芦苇土壤碳氮含量较高,这反映了湿地的“碳汇”功能。其它植被类型因其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其碳氮含量相对较低。从土壤碳氮含量的垂直分布看,总体上呈现随深度的增加,含量降低的趋势。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碳氮含量的重要因子,但不是限制因子。调查区土壤pH值偏碱性,变化范围为7.30~8.97。土壤pH值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很小,说明上壤pH值不是影响土壤碳氮含量的重要因子。
  • 摘要:本文利川锦州2006年监测的生态与农业气象资料和卫星遥感监测资料,通过对监测采集的气象要素、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水环境要索和大气成分等依据中国气象局《生态气象观测规范(试行)》、中国气象局《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和技术方法,对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根据湿润指数、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灾害指数计算得出我区生态质量指数为41在:30~55之间,植被覆盖率中等水平,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存,但偶尔有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出现,生态质量属一般等级。
  • 摘要:选取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典型的花椒地/林地边界,利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在干旱、雨后和每月0—15cm表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分析沿样线梯度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干旱河谷区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即使在雨季也未超过20﹪。从林地到边界再到花椒地土壤水分含量呈“V”字型变化,而在林地和花椒地内部,水分含量呈“W”型波动。无论是干旱还是雨后,林地和花椒地日内水分含量从9时到12时到15时均呈递减趋势:干旱时土壤水分含量日间变化不大,而雨后水分含量逐日递减。年内土壤水分变化可分为3个时期,即土壤水分上升期、高峰期和消退期。
  • 摘要:通过对万载气候分析,认为该县多数地段属于丘陵温暖区和低山温和区的农业气候类型,高温季节短,昼夜温差大,完全符合百合生育对气候的基本要求。同时认为,为了促进万载百合种植的稳产高产,有必要对万载的气候条件对百合生产利弊的影响进行详尽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趋利避害的百合优质栽培技术措施:选择适宜地段;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利;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田间小气候;掌握病害发生规律,搞好病害防治;适时采收:繁育良种。
  • 摘要:本文选取2005年7月5日10时、12时和21时30个自动气象站的气温数据和MODIS31通道的热红波段反演的10时、12时和21时辐射亮温数据,分别得到北京2005年7月10时、12时和21时热场空间分布模式,并对10时、12时和21时30个站点的气温和亮温数据的关系做了分析。同时本文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利亮温做了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2005年7月5日10时NDVI与亮温线性相关关系极显著:(2)日间的地表亮温与气温线性棚关较夜间显著:(3)地表亮温与NDVI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利用NDVI空间变异情况进一步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空间变化规律;(4)利用亮温和气温来表征的北京市热场时空分布,两种结果基本一致。
  • 摘要:根据景德镇市植保站提供的1964~2004年的螟虫测报灯观测数据,采用稳定通过12°C初日作为三化螟幼虫活动的起始日期,利川景德镇市气象台同期观测的气象资料计算三化螟各代高峰期之间的光、温、水等平均气象条件情况:利用三化螟各代高峰期之间的间隔日数与相应时段的旬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雨日等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对2004年进行了试报捡验。同时对三化螟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 摘要:结实率是构成杂交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气象条件对结实率的影响,为提高杂交水稻单产以及防御不利气象因子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杂交稻分期播种资料和不同时段的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结实率不仅与气温关系密切,而且与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和日照等气象因子均有明显的相关。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与结实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分别为始穗前1-10d>始穗后0-10d>始穗后11-20d:当日降水量≤4mm时,始穗前后10d内的降水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当日降水量>4mm时,降水量与结实率呈负相关;始穗前后10d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与结实率呈正相关:始穗后的日照与结实率呈正相关,且影响的关键期是始穗后11-20d(灌浆乳熟阶段)。
  • 摘要:本文对1996、1998、1999三年中景德镇地区的降水、洪水情况进行了分析,在雨量和水位的对应关系中选出37个样本,应用多元同归方法采用6小时面雨量法、24小时面雨量法、点雨量法分别建立了12个水位预报方程。从这些疗程的预报与拟合效果可以看到,所建立的12个方程的拟合效果都较理恕,拟合结果与实况的相关系数均高达0.95以上:在对这37个样本的交叉预报检验也表明应用这些样本进行预报效果是稳定的,并应用2006、2007年二次降水过程的景德镇市中尺度雨量站降水资料和水位资料对这些方程进行了预报检验,检验效果表明误差基本在0.5米以内。这些为利用中尺度雨量资料进行水位预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拓展了近几年来建立的中尺度雨量站资料的应用领域,使预报员在业务实践过程中对水位的趋势预报能做到心中有数。
  • 摘要:本文选取了反距离加权平方法插值(IDW)、克里格插值(Kriging)、样条插值(spline)、趋势而插值法(Trend)4种插值方法,对江西省40年的1、4、7、10月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进行空间内插,对结果进行对比,经过检验对比得出最优的适合江西省月、年平均气温空间的内插方法。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趋势而插值法精度最高,四个月的实测值与模拟推算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97.86﹪、98.92﹪、82.74﹪、94.61﹪;IDW插值法精度最低,四个月的实测值与模拟推算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96.45﹪、92.25﹪、76.40﹪、82.16﹪:克里格插值与样条插值法精度一般,但在地形平坦地区但也能满足一般插值要求。
  • 摘要:应用能量守衡的原理,考虑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和地面长波辐射、感热和潜热之间的平衡,建立了一种高速公路路而温度的逐时预报模型。运用沪宁高速公路段梅村站和仙人山站2006年7月8日~2006年12月31日的逐分钟的各要素实测数据进行模拟,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发现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27°C,预报误差在±3°C以内的频率高达85.33﹪,且对冬季路面温度低于0°C时的预报误差在0~-1°C.对防止冬季高速公路路面溜滑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 摘要:在多层双叶模型的框架下,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对大田棉花进行了光合作用日变化的测定,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引入丛聚系数(clampingindex),确定阴、阳叶面积在每层叶而积中的权重,以客观揭示冠层内不同层次不同受光叶片的光吸收和光合作用,最终估算冠层一天的总光合作用即净初级生产力(NPP)。通过试验,棉花冠层的丛聚系数确定为0.68,综合观测资料估算8月23日冠层日间(9:00~18:00)总光合作用大约为20.28μmol·m-2+S-1。其中阳叶的光合作用能力占总量的71.7﹪,阴叶的光合作川能力占总量的28.3﹪.冠层日总光合能力主要依赖土部叶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