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彩超引导

彩超引导

彩超引导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38495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国医学工程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13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2012年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武汉市第五届科学年会等;彩超引导的相关文献由77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玉玲、刘银梅、单诗山等。

彩超引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1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8495 占比:99.81%

总计:138761篇

彩超引导—发文趋势图

彩超引导

-研究学者

  • 李玉玲
  • 刘银梅
  • 单诗山
  • 史建华
  • 叶军
  • 吴宏
  • 吴邦骐
  • 周斌
  • 孙金和
  • 张丽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建军; 杜冬峰; 李灜灜
    • 摘要: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膝关节注射干预膝骨关节炎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疼痛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膝骨关节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试验组病人接受彩超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膝关节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痛点注射联合膝关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观察治疗后有无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Lysholm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VA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VAS评分(0.4±0.3)低于对照组(1.1±0.6),Lysholm膝关节评分(93.0±2.8)显著高于对照组(80.7±3.5),说明两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超引导下隐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膝关节注射治疗,可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其功能,为临床以膝内侧痛为主的膝骨关节炎病人提供了新的路径。
    • 姚迪
    • 摘要: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完全埋入式静脉输液港(VPA)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130例,根据置管方式分为VPA组(n=62:给予VPA)、PICC组(n=68: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结果:VP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置管成本分别为96.77%、(17.59±2.33)月和(392.10±85.57)元/月;化疗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分别为(41.43±5.04)分和(38.38±6.03)分,GQOL-74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维度评分分别为(65.58±8.11)分和(68.92±9.04)分高于PICC组(P<0.05)。VPA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PICC组(c2=6.044,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VPA在肺癌化疗中有较好应用价值,对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王颖
    • 摘要: 目的:总结将彩超引导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肝胆科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及彩超检查,并且均接受彩超引导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治疗,对患者的置管情况、肝功能、并发症的发病率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彩超引导下实行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治疗过程中一次性成功置管58例,成功率96.67%,其余2例患者为2次成功置管。穿刺深度3.5~8.0cm。术后2d开始黄疸均有一定程度下降。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将手术治疗前的指标与手术治疗后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00%。结论:为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彩超引导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能够发挥出良好的诊断效果,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黄疸的加重,还能够快速改善肝功能,使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改善作用明显。
    • 陈菲
    • 摘要: 目的探究分别应用彩超引导下多针组合射频消融术(RFA)与开腹肝切除术(OH)治疗巨大肝脏血管瘤(GH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GHH患者62例,随机分为RFA组(n=31)与OH组(n=31)。术前采用超声造影观察两组患者肿瘤直径,RFA组5~10 cm患者28例、>10 cm患者3例,OH组5~10 cm患者26例、>10 cm患者5例。RFA组给予彩超引导下多针组合RFA治疗,OH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切除治疗。观察不同肿瘤直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灶一次性坏死率及二次手术率,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肿瘤直径。结果肿瘤直径5~10 cm患者中,RFA组术中出血量、输血比例及输血量均明显低于OH组,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OH组(P0.05);RFA组二次手术率[10.71%(3/28)]低于OH组[23.08%(6/26)](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肿瘤直径均明显小于本组术前(P10 cm患者中,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肿瘤直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肿瘤直径均分别小于本组术前(P10 cm血管瘤时较彻底,临床治疗肿瘤直径>10 cm的GHH患者更有优势。
    • 许东华; 王春喜; 杨毅
    • 摘要: 目的:分析彩超引导股静脉置管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肝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采取常规治疗,B组采取传统股静脉置管的ALSS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C组采取超声引导股静脉置管的ALSS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B组和C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比较三组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C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高于B组的80.00%,穿刺时间为(5.60±1.03)min,短于B组的(10.35±2.4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与B组,C组出血和血肿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SS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方法,而彩超引导股静脉置管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降低并发症。
    • 杜庆聪; 刘栋; 张曰涛; 陈秋楠; 杨奎忠
    • 摘要: 探讨彩超引导与监测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1 0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在局部麻醉经彩超引导下利用南京康友KY-2450A无菌一次性微波消融针给予微波消融治疗,评价消融后甲状腺结节的萎缩程度、消融后甲状腺功能及消融相关并发症.微波消融后彩色多普勒测定显示消融结节全部丧失血供,消融后第6个月随访观察发现结节缩小率达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彩超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 李学美
    • 摘要: 目的:论彩超引导下通过聚桂醇对肾囊肿进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6年4月-2020年8月来我院接受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治疗的72例肾囊肿病例通过随机抽签方法 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干预,比较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以后,SAS和SDS评分改善状况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治疗的肾囊肿患者通过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荐.
    • 苏明; 轩慧杰; 徐庆东; 姜松青; 石晓峰
    • 摘要: 目的 观察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120例新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120例患者中,50例于切开直视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对照组),其余70例均于彩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处理(观察组),对比组间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操作时间、伤口长度、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显低于对照组,2组术中均未出现明显出血,置管术后1个月内相关合并症、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肾脏内科医生比较容易掌握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并且该术式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其并发症的发生也比较容易控制.
    • 李学美
    • 摘要: 目的:论彩超引导下通过聚桂醇对肾囊肿进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6年4月-2020年8月来我院接受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治疗的72例肾囊肿病例通过随机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干预,比较不同护理的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以后,SAS和SDS评分改善状况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治疗的肾囊肿患者通过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荐。
    • 杨晓玲; 陈林; 梁启恒; 李齐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有效价值。方法选择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盲选法将患者分成2组,抽取单号及双号的患者分别列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采用传统盲探方式实施麻醉,后者在彩超引导下实施麻醉,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及出现的麻醉相关麻醉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更快,麻醉药物剂量更少,镇痛维持时间更长,但操作时间稍长(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的麻醉并发症分别为3例及12例(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尽快起到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剂量,麻醉维持时间延长,且麻醉并发症少,临床实用价值高,可操作性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