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年降水

年降水

年降水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水利工程、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6476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气象知识、干旱气象、吉林气象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二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等;年降水的相关文献由265位作者贡献,包括焦建丽、刘艳群、吴宜进等。

年降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1.59%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6476 占比:98.27%

总计:6590篇

年降水—发文趋势图

年降水

-研究学者

  • 焦建丽
  • 刘艳群
  • 吴宜进
  • 康雯瑛
  • 张志刚
  • 方精云
  • 郑勇
  • 陈创买
  • 马文红
  • EE(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建成; 王峰; 卢晓宁
    • 摘要: 为了探究山东省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山东省29个国家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水量介于507.0~1047.4 mm,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东省年降水场主要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分别为全省多雨型,全省少雨型,东南部降水偏多、西北部降水偏少型以及东南部降水偏少、西北部降水偏多型,山东省40 a来降水场表现出4种类型的年份数分别为12,12,2,4 a,4种降水类型分布年份实况验证的准确率达到96.7%;山东省年降水量存在3~9 a的年际变化周期,以及15~32 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其中主周期为28,18,4,7 a,分别经历了大约2,3,15,8.5个丰—枯转换期。综上,山东省年降水量由东南逐渐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场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且具备多时间尺度周期特征。
    • 杨雅薇; 陈丽娟; 沈秉璐
    • 摘要: 基于站点资料、再分析数据和动力气候模式回报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迭代和年际增量方法,探讨了长江流域年尺度降水异常的动力-统计降尺度预测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结果 表明,基于再分析数据的年尺度环流场,建立的长江流域年尺度降水异常增量的统计降尺度预测方案,其26 a回报检验的距平相关系数(ACC)平均达0.6,证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预报性.进一步利用模式预测的年尺度环流场,建立了年降水异常增量的动力-统计降尺度预测方案,其ACC平均为0.42,显示了较高的回报技巧,远优于模式直接输出的年降水动力预报结果.通过分析调制年降水预报技巧高低的因素发现,赤道中东太平洋年平均海温距平为负值时,预报技巧更高,ACC平均达0.5以上.在拉尼娜发展年或拉尼娜持续年的冷水背景下,利用EOF迭代选取的特征向量偏多时,多尺度的大气环流信息被纳入预测模型中作为预测信号,预测技巧得到了提高.
    • EE(图)
    • 摘要: 防患未然雨季“雨季”是指每年降水比较集中的湿润多雨季节。就大范围而言,一般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为6~9月,前后相差2~3个月。北方雨季结束时间比南方早,一般前后相差20天左右。
    • 乔慧捷; 江建平; 胡军华; 汪晓意; 王伟; 罗振华; 唐科; 黄燕; 杨胜男; 曹伟伟; 赵新全
    • 摘要: 三江源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我国第一个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被建成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为更好地服务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本研究从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等方面,在环境空间上系统比较了国家公园与三江源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差异;以4种两栖爬行动物即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norana pleskei)、西藏齿突蟾(Scutiger boulengeri)和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分布点环境条件在国家公园内外的异同为例,探讨分布受环境制约大、扩散能力弱的物种保护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果表明,国家公园与己建自然保护区在地理空间上重叠较大,但它们在自然环境上的差别很明显;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类所偏好的环境条件较多未包含在国家公园内.鉴于三江源的区位特殊性及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等对环境依赖性强、扩散能力弱物种的有效保护不仅有助于保持物种遗传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公园目标定位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在国家公园内,应开展两栖爬行动物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长期监测,加强基础生物学研究,掌握环境变化对两栖爬行动物分布、遗传、行为、形态、种群动态及群落可能产生的影响,实现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及其类似物种在环境变化下的永续生存.%The Three-River-Source (TRS) region,which harbors an evolutionarily unique and impressively large portion of plateau biodiversity,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shelter zone.Acting as the first system pilot in China,the TRS National Park will be turned into both the exhibition of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a heritage area of ecological culture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To better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S National Park,we compared the TRS National Park with the TRS and Kekexili Nature Reserves with respect to elevation,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By combining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occurrences of four species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i.e.,Rana kukunoris,Nanorana pleskei,Scutiger boulengeri,and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national park,we explored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poor-dispersal-ability species (including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du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RS National Park.While the national park and the nature reserves had large overlap in geographical space,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them.The preferr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four species were mostly not included in the TRS National Park,but were included in the nature reserves.Given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TRS region and its sensitivity to climate change,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in this region will not only contribute to maintain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species and the integrality of regional ecosystems,but also will help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TRS National Park and assis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us,within the TRS National Park,to strengthen basic biological research,it is important to conduct long-term monitoring studie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Based on this,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the distribution,genetic diversity,behavior,morphological traits,population dynamics and community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could be understood,with the aim of achieving their sustainable survival within the TRS National Park in the face of global change.
    • 张锦霞
    • 摘要: 为了了解鹤壁市降水的特点及区域特征,对鹤壁市2005--2016年的年降水资料统计分析,鹤壁市降雨量,结果划分为市区、浚县、淇县,各个区域降水存在一定差异,空间上浚县降雨相对较少,时间上,市区降水呈现增多趋势.
    • 吕武
    • 摘要: 酸雨是环境污染的产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宣城市属于国家酸雨控制区,酸雨发生频率较高.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对酸雨进行监测,本文通过对2003——2012年宣城市城区各次降水的酸雨资料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酸雨变化趋势的原因,为酸雨防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 邱丽丽; 彭燕梅; 尹艳琼
    • 摘要: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和农业生产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了滇中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采用生产函数和经济-气候模型拟合验证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1990-2012年,滇中地区粮食单产平稳上升.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升高速率为0.451°C/10 a;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10.84 mm/10 a.C-D生产函数拟合表明劳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显著,但农机动力和化肥投入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气温和降水的弹性系数分别是0.013和5.125×10-5.当气温和降水的二次方变量引入经济-气候模型后,其拟合优度明显提高;且表明,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过去23年及未来滇中地区的气温升高不利于提高粮食单产;相反,年降水量的减少却对粮食单产的提高没有负作用.
    • 曹永祥
    • 摘要: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临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山高沟深,石厚土薄,海拔在600~1200米,年降水最在400~500毫米,素有“十年九旱”之称。
    • 殷方圆; 殷淑燕
    • 摘要: 以晋陕蒙地区60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晋陕蒙地区近54年来年均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研究发现,近54年来,晋陕蒙3个省(区):(1)年均降水量都在波动中呈缓慢的减少趋势,减少趋势均不显著,晋陕蒙三省(区)减少趋势分别为14.014、10.706mm· 10a-1和0.76mm· 10a-1;空间上内蒙古年均降水量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由东部400~500 mm向西减少到200mm以下,山西年均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晋东南在500~800 mm,而晋西北在400~500 mm,陕西年均降水量表现为南多北少的特点,陕南地区大于800 mm,陕北下降到400 ~ 500 mm.(2)从变化趋势上来看,从东南向西北,降水出现由减少到增多的变化趋势,原来降水多的地区趋于减少,降水少的区域趋于增多,晋陕蒙地区内部降水量差异趋于减小.内蒙古东部减幅为0~1 mm·a-1,而西部增幅为0~1mm·a-1.山西省南部最大减幅1~3 mm·a-1,而在晋东北减幅在3mm·a-1以上.陕北和陕南地区减幅较小为0~1 mm·a-1,陕西中部大部分地区减幅较大为1 ~3 mm·a-1.(3) 200 mm和400mm降水等值线呈明显年代际波动,1970年代和1990年代偏西偏北,1980年代和2000年代偏东偏南.近年来夏季风影响范围缩小,内蒙古降水趋于减少,晋陕南部略有增加.(4)年均极端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变化幅度大部分在0~1 mm·a-1,此时段内极端降水量未发生突变,极端降水量的增加,使本地区降水处于不稳定状态;极端降水强度方面,山西和陕西的极端降水强度明显大于内蒙古,山西和陕西极端降水强度由南向北依次递减,陕西南部大于50 mm· a-1,而北部降低到30~40 mm·a-1,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在40~50 mm·a-1,只有在北部为30~40mm·a-1,内蒙古极端降水强度由东向西逐步减少,东部为30~ 40 mm·a-1,西部在20 mm·a-1以下,极端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内部差异不大;极端降水日数呈弱增长,增长水平不显著,此时段内极端降水日数没有出现剧烈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