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滇中地区

滇中地区

滇中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水利工程、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64085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致富天地、楚雄师范学院学报、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全国中心城市交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第28次会议、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第六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等;滇中地区的相关文献由596位作者贡献,包括单芹丽、吴丽芳、李世友等。

滇中地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64085 占比:99.96%

总计:564329篇

滇中地区—发文趋势图

滇中地区

-研究学者

  • 单芹丽
  • 吴丽芳
  • 李世友
  • 杨春梅
  • 阮继伟
  • 王杰
  • 王秋华
  • 吴伯志
  • 字淑慧
  • 段青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玉强; 郭峰; 陈光剑; 期俊程; 许彦红
    • 摘要: 以滇中地区典型常绿阔叶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群落物种组成、树木径级结构、群落层次结构和林下更新等方面分析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滇中地区元江栲和锥连栎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59种,隶属于31科50属,优势树种明显。元江栲林具有较高的Shannon-Weiner指数(为1.548~1.785),锥连栎林整体上表现出较低的Simpson指数(为0.077),从调查样地看,整体上表现出元江栲林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锥连栎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水平。2个种群都是最小的径级拥有最多的树木个体数,随着林木胸径的增大,样地内林木株数逐渐减少,径级呈现出明显的倒“J”型分布,只有少数个体具有较大的胸径,大多数个体都属于小径级的乔木幼树或中、小型乔木,元江栲和锥连栎的增长均处在稳定期。各林分类型由于海拔、土壤等立地因子和林分内部结构不尽相同,影响机制也存在差异,这为更好制定常绿阔叶林保护相关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 魏建珩; 赵恒; 高仲亮; 王何晨阳; 马泽南; 王秋华; 舒立福; 杨红梅
    • 摘要: 滇中地区原植被破坏严重,易燃灌木连片生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以灌木林为主的森林火灾频发,因此预测灌木林火对保护滇中地区森林资源有着重要作用。以云南省滇中地区1999—2019年灌木林火发生及其对应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选择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Adaptive Neuro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逻辑斯蒂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LR),利用MATLAB、SPSS 25等软件,建立基于气象因子的滇中地区灌木林火发生预测模型,其中70%数据用于建立模型,30%用于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气象因子形成3个主成分作为ANFIS模型输入因子,3个主成分能解释9个气象因子77.663%的信息;LR模型经过多重共线性检验,依据VIF<10,得出24小时降水量、平均2分钟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最小相对湿度为LR模型的自变量输入。由2种模型的气象因子筛选结果可知,影响滇中地区灌木林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风速、湿度。对比ANFIS,LR模型拟合结果,ANFIS模型训练集准确率大于LR模型12%,测试集准确率高于LR模型10%。ANFIS模型训练集、测试集AUC值分别为0.961,0.884;LR模型训练集、测试集AUC值分别为0.875,0.816。对比2种模型拟合结果,利用ANFIS模型建立滇中地区气象因子与灌木林火发生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能可为滇中地区灌木林火灾预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李国辉; 张桥蓉; 马瑞杰; 陈宏刚; 白磊; 罗静; 李世友
    • 摘要: 为探究施肥对针叶树种燃烧性的影响,2013—2018年,在昆明市盘龙区云南省森林自然中心圆宝山林区对云南松、华山松、地盘松和藏柏进行施肥试验。按照就近原则,每树种各选择40株,分别施用磷肥、氮肥、钾肥和复合肥各10株,各树种另选取10株未施肥木作为对照,2017和2018年12月取样测定施肥和未施肥木针叶的粗脂肪、灰分含量和热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计算针叶的燃烧性综合指数确定其燃烧性。与对照组相比,4种针叶粗脂肪、灰分含量和热值施磷肥后平均增幅分别为17.05%、1.27%和3.55%,施氮肥后平均增幅分别为8.29%、-11.63%和2.85%,施钾肥后平均增幅分别为11.09%、-4.32%和1.94%,施复合肥后平均增幅分别为18.19%、-3.35%和1.63%。除施钾肥的华山松叶外,其余试验组的燃烧性综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施磷肥、氮肥、钾肥、复合肥以及对照组样品平均燃烧性综合指数分别为0.591、0.577、0.570、0.578和0.498。施肥后针叶的粗脂肪含量和热值总体呈增加趋势,施氮肥和复合肥时针叶灰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施磷肥和钾肥时针叶灰分含量无明显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表明,①4种化肥施用均可增加云南松、地盘松、藏柏3种树种叶的燃烧性,钾肥施用降低华山松叶的燃烧性,其他3种化肥施用提升华山松叶的燃烧性;②从4种肥料对叶燃烧性的影响效果看,地盘松2017、2018年由大到小规律为:钾肥、磷肥、氮肥、复合肥,但对其他3种树种2017年和2018年影响结果呈现不同规律;③施肥对4种针叶燃烧性综合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磷肥、复合肥、氮肥、钾肥。
    • 杨艳俊; 周婧; 吴柳玉; 郑丽丝
    • 摘要: 以滇中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系统关联法对滇中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开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滇中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有所差异,整体上处于适应性一般,在次基础上提出促进生育,放缓老龄化速度;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滇中地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 黄春芬; 沈娟; 罗茜艳; 肖俊文; 金灿
    • 摘要: 通海县是云南省的重要蔬菜产区,地处滇中地区,位于北纬20°55′11″~24°14′49″,东经102°30′26″~102°52′53″,海拔1350~2441 m,由环湖平坝、中山丘陵、河谷3种地貌组成,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6°C,有霜日数27 d,日照时数2102 h,降雨量869.2 mm,雨季5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降雨量占全年的76%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 魏旭萍; 王潇潇
    • 摘要: 人民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推动力量,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工作历来都是党的根本性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这充分说明党与人民拥有天然的联系基础。玉溪解放前称滇中地区,滇中地下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组织滇中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武装开展英勇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一时期党在群众中开展工作的宝贵经验,对当前做好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 何迎霄; 沈峥; 汪光辉
    • 摘要: 近代时期,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法制体系逐渐向近代法制转化,民众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山林所属权的纠纷案件便是其中的表现之一。近代滇中地区的民众为了解决山林的所属权,会以法律手段维护其利益的方式进行,因此出现了许多山林纠纷案。同时,通过树立碑刻,将判决结果广而告之。这些碑刻记录了纠纷发生的原因、审判经过、判决结果等,以此来明确边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分析近代滇中地区山林纠纷碑,了解山林纠纷案件产生原因、特点,及当地政府、民众对于保护山林、环境的重视。
    • 邢海涛; 刘强; 李永和
    • 摘要: 在黑荆树更新林地上,采用现代营林耕作技术建立示范林,结合示范区林地地形、地貌特征,探讨现代营林耕作技术在滇中地区的推广示范效果、存在的弊端以及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造林,运用现代营林耕作技术节省约39%费用,其“免炼免耕”的方法对于保护示范区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效应。然而,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标准化单一造林,在示范区根据功能区划造林过程中,出现机械挖穴机口径不够、除草剂不适宜等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需要进行改进和辅助措施。
    • 赵政权; 罗虹
    • 摘要: 夜光数据可以间接反应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范围,因此被广泛用于人类社会经济总量、城市空间格局、城市扩张等领域的数据挖掘。基于NPP/VIIRS(national polar-orbiting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system preparatory project/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和LJ1-01两种夜光数据,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两种回归模型进行对比,以选择适合的方法同时融入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分别基于500 m×500 m、150 m×150 m的格网进行人口值预测,并对预测值进行修正,最后以445个乡镇(街道)的人口统计值计算相对误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无论对于哪一种类型的夜光数据,空间滞后模型的精度要稍高于空间误差模型的精度。2)从R 2大小比较,LJ1-01模型人口预测精度要优于NPP/VIIRS,而LJ1-01与POI融合后的模型精度要优于LJ1-01。3)LJ1-01与POI融合后的预测精度分别比LJ1-01、NPP/VIIRS总体误差提升了2.1%、3.8%,反映出夜光数据与POI融合后可以提升模型预测的精度。4)基于LJ1-01与POI融合后的夜光数据人口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小于20%的较为准确区间段比之前的NPP/VIIRS、LJ1-01两种数据占比分别增加了19.3%、10.3%,说明LJ1-01与POI融合后数据比LJ1-01数据更具优势。
    • 郭子豪; 陈伟; 陈钱炜; 巩合德
    • 摘要: 伴随全球气候变化关注度提升,植物碳汇研究愈发得以重视,其中陆生灌丛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滇中地区不同样地的69个样方中12个主要灌丛生态系统生物量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关系、分配格局、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丛的地上生物量(AGB)、地下生物量(UGB)和根冠比(R/S)分别介于1.13~2.03、0.62~1.49 t/hm^(2)和0.38~0.84。群落和物种的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拟合斜率为异速分配生长关系,植被的根冠比数值较其他植被类型更小。灌丛碳密度、凋落物总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均值分别为(60.43±22.12)、(25.60±7.32)、(24.71±20.06)t/hm^(2)和(110.74±35.34)t/hm^(2)。灌木层碳在根茎叶间分布含量差别不大,主要在茎部(35.57%),草本层碳主要分配在地下部分中(15.06%~60.45%)。年均温度(MAT)和年均降水(MAP)对生物量及根冠比的相关性没有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