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二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兰州
  • 出版时间: 2007-09-12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二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对石羊河流域1956-2003年气温、降水及径流资料进行长期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R/S法分析了流域的年平均气温、降水、径流时间序列的持续性,估算了各项指标的Hurst指数,以定量估计未来气候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并采用随机重排法对估算结果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1956-2003年各月及年平均气温绝大多数以增温为主;尤其是冬季气温增加比较明显;90年代年平均气温比60年代增加了0.9℃;年平均气温序列和随机重排序列得到的H值非常接近,且均大于0.8,这意味着气温序列具有很强的长程依赖型,未来的气温变化趋势与过去48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关于降水序列,只有武威和永昌两个站点的年平均降水在5﹪显著性水平下表现为增加趋势,其他站点各月没有显著趋势;然而,流域降水呈现增加趋势的站点及月份远多于呈现下降趋势的站点和月份;年平均降水序列与随机重排序列的H值比较接近,且各站点Hurst指数均大于0.6,具有较强的长程依赖性,即降水序列也表现为持续性,流域未来降水变化趋势与过去保持一致。关于径流序列,古浪河和杂木河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趋势显著,其他支流径流量减少趋势不明显;干流各月及年平均径流量减少的趋势十分显著;60~70年代,石羊河干流径流量减少37﹪,到90年代,减少近70﹪;Hurst指数结果表明,流域未来径流变化趋势也表现为较强的持续性,与过去近48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流域气温变化趋势受全球尤其是北半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较大;降水变化过程可能是受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局部地理上的差异造成的;径流量的变化既与气候变化有关,又与人类活动密切有关。
  • 摘要:利用气象资料和径流量资料修订并建立了适合中国西北灌溉区气候特点的Palmer旱度模式,在修订过程中将潜在蒸散量的算法由Thornthwaite蒸发改为彭曼公式计算。计算并分析了西北灌溉区Palmer指数的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将径流量考虑到Palmer干旱指数中后,中国西北灌溉区干旱情况均有所改善,改进的Palmer指数能更真实地反映西北灌溉区的干湿状况;采用改进的彭曼公式修订潜在蒸散量,更适合于中国西北高海拔与中高纬度地区。
  • 摘要:在塔里木河流域应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选取日降水为预报量,并根据NCEP再分析数据与流域实测数据分别建立大气环流因子与各站点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选择合适的大气环流因子作为预报因子。再将所选预报量和预报因子的数据序列分为1961-1990年和1991-2001年两个时段,分别输入SDSM,用于模型率定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SDSM模型在模拟塔里木河流域降水时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最后,将HadCM3输出的A2、B2两种情景输入率定的SDSM,模拟流域未来降水日序列,以分析2种情景下流域未来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年降水量在A2和B2两种情景下呈现出较小增加的趋势,而增加幅度越来越小;两种情景下,流域季降水量和月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变化幅度较大;春季、秋季和冬季的降水量变化呈增加趋势,夏季呈减少趋势;5~8月的月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其余月份呈增加趋势;季降水量和月降水量的增幅远远大于减幅,其变化幅度远远大于年降水量。
  • 摘要:介绍了电容式土壤水分传感器(Capacitance)的测量原理、特性和设计思路;根据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我们采用振荡电路、分频电路、嵌入式单片机和计算机通讯技术,研制出了新型土壤水分测量仪器,并对仪器的使用标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仪器在河南黄淮流域进行了安装试用,它能够实时连续采集土壤水分数据、记录各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应用实践表明,该传感器具有使用简单安全、定点连续、易于标定、精度高等优点,该仪器是一种很实用、有效的土壤水分测定仪器。
  • 摘要:利用1961-2004年东北地区53个测站7、8月逐月降水资料及太平洋海温场、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500hPa环流特征量资料,采用场的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近44年东北地区7、8月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借助典型相关系数,对场与场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多因子场预测未来要素场的典型相关方法,对东北地区夏季7、8月份降水进行了预测及评估检验,结果表明:东北地区7、8月份降水分布的一致性比较好,分别占总方差的37﹪和42﹪,8月份好于7月份,东北地区降水有全区一致型、南北型、东西型、辽黑一致型和东西一致型等几种主要空间类型。通过实践检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2005年、2006年东北地区盛夏7、8月份月尺度旱涝趋势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对降水等级预测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 摘要:利用1957-2003年山西省30个地面气象站降水量、气温、蒸发量等资料序列,应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了线性趋势倾向;计算了标准化降水指数和干燥系数,揭示了近47年山西省气候变化的事实和特征:(1)近47年来山西省降水呈减少趋势,气温却持续增高,且减少和增高速率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年降水量的变化阶段性强,其减少主要是由夏季降水减少造成的;而气温则主要表现在冬春季增高明显,夏季气温呈下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增暖趋势。(3)近47年来,暴雨日数不断减少,暴雨强度不断减弱,这是年降水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4)近47年来,SPI和干燥系数均呈增大趋势,说明山西省干旱化趋势不断加剧。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干旱化趋势尤为明显,90年代中后期达到最强。但干燥系数的增大主要与气温有关,而SPI的大小变化趋势与降水量有着极好的对应关系。另外,分析了山西省水资源分布、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水资源年际丰枯悬殊,空间丰枯同频,年内分布不均;丰枯比有不断增大趋势;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2)自然降水减少导致地下水资源减少,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加大,从而导致干燥系数增大,干旱化加剧,而干旱化的加剧进一步加速了水资源的减少,形成恶性循环。随着干旱化趋势的加剧,山西省水资源在以每10年为1个台阶快速减少。平均SPI的绝对值每增加千分之一个单位,水资源总量就减少1.897亿m3,河川径流量减少2.4亿m3。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这种趋势尤为显著。进入21世纪以来,南部趋于缓和,中部和北部形势仍非常严峻。
  • 摘要:对西北地区(不含新疆)大城市站、中等城市站和乡村站1961-2005年的年、季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剔除城市气象站点的前提下,西北地区气温增暖最快的地方位于甘肃河西东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增温最慢的地区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季节分布是,冬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近45年甘肃省平均气温增温率背景站、中等城市站、大城市站依次增大,1981年以后增温率更加明显,表明城市热岛效应对地面温度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热岛效应的增温贡献是最低气温最大,平均气温次之,最高气温最小;1981年以后城市热岛增温贡献增大,增温贡献率却减小;按季节分析热岛对增温的贡献,平均气温春冬季较大、夏秋季较小。
  • 摘要:根据河北中南部94个气象站建站以来50多年的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作为旱涝等级划分标准,对夏季(6~8月)降水序列划分成7个等级,分析了旱涝发生的特点,并对旱涝年500hPa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河北中南部53年来旱涝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夏季旱年略多于涝年,50年代、70年代涝灾比较严重,80年代以来旱年出现较为频繁;欧亚大陆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在旱年强盛,涝年比常年偏弱,日本海一带低槽势力旱年比涝年更强。
  •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1971-2006年500hPa高度场和1975-2006年射出长波辐射(OLR)资料,Hadley中心1870-2007年海温资料以及大连地区1971-2006年7个站点月平均降水观测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大连地区旱、涝相联系的东亚大气环流和太平洋海温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大连地区涝年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北迸较显著,其脊线位置稳定在28°N左右,西伸脊点在台湾岛附近,有利于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在大连地区交绥,导致夏季雨带在40°N附近停滞,形成大连洪涝。同时,黑潮区域及其以东洋面存在显著海温正异常,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为海温负异常,从而大连附近地区对流较旺盛,有利于降水增多。旱年时,大气高度场和海温异常分布型与涝年基本相反。这为制作大连地区的早(涝)预报提供了有用的先兆信号。
  • 摘要:地表温度是研究地表物理过程的重要因子之一,选取与反演地表温度有关的EOS/MODIS各通道数据,根据各通道对反演地表温度的敏感程度,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季节反演地表温度的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各季节模型的反演精度高于不分季节建立的模型的精度,各季节影响地表温度反演精度的主要因子是不同的,这为利用MODIS资料反演地表温度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用建立的模型对陕西省地表温度的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地表温度的高低分布,但在一些区域还存在误差,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
  • 摘要: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GPS测定的训练样本区,采用逐月MODIS卫星数据的NDVI指数进行逐步剔除的方法,提取广西甘蔗信息,获取了广西甘蔗种植区域;在此基础上,基于EOS/MODIS数据,应用植被指数和陆面温度建立植被温度指数DI模型,监测了2004-2006年秋季广西甘蔗旱情,制作了甘蔗旱情时空变化的遥感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甘蔗秋旱2004最严重,2005年稍轻,2006年秋后期偏重。遥感监测结果与蔗区降水实况和干旱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证明采用卫星遥感方法能有效监测甘蔗旱情的发生发展动态。
  • 摘要:干旱是全球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干旱也是所有自然灾害中影响因子最为复杂、人类了解最少、监测最为困难的一种自然灾害,干旱监测是世界性的难题。干旱可以发生在任何气候带上,但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全球干旱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干旱发生特征和规律因地区的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对干旱监测方法不同。目前,世界各国干旱监测主要利用基于气象、水文、农业和卫星遥感等观测资料建立的各种干旱指数开展,已经有150多种干旱指数。植被状况指数VCI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卫星监测干旱的指数,研究和业务应用结果表明,VCI对全球各地的干旱均有较好的反映,已经应用在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日常干旱监测业务中,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干旱卫星遥感监测服务产品也是以VCI为基础。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这里降水少且不稳定,降水变率大,是中国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干旱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使本身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为了了解条件植被指数VCI对西北地区不同气候区干旱的监测能力,以上述6省(区)为研究区,利用1982-2003年22年NDVI数据,计算了研究区域22年来逐月的VCI,对比分析了不同气候区VCI与降水距平的关系。结果表明,VCI在空间和时间上较好地反映了西北大部分气候干旱发生、发展和空间分布,是干旱监测的较好指标,但在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VCI经常出现异常偏高现象,不能反映干旱气候区常年干旱的基本特点。通过对西北不同生态系统之间NDVI特点和各生态系统间NDVI年变化及其年际变化规律的研究,设计了VCI改进方案,提出了改进的条件植被指数RVCI。通过对22年来逐月RVCI与VCI的对比,RVCI客观地反映了干旱气候区常年干旱特点,较VCI有显著改进。
  • 摘要:利用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分析气象要素的历年变化特征,探讨了河西地区过去50年气候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气温、零度层高度、高空气温变化基本上呈下降趋势,80年代中期后,又呈上升趋势,其升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其相比,降水量则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即60~70年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80~90年代呈下降趋势。分析认为,1986年是河西及西北地区近50年来气候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年,特别是地面气温在过去20年里出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除人为因素外,冷空气活动强弱变化是造成河西地区气候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摘要:综合考虑水分亏缺量,持续时间、作物水分敏感度等几个因素,建立甘肃黄土高原农业旱灾综合评估指数。以西峰为例,对旱灾指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主要作物关键生育期间多数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以中旱、重旱发生频率较高;几十年来,冬小麦和玉米关键生长期的旱灾指数均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且前者上升幅度略大于后者;旱灾指数的变化与作物气候产量的长期演变趋势呈现出反位相关系,这与旱灾变化的历史实际相符,旱灾指数能够用于该区的农业干旱监测和旱情评估。应用小波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冬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不同生育时段旱灾指数的周期变化特征,发现甘肃黄土高原冬小麦全生育期的旱灾指数以15年左右的振荡最强。冬小麦拔节至抽穗期的以7年左右的振荡最为显著;玉米全生育期和拔节至吐丝期的旱灾指数均以长周期振荡最明显。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农业旱灾的演变趋势做了初步探讨和评估,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进行农业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 摘要:基于西北五省(区)150个测站1961-2003年历年日平均气温,引入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对<0℃负积温、>0℃和>10℃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采用EOF分解后的时间系数,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和M-K分析方法,对<0℃负积温、>0℃和>10℃积温的时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0℃负积温表现为全区的一致地增加趋势,平均气候倾向率为52.9℃/10a,即每10年<0℃负积温增加52.9℃,增长最快;>0℃积温的平均气候倾向率为50.7℃/10a,略小于<0℃负积温;西北地区>10℃积温的平均气候倾向率为49.3℃/10a,增长最慢。<0℃负积温、>0℃和>10℃积温均从1986年开始增加,在1995年后增加趋势更加明显。1987年是负积温显著增温的突变年份,>0℃积温在1996年前后发生突变,>10℃积温在1995年前后发生突变。小波分析结果呈现出<0℃负积温存在准6年和准9年的振荡周期;>0℃和>10℃积温存在准8年变化周期。
  • 摘要:对中国西北空中最大可降水量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陕西南部为中国西北空中最大可降水量的高值区,而青海高原为其低值区,中国西北空中最大可降水量一致性异常分布是其最主要的空间分布特征。近45年来中国西北上空最大可降水量除了新疆西北部表现为增加趋势外,其余区域基本均表现为减少趋势,相比较季风区的减少最强,而西风区的较少最弱,并且各区空中最大可降水量均发生了减少的突变现象,不过突变的年份不完全一致。
  • 摘要:阐述了我国沙尘暴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的最新事实特征,综述了我国沙尘暴与干旱关系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新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沙尘暴灾害的形成及其与干旱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
  • 摘要:利用极端干旱区敦煌野外观测试验资料,分析了极端干旱荒漠区夏季典型晴天位温、风速、比湿等主要物理要素的垂直结构特征及其地表热力和近地层大气运动特征的日变化规律。发现极端于旱地区夏季晴天大气热力边界层结构十分独特。在夜间,贴地逆温层最低在900m以上,最厚可以达到1750m,逆温层上面的残余层一般能达到4000m左右的高度。在白天,位温超绝热递减层高达1000m,超绝热递减层上面的混合层最高达3700m,混合层顶上还有大约450m甚至更厚的夹卷层。当白天对流层发展达到残余层以后,混合层的发展明显加快。风速和比湿垂直廓线特征很好地印证了大气热力边界层独特的结构特征,地表热力和近地层大气运动特征也为这种独特的大气热力边界层结构提供了较好的物理支持。
  • 摘要: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资料中心的模式预测结果(IPCC-AR4),分析了SRES AIB、A2、B1排放情景下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和水资源变化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气温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降水增加趋势的很弱。气温和降水在东北地区基本上保持一致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趋势。未来水资源的变化情况表明,蒸发量的变化最明显,在A2情景下增加了12.3﹪~14.4﹪,其次是地表径流,在A2情景下减少了4﹪~4.7﹪,而浅层和深层含水量虽然也是呈减少趋势,但是变化相对较小。
  • 摘要: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 VIL)的理论模式计算单体的VIL、用VIL与单体顶高度之比计算单体的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密度(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 Density, VILD),利用MAX函数逐个提取雹云单体在降雹过程中的最大VIL和VILD(VILmax和VILD-max),采用统计和回归处理技术,利用2004-2006年5~8月青藏高原东北侧54例局地冰雹单体个例,对单体VILmax和VILDmax与地面最大降雹区的位置、地面最大冰雹直径(Rmax)之间的相关性和对Rmax的识教练机效果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时:①从总体上看,单体VILmax比Vilmax与地面最大降雹区的位置均基本保持一致,且Rmax越大,一致性均越好,但VILDmax比VILmax与在南最大降雹区的位置更接近;②VILmax和VILDmax在总体上与Rmax之间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VILDmax与VILmax与Rmax之间的相关性更好;③相岂的识别因子,用不同的回哪类型所建立回归方程有所不同,但从回代结果的效果比较,VILmax和VILDmax均是用二次函数关系所建立与Rmax之间的回归方程的效果最好;不同的识别因子,用相同的回哪类型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自变量前的系数也存在差异,但用VILDmax作为识别因子的识别效果比用VILDmax的识别效果更好.
  • 摘要: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IEMS对西北地区未来干旱进行了趋势预测分析。先对现在气候进行了评估分析表明RIEMS能较好地抓住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在CO2浓度递增情景下,通过干旱指数得出天山北部地区、内蒙古的乌海市附近及宁夏、陕西北部地区较现在变干,塔里木盆地较现在变湿,内蒙古西部地区也有变湿润的趋势,青海西部地区先变湿润后有变干的趋势。
  • 摘要:为改善陆面模式对于旱区戈壁下垫面地表状况的模拟效果,并对戈壁陆面参数进行定量化研究,在陆面过程模式BATS和LSM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敏感性试验检验陆面实验参数,并使用敦煌戈壁和金塔戈壁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两模式对戈壁地表的辐射、热通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地表温度模拟系统偏低,几乎没有模拟裸土蒸发的能力。通过实验参数标定发现,在地表粗糙度长度取敦煌实验值0.002m,标量粗糙度小于动量粗糙度一个量级和Zeng等考虑地表次表层分子扩散的方案,热交换系数、地表蒸发因子分别取2.10×10<'-3>、0.0045,地表蒸发阻抗使用Sellers等的方案,两模式对地表温度、感热和潜热通量有较好模拟。在进行了上述参数修正和感热参数化、地表反照率等参数化方面的改进后,模式对地表热过程的模拟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模拟地表感热通量和地表温度与观测值的相关可达到0.92以上。
  • 摘要:基于我国台站地面观测标准气候资料,使用权重回归方程对周期叠加法、韵律预报法、灰色拓扑预测等预报结果进行集合,建立气象要素的气候集合预报系统,对气象要素(降水、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气压、日照)散逐日(侯、旬、月、季、年)客观定量的短期气候预测。气象要素气候集合预报系统利用VB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建立方便实周的二级资料库,具有管理、查询、续补功能,预报结果采用丰富的图文显示及MICAPS图形功能,并提供预报评定及检验结果。经过多年使用和优化,对近3~5年的预报检验,结果表明:系统的预报水平接近台站发布的主观水平,基本达到预报考核目标管理要求,预报效果良好。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气象台站的天气过程预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台风、暴雨、予旱、洪涝、寒潮等灾害性天气预报。
  • 摘要:青藏高原气旋造成的天气多种多样,沙尘暴、冰雹天气的产生机制机理比较复杂,在2007年4月27日20时到29日0时,历时32小时出现于陇原大地上的高原气旋致使甘肃民勤出现沙尘暴、甘肃陇南出现雷阵雨天气,特别是西和县出现冰雹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大,在同一时间一次天气系统影响出现两种灾害性天气,分析其系统结构和发生机制、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青藏高原气旋的生成阶段、成熟阶段的温度、风场、能量场、云迹风、水汽图像等物理量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该系统对青藏高原的影响产生沙尘和冰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物理图像和预报指标。
  • 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从水汽输送、水汽收支以及水汽含量等方面着手,对2007年前半年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的一次干旱灾害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稳定维持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是干旱形成的环流背景;没有充沛的水汽输送和辐合是干旱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干旱期间,西北地区东部东西边界上有水汽的辐合;南北边界上有水汽的辐散;南边界上水汽的流向是决定西北地区东部是否干旱的决定性因素;近地面层的比湿≤2g/kg时,干旱将持续并有所发展;月平均气柱含水量≤10mm时,意味着西北地区东部月内没有强降水过程出现。
  • 摘要:利用南京市1905-2004年100年的月降水量资料,引用帕尔默旱涝指数的计算方法,建立适用于南京地区并能够反映旱涝演变过程的动态旱涝监测指标M,由于考虑时间因子的影响,M指数比Z指数更能反映出动态旱涝的累积演变过程。分析M指数,发现近百年南京地区极端干旱月份多于极端湿润月份,夏季和秋季出现旱涝的机率大于春季和冬季,且旱涝具有连续性,一般持续时间都在2年以上。南京地区各季动态旱涝监测指数在百年中主要以15~20年、9年的周期振荡为主,部分时段还存在着5年左右的高频振荡周期。
  • 摘要:选取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典型的花椒地/林地边界,利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在干旱、雨后和每月0~15cm表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分析沿样线梯度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干旱河谷区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即使在雨季也未超过20﹪。从林地到边界再到花椒地土壤水分含量呈"V"字型变化,而在林地和花椒地内部,水分含量呈"W"型波动。无论是干旱还是雨后,林地和花椒地日内水分含量从9时到12时到15时均呈递减趋势;干旱时土壤水分含量日间变化不大,而雨后水分含量逐日递减。年内土壤水分变化可分为3个时期,即土壤水分上升期、高峰期和消退期。根据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土壤水分含量特征,认为该区目前实行的将花椒地退耕成林地、栽植岷江柏等退耕措施从生态学上讲是不可取的,减少人类干扰使其灌木和草本自然生长是较好的退耕还林方法。
  • 摘要:生态气象是一门新兴交叉科学。在充分分析气象学和生态学观测与服务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气象、生态气象监测等概念。生态气象监测是生态气象的核心构成,其实质是服务,面向国家、地方和公众提供科学服务。通过严格遵循指标选择的代表性、整体性、通用性和应用性四项原则,以及指标获取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三项判据,建立了荒漠(绿洲)生态系统下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等的基本监测指标体系。
  • 摘要:结合甘肃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分区特点,利用历史地质灾害记录与历史降水的关系,分区建立了甘肃塔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同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将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降水预报输出结果与地理信息系统CIS相嵌套,制作了甘肃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并以甘肃省2005年7月1日区域性地质灾害过程为例进行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通过MM5争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嵌套,不但实现了甘肃地震灾害气象预报的数字化、具体化和可视化,而且精度高,效果好,值得在实际业务中推广。
  • 摘要:利用1961-2006年秋季降水资料对江苏近50多年秋季旱涝进行年代际分析,分析表明,近十几年来江苏秋季干旱明显,尤其自1995年起的10多年里大多数年份江苏秋季降水都出现持续偏少。秋季干旱化的趋势明显加重。加之20世纪90年代起秋季气温持续偏高,蒸发量编大,使得秋季干旱进一步加重。秋旱已经对江苏的农业和经济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分析了江苏秋季严重干旱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背景,并与历年出现的旱、涝年份的500hPa环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起今,①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北偏强,西脊点异常偏西;②中高纬度盛行纬向环流,亚少洲极涡面积指数开始转为下降趋;③秋季气温持续偏高,地壤中水气蒸发量加大.以上三种原因是江苏秋委干旱的主要原因.
  • 摘要:从地理位置、地形影响的角度,对武都白龙江流域气候形成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干旱气候结论。充分利用白龙江沿岸干旱区气候变化结构进行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出适合干旱区气候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适生特色农业发展和建议。
  • 摘要:利用NOAA HYSPLIT_4水汽轨迹模型及1948-2006年NCAR/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的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结果表明,华北夏季水汽轨迹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0-1970年,华北地区850hPa上的水汽主要是从南方输送来的,从1970年开始水汽输送方向变以偏西为主,1980年至今则以西北为主。另外华北地区在1960-1964年垂直积分的水汽输送通量存在最大值,1965年以后水汽输送通量值开始变小,1977年后水汽输送通量值较小且保持稳定;水汽输送通量和水汽输送轨迹的变化主要和东亚夏季风的逐渐减弱有关。
  • 摘要:利用山西64个测站的月降水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等资料,采用EOF分解、小波分析及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1960-2003年山西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异常以及时空特征。首先利用EOF方法分析山西省夏季降水,第一类雨型是山西省夏季一致多雨型,并给出此类异常雨型的时空分布和相应的典型年份。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夏季一致多雨年对应偏强的东亚夏季风,一般出现在La Nina事件(冷水事件)发生的当年和El Nino事件(暖水事件)发生的来年,500hPa中高纬度地区易出现纬向排列的+-+-异常波列分布;山西省夏季一致少雨年对应偏弱的东亚夏季风,一般出现在El Nino事件(暖水事件)发生的当年和La Nina事件(冷水事件)发生的来年,500hPa中高纬度地区通常呈现纬向排列的-+-+异常波列。山西省夏季第一类雨型的发生与中高纬度地区纬向排列的异常波列和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有关系。山西省夏季降水的第二类雨型是北少(多)南多(少)型,文章分析了第二类异常雨型的时空分布和典型年份,结果表明,第二类雨型与弱的东亚夏季风相关联,北多南少和北少南多是弱夏季风的不同表现类型。山西夏季降水北多南少年副高呈带状分布,位置偏北,强度较强;中高纬度地区异常波列呈大圆路径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存在纬向排列的-+-波列,同时在东亚大陆沿岸存在经向排列的-+-波列,北少南多年与之相反。海温场分析表明,第二类雨型与中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紧密相关,可能更多地与太平洋十年尺度振荡(PDO)有关系。
  • 摘要:利用1951-2000年贵州省19个站逐月降水资料,运用模糊聚类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贵州夏季降水异常变化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贵州夏季降水在呈增多趋势的大背景下,夏季降水异常可分为5种空间分布类型:全省旱(涝)型、东旱(涝)西涝(旱)型、南旱(涝)北涝(旱)型、中东旱(涝)西南涝(旱)型和西南旱(涝)其余涝(旱)型。各型降水具有多时间尺度振荡的特点,存在10~12年、5~7年、3年的周期。
  • 摘要:利用Anusplin插值软件对东北地区146站1961-2004年年降水量进行空间化处理,在GIS平台上生成栅格数据,用预留的26站对插值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年26站平均相对误差在5﹪~15﹪之间,绝大多数测站的多年平均相对误差在6﹪~14﹪之间,总平均误差为10﹪。对栅格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年降水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近44年东北地区区域年降水的年际变化主要分3个阶段,1961-1980年呈显著下降趋势;1980-1985年陡然上升;1985-2004年再次显著下降,整个时段呈弱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东北大部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其中显著减少区域为辽东半岛和吉林西南部地区,减幅为30mm/10a以上,1961-1980年黑龙江中部、吉林东南部以及辽宁东部降水显著减少,其中辽宁东部减幅最大,在120mm/10a以上,1985-2004年主要降水减少区域在吉林大部和辽宁中部,减幅在80mm/10a以上;从降水异常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上看,降水异常偏多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中东部,黑龙江北部和吉林东部;降水异常偏少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和辽宁中部部分地区。不同降水界限值的范围具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其中小于400mm区域范围在1985年以后明显扩大,大于800mm区域范围从1994年开始显著减小;此外,不同降水界限值区域范围也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从2000年以后,400mm以下区域在各年代中范围最大,600mm以上区域范围最小。总之,近44年来东北地区总体土呈变干趋势,尤其是从1990年代开始,变干趋势更为明显。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