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年均温

年均温

年均温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大气科学(气象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专利文献61194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致富天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年均温的相关文献由207位作者贡献,包括冯文涛、周浙昆、孙武等。

年均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61194 占比:99.88%

总计:61267篇

年均温—发文趋势图

年均温

-研究学者

  • 冯文涛
  • 周浙昆
  • 孙武
  • 延晓冬
  • 张讲社
  • 方精云
  • 星耀武
  • 李勇
  • 李跃辉
  • 王微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苗天文; 孙江; 刘琴
    • 摘要: 云南40余万亩金太阳杏只开花不坐果,四川攀枝花、会理也存在类似问题,很多人认为是气候所致。笔者2018—2021年在云南东川(海拔1 100 m,年均温21°C)、弥勒(海拔1 450 m,年均温18.4°C)、泸西(海拔1 710 m,年均温15.2°C)3个地区进行了跟踪调查和试验,分析总结了导致金太阳杏不坐果的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
    • 孙佳祺; 熊维彬; 李永奇; 蔡天润; 余华
    • 摘要: 为了探讨中国不同生活型植物细根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外界生活环境因子的响应趋势,通过收集已发表且可以获取的有关中国植物细根研究的100余篇文献,从中提取出细根C、N、P及其比值等相关数据,总结分析了不同生活型植物细根化学计量特征与年均降水量、年均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陆地不同生活型植物细根的C、N、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15.8、9.1和0.9 mg g-1,细根的C:N、C:P和N:P分别为63.5、903.3、15.3.(2)三种生活型植物细根C含量及C:P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生活型植物细根C含量与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C:N则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P、N:P则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含量与P含量和N: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N、C:P则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P含量与C:N、C:P、N:P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N与C:P则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P与N:P则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细根C、P含量随着年均温的升高而降低,细根C:P、N:P随着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细根C、N、P含量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升高而降低,细根C:P、N:P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
    • 丁立国; 吴战平; 朱军; 张波; 周涛
    • 摘要: 为更好地利用贵州省威宁县的太阳能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为“光伏+农业”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利用威宁县气象站2011-2015年逐月总辐射和1961-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威宁县“光伏+农业”精准脱贫产业的太阳能和农业气候资源进行评估.结果 表明:威宁县年均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分别为10.7°C、1 700.6 h和897.7 mm;太阳能资源在4 355~4 900MJ/m2,达资源丰富等级;作物生长季内光能丰富、温凉湿润、降水充沛、热量略低,适宜春播马铃薯、苋菜、燕麦及药材等喜凉作物的生长,适宜发展“光伏+喜凉农作物”精准脱贫产业.
    • 赵鹏; 于瑞德; 陈桃; 郭艳飞; 吴燕良
    • 摘要: 为揭示新疆博尔塔拉-精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MOD17A3遥感数据对2000年至2015年该地区植被NPP值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植被NPP值与主要气候因子(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年至2015年,林地、耕地、灌木地和草地4种地表覆盖类型植被NPP值的平均值分别为321.1、254.1、190.3和131.7 g·m-2,整个研究区植被NPP值的平均值为0.0~393.7 g·m-2,其空间分布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57.22%区域的植被NPP值增加,19.90%区域的植被NPP值减少,22.88%区域的植被NPP值保持不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53.45%区域的植被NPP值与年均温呈负相关,23.67%区域的植被NPP值与年均温呈正相关;41.65%区域的植被NPP值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35.47%区域的植被NPP值与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9.95%区域的植被NPP值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且这些区域均为博尔塔拉河上游和中游两侧山地的草地.研究结果显示:在2000年至2015年,新疆博尔塔拉-精河流域的植被NPP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对该区域植被生长有一定影响,并且年均降水量对博尔塔拉河上游和中游两侧山地的草地植被NPP值的影响最显著.
    • 皇宝林; 温庆忠
    • 摘要: 依据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获得的云南松天然林样地调查数据及气象数据,研究了年均温、年均降水量与云南松天然林平均胸径生长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均温区域云南松天然林样木平均胸径生长率总体上呈现出温度越高生长率越大的趋势,但趋势在年均温为16°C时出现了拐点,当年均温>16°C时,随着年均温的升高,云南松天然林生长率反而开始降低.在不同降水量区域的云南松天然林平均胸径生长率总体上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降水量越大,生长越快.但在降水量为900~1099 mm区域,6~16径阶云南松天然林的生长率却超过了降水量≥1100 mm区域.文中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其原因涉及云南松的适生区、生态稳定性以及林木的生物学与生态学机制等.
    • 刘昭宇; 王炳赟; 谢滟馨; 胡舒涵; 王梓月; 岳林源
    • 摘要: 本文使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线性趋势回归等方法,对1925~2018年阿拉斯加巴罗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该地区年均温在近94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趋势系数约为2.8°C/100a。在1976年之前年均温呈波动下降趋势,1976年之后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增长率高达9.3°C/100a,这说明巴罗地区的气候存在先变冷再急剧变暖的过程。四季当中冬季是增温最明显的季节,94年来的平均增长率达到4.27°C/100a,是夏季气温增长率1.38°C/100a的三倍有余,与“北极放大”现象相一致。年均温的突变发生在2005年左右,并且年均温存在以准15年的主周期和准8年与准28年的次周期的周期变化。相关结论对深入了解北极地区近百年的气候变化过程以及“北极放大”现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王磊; 赵芳; 陈振华; 杨俊东; 苏建平; 张同作; 林恭华
    • 摘要: 采用形态学和基于线粒体16S rDNA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青海省东部地区20个县(市)的熊蜂(Bombus spp.)进行了物种鉴定及组成分析,并探讨了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个采样点共采集到3 195份熊蜂标本,鉴定为23个物种,隶属10个亚属;所有熊蜂的总体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67,总体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5,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有5个物种[兰州熊蜂(B.lantschouensis)、密林熊蜂(B.patagiatus)、明亮熊蜂(B.lucorum)、火红熊蜂(B.pyrosoma)和黑尾熊蜂(B.melanurus)]具有商业开发的潜力,其数量占总标本数的17.9%;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均温是影响熊蜂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随着温度的降低,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显著下降.本研究结果为了解、利用和保护青藏高原熊蜂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关键基础资料.
    • 乔慧捷; 江建平; 胡军华; 汪晓意; 王伟; 罗振华; 唐科; 黄燕; 杨胜男; 曹伟伟; 赵新全
    • 摘要: 三江源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物多样性,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我国第一个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被建成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为更好地服务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本研究从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等方面,在环境空间上系统比较了国家公园与三江源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差异;以4种两栖爬行动物即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norana pleskei)、西藏齿突蟾(Scutiger boulengeri)和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分布点环境条件在国家公园内外的异同为例,探讨分布受环境制约大、扩散能力弱的物种保护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果表明,国家公园与己建自然保护区在地理空间上重叠较大,但它们在自然环境上的差别很明显;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类所偏好的环境条件较多未包含在国家公园内.鉴于三江源的区位特殊性及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等对环境依赖性强、扩散能力弱物种的有效保护不仅有助于保持物种遗传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公园目标定位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在国家公园内,应开展两栖爬行动物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长期监测,加强基础生物学研究,掌握环境变化对两栖爬行动物分布、遗传、行为、形态、种群动态及群落可能产生的影响,实现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及其类似物种在环境变化下的永续生存.%The Three-River-Source (TRS) region,which harbors an evolutionarily unique and impressively large portion of plateau biodiversity,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shelter zone.Acting as the first system pilot in China,the TRS National Park will be turned into both the exhibition of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a heritage area of ecological culture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To better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S National Park,we compared the TRS National Park with the TRS and Kekexili Nature Reserves with respect to elevation,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By combining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occurrences of four species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i.e.,Rana kukunoris,Nanorana pleskei,Scutiger boulengeri,and 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national park,we explored potenti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poor-dispersal-ability species (including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du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RS National Park.While the national park and the nature reserves had large overlap in geographical space,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them.The preferr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four species were mostly not included in the TRS National Park,but were included in the nature reserves.Given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TRS region and its sensitivity to climate change,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in this region will not only contribute to maintain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species and the integrality of regional ecosystems,but also will help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TRS National Park and assis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us,within the TRS National Park,to strengthen basic biological research,it is important to conduct long-term monitoring studie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Based on this,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the distribution,genetic diversity,behavior,morphological traits,population dynamics and community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could be understood,with the aim of achieving their sustainable survival within the TRS National Park in the face of global change.
    • 谢亚军; 郑能建; 潘春蓉; 熊辉; 梁越; 肖红伟; 朱仁果; 罗笠; 郭威; 曹彦圣; 张忠义; 潘媛媛
    • 摘要: 分析我国大空间尺度下气候对叶凋落物分解的调控机制,可以为预测中国生物地球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针对我国大空间尺度下叶凋落物的分解建立数据库,中国叶凋落物平均分解速率为0.726y-1,其中阔叶>草本>针叶.分解速率与年均温、年均降水、凋落物N、P和K含量正相关,而与凋落物C、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负相关.本研究证明气候可以直接影响凋落物分解,但是并不支持气候通过凋落物性质而间接影响凋落物分解这一观点.年均降水和凋落物养分含量解释了全部叶凋落物分解速率85.4%的变异,而年均降水和凋落物纤维素含量解释了阔叶凋落物分解速率84%的变异.这些结果表明,大空间尺度下,气候和凋落物性质直接影响着中国陆地叶凋落物分解,且气候比凋落物性质更重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