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针叶

针叶

针叶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700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37篇;相关期刊175种,包括科技致富向导、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花卉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北方七省市植物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等;针叶的相关文献由145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守攻、周维纯、王建华等。

针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1 占比:51.5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337 占比:48.14%

总计:700篇

针叶—发文趋势图

针叶

-研究学者

  • 张守攻
  • 周维纯
  • 王建华
  • 陈玲
  • 韩素英
  • 齐力旺
  • 仵云学
  • 无12
  • C·E·库尔切尼
  • C·M·斯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健美; 岳兴
    • 摘要: 在种植樟子松的过程中,若受到有害生物侵染以及不良环境影响,则樟子松正常新陈代谢将会受到干扰,由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和破坏,导致其外部形态呈现出反常的病变,如腐烂、霉粉、枯萎、斑点等病害。本文从当前樟子松种植概况出发,阐述樟子松病虫害类型及原因,对防治樟子松病虫害的有效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从而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理各种樟子松病虫害,从而确保樟子松健康成长。
    • 王秀君
    •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民众生态环保理念意识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对园林树木、景观生态要求全面提高,针叶大树因其树形婆娑,姿态优美的特性,在中国城市园林生态景观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雪松、白皮松、油松、云杉、柏类等由于苗木原植地和移栽地区域条件的差异性,移栽针叶大树成活率便会受到较大影响,做好针叶大树移栽与后期管护工作,是保障针叶大树移植后成活率的前提条件[1]。本文分析了针叶大树移栽措施与后期管护要点,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整理和归纳总结。
    • 王泽鑫; 刘洪柳; 郭晋平; 宁鹏; 张芸香
    • 摘要: 为研究油松针叶功能性状随林龄的变化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响应,揭示油松天然林对土壤养分供应的适应策略。通过对山西中条山林区3个龄级15块油松天然林样地进行调查,对土壤和林分优势木当年生针叶进行取样测定,分析针叶功能性状变化的规律和对土壤养分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7个针叶功能性状中,针叶含磷量变异程度最大,为28.6%,其他6个针叶功能性状变异程度弱。随林龄增长,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在林龄间无显著差异,Ⅱ龄级(31~40 a)叶长宽比、投影面积、叶含氮量与含磷量均显著增大,Ⅲ龄级(41~50 a)则转而下降,且Ⅲ龄级叶含磷量较Ⅰ龄级显著降低,含碳量呈减小趋势,最小值为540.6 g·kg^(-1)。针叶长宽比与投影面积、含氮量、含磷量,以及投影面积与含氮量均呈显著相关。当油松林处于幼龄林I龄级时,叶功能性状指标快速增长,树体发育较快,应注意营养的添加;而土壤含碳量是影响不同龄级油松天然林针叶功能性状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但是也与其他养分结合共同影响油松天然林针叶。不同龄级油松天然林针叶的功能性状差异表明油松针叶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在Ⅱ、Ⅲ龄级叶功能性状趋于稳定。
    • 毛景学
    • 摘要: 油松,属松科针叶常绿乔木,可高达30米左右。它的树皮下部为灰褐色,喜光、深根、抗风。油松造林看着简单,但要达到高产稳产,必须掌握油松的种植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油松的产量,以便更加快速地进行造林。
    • 林恬; 郑怀舟; 朱锦懋
    • 摘要: 植物叶片中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和碳(C)、氮(N)、磷(P)含量可反映植物和生态系统对水分亏缺环境的响应及适应程度。以福建省长汀县25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对象,原位观测分析了3年持续100%隔离降雨对成年马尾松针叶NSC与C、N、P的影响。结果表明:(1)持续隔离降雨导致马尾松针叶NSC含量先显著增加后减少,最终导致针叶NSC含量季节变化消失;且针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糖/淀粉比值在后期显著增加;(2)持续隔离降雨使马尾松针叶N含量、P含量、N∶P均表现为前期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后期显著高于对照组;(3)马尾松针叶NS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含量、N∶P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且均与P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N素无相关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持续减少马尾松可通过调整针叶中NSC含量的积累及分配和提高针叶N、P含量来适应缺水环境,P含量的增加对NSC含量波动及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相互转化起促进作用。
    • 苏仁峰; 易敏; 张露; 万振和; 孙世武; 吴云燕; 潘俊彬; 文静; 赖猛; 熊启慧
    • 摘要: 【目的】探讨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产脂量与针叶形态特征、功能性状及气孔指标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完善湿地松高产脂优树的选择方法和建立高产脂林定向培育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西省吉安市白云山林场1990年春造林的湿地松种源/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合分群分析法将不同产脂量林木划分出高产脂、中产脂、低产脂3种类型,测定并分析1年生针叶和2年生针叶形态、功能性状及气孔指标。【结果】除气孔总面积占叶片面积比例的变异系数为22.29%外,其余不同产脂量林木针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且变化幅度较小。对高、中、低3种产脂量林木的针叶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高产脂林木的针叶形态、相对含水率及气孔等性状指标大于低产脂林木性状,而干鲜重比、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等功能指标则呈现出随产脂量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低产脂林木的1年生和2年生的针叶性状指标呈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叶干物质含量、干鲜重比及比叶面积与产脂量呈负相关外,其余指标均为正相关,其中针叶长、干鲜重比、气孔总面积占叶片面积比例与产脂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均在0.64以上。【结论】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产脂量湿地松的针叶性状具有较大的内稳性,且针叶性状与产脂量相关性强,并且可通过针叶长、干鲜重比、气孔总面积占叶片面积比例等针叶性状指标进行高产脂优树早期辅助选择。
    • 马惠芬; 闫争亮; 毛云玲; 刘凌
    • 摘要: 基于云南松松针粗提物对楚雄腮扁叶蜂雌、雄蜂的明显引诱作用,利用"Y"嗅觉仪测试楚雄腮扁叶蜂对针叶挥发物主要成分的室内趋向行为,分析针叶挥发物对楚雄腮扁叶蜂的引诱活性.结果表明:楚雄腮扁叶蜂雌蜂对(-)-β-蒎烯、月桂烯、β-石竹烯表现出明显的趋向反应,雄蜂则对(+)-a-蒎烯、(-)-β-蒎烯、β-石竹烯的趋向反应显著.(-)β蒎烯、月桂烯、β-石竹烯等都诱捕了一定量的楚雄腮扁叶蜂雌蜂;以(-)-β-蒎烯、月桂烯、β-石竹烯、(+)-a-蒎烯、(+)-柠檬烯为引诱剂,诱捕到相较于雌蜂数量较多的雄蜂.
    • 张晓天
    • 摘要: “利剑”护身生长在欧洲阿尔卑斯山的落叶松,当繁育出的幼苗被山羊吃了叶子以后,很快就会长出一簇针叶来防御。一旦山羊再来,针叶就会刺痛它的嘴巴,让它知难而退。
    • 梁月明; 潘复静; 马姜明; 杨章旗; 零天旺; 李明金; 陆绍浩; 钟凤跃
    • 摘要: 为了解不同林龄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和根系的养分变化特征,该文在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选择了四种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和四种密度(低密度林、中低密度林、中高密度林和高密度林)马尾松林共八种林分,分析了马尾松针叶和根系的C、N、P含量和比值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所有龄林与密度林的马尾松针叶N:P比值均大于16,表明该地区马尾松明显受P限制,幼龄林更加明显.(2)马尾松针叶C含量随着林龄增长逐渐增大后下降,N与P含量呈微弱下降趋势,导致C:N比值、C:P比值和N:P比值呈微弱上升趋势,但没达到显著水平;根系C含量、P含量和C:N比值逐渐增大,N含量、C:P比值和N:P比值呈U字型且都在幼龄林最大;针叶和根系在成熟林阶段均具有较高的P含量和最高的C含量.(3)中密度林的马尾松针叶的C和N含量较高且P含量最高,C:N比值较低且C:P比值和N:P比值最低;根系的C、N和P含量较高,而C:N比值、C:P比值和N:P比值较低.(4)马尾松的根系养分尤其是P含量在不同龄林和不同密度林之间的变化比针叶更加剧烈,且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比针叶更强.综上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受P限制,在低龄林加强P肥管理和选择合适的林分密度(中等密度)则有利于缓解马尾松受P限制的状态.
    • 摘要: 黑松的树干和叶子极具魅力,但在二十世纪前,只是作为吉祥之物而受到尊崇。作为盆景树种,黑松却没有什么人气。一个原因是它过于常见,被认为很俗气,另一个原因是其针叶太长不易打理,所以同为松类的锦松更受人喜爱。如果单单为了缩短针叶,可以采取控制水、肥等方法,但这样植株瘦弱,黑松独有的刚直魅力就无法发挥出来,反而不如叶子更短的五针松和虾夷松更受人喜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