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山柰酚

山柰酚

山柰酚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9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1151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世界中医药、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等;山柰酚的相关文献由115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玲霞、王京辉、郭洪祝等。

山柰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2 占比:1.2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1151 占比:98.75%

总计:21419篇

山柰酚—发文趋势图

山柰酚

-研究学者

  • 杨玲霞
  • 王京辉
  • 郭洪祝
  • 陈有根
  • 付欣彤
  • 张兰桐
  • 李瑞海
  • 王志斌
  • 王锦军
  • 任冰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毛正; 谭武宾; 陈贵恒; 郑珏; 陈昊; 李铁求; 杨科
    •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山柰酚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靶点,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DisGeNET数据库中检索CRPC的靶点,同时,从药物靶点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山柰酚治疗靶点,通过韦恩图工具获取靶点交集作为山柰酚抗CRPC的核心靶点,通过R studio中的“clusterProfiler”包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山柰酚治疗CRPC的生物学过程和关键信号通路。结果:挖掘了山柰酚治疗CRPC的29个核心靶点,ESR1、SRC、EGFR、AKT1、PTGS2、CYP19A1、MMP9、ABCG2、ESR2、IGF1R等,主要通过调控内分泌抵抗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蛋白聚糖在癌症、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预测了山柰酚治疗CRPC的核心靶点、生物学过程以及关键信号通路,将有助于山柰酚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吴森泉; 方年新; 莫伟良; 张平
    •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建立细胞炎症模型,探讨山柰酚对三磷酸腺苷(ATP)诱导的炎症小体活化、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对脓毒症小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提取6~7周龄C57BL/6雌性小鼠原代骨髓细胞并诱导其分化为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根据实验设计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单纯药物处理组、LPS+ATP(阳性模型组)、阳性模型加药组(3个药物浓度),通过LPS+ATP处理诱导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ase-1、IL-1β、gasdermin D(GSDMD)等蛋白的活化水平;采用细胞形珠阵列(CB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碘化丙锭(PI)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细胞焦亡;加入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后再次检测以上炎症小体活化与焦亡的指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结果山柰酚能够抑制LPS+ATP处理后巨噬细胞中caspase-1p20和成熟IL-1β释放至细胞培养上清中;同时,山柰酚也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中具有活性的GSDMD-NT的形成以及细胞焦亡。另外,H89预处理可逆转山柰酚对LPS+ATP诱导的caspase-1p20和成熟IL-1β的释放的抑制作用,并且具有明显逆转山柰酚对ATP诱导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山柰酚灌胃处理能够有效地延缓感染后小鼠的死亡。结论山柰酚可能通过促进PKA活性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与细胞焦亡,从而提高脓毒症小鼠的生存率。
    • 王亮; 王鹏; 侯晓圆; 李晨; 张俊修; 李绍旦; 杨明会
    •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和胃安神方(HWASF)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HWASF主要有效成分和各中药靶蛋白;在生物信息综合数据库(GeneCards)搜索失眠疾病靶点;利用R语言将HWASF-Insomnia靶点取交集并绘制韦恩图,上传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交集靶点投射到Metascape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插件构建调控网络图;以蛋白自带配体为中心完成分子对接等可视化操作、构象评分和结合模式分析。结果:通过TCMSP并结合文献,筛选出HWASF中19个有效成分与134个中药靶点数;GeneCards数据库获得1074个失眠靶点,经韦恩图得到49个HWASF-Insomnia共有靶点;GO富集发现HWASF治疗失眠可能参与第二信使介导信号传输、凋亡等多项生物过程,体现突触后膜整体成分、细胞体等多种细胞功能,包括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多类分子功能;筛选其靶点富集于多巴胺能突触、5-羟色胺能突触等多条KEGG信号通路,涉及药物代谢、神经递质、细胞凋亡、免疫等功能。分子对接发现HWASF可通过山柰酚等有效成分作用于RELA等失眠靶点达到治疗失眠作用。结论:HWASF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RELA、TNF、FOS等核心基因及其通路的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有密切关系。
    • 盘涌; 罗彩神; 覃日宏; 柳贤福; 梁芳
    • 摘要: 建立测定糯米藤中槲皮素和山柰酚含量的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糯米藤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色谱柱为X-Peonyx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55:45),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C,进样量为10μL。槲皮素和山柰酚的进样量分别在0.16~1.6μg和0.022~0.2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7%(RSD=0.92%)和99.29%(RSD=1.91%)。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糯米藤中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 徐启丽; 邹常超; 莫丽莉; 周海燕; 刘兴德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实验验证,为该药治疗MIRI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YD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筛选MIRI疾病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关系,富集分析预测作用机制,并将排名前三的主要活性成分与PPI网络中排名前六的靶点进行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人心肌AC-16细胞进行低氧/复氧(H/R)模型构建,初步验证核心靶点。通过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探索最适药物浓度。光镜下观察银丹心脑通对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影响。LDH渗漏检测细胞膜完整性;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PI3K、AKT1和p-AKT1的表达。结果共得到YD活性成分105个,药物靶点382个,MIRI疾病靶点1223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60个,关键靶点涉及AKT1、STAT3、VEGFA、TNF、MAPK8、PIK3CA等,GO析主要涉及细胞凋亡、脂溶反应、肌肉细胞增殖、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VEGFA、APP、PIK3CA与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都能较好的结合。细胞实验显示,200 mg/L的YD能显著地促进AC-16细胞增殖,减少LDH渗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银丹心脑通能激活STAT3和PI3K-AKT1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结论YD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保护MIRI。
    • 王安琪; 田莉娟; 陈晓鹏; 张静; 邹立伟; 杨凌
    • 摘要: 目的:以自主研发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特异性双光子荧光探针甘氨酰-脯氨酰-N-丁基-4-氨基-1,8-萘二甲酰亚胺(GP-BAN)为底物,人血浆为DPP-Ⅳ酶原,评价方剂清肺排毒汤及处方中中药材对DPP-Ⅳ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评价具有DPP-Ⅳ抑制活性中药材的成分单体化合物。方法:以建立的DPP-Ⅳ抑制剂筛选体系,分别将清肺排毒汤汤剂的喷干粉水溶液、中药颗粒水溶液、中药单体化合物与DPP-Ⅳ特异性探针GP-BAN在37°C条件下共同孵育,通过测定探针底物代谢产物BAN的荧光值来判断上述物质对DPP-Ⅳ的抑制程度。结果:清肺排毒汤具有较弱的DPP-Ⅳ活性的抑制作用,而其组分中药水溶液浓度为1000μg/mL时,麻黄、枳实、广藿香颗粒水溶液对DPP-Ⅳ的活性明显的抑制作用,酶残余活性分别为40.00%、61.05%、62.04%。橙皮素、芦丁、芹菜素、槲皮素、山柰酚、去甲基麻黄碱、川陈皮素对DPP-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最强的3种单体成分槲皮素、山柰酚及芹菜素对DPP-Ⅳ的IC_(50)值分别为(75.39±6.17)μmol/L、(9.16±0.69)μmol/L和(7.91±1.09)μmol/L。结论:清肺排毒汤对DPP-Ⅳ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存在抑制DPP-Ⅳ的成分群和单体化合物,这些发现为“清肺排毒汤”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尤其是COVID-19合并T2DM的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 唐星冉; 周惠芳; 刘心媛; 杨晓田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验证探讨补肾助孕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收集补肾助孕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收集黄体功能不全相关基因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补肾助孕方-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对疾病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参考课题组前期研究,选取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利用PyMol、AutoDock对中药活性成分及凋亡相关核心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使用免疫组化及PCR法对相关结果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补肾助孕方筛选出232个潜在药物靶点,黄体功能不全筛选出3 195个疾病靶点,映射后筛选出158个靶点。GO富集分析提示补肾助孕方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凋亡、调控配体对雌二醇的反应等治疗LPD;KEGG通路分析显示,与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凋亡相关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及细胞周期等多条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等多种成分与凋亡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均有较好的结合力;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补肾助孕方各剂量组Bcl-2表达水平上调;补肾助孕方中剂量组Bax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CR结果表明,补肾助孕方各剂量组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下调;补肾助孕方高剂量组Caspase-7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补肾助孕方中、高剂量组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下调。结论:补肾助孕方可调节黄体功能不全模型大鼠卵巢组织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上多个靶蛋白表达,发挥治疗黄体功能不全作用。
    • 赵小鸽; 韩智平
    •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双黄连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阐明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双黄连颗粒组成药材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信息网络。利用String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后得到双黄连颗粒活性成分68个,靶点253个。信息网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发挥关键作用。PPI分析可知双黄连颗粒主要通过AKT1、ALB、TP53等靶点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到病毒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双黄连颗粒作用于不同靶点、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实现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
    • 黄丽贤; 姜辉; 高铭媛; 吴兢; 李群先; 赵博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平台)逐一查询葛根汤所包含的七味中药各自所含主要化学成分、靶点信息,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并应用网络图像化软件CytoScape 3.7.2对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相关网络构建;以急性脑梗死为关键搜索词在Gencards数据库得到相应靶点信息并进行筛选;应用CytoScape 3.7.2中Bisogenet插件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将网络提取的关键靶点提交至STRING 11.0数据库,分析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将上述获取的所有药物靶点与所有疾病靶点取交集,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进一步数据分析,其中包括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因功能GO分析等,同时采用平台分析最终获得葛根汤有效成分-急性脑梗死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地黄黄酮、山柰酚、柚苷配基、β-胡萝卜素、谷固醇、谷甾醇、芒柄花黄素等,核心靶点为ESR1、AR、NOS2、PPARG、PTGS1、F10、SCN5A、DPP4、ADRB2等。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缺氧诱导因子-1、P53、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其功能主要为调节炎症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葛根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具有多通路、多靶点、多成分的特点,为葛根汤在临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药理学基础。
    • 王蕾; 李梓宇; 钟英英; 安欢; 叶云
    • 摘要: 为分析罗汉果治疗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及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罗汉果中有182个潜在有效成分,运用化合物-靶点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4个与抗肺癌相关的有效成分及5个抗肺癌关键靶点。这5个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cAMP、HIF-1和TNF等信号通路,且5个关键靶点在肺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有差异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对上述有效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靶点SRC基因与山柰酚对接效果最高,为-9.9 kJ/mol。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罗汉果中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究肺癌的治疗策略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