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颗粒
双黄连颗粒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儿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专利文献116381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药业等;
双黄连颗粒的相关文献由21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宁、张立华、徐征等。
双黄连颗粒—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6381篇
占比:99.92%
总计:116470篇
双黄连颗粒
-研究学者
- 李宁
- 张立华
- 徐征
- 王玉欣
- 赵兰花
- 刘爱玲
- 单钰毓
- 史德胜
- 崔仁海
- 崔明旭
- 张品忠
- 曹贵东
- 李守军
- 李文春
- 李殿明
- 李长新
- 武晓英
- 王一凡
- 王英新
- 苏德龙
- 裴福成
- 解黎雯
- 郭鹏
- 陶巧明
- 黄松
- 万欢
- 严健聪
- 于晓晴
- 于海丰
- 于瑶
- 于颖超
- 付小丽
- 付海标
- 付绪珍
- 任玉华
- 伍春花
- 何俊
- 何春风
- 何苗
- 倪健
- 冯元春
- 冯卉
- 冯文军
- 冯清祥
- 冯继承
- 刘丹
- 刘俊
- 刘兰彬
- 刘广西
- 刘慧妍
-
-
赵小鸽;
韩智平
-
-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双黄连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阐明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双黄连颗粒组成药材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信息网络。利用String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后得到双黄连颗粒活性成分68个,靶点253个。信息网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发挥关键作用。PPI分析可知双黄连颗粒主要通过AKT1、ALB、TP53等靶点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到病毒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双黄连颗粒作用于不同靶点、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实现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
-
-
廖爱萍;
赖远禄
-
-
摘要:
目的:探究及分析双黄连颗粒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对α球蛋白、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3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支原体肺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颗粒。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血清α球蛋白(α抗胰蛋白酶、α微球蛋白及结合珠蛋白)及选择素(sE-选择素及sP-选择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颗粒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α球蛋白及选择素表达状态,因此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
魏丹丽
-
-
摘要:
目的 探析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对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以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102例肺炎患儿作为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阿奇霉素)、观察组(加用双黄连),各51.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p<0.05),且肺部体征消失、体温恢复、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 针对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实施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较高且患儿恢复更快,相较于单一阿奇霉素更有应用优势.
-
-
王衡
-
-
摘要:
目的 探讨双黄连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于瑞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黄连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4 d后的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咳嗽、喘息、肺啰音、发热)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头晕)总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CRP、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喘息、肺啰音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0%,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颗粒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急性上呼吸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的炎症状态,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
王丹
-
-
摘要:
目的 分析双黄连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治疗小儿肺炎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患儿选取80例进行分析,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对所有患者实施分组,各40例,两组采用不同给药方法,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治疗,观察组联合双黄连颗粒治疗,分析患者体征恢复时间、治疗依从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数据差异明显(t=2.387,4.563,2.266;P=0.019,0.000,0.026).治疗后,观察组依从性更高,数据差异明显(X2=7.440,P<0.05).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双黄连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治疗,可显著提高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加快体征恢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
杨仁智;
黄国强;
羊才进
-
-
摘要:
目的 考察双黄连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和常规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和常规治疗(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颗粒,疗程30 d.检测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炎症因子(hs-CRP、IL-2、IL-9、IL-13)、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变化.结果 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免疫功能指标、IL-2、肺功能指标升高(P<0.05),hs-CRP、IL-9、IL-13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双黄连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和常规治疗可改善支原体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
-
张艳君;
贾东新;
刘红;
贾博伟;
韩宁宁;
路世芳;
李方方
-
-
摘要:
目的 观察双黄连颗粒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抽签法"将本院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可缩短其康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
-
-
赖凌燕
-
-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9年1月~2019年10月间收治的22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64%)较对照组(84.55%)更高,组间差异明显(χ2=4.677,P=0.031).联合组患儿退热、咳嗽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t1=2.995,P1=0.003;t2=4.535,P2=0.001;t3=7.206,P3=0.001).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较优,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能够进一步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