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391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0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122637篇;相关期刊576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内蒙古中医药、中国中医急症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文献由3818位作者贡献,包括罗翌、李际强、郑丹文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0 占比:1.83%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22637 占比:98.13%

总计:124977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文趋势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研究学者

  • 罗翌
  • 李际强
  • 郑丹文
  • 王芳
  • 李燕宁
  • 胡思源
  • 陈文慧
  • 杨子峰
  • 袁嘉丽
  • 刘培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卢一斌; 马效东
    • 摘要: 小儿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中医学认为,小儿体性纯阳,外感风邪,多易入里化热,风寒证也易寒从热化,所以小儿感冒以热证多见[1]。目前西医指南使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受制约因素影响较大,且不能反复多次使用[2]。中医在治疗小儿发热方面具有整体调节、辩证施治的优势,但传统治疗方法以内服汤剂为主,味苦,大部分小儿难于接收。
    • 曹忠英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万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抽签法分为2组,均采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实施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护理,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消失时间、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儿中医证候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家长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护理可以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效果,使其症状消失更快,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
    • 赵付娟; 潘华婴; 赵晶
    •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心肌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10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心肌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3例,常规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康复疗效、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常规组的77.36%(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心肌炎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促进生活质量改善,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黄咏儒
    • 摘要: 目的了解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并分析其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8张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适宜处方,包括不适宜处方分类、不同剂型药物情况、各类药品使用情况,并分析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178张处方中,解热镇痛药39张(21.91%)、抗菌药37张(20.79%)、中成药32张(17.98%)、抗组胺药19张(10.67%)、镇咳祛痰药15张(8.43%)、抗病毒药13张(7.30%)、复方感冒制剂15张(8.43%)、高危药品8张(4.49%)。口服药162张(91.01%),静脉用药15张(8.43%),外用药1张(0.56%)。用法用量不适宜140张(78.65%)、重复用药27张(15.17%)、用药途径不适宜8张(4.49%)、超常处方1张(0.56%)、适应证不符合1张(0.56%)、配伍禁忌1张(0.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年龄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临床应加强对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的审核及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
    • 郭瑞永; 王璟; 史绍鹏; 章心谊
    • 摘要: 目的探究柴芩清宁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温病热袭肺卫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51例。甲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乙组采用柴芩清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检查指标、体温、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FN-γ、WBC、NEUT均低于治疗前,且乙组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24、48 h,乙组体温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柴芩清宁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鑫阳; 刘道展
    • 摘要: 目的:探究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番禺区妇幼保健院门诊收治的114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除此之外,试验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蒲地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咽喉疼痛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采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表现,加速身体康复。
    • 唐芳; 蒋林青; 黄静; 冯志荣; 蔡艳云; 曾汉英; 李锐锋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喷雾剂联合高渗缓冲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的AURTI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3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rhIFNα-2b喷雾剂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渗缓冲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各项症状评分、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46%,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hIFNα-2b喷雾剂联合高渗缓冲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治疗儿童AURTI疾病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加强治疗效果。
    • 冯群; 关永霞; 范建伟; 程国良; 张贵民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于不能合并的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含21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应用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22,95%CI为1.10~1.34,P0.05)。结论: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其疗效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支持。
    • 邵鹏
    • 摘要: 目的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江西省永丰县中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单独治疗。比较分析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疾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咽喉疼痛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的咳嗽、咽喉疼痛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75.00%(27/3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56%(2/36)低于对照组13.89%(5/36)(P<0.05)。结论 选择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取得极佳的疾病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临床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洪翠
    • 摘要: 目的观察并评价利巴韦林联合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实施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的为对照组,共计36例;实施利巴韦林联合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的为观察组,共计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水平降低,并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