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268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政治、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05篇、会议论文81篇、专利文献1274篇;相关期刊1110种,包括四川劳动保障、南风窗、劳动保障世界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等;就业政策的相关文献由2294位作者贡献,包括莫荣、姚裕群、本刊记者等。
就业政策
-研究学者
- 莫荣
- 姚裕群
- 本刊记者
- 杨伟国
- 罗建河
- 蔡昉
- 纪韶
- 张丽宾
- 张婷婷
- 王亚栋
- 闫继臣
- 陈淮
- 吴昊
- 周建民
- 季明
- 本刊通讯员
- 李明甫
- 杨宜勇
- 杨雪
- 樊继达
- 袁志刚
- 赖德胜
- 于青
- 关楠思
- 刘志峰
- 刘洋
- 刘燕斌
- 刘阳
- 吕西忠
- 吴暇
- 吴正龙
- 宁国良
- 宫希魁
- 廖娟
- 张小建
- 张琳
- 曾湘泉
- 李国权
- 李文晶
- 李洁
- 李雪芹
- 杨强
- 杨琳
- 杨胜利
- 浩宇
- 王亚东
- 王建初
- 王雪梅
- 王霆
- 石国亮
-
-
张晶
-
-
摘要:
农村基层已不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脏、乱、差”,相反,随着攻坚脱贫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党的十九大“乡村振新”战略的提出,亟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文章以内蒙古西部地区河套学院为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法,研究影响农村生源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因素,根据显著性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达到提高学校就业率,引导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有为青年到农村闯出一片新天地。
-
-
康丽;
张新月
-
-
摘要:
残疾人就业对于残疾人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均具有积极的意义,残疾人就业政策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保障。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88—2020年间残疾人就业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残疾人就业政策存在法律效力不高、主体协同不够、工具结构失衡等问题。由此提出加强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建设、加强残疾人就业协同治理机制建设、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充分发挥政策组合优势等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对策建议。
-
-
亢飞
-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为解决就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以改革传统的就业制度弊端为起点,历经改革的探索、调整与深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就业政策,为今后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借鉴。
-
-
陈思洁;
陈杰;
欧婧宇;
葛子睿;
胡斐
-
-
摘要:
依赖于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产业模式的发展,伴随着大众消费迭代更新,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推动就业模式的转变,催生了新就业形态,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江苏省南京市各大高校的755位应届毕业生和402位非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其中包括他们的理想薪资、就业目标等就业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
曹枞
-
-
摘要:
当下,女性就业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等了解我国女性就业的现状,了解妇女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其次本文对我国女性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从多个角度分析造成这些就业问题原因;最后本文将从我国政府政策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女性就业政策,以促进女性就业问题的解决,为广大劳动妇女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
-
莫荣
-
-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存在。今年就业局势表现为:调查失业率指标波动,但新增就业、就业市场运行、重点群体就业相对稳定。就业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带来的新的重大挑战,青年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持续承压,农民工外出务工半径缩短,灵活就业人员不稳定性增加、收入保障不足,等等。建议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就业优先意识,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宏观政策支持,稳定社会预期;提升政策精准度,加强政策可及性和有效性;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扩就业;完善市场和服务体系,健全失业风险应对机制。
-
-
沈忱
-
-
摘要:
以国家层面颁布的2008—2021年度的32份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进行文本内容挖掘,构建“政策工具”和“就业渠道”的二维分析框架,探究现阶段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充分就业拉动创业为目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政策工具使用和就业渠道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制定中,正在不断探索新政策工具的使用,逐步构建丰富完善的政策工具体系;政策工具使用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政策工具缺乏与多就业渠道的匹配性应用。因此,建议完善架构政策体系,改善政策工具整体结构,调整供给型工具内部结构,适度提高应用环境型政策工具的比例,着力开发需求型政策工具,充分调动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
-
-
汤夺先;
杨秀飞
-
-
摘要:
探究残疾人就业政策的一般出台规律,提高政策的实施效率,推进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2007—2021年我国两级(省级和地级)政府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文本梳理,从时空维度、扩散路径来探讨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扩散特征及模式。结果表明,残疾人就业政策扩散累积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呈“S”型曲线,总体上呈快速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地域间邻近效应明显,以垂直扩散或水平扩散的路径方式实现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扩散趋同。
-
-
张培彦;
许文芳
-
-
摘要:
人工智能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河南省就业人口现状,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河南省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形态、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的影响,着眼于政府角度,从制度安排、就业政策、人才培养、服务保障、监测预警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为实现充分就业提供决策依据。
-
-
王霆;
刘玉
-
-
摘要:
运用文本挖掘法对2015—2020年18项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进行高频词提取,构建了由10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PMC指数模型对农民工就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该18项政策重点关注的领域集中于服务、保障、发展、企业和创业等方面,其中17项政策的评价结果是可接受级和优秀级,占比94.44%,说明当前绝大部分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工就业.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2项可接受级政策和1项得分最低的政策,通过绘制PMC曲面图分析其改进方向,认为各级政府在制定农民工就业政策时要体现短期目标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政策的激励约束作用,并且不断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工资收入保障等内容以增强其政策效用.
-
-
WEI Ying;
韦颖
- 《教育博士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全国教育博士论坛》
| 2014年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适时调整大学生就业政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支持联盟分析框架来探究,可以发现,围绕"如何让大学生得到最合理的配置"这一深层核心信仰形成两大联盟:支持国家主导的联盟与支持市场主导的联盟.这两大联盟依据各自所持守的核心信仰,表达不同的基本政策立场.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重大变革的背景之下,基于对就业问题的基本共识,两大联盟又产生了相互的政策学习,最终促成以市场配置为主导,同时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模式.
-
-
-
宋士云
- 《首届中国经济史博士后论坛》
| 2014年
-
摘要:
2002年以来,中国就业政策的最大变化就是从过去的被动型就业政策转而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十多年来,积极的就业政策经过不断调整、完善,逐步上升为法律规范,最后形成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从最初的着力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逐步转向了统筹解决城乡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就业政策的力度与广度不断扩大,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就业工作进入了改革开放后最好的时期.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相对于过去被动型、以强调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就业政策而言的,它是在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和着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调整和完善,逐步形成的。2008年2月,对现行政策进行了完善和规范,明确了政策支持对象和内容,调整了完善操作办法,并将工作重点从着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拓展到统筹做好城乡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包括加大政策扶持,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强化就业援助,帮助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改进和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免费就业服务实现普惠化;注重就业能力提升,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2009年2月,打出了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重点人群统筹就业、特别培训提高技能、加强服务促进就业的“组合拳”。可以说,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到“十二五”规划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不断丰富着积极就业政策的内涵,形成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无论是减少贫困、提高收入还是扩大内需,充分的社会就业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为此,中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内涵应该进一步扩大: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平等就业,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积极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不断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更加积极地构建劳动力市场制度,更加严格执行各类劳动法规,有效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
郭文山;
陈晓东
- 《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沈阳机器人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业乃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大局,还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失业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分别对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运用社会保障等相关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目前,辽宁省在就业政策方面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政策落实难度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扶持力度较弱、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以及社会保障东西部区域差距明显等.针对辽宁省特有的地理位置、经济情况等因素,实施以市场资源配置为主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保障机制,加强社会保障法律建设.
-
-
黄安永
-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局部突破的同时指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特色办学与大学管理机制不仅是高校内部管理与内涵建设的基础,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准确确立办学定位,以教学为中心,注重加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国际化办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生为本,认真贯彻执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校推荐”的毕业生就业政策,采用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与毕业生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总之,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是现代高校内部管理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是学校全部管理问题的关键所在。特色办学和大学管理机制的创新是系统顶层规划、保障机制的设计和实施的路径,是高校教育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是学校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打下的坚实基础,这是促进民办高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力保障。
-
-
胡斌
- 《第九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构建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这是深化改革过程中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去共同面对的必然方向,也是整个国家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到“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路径.2015年9月12日,国务委员、国务院残工委主任王勇在四川省调研民政、残疾人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身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公益事业和产业,为广大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王勇调研四川的残疾人社会服务工作所来到的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以下简称善工家园),正是一家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为构架的并以四川省残联系统的“量体裁衣”式服务(以下简称“量服”)为基础的承接残联系统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职业化专业助残社会组织.王勇充分肯定了四川省和成都市民政、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政和残疾人工作,把保障困难群众和残疾人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要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从事残疾人康复照料、就业和技能培训等工作.这是调研结束后王勇对四川在“量服”的推动下社会组织的残疾人服务工作取得成绩的肯定,是对善工家园在残联的培育下取得的社会服务成效的肯定,是对在善工家园看到的未来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雏形和缩影的肯定.本文将从社会组织对“量服”的使用、政府和残联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分析残疾人和智障人士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
-
-
胡斌
- 《第九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构建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这是深化改革过程中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去共同面对的必然方向,也是整个国家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到“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路径.2015年9月12日,国务委员、国务院残工委主任王勇在四川省调研民政、残疾人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身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公益事业和产业,为广大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王勇调研四川的残疾人社会服务工作所来到的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以下简称善工家园),正是一家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为构架的并以四川省残联系统的“量体裁衣”式服务(以下简称“量服”)为基础的承接残联系统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职业化专业助残社会组织.王勇充分肯定了四川省和成都市民政、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政和残疾人工作,把保障困难群众和残疾人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要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从事残疾人康复照料、就业和技能培训等工作.这是调研结束后王勇对四川在“量服”的推动下社会组织的残疾人服务工作取得成绩的肯定,是对善工家园在残联的培育下取得的社会服务成效的肯定,是对在善工家园看到的未来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雏形和缩影的肯定.本文将从社会组织对“量服”的使用、政府和残联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分析残疾人和智障人士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
-
-
胡斌
- 《第九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构建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这是深化改革过程中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去共同面对的必然方向,也是整个国家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到“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路径.2015年9月12日,国务委员、国务院残工委主任王勇在四川省调研民政、残疾人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身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公益事业和产业,为广大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王勇调研四川的残疾人社会服务工作所来到的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以下简称善工家园),正是一家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为构架的并以四川省残联系统的“量体裁衣”式服务(以下简称“量服”)为基础的承接残联系统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职业化专业助残社会组织.王勇充分肯定了四川省和成都市民政、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政和残疾人工作,把保障困难群众和残疾人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要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从事残疾人康复照料、就业和技能培训等工作.这是调研结束后王勇对四川在“量服”的推动下社会组织的残疾人服务工作取得成绩的肯定,是对善工家园在残联的培育下取得的社会服务成效的肯定,是对在善工家园看到的未来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雏形和缩影的肯定.本文将从社会组织对“量服”的使用、政府和残联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分析残疾人和智障人士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
-
-
胡斌
- 《第九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构建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这是深化改革过程中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去共同面对的必然方向,也是整个国家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到“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路径.2015年9月12日,国务委员、国务院残工委主任王勇在四川省调研民政、残疾人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身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公益事业和产业,为广大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王勇调研四川的残疾人社会服务工作所来到的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以下简称善工家园),正是一家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为构架的并以四川省残联系统的“量体裁衣”式服务(以下简称“量服”)为基础的承接残联系统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职业化专业助残社会组织.王勇充分肯定了四川省和成都市民政、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政和残疾人工作,把保障困难群众和残疾人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要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从事残疾人康复照料、就业和技能培训等工作.这是调研结束后王勇对四川在“量服”的推动下社会组织的残疾人服务工作取得成绩的肯定,是对善工家园在残联的培育下取得的社会服务成效的肯定,是对在善工家园看到的未来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雏形和缩影的肯定.本文将从社会组织对“量服”的使用、政府和残联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分析残疾人和智障人士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
-
-
胡斌
- 《第九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构建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这是深化改革过程中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去共同面对的必然方向,也是整个国家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到“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路径.2015年9月12日,国务委员、国务院残工委主任王勇在四川省调研民政、残疾人工作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身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公益事业和产业,为广大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王勇调研四川的残疾人社会服务工作所来到的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以下简称善工家园),正是一家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为构架的并以四川省残联系统的“量体裁衣”式服务(以下简称“量服”)为基础的承接残联系统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职业化专业助残社会组织.王勇充分肯定了四川省和成都市民政、残疾人工作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政和残疾人工作,把保障困难群众和残疾人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要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从事残疾人康复照料、就业和技能培训等工作.这是调研结束后王勇对四川在“量服”的推动下社会组织的残疾人服务工作取得成绩的肯定,是对善工家园在残联的培育下取得的社会服务成效的肯定,是对在善工家园看到的未来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雏形和缩影的肯定.本文将从社会组织对“量服”的使用、政府和残联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分析残疾人和智障人士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