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学院
少年科学院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科学、科学研究、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192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辅导员中旬刊(学法指导)、生活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六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等;少年科学院的相关文献由74位作者贡献,包括聂德勇、黎鹤龄、华萍等。
少年科学院
-研究学者
- 聂德勇
- 黎鹤龄
- 华萍
- 李先彬
- 王建萍
- LIAR(图)
- 万众
- 任军(图)
- 俞青青
- 冯禹涵
- 刁国斌
- 刘兆伦
- 刘力平
- 刘夙
- 刘桂珍
- 刘爱军
- 刘畅
- 刘茜
- 刘蔚
- 刘龙
- 华萍1
- 单杰
- 卢瀚蕤
- 卢玉林
- 印国建
- 孙利军
- 孙文群
- 成艳娥
- 方松飞
- 施海燕
- 曲安琪
- 曹禹
- 朱凤娟
- 朱国志
- 朱戈雅(指导)
- 李奕成
- 李子杰
- 李斌
- 李玉洪
- 杨士震
- 杨懿
- 杨荣基
- 武益
- 沈家聪
- 潘丽萍
- 熊晏成
- 王俊
- 王俊亮
- 王培成
- 王慧云
-
-
黎鹤龄
-
-
摘要: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两份文件都提到“开展少年科学院活动”,无疑会推进少年科学院建设形成高潮,也为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提供新的契机。落实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少年科学院建设工作,思想重视是前提,组织落实是基础,课程落实是关键,课题落实是核心,队伍落实是保证。
-
-
阳丹彦(整理)
-
-
摘要:
看看创新达人的档案,你们应该都有所启发吧?学习榜样,充实自己,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你们也会成长为创新领域的“新星”!图2孙晟益被评为“2021年连云港市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姓名:孙晟益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出生日期:2009年11月14日绰号:孙小圣我的闪光点:爱思考、喜欢阅读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睿智、勇往直前、天马行空。
-
-
陈霞明
-
-
摘要: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才必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作为人的一种综合能力,与人的谨慎、勇敢、诚信、自信、激情、善良等品质密切相关,青少年需要有意识地借助优秀品质,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文章对利用少年科学院这一平台,结合相关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展开探究。
-
-
-
-
摘要:
2018年9月,苏州市吴江区铜罗小学完成异地新建。在杰出校友、中科院院士、地热大家汪集先生及其夫人熊亮萍教授的关心支持下,凝心聚力建设“汪集少年科学院”,引导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在科技之路上不断探索求新。“银瓶乍破水浆迸”的激情涌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渴望萌发,2020年底,汪集少年科学院--“翼创工场”无人机社团应运而生,30多名爱好科技探索的孩子在李杰老师的带领下起航了。
-
-
单杰
-
-
摘要:
为丰富少年儿童的假期生活,引导他们在假期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升科学素养,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少年科学院在兴化市科协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智惠”行动——假期科技志愿活动。学校两位科学辅导员在线上开设科普知识讲座,分别为队员们讲解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队员们惊叹于科技的发展,更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
-
-
辛龙;
LIAR(图)
-
-
摘要:
俞果,男,汉族,2004年11月出生,曾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七年级学生获全国奇迹创意科技系列活动竞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小学科技大赛一等奖、全国环保之星、杭州少年科学院院士等奖项和荣誉2018年入选全国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
-
-
俞青青;
李奕成;
曲安琪;
缪予佳
-
-
摘要:
缪予佳,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八年级学生。喜爱舞蹈、书法、阅读和科技创新,曾在各类科创、书法、作文竞赛中获奖,获"上海市优秀少先队员""上海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等荣誉称号,现任校大队荣誉队长、校百科社副社长。
-
-
-
聂德勇
-
-
摘要:
少年科学院是广大少年儿童学科学、学创造的重要阵地。成立并促进少年科学院建设,是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实施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全国少工委八届二次全会上,深化少年科学院活动品牌建设再次被提及。如何深化少年科学院品牌?怎样在新时代展现少年科学院的新作为?让我们先从历史出发,认真探寻少年科学院的初心与使命,再展望未来,积极开后少年科学院的新征程。
-
-
李斌
-
-
摘要: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史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在2020年9月11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为科技教育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在少年科学院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呢?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陈师镇中心小学少年科学院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索出了“四位一体”的工作方法。
-
-
范其文
- 《第六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
| 2014年
-
摘要:
科技馆与学校合作开展科技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馆校共建少年科学院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探索.本文从东莞科技馆和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共建少年科学院的实践探索出发,阐述科技馆一要敢于在共建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要抓住共建契机,在未成年人的科普教育中彰显科技馆的魅力;三要师人长技,在共建中凸显科技馆科普教育延伸服务功能;四是馆校双方都要充分认识共建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