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6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2篇、专利文献69373篇;相关期刊261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父母必读、少年儿童研究等;
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文献由410位作者贡献,包括关颖、陈会昌、刘丹等。
家庭教育方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9373篇
占比:99.48%
总计:69735篇
家庭教育方式
-研究学者
- 关颖
- 陈会昌
- 刘丹
- 周明人
- 安娜伊斯·马田
- 张文娟
- 张育珊
- 彭敏仪
- 曹锡锋
- 本刊编辑部
- 李磊
- 王极盛
- 董丽燕
- 薛中峰
- 路庆忠
- 邱鸿钟
- 陆士桢
- 陈克娥
- 高志娟
- 黄蓉
- 黎建斌
- Li Xue
- 丁攀攀
- 万云英
- 万传文
- 万开锋
- 严健
- 严胜男
- 乔丽红
- 乔桂娟
- 于利娜
- 于金凯
- 云燕
- 付密轩
- 众和
- 何东亮
- 何召军
- 何敏
- 何玮
- 何玲玲
- 何虎林
- 余毅震
- 余淑南
- 佟焕哲
- 依然
- 倪军
- 倪正松
- 傅永春
- 傅群
- 冯承平
-
-
江德斌
-
-
摘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人之常情,但南京一名“虎爸”的教育方式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他不但让读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的两个孩子学高等数学,还经常施以辱骂和殴打……无奈之下,孩子母亲只能向法院“求援”。日前,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通过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最终化解了这起因家庭教育方式失当引发的纠纷。
-
-
-
-
摘要: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2022年6月刊登的《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一文,基于对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状况的调查,提出了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该文主要从营造校园氛围、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改善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儿童的人数逐渐增多。如何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当地学校生活,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
梁杏梅;
郭浩
-
-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已然呈现阶层分化.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扩展,文章将家庭教育方式界定为家庭内部教养方式、家庭—学校沟通方式和课外班选择三个维度,以更加全面地探讨家庭经济、文化和职业类型对家庭教育方式分化所带来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学年数据,所构建的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水平和家庭文化水平越高,家长倾向于采取协商性教养方式并积极参与到家校合作中;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愈多,更倾向于选择学业辅导班以实现阶层再生产;协商性教养方式的家长不仅重视家校合作,同时注重子女的综合能力发展,为孩子选择艺体兴趣班.
-
-
邵继荣
-
-
摘要: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天资禀赋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和成绩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以小学英语学科为例,对如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使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显而易见的发展。
-
-
郑桂灵
-
-
摘要:
1月20日,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况等歧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在立法进程中的家庭教育法,就是一部国家干预和规范家庭教育方式的专门性法律。
-
-
梁颖瑜
-
-
摘要:
对于班级中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教师除了与家长沟通与协调,尽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外,还应关爱学生,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从而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
-
-
赵苓童
-
-
摘要:
家庭承担着生养和教育子女的社会职能,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品德陶冶等个性形成至关重要。宋庆龄先生曾说过:"孩子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却是家庭"。研究表明,信任鼓励、情感温暖型家庭教育方式下的学生学习适应情况最好,专制型教育方式下的学生求知欲最低,忽视型教育方式下的学生总体学习适应情况最差。
-
-
贾军霞
-
-
摘要:
优秀的品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最美名片,而家庭教育更被视为是个人品德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比起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父母和亲人对于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更为直接,因此通过家庭教育来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也被很多的家长和学校所重视.但是家庭教育中怎样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品德形成才是最科学的,也需要家长和学校一起在实践中共同研究和探索.
-
-
林镇川
-
-
摘要:
一、亲子共读的重要性亲子共读又被称为亲子阅读,属于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现为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教育活动。在亲子共读的良好氛围下,家长的参与既可以形成陪伴,更能够在孩子的阅读中加以指导,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深化阅读的实际效果和认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家庭交流。
-
-
李佳烜
-
-
摘要:
家庭教育会影响每一个人的性格和成长。家庭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每一个孩子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成长和生活的第一节课的场所,而家人则是儿童的第一位园丁,父母的教育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教育方式对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改善家庭教育方式的实施策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