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子宫颈鳞癌

子宫颈鳞癌

子宫颈鳞癌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1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0448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等;子宫颈鳞癌的相关文献由315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泽民、郑威楠、张东辉等。

子宫颈鳞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8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0448 占比:99.06%

总计:10547篇

子宫颈鳞癌—发文趋势图

子宫颈鳞癌

-研究学者

  • 潘泽民
  • 郑威楠
  • 张东辉
  • 蒋旭鹏
  • 刘引引
  • 康华丽
  • 徐建平
  • 李冬妹
  • 李星
  • 杨广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刘丹丹; 隋红梅; 李爱华
    • 摘要: 目的 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宫颈上皮内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ARM1)、p16INK4a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SCC、宫颈上皮内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ARM1、p16INK4a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并评价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CARM1、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SCC中呈递增趋势;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CARM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0.24%,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相关;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2.86%,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CARM1表达与O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FIGO分期是OS独立预后因素;CARM1和p16INK4a表达相关系数Rs=0.325,呈弱正相关关系.结论 CARM1、p16INK4a可能参与了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进程,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不良预后因子,两者可能存在部分协同作用.
    • 何源哈达; 宿瑞俊; 郑健
    •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颈脱落细胞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子宫颈鳞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子宫颈鳞癌患者40例(子宫颈鳞癌组)和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4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子宫颈脱落细胞DK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子宫颈鳞癌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DK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的关系.结果 子宫颈鳞癌组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DK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12.5%)(X2=29.463,P<0.05).子宫颈鳞癌组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DK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在高危型HPV感染、组织分化、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甲基化程度高低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类型无关(P>0.05).结论 子宫颈鳞癌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存在较高的DK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并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有关,但其甲基化程度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类型无关,可用于评估子宫颈鳞癌的发展和预后.
    • 刘瑞; 雷鸣; 梁颖; 张淼; 肖红燕; 王红红; 宋小萍; 贺海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p16、p53和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颈反应性增生、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子宫颈鳞癌中p16、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p53在子宫颈反应性增生组织中阴性表达,Ki-67蛋白则少量表达;p16、p53和Ki-67蛋白在LSIL、HSIL和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均明显表达,且随着病变的级别升高,三者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p53和Ki-67蛋白在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分层现象;三者在LSIL、HSIL和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着色强阳性(++~+++)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子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 姚华娟; 张雨婷; 王红梅; 熊秀娟; 宋恩霖
    • 摘要: 探讨TEAD4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的关系.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结合光密度分析检测目标蛋白的组织表达.通过真核表达质粒pCMV3-TEAD4转染子宫颈鳞癌SiHa细胞以获得TEAD4基因过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目标蛋白的表达.分别利用CCK-8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子宫颈鳞癌组织中TEAD4平均表达水平(0.186±0.0355)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0.0494±0.0105,P<0.001),且TEAD4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宫旁浸润有关(P<0.05),与子宫颈鳞癌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TEAD4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94,P<0.01).TEAD4基因转染后的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TEAD4基因转染诱导宫颈鳞癌细胞P-ERK1/2和MMP9蛋白表达上调,而ERK抑制剂(U0126)能显著抑制TEAD4诱导的MMP9上调.TEAD4高表达于子宫颈鳞癌,促进子宫颈鳞癌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TEAD4激活ERK1/2-MMP9信号通路有关.
    • 夏露; 颜林志; 黄敏; 梅洁; 屈王蕾
    •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颈鳞癌患者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诊治的子宫颈鳞癌患者术后组织蜡块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正常宫颈组织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测定两组患者组织中mTOR、PI3K及p70S6K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颈鳞癌组织中mTOR、PI3K及p70S6K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4.475、75.584、55.298,P<0.05).其中,子宫颈鳞癌组织中mTOR的表达与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值分别为15.810、7.373,P<0.05);PI3K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值分别为12.626、4.747,P<0.05);p70S6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1.241,P<0.05).且子宫颈鳞癌组织中mTOR的表达与PI3K、p70S6K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2、0.323,P<0.05).结论 mTOR、PI3K以及p70S6K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mTOR的表达与PI3K、p70S6K均呈现正相关,可能为靶向治疗潜在标志物.
    • 庄涛; 张蓓
    • 摘要: 目的:探究子宫颈鳞癌患者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颈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30例正常子宫颈患者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上述标本中AIM2的表达水平,回顾性收集子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其术前血清SCC水平,分析两种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子宫颈鳞癌组织AIM2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68.8% vs 26.7%,P<0.001),子宫颈鳞癌组织AIM2表达水平与术前血清SCC水平呈正相关(r =0.275,P=0.013);②AIM2表达与肿瘤的肿瘤直径、病理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术前SCC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AIM2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OS)(56.1%)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术前SCC阳性患者0S(53.9%)明显低于阴性患者(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④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M2表达、术前SCC水平是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颈鳞癌组织中AIM2过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联合分析子宫颈鳞癌组织AIM2及血清SCC有助于评估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
    • 程赟
    • 摘要: 目的:研究Cripto-1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预测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8例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5年生存率.将死亡患者作为观察组,存活患者为对照组.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子宫颈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Cripto-1、血清肿瘤标记物及其他独立影响因素对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128例患者随访5年,死亡46例,存活82例.5年生存率为64.06%.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ripto-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异常蛋白、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是子宫颈鳞癌5年生存奉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Cripro-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异常蛋白、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P<0.05),Cripto-1与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预测概率判断预后的AUC为0.891 (95%CI=0.835~0.947).结论:Cripto-1与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判断子宫颈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杜秀銮; 刘蔚; 赵海峰; 周晓萍; 孙淑颖; 赵东晖; 戴欣; 张锦; 刘燕翔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 K) and 40 s small subunit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P70 S6 K) in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mTOR, PI3 K and P70 S6 K were detected by SP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SCC (group SCC, 55 cases) and normal cervical tissues (group NCE, 30 case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s of mTOR, PI3 K and P70 S6 K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cervical carcinoma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mTOR, PI3 K and P70 S6 K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SCC than those in group NCE (72.73% vs.10.00%, 65.55% vs.0 and 52.73% vs.0) (P<0.01).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mTOR in group SCC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5), which of PI3 K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umor (r=0.50, P<0.01), and of P70 S6 K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tumor (r=0.32, P<0.05).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s of mTOR, PI3 K and P70 S6 K in SCC tissues are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rcinoma.%目的 探讨mTOR、PI3K和P70S6K在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子宫颈鳞癌(宫颈癌组,55例)与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30例)中mTOR、PI3K和P70S6K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mTOR、PI3K和P70S6K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72.73%vs.10.00%、65.55%vs.0和52.73%vs.0)(P<0.01).宫颈癌组mTOR阳性表达与间质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I3K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相关(P<0.01),P70S6K阳性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宫颈癌组中mTOR与PI3K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P<0.01),mTOR与P70S6K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2,P<0.05).结论 子宫颈鳞癌组织mTOR、PI3K和P70S6K蛋白表达与其发生、发展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