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损伤
头部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4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公路运输、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9622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法医学杂志、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保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5第十八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2014汽车绿色动力技术论坛等;头部损伤的相关文献由59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济匡、曹立波、王丙雨等。
头部损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622篇
占比:99.44%
总计:39846篇
头部损伤
-研究学者
- 杨济匡
- 曹立波
- 王丙雨
- 韩勇
- A.罗德里克
- D.法拉戈
- Y-C.陈
- 周华
- 小斯坦.朱尔加
- 张斌
- 张明珠
- 李凡
- 王方
- 石亮亮
- 胡林
- 菲琳
- 蒋彬辉
- 钱宇彬
- B·麦奎斯顿
- F. I. Luks
- Halvorson E.
- R·钱德拉
- Sorrells D. L.
- S·德特维勒
- Truitt A. K.
- 任立海
- 兰凤崇
- 刘国宁
- 刘甲木
- 刘贺
- 吴赤蓬
- 基思·G·卢里
- 宁亮
- 廖洪波
- 张志湘
- 张永清
- 彭勇
- 斯科特·麦克尼特
- 朱海涛
- 李丹
- 李海岩
- 杜天亚
- 杨丽
- 杨震
- 王健
- 王克琳
- 王惠苏
- 白中浩
- 石文文
- 聂冰冰
-
-
邹铁方;
吴良伟;
胡林;
聂冰冰;
王方
-
-
摘要:
以46组物理试验和98组数字模拟试验,以自行车车型、座高、骑车人体型及汽车车型为变量,研究了自行车座高对骑车人脊背前倾角(背角)和头部损伤的影响。物理试验发现:影响背角的显著因素有自行车车型、座高及骑车人体型。数字模拟试验发现:座高与骑车人头部损伤显著相关,不同汽车车型、自行车车型与骑车人体型组合下的头部损伤随座高变化规律不同,存在头部损伤耐受座高。头部损伤降低的内因是头部与汽车相对碰撞速度的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汽车与自行车仿真试验提供支持,为骑车人头部防护措施提供建议。
-
-
林策;
李磊子;
李庆锋
-
-
摘要:
针对民航规章中规定的头部损伤HIC计算原理公式,基于HIC试验结果,通过对HIC影响参数的统计分析和推导,提出了HIC计算原理公式的两种简化形式,并给出了简化公式相对应的HIC安全包线,为HIC试验中靠背及其它结构中吸能装置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
张进杰;
钱宇彬;
王婉秋;
李威
-
-
摘要:
作为一种有效的被动安全保护装置,汽车安全气囊可以有效减轻乘员碰撞时的减速冲击和二次碰撞力,但同时气囊在展开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为了研究离位人员在车辆碰撞中的头部损伤情况,基于乘坐姿态对于气囊弹开时对头部冲击的重要性,不同的乘坐姿态会对头部损伤产生不同的影响。采用50百分位的HybridⅢ型假人模型,在LS-DYNA中设置了5种不同的坐姿研究其对头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置的试验条件下,身体坐姿(座椅角度)为100°时对假人头部造成的损伤最小。
-
-
许倩源;
周华;
杨长海;
陈佳;
侯彦巧;
车瑶栎
-
-
摘要:
为研究载人摩托车与运动型多功能车(SUV)迎面碰撞时,不同碰撞条件对摩托车驾驶人与乘客的头部损伤的影响,基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一起案例,利用Pc-Crash软件建立摩托车、驾驶人、乘客与SUV的碰撞模型,并利用案例中的相关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摩托车车速、SUV车速、碰撞位置角为试验变量,进行摩托车事故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摩托车驾乘人员头部HIC值随碰撞速度增大而增加,驾驶人的头部损伤受碰撞速度、碰撞位置角影响远大于乘客,在相同的碰撞条件下驾驶人头部损伤大于乘客.
-
-
李欢;
白中浩;
高文睿;
周启峰;
蒋彬辉
-
-
摘要:
为提高对电动自行车(E-bike)骑车人头部的防护,利用运动型多功能车(SUV)与电动自行车碰撞的多刚体模型,调整相关参数开展仿真分析,获得不同工况下骑车人头部运动学响应.利用C4.5决策树算法挖掘仿真结果,建立骑车人头部运动学响应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影响骑车人头部响应的关键因素SUV碰撞初始速度越高,骑车人头部碰撞相对速度、 碰撞点包绕距离(WAD)及损伤风险(HIC15)均增大;骑车人体型则对头部碰撞点WAD影响最为显著,体型越大,头部碰撞点WAD越高.因而,本决策树模型还具有预测和决策功能,可用于制定头部安全评估法规性实验及头部防护研究.
-
-
肖志;
张云飞;
庞通;
李顺峰;
刘国斌;
王方
-
-
摘要:
为了提高摩托车头盔防护性能降低头部损伤风险,本文引入功能梯度仿生泡沫结构替代传统头盔的均匀密度泡沫衬垫.通过头盔耦合生物力学头部有限元模型,获取撞击过程中头部质心加速度、生物力学响应和头盔结构响应,综合分析不同密度梯度方案对头盔防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功能梯度泡沫结构在中高速冲击下有更明显的优势.相比传统头盔吸能缓冲层的均匀泡沫密度方案和新型头盔的正/负密度梯度方案,最大密度为80 kg/m3的负密度梯度泡沫设计方案可以更有效改善头盔结构碰撞响应并降低碰撞过程中头部损伤,且随着密度差的增大,负密度梯度头盔的防护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
-
吕孟宽;
杨欣;
许述财;
黄彬兵;
李少鹏;
霍鹏;
边永亮
-
-
摘要:
根据欧洲儿童乘员约束系统法规(ECE R129)要求,建立台车座椅约束系统模型,施加法规中规定的速度曲线,以模拟汽车在侧面碰撞事故中后排儿童乘员的头部损伤情况.通过台车侧撞试验,验证了所建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压缩试验,对30倍发泡率EPP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确定采用包含应变率效应的MAT83材料卡片,以模拟EPP材料头枕在碰撞工况下的力学响应.以儿童乘员头部3 ms加速度和HPC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EPP材料和普通材料对儿童乘员头部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材料相比,采用EPP材料后,Q3假人模型HPC降低24.9%,头部3 ms加速度降低8.1%,有效降低了汽车侧面碰撞对儿童头部的损伤.
-
-
谢会
-
-
摘要:
脑外伤一般指因外力作用造成的头部损伤,致死率、致残率均非常高,即便进行有效治疗病人得以存活,但是,约有85%左右病人会遗留失语、偏瘫等功能障碍,同时,约有15%病人可能会丧失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经过大量研究、试验发现,当脑外伤病人恢复至稳定状态时,及早予以康复护理、训练,有助改善病人致残程度,部分病人甚至能够重返社会工作、生活,本文就对脑外伤病人康复护理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科普。
-
-
韩勇;
李永强;
许永虹;
王丙雨;
高秀晶;
黄红武;
聂冰冰
-
-
摘要:
为保护道路弱势使用群体(VRUs,含行人和二轮车骑车人)的、主被动一体化的、汽车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该文利用高精度事故再现和事故碰撞前场景重建方法,分析了V RU事故的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的传感器探测角(FOV)及制动减速度等参数的防护效能及VRUs头部损伤风险.结果表明:FOV为30°时事故规避率为45%;当FOV增加到40°、50°和90°时,较FOV为30°事故规避率又分别增加了5%、10%和20%;在FOV为90°,减速度为0.8 g时,即碰时间(TTC)为1 s工况下,车辆平均碰撞速度降低最为明显,高达84%;AEB介入能降低VRUs与车辆前部撞击造成的损伤,但在头部落地损伤存在不确定性.
-
-
徐洪震;
王方;
胡林;
王振;
李凡
-
-
摘要:
为保护易受伤害道路使用者(V RU),基于"长沙深入交通事故调查数据库(I VAC)"中一系列V RU与汽车碰撞事故数据,对事故中的人体头部损伤影响进行数值再现,以获取事故中碰撞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与多刚体耦合方法,从头部运动学和损伤响应等方面分析了骑车人和行人事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骑车人头部碰撞角度42.57°、相对碰撞速度51.94 km/h,行人头部碰撞角度50.23°、相对碰撞速度72.54 km/h;这些参数,均与目前行人保护实验规程中的测试边界条件(65°、40 km/h)有较大差异;行人的头部损伤风险整体高于骑车人,颅脑损伤风险显著大于骑车人.
-
-
-
-
何超;
叶芳瑾;
王嘉瑞
- 《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一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外伤性颅缝分离为颅盖骨折中线性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笔者曾遇到一例疑似外伤性颅缝分离案件,本案的焦点就在被害者田某某头部损伤是否有外伤性颅缝分离。田某某为中老年男性,头部被人用塑料凳打伤,伤后左侧颖部肿胀压痛,证明其头部损伤存在。根据其CT检查结果无头皮下血肿及颅内出血,可推测外力作用有限。根据当地某社会鉴定机构的会诊合议,田某某左侧颖枕缝宽约仅1.0mm ,可排除外伤性颅缝分离。
-
-
-
Yang Bin;
羊玢;
Hu Min;
胡敏;
Yang Huimin;
杨慧敏;
Zheng Qinqian;
郑庆乾;
Tse Kwongming;
Tse Kwong Ming;
Lee Heowpueh;
Lee Heow Pueh
- 《2014汽车绿色动力技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交通事故中头颈部损伤因其较高的致命性,已成为最严重的损伤类型.有限元模型在创伤性脑损伤生物力学机理研究中得到日益广泛应用.改进已有头部碰撞损伤有限元模型的关键参数,增加颅骨和脑组织之间的脑脊液层(CSF),采用表面流体建模方法模拟其静液压流体腔,赋予头部各组织粘弹性材料特性.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生物逼真度,在汽车碰撞事故模拟中有更好的压力响应,与改进前的基准模型相比,颅骨最大主应力增加了26%,主要与脑组织粘弹性材料参数的改变有关;脑组织最大von Mises应力增加了18%,主要与脑脊液材料特性参数改进有关.通过与实验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