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泊肟酯
头孢泊肟酯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5141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海峡药学、上海医药、药物分析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八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等;头孢泊肟酯的相关文献由287位作者贡献,包括高缘、张建军、吴连勇等。
头孢泊肟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5141篇
占比:99.93%
总计:105216篇
头孢泊肟酯
-研究学者
- 高缘
- 张建军
- 吴连勇
- 孔梅
- 孟双双
- 梁秀婷
- 王海挺
- 王甜
- 韩文
- 全丹
- 冯长银
- 刘全国
- 周树平
- 周艳
- 张明发
- 李岚
- 李霖玲
- 林文君
- 林朝霞
- 柯江维
- 蒋燕杰
- 钱帅
- 陈克领
- 陈强
- 任勇
- 关倩明
- 刘浩
- 刘芳菊
- 厉昆
- 厉梦琳
- 吴丽花
- 周臻
- 唐瑞
- 夏国龙
- 姜起栋
- 孙新
- 孟凯歌
- 宁洁
- 崔丹
- 崔晨辉
- 廖月明
- 廖爱国
- 张国成
- 张玉红
- 支晓瑾
- 方军
- 曲继广
- 曾雪花
- 朱阳
- 李东伟
-
-
钟美惠
-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头孢泊肟酯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儿科接收的120例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患儿选择头孢克洛治疗,试验组给予头孢泊肟酯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参照组的86.67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中不良反应率为3.33%,低于参照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咳嗽缓解、咳痰减少、发热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中,头孢泊肟酯相较于头孢克洛具备更理想的疗效,且不良反应低,耐受性较好,有助于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
白青山;
田朋鑫
-
-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头孢泊肟酯原料药中的基因毒性杂质氯甲烷和氯乙烷进行定量检测.方法 采用MEGA-624MS色谱柱(60 m×0.25 mm,1.4μm),以电子轰击电离源为离子源,采集模式为选择离子监测(SIM).结果 氯甲烷在0.2525~1.263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定量限为0.04040 ng·mL-1,检出限为0.01616 ng·mL-1;氯乙烷在0.6451~3.226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定量限为0.1032 ng·mL-1,检出限为0.04129 ng·mL-1.氯甲烷和氯乙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8%、100.6%.结论 经方法学验证,该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头孢泊肟酯中的氯甲烷和氯乙烷,能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
翟新阳;
李哲
-
-
摘要:
目的 比较头孢泊肟酯和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室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2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头孢泊肟酯组(66例,接受头孢泊肟酯治疗)和头孢克洛组(60例,接受头孢克洛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检出结果和细菌清除率、药敏试验结果,比较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头孢泊肟酯组治疗有效率(96.97%)高于头孢克洛组(85.00%)(P0.05).结论 头孢泊肟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优于头孢克洛,致病菌清除率更高,耐药性更低,敏感性更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
白青山;
田朋鑫
-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头孢泊肟酯原料药中的基因毒性杂质氯甲烷和氯乙烷进行定量检测。方法采用MEGA-624MS色谱柱(60 m×0.25 mm,1.4μm),以电子轰击电离源为离子源,采集模式为选择离子监测(SIM)。结果氯甲烷在0.2525~1.263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定量限为0.04040 ng·mL^(-1),检出限为0.01616 ng·mL^(-1);氯乙烷在0.6451~3.226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定量限为0.1032 ng·mL^(-1),检出限为0.04129 ng·mL^(-1)。氯甲烷和氯乙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8%、100.6%。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头孢泊肟酯中的氯甲烷和氯乙烷,能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
李敏;
尹路遥;
王东凯
-
-
摘要:
目的 制备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并建立其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以沉降体积比、溶出度及吸湿增重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最终处方;以pH值3.0甘氨酸-氯化钠-盐酸为溶出介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259 nm.溶出条件:溶出温度37°C,浆法75 r·min-1,溶出度取样时间30 min,同时考察其在溶出介质(pH值1.2盐酸、pH值4.0醋酸盐缓冲液、pH值6.8磷酸盐缓冲液、水、pH值3.0甘氨酸-氯化钠-盐酸)下的溶出曲线,取样时间为5,10,15,20,30 min.结果 最终处方为头孢泊肟酯5.0%,蔗糖45.0%,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3.0%,黄原胶1.0%,羟丙甲纤维素3.72%,甘露醇35.0%,二氧化硅2.0%,阿斯巴甜1.8%,氯化钠0.8%,谷氨酸钠1.0%,黄氧化铁0.12%,甜橙味粉末香精0.05%.头孢泊肟浓度在1.66~ 16.6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供试品溶液在4h内稳定.结论 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制备工艺简单;溶出曲线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
-
-
李霖玲;
周树平;
陈强;
柯江维;
周艳;
李岚
-
-
摘要:
目的 研究头孢泊肟酯在两种溶剂溶解下对100株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的分离菌敏感性差异,为体外药敏实验提供合适的溶剂选择.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100名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分离菌,分别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和45.00%甲醇溶液作为头孢泊肟酯的溶剂,采用宏量肉汤稀释法(试管)测定病原菌对头孢泊肟酯的敏感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⑴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头孢泊肟酯溶剂时,对链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及肠杆菌科的MIC50、MIC90值均低于其使用45%甲醇溶液作为溶剂,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⑵使用0.10%碳酸氢钠溶液作为头孢泊肟酯的溶剂时,对链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及肠杆菌科的MBC范围均低于其使用45%甲醇溶液作为溶剂,表现出较强的杀菌活性.结论 使用肉汤稀释法进行头孢泊肟酯体外抗菌活性实验,可用0.10%碳酸氢钠溶液作为溶剂.
-
-
赵云龙;
张海杰;
贺娇
-
-
摘要:
头孢泊肟酯是第三代的头孢菌素,患者服用后在肠管壁酯酶的作用下,快速溶解成一种抗菌活性体头孢泊肟,进入到患者的血液循环后发挥药效.本文主要探讨头孢泊肟酯的合成和改进,选择合适的头孢泊肟酯进行实验考察,适合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
-
李霖玲;
周树平;
陈强;
柯江维;
周艳;
李岚
-
-
摘要:
目的比较头孢泊肟酯和头孢克肟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推荐,采用宏量肉汤稀释法(试管)分别测定病原菌对头孢泊肟酯和头孢克肟的敏感性及耐药性,并进行比较。结果1.头孢泊肟酯对链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的50%受试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50)、90%受试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90)值均在敏感范围内,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头孢克肟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MIC50在敏感范围内,而对两者的MIC90值则表现为耐药。剩余细菌对2种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头孢泊肟酯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范围明显低于头孢克肟,表现出较强的杀菌活性。这2种药物对卡他摩拉菌、β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的50%受试菌株最低杀菌浓度(MBC50)、90%受试菌株最低杀菌浓度(MBC90)值均仍在MIC敏感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强的杀菌作用;剩余细菌对2种药物则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3.入选的100株病原菌对头孢泊肟酯、头孢克肟的敏感率分别为70.00%(70/100株)、57.00%(57/100株),耐药率分别为22.00%(22/100株)、39.00%(39/100株),2种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P=0.03)。结论头孢泊肟酯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初始经验性治疗的药物选择,也可作为儿童常见呼吸道细菌感染抗生素序贯疗法口服的适宜选择。
-
-
李霖玲;
周树平;
陈强;
柯江维;
周艳;
李岚
-
-
摘要:
目的 比较头孢泊肟酯和头孢克肟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推荐,采用宏量肉汤稀释法(试管)分别测定病原菌对头孢泊肟酯和头孢克肟的敏感性及耐药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1.头孢泊肟酯对链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的50%受试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50)、90%受试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90)值均在敏感范围内,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头孢克肟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MIC50在敏感范围内,而对两者的MIC90值则表现为耐药.剩余细菌对2种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头孢泊肟酯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范围明显低于头孢克肟,表现出较强的杀菌活性.这2种药物对卡他摩拉菌、β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的50%受试菌株最低杀菌浓度(MBC50)、90%受试菌株最低杀菌浓度(MBC90)值均仍在MIC敏感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强的杀菌作用;剩余细菌对2种药物则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3.入选的100株病原菌对头孢泊肟酯、头孢克肟的敏感率分别为70.00%(70/100株)、57.00%(57/100株),耐药率分别为22.00%(22/100株)、39.00%(39/100株),2种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0,P=0.03).结论 头孢泊肟酯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初始经验性治疗的药物选择,也可作为儿童常见呼吸道细菌感染抗生素序贯疗法口服的适宜选择.
-
-
-
-
-
-
-
-
- 艾美科健(中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10-18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头孢泊肟酯杂质I的方法。本发明将化合物A(AE活性酯)在N,N‑二异丙基乙胺催化下,和氯甲酸异丙酯反应生成中间体1;中间体1和化合物B(7‑氨基‑3‑甲氧甲基‑3‑头孢烯‑4‑羧酸,7‑AMCA)在三乙胺催化下反应生成中间体2;中间体2和头孢泊肟酯侧链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作用下反应生成头孢泊肟酯杂质I。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过柱纯化,有效缩短了制备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杂质I纯度在94.0%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