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塑性成形

塑性成形

塑性成形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802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6篇、会议论文89篇、专利文献69126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精密成形工程、锻造与冲压、模具技术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等;塑性成形的相关文献由1616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升吨、阮雪榆、温彤等。

塑性成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6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89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69126 占比:99.26%

总计:69641篇

塑性成形—发文趋势图

塑性成形

-研究学者

  • 赵升吨
  • 阮雪榆
  • 温彤
  • 赵国群
  • 赵祖德
  • 杨永顺
  • 刘会霞
  • 张士宏
  • 张治民
  • 杨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冯超; 徐家亮; 刘二强
    • 摘要: 目的研究温度升高对铝合金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分析高温条件下铝合金塑性成形性能。方法搭建铝合金试样试验装置并控制相应温度,对铝合金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和金相试验,记录铝合金的变形温度,分析其塑性成形性能。采集铝合金试验数据后,引用Zener–Hollomon参数模型,设置试验流程以及参数,设置不同数值的高温条件。结果当变形温度大于250°C时,铝合金的伸长率大于100%。当变形温度为150~250°C时,5A02铝合金的真实应力–应变变化过程属于动态恢复型,而当变形温度大于250°C时,流变应力过程存在明显的软化现象。结论在形变处理过程中,铝合金试样延伸过程产生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裂纹萌生扩展过程,铝合金在高温条件下变形时,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伸长率的影响较大。
    • 雷煜东; 詹梅; 樊晓光; 张媛琦; 牛浩通; 白丹妮; 高鹏飞; 郑泽邦
    • 摘要: 作为空天和武器等高端装备关键结构的带筋薄壁构件,其整体化成形制造是实现装备轻质化并提升其性能的有效途径。根据带筋薄壁构件的发展,对其进行分类,以壁板类与筒/环类构件为出发点,归纳了2类带筋构件成形制造工艺与研究进展。针对筋板类构件,概述了传统制造技术、整体加载近净塑性成形技术和局部加载近净塑性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进一步从加工原理、技术和工装等方面对3类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比了几种主要成形工艺的特点与构件性能的差异。对筋筒/环类构件,综述了挤压、旋压、包络成形等典型塑性成形制造工艺的最新进展,并对比了各类工艺的技术特色与拓展潜力。基于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带筋薄壁构件成形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所面临的挑战。
    • 黄奔; 汤研彦
    • 摘要: 钣金零件是组成飞机机体的重要组成部件,大约占据所有飞机零部件总数量的70%。在飞机钣金件制作期间,工作量约占据整架飞机制造劳动量的15%,并具有复杂的结构、较少的数量和较低的刚性等,直接对飞机制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飞机钣金件的制作工艺为依托,探究塑性成形和数控切割工艺的实施要点。
    • 邓遇东; 刘红生; 邓滕树
    • 摘要: 超声振动辅助塑性成形中的表面效应可降低模具与坯料的摩擦,有利于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文章研究了超声振动辅助22MnB5高强钢成形过程中模具摩擦性能,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分析振幅、滑动速度和压强对Cr12MoV模具钢与22MnB5高强钢间滑动摩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滑动速度及压强条件下,滑动摩擦系数随振幅的增大而减小,且当振幅大于19.492μm时,振幅的减摩效果逐渐减弱;滑动摩擦系数随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 周银; 温彤; 方刚; 路胜海; 李冠楠
    • 摘要: 针对超高强钢冷成形开裂的理论分析与预测问题,归纳了现有理论模型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在超高强钢成形断裂失效分析的应用现状,指出由于超高强钢的脆性化倾向导致其断裂分析存在的难点。基于超高强钢的材料特性及其准脆性断裂的本质,对成形开裂理论预测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提出建议。
    • 孟德安; 郭钿祥; 朱成成; 董渊哲; 赵升吨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塑性成形界面施加纵向和法向低频振动,探究不同振动参数对成形过程中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自主设计的低频振动发生器完成纵向振动作用下的摩擦实验和法向振动作用下的压缩实验,统计材料表面变形区域的平均粗糙度,评价成形质量。结果 在干摩擦条件下,不同频率(0~50 Hz)的纵向小振幅(0.1mm)振动有利于提高成形界面的表面质量,变形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与频率成反比,但是较大振幅(0.4 mm)的纵向振动会增加接触面的材料磨损,降低表面质量;不同频率(0~50 Hz)和不同振幅(0~0.4 mm)的法向振动均有利于提高干摩擦成形界面的表面质量,在0.2 mm振幅条件下表面粗糙度下降最为明显,振幅超过0.2mm后,增加振幅对提升表面质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低频振动对成形界面微观形貌影响较大,合理优化低频振动工艺参数可显著提高成形界面的表面质量。
    • 牛勇; 陆柏贤; 黄伟; 张茂; 唐学峰; 马云飞; 夏巨谌; 胡国安; 龚攀; 王新云
    • 摘要: 硬质合金是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性能稳定性的复合材料,能够满足一定场合下塑性成形模具对于高性能材料的需求。综述了硬质合金在塑性成形模具中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在冲模和挤压模中应用的硬质合金的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和具体应用实例;总结硬质合金模具制备和加工方法及其特点;分析国内硬质合金在塑性成形模具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 武永; 吴汝波; 邓威; 林三宝; 武国栋; 柏久阳
    • 摘要: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是一种适用于大型金属构件快速成形的技术,具有设备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沉积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和灵活方便等优点,也存在组织性能不良等缺陷。塑性变形是一种改善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气孔缺陷、组织性能不均匀和残余应力分布的有效方法。由电弧熔丝增材与局部塑性变形结合的复合制造工艺利于实现零件的“控性”,但其复杂的路径规划、复合工具头、振动和压力等增加了形状精度控制难度。总结了层间冷轧、在线热轧、机械冲击、超声冲击、激光冲击等局部塑性变形工艺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试件微观组织、残余应力、各向异性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复合制造工艺的困境和问题。结合塑性变形对焊接组织的强化规律和电弧增材在线控制,从电弧熔丝增材及局部塑性变形复合制造的“形性双控”的角度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为电弧增材制备复杂件提供参考。
    • 吴同一; 黎向锋; 王文超; 周玉宝; 梁铖; 余浩东
    • 摘要: 传统的外螺纹滚压过程参数优化大多采用试错法,依赖个人经验进行模具设计和工艺摸索,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试验效率和经济价值极低。针对外螺纹滚压成形过程有限元模型进行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立外螺纹滚压有限元模型,能够从应力-应变、滚丝轮最大成形力及最大成形扭矩等多角度深入理解外螺纹滚压成形过程中金属塑性流动规律。首次针对外螺纹滚压成形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对外螺纹滚压模型进行分类,阐述了多个有限元仿真模型的特点及验证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建议。
    • 马宏越; 肖纳敏; 钱鹏; 罗帅; 章海明
    • 摘要: 结构轻量化是航空航天和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对以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为代表的轻质高强金属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预测材料的损伤断裂行为是高性能航空构件成形工艺设计和服役性能评估的关键,而发展先进的韧性断裂准则是其主要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金属材料损伤断裂的微观机制,包括剪切和压缩应力主导的剪切型断裂、拉应力主导的拉伸型断裂及复合型断裂.回顾了韧性断裂准则的研究现状,传统非耦合韧性断裂准则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适用场合,重点论述了近年来几种典型的非耦合韧性断裂准则的特点和优势.传统的非耦合韧性断裂准则通常只考虑最大主应力或平均应力对损伤断裂的影响,忽略了偏应力的作用,不适合于低应力三轴度或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断裂行为预测;而新的韧性断裂准则综合考虑应力三轴度和罗德角参数对损伤演化的共同影响,适用于复杂的应变路径和应力状态.最后,评述了非耦合韧性断裂准则在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等航空金属材料中的发展现状和典型应用,展望了韧性断裂准则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非耦合韧性断裂准则需针对先进结构金属材料的变形特点,综合考虑应力状态、应变速率、温度及各向异性等对损伤断裂的作用,使其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和预测精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