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度
垂度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3年内共计306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6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机械研究与应用、起重运输机械、电信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中国铁道学会2003年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暨建设成果交流会等;垂度的相关文献由79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丽红、孔繁荣、张广涛等。
垂度
-研究学者
- 王丽红
- 孔繁荣
- 张广涛
- 张海霞
- 朱进忠
- 李俊锋
- 苏玉恒
- 闫冬成
- 严广松
- 孙军锋
- 尹红
- 董为民
- 郭瑞
- 隋胜军
- 于浩
- 刘军
- 刘文瑞
- 刘新华
- 吴易明
- 孙东明
- 孙炳楠
- 孙胜男
- 张湘琦
- 李英梅
- 王磊
- 祁麟
- 禹蒲阳
- 禹见达
- 胡晓东
- 苏志彬
- 赵军丽
- 陈水生
- 高立民
- T·扬胡宁
- 于笑辰
- 于鑫
- 付素娟
- 任冰
- 任智顺
- 伏亚锋
- 何文坤
- 何文波
- 依田修
- 侯润锋
- 刘伟斌
- 刘呈昌
- 刘建勇
- 刘建青
- 刘成龙
- 刘晶
-
-
孙利民;
狄方殿;
陈林;
邹易清
-
-
摘要:
随着斜拉索长度的不断增加,在索近梁端单点安装阻尼器已经难以满足拉索减振的需要。同时,已有研究表明索垂度会减弱索端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因此,针对超长斜拉索,考虑垂度的影响,分析了斜拉索上两处安装粘滞阻尼器(拉索-双粘滞阻尼器)系统的复模态特性。考虑实际中阻尼器一般安装于近索锚固端位置,推导出了该情况下系统模态阻尼比的近似解析表达式,进行了阻尼器参数对索阻尼的影响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对于双阻尼器系统,垂度仍对拉索对称振动模态的阻尼比有减弱效果,对反对称振动模态无影响;阻尼器对称安装于索两端时,即使考虑垂度索所获得的最优阻尼相比于安装单个阻尼器时可以提高至2倍,能有效解决单阻尼器提供阻尼不足的问题。双阻尼器同端布置相比于仅安离索端较远的阻尼器时,索单阶最优模态阻尼无提高,但对于同时抑制拉索高、低阶振动具有优势。
-
-
俞伯林
-
-
摘要:
为确定曲线无背索独塔斜拉桥拉索张拉施工方案,以福州晋安湖1号景观桥为例,运用未知系数法对该桥斜拉索张拉的施工方案进行分析。结合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无背索斜拉桥张拉顺序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同时基于现场实际索力测试数据,通过改变张拉力对桥梁结构受力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桥按照长拉索向短拉索进行张拉顺序较为合理,可以有效改善施工中桥梁整体的受力状况,提高施工效率;对于垂度较大的拉索采用增大张拉力的方法加以改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索力增大对主塔、主梁受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
-
-
-
摘要:
11月23日12时12分,经过近80 h连续奋战,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中铁大桥局承建的燕矶长江大桥北岸主塔墩哑铃形双壁钢围堰成功封底。这标志着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悬索桥即将“水落墩出”,进入主塔施工阶段。据中铁大桥局项目部介绍,燕矶长江大桥采用双塔单跨设计并一跨过江,主跨为1 860 m,是世界上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悬索桥,也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双层悬索桥。该桥采用巨型“8”字形锚碇及哑铃形主墩基础、超厚壁混凝土主塔、超低矢跨比不同垂度四主缆及加劲梁结构,工程创新性强、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质量控制难,备受社会和业界关注。
-
-
赵建飞;
孟文俊;
宁泽;
祁辰;
王贝贝
-
-
摘要:
作为一种新型的带式输送机,钢丝绳支撑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具有绿色环保、容易跨越障碍物等优点.文中针对该输送机的输送带垂度、倾角运用抛物线理论进行了计算,并通过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对影响垂度、倾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从而得到输送带垂度、倾角变化,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
-
马占军;
孔德新;
陈相东;
郭志;
梁文朋;
赵敬雨
-
-
摘要:
本文通过弦刚度计算法类比带钢垂度的计算,根据带钢实际垂度的测量值反算出张力的大小,将张力值应用于实际,验证理论垂度与实际垂度的相对误差,结果显示最大相对误差值为2.08%,满足生产需要,带钢在酸洗槽内与酸液充分接触,酸洗效果明显。带钢的垂度控制为酸洗槽内张力的设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
-
-
-
葛俊颖;
苏木标;
李文平
-
-
摘要:
考虑拉索弯曲刚度、索端安装减振装置以及几何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某斜拉桥拉索索力与垂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斜拉索索力较大(垂度较小)时,离开其锚固位置和阻尼减振装置一定距离,从拉索中部任意选取一段适当长度拉索的索力与垂度之间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且这种关系几乎不受斜拉索本身的弯曲刚度和两端支承条件的影响.据此提出通过测量斜拉索中部某索段的垂度确定索力的方法——垂度法.该方法依据测量出的所选索段的倾角、弦长和最大垂度,按推导的公式计算所选索段的平均索力,根据每延长米的索力差和索段的位置确定整个拉索的索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用垂度法测得的索力误差在2%以下.
-
-
-
田炜;
崔家春;
李承铭
- 《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
| 2009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张弦梁结构的矢高、垂度、预应力、撑杆数量、上弦刚度及撑杆布置方式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了这六种参数对张弦梁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方式和影响效果,进而给出了实际工程中各参数的建议取值,为设计选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