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4399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江汉论坛、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方经济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比较管理研讨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等;国民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由180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木西、张一兵、刘芳等。

国民经济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0.7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4399 占比:99.23%

总计:24588篇

国民经济学—发文趋势图

国民经济学

-研究学者

  • 林木西
  • 张一兵
  • 刘芳
  • 吴晓明
  • 张今声
  • 张斌
  • 朱绍文
  • 李君贤
  • 柴振荣
  • 秦宏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德起; 丁义文
    • 摘要: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恰逢其时。国民经济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之一,构建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选择。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一般理论框架以历史唯物与辩证唯物为其根本方法,着力于研究经济发展、人民中心与国家功能三大问题。其核心概念为国家、人民与经济,以人民为中心是其根本遵循,经济与国家关系、国家与人民关系和经济与人民关系是其基本关系,国家如何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是根本逻辑,根本逻辑中包含国家逻辑、人民逻辑和发展逻辑。进一步地,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体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实现形式的基本保障。总之,本文围绕着话语体系基本问题,构建出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关系、根本遵循、运行路径、基本逻辑、实现形式、基本保障各要素及其内在机理在内的中国特色国民经济学话语体系的一般理论框架,初步彰显了这一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
    • 高惠芳
    • 摘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国民经济学的思辨的哲学的逻辑学。在马克思看来,国民经济学仅再现了经济生活的一般性,而且仅在思维中描述了人的运动、生成的历史,是经济生活在意识中的抽象物的历史。马克思认为,应该批判国民经济学的思辨的对象性活动的实质,突出人的本质性的自然性,人的现实活动的历史性,以及人的自然性与历史性(社会性的总和)在人身上的同一。
    • 朱成全; 陈潇; 董俊逸
    • 摘要: 首先,本文论述了广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哲学为指导,通过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建立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体现出其思想的整体性.其次,本文论述了狭义的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基本范畴的批判、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的"前提批判".最后,笔者简要地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整体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批判、对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批判".
    • 郭冠清
    • 摘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中国生产力条件和国内外环境,统筹国内国外两种市场资源的演化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新发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涉及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从学理上给予解释,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依然是一个难题。围绕国内循环、国际循环和循环的运行机制这三个方面,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以重新解读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构造一个开放条件下国家变量内生的经济循环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循环的历史进行考察,分析后疫情时代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陈艳
    • 摘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黑格尔是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要批判黑格尔哲学必须对国民经济学进行批判。本文从“劳动”概念出发,阐明黑格尔与国民经济学的抽象–异化的劳动立场并展开批判,并指出对黑格尔“国民经济学家立场”批判的理论意义。
    • 罗睿文
    • 摘要: 国民经济学科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高度综合性特征.国民经济学在长期发展中成效显著,在人才培育、理论研究等方面不断深化,但在新时期,随着实用型学科的不断出现,该学科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本文在新时期国民经济学发展重点的基础上,探究国民经济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新时期国民经济学发展的路径.
    • 王筱涵; 刘启春
    • 摘要: 私有财产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哲学和国民经济学的批判,获取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把异化劳动作为阐明私有财产的关键环节,在私有财产的扬弃环节中推导出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超越黑格尔哲学和国民经济学,形成自身辩证法的过程。研究马克思的私有财产理论,把握私有财产及其矛盾运动,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现阶段的私有财产问题,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财产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赵德起; 刘书昊
    • 摘要: 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历史悠久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科,并在优化与创新中不断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国民经济学的起源及其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其次,梳理了国民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明确了国民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进规律;最后,在了解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基础上,针对现有的研究方法体系存在的不足试图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文章的主要观点:一是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以“国”为主,“民”相对不足,历史逻辑鲜明,理论逻辑相对不足;二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国民经济学的发展可分为萌芽期、建设期、发展期以及完善期;三是国民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学的“框架”,其将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分支有机组合起来,为国民经济运行及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是主要研究对象;四是国民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摆脱传统思维定式,从方法导向转向问题导向,从而建立更为科学的国民经济学方法体系。
    • 高秋月; 封娅娅
    • 摘要: 异化理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创造,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中基本的二律背反引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并围绕“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历史地批判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指出其存有的限制性和科学性。在今天,审视异化理论仍能有所启发,透视中国的境况,“异化劳动”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体面劳动”是贯彻追求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现实实践形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