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0年内共计628篇,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哲学理论、欧洲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5篇、会议论文3篇、相关期刊396种,包括科学与无神论、法制与社会、学理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费尔巴哈的相关文献由616位作者贡献,包括舒永生、关文义、卜祥记等。
费尔巴哈
-研究学者
- 舒永生
- 关文义
- 卜祥记
- 吴楠
- 朱虹
- 吴辉
- 周国平
- 李晓江
- 李鹏
- 杨丽霞
- 欧光南
- 王时中
- 舒远招
- 陆雪飞
- 韩立新
- 高立威
- 丁颖
- 于海明
- 代洪宝
- 任娟
- 何建津
- 侯丽维
- 俞吾金
- 刘同舫
- 刘孚威1
- 刘宝杰
- 刘庆申
- 刘志洪
- 古标仁
- 向巧
- 吕志敏
- 吴强
- 吴涛
- 周桂芹
- 周琳
- 孙岩岩
- 尚婷
- 左亚文
- 廖薇
- 张亮
- 张其学
- 张媛
- 张岱年
- 张政
- 张曼
- 张添翼
- 张锦波
- 彭飞
- 成龙
- 戴劲
-
-
黄银英
-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 2020年
-
摘要: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一部富有时代价值的伟大著作,它批判费尔巴哈以直观形式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把宗教的本质理解为人的本质,指出马克思从实践性、现实性、社会关系这三方面探讨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现今解读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对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树立共同体意识促进国际交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广泛深远的当代价值.
-
-
-
-
黄学胜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回应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成不成熟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的观点,须将思想史解读与文本解读相结合,并通过重新考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主题、思想逻辑和基本意义的方式来展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各种具体论题都从属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即人的解放这一核心主题,围绕这一核心主题,各具体论题相互交织,形成有紧密逻辑关系的思想整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异化逻辑和历史人学目的论,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与《德法年鉴》时期相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思想存在诸多递进之处,其地位特殊,意义不容忽视.
-
-
-
-
-
-
-
-
-
孙亮
- 《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09年
-
摘要:
在对马克思早期思想逻辑进程的研究中,国内最近一段时间对《1844年手稿》中“两条逻辑”展开了“南北之争”。在双方的背后,“接着说”便成为一种积极的学术态度。rn 在不局限“论争”的问题域基础上直接追问:“类本质的异化”的思维方式在马克思那里是否得以承接?在《手稿》时期,马克思有没有一个“费尔巴哈思想遗迹”的问题?如果说不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时期”又会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引起哪些问题?从而认为,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后缀的“唯物主义”,在一般唯物主义基础上通达辩证唯物主义,最终拉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