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745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5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70535篇;相关期刊426种,包括开发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当代经济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2014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2014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换届大会暨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区域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由81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栋生、孙久文、孟祥林等。

区域经济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5 占比:0.92%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70535 占比:99.01%

总计:71238篇

区域经济学—发文趋势图

区域经济学

-研究学者

  • 陈栋生
  • 孙久文
  • 孟祥林
  • 魏后凯
  • 丁生喜
  • 安虎森
  • 郑长德
  • 李琪
  • 杨开忠
  • 张丽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孙久文,男,1956年生,北京市人。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区域经济学),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受聘担任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自然资源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0-2035)》编制专家。
    • 路征; 穆子丹; 杨清萍
    •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末“地域资本”(Territorial Capital)这一新概念被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区域研究学者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相关研究探讨了地域资本的概念、内涵、类型及构成因素,并采用综合指标或代表性指标对地域资本进行测度,进而研究地域资本禀赋对区域发展水平及地区发展差异、区域经济韧性、区域内企业发展、区域发展政策有效性等的影响。地域资本是特定区域所拥有并可利用的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潜力的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的集合,其包含促进区域发展的传统要素和非传统要素、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不但拓展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边界,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和解释地区发展差距的形成和演变。地域资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已初步形成,但仍处于探索拓展阶段,在理论架构和测度方法上均有待进一步完善,且研究对象仍集中于欧洲地区。目前,地域资本研究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关注,应将地域资本应用于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在科学刻画地域资本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地区发展差异的成因以及地域资本影响区域发展的机制,进而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协调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启示。
    • 孙久文
    • 摘要: 中国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这门学科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有:一个区域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在全国生产地域分工中各自具有哪些优势,应处于什么地位,承担何种功能?一个区域应该与其他区域建立怎样的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种联系?央地两级政府如何规划特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并协调不同区域间的关系?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这些问题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答案,区域经济学理论界将这些问题总结归纳为“中国区域经济学”。
    • 秦尊文
    • 摘要: 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及区域经济效应一直是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马歇尔将产业集聚的动力归结为外部经济,被公认为第一位系统研究产业集聚的经济学家;韦伯首次明确提出产业集聚的概念,指出协作、分工和共享基础设施将导致工业活动向某个特定点或若干点集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关于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及其微观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
    • 张镔
    • 摘要: 科技与科技创新的多样性与制度化是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区域内科技发展往往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掌握区域范围内科技与科技创新方向极大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合作,上合国家是中国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伙伴及发展平台,因此分析探究上合国家科技创新道路无疑将成为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一步。1.上合组织发展理念与深化科技交流必要性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近20年来,致力于以实际行动诠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上海精神",谋求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促进地区贸易繁荣。
    • 王伟中
    • 摘要: 从梳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历程出发,基于跨学科的理念,借鉴微观史学、行为经济学、案例研究、叙事学和田野调查等理论,提出微观视角是指立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以鲜活的个体为代表,应用田野调查收集其素材数据,综合借鉴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得到某种普遍性规律或结论。微观视角的提出对于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 安虎森
    • 摘要: 区域经济学作为空间经济学分支学科之一,主要关注商品和生产要素区际转移以及区际发展差距的问题,但仍忽略了土地要素。在把握好厂商和消费者的区位偏好基础上,分析交易和交通运输活动的影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果运输成本下降,那么首先出现核心边缘模型中的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然后再出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现象,也就是说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际发展差距会先扩大,后逐渐缩小。
    • 张瑾思
    •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以及网络平台都处于明显的上升时期,基于此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带来挑战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机遇,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迅猛发展,使其突破传统经济贸易中的局限性,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将针对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学变革之间的联系开展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 摘要: 曲靖师范学院应用经济学是在区域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级学科,曾被列为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现为曲靖师范学院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以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主体,整合了校内相关部门和单位教师,学科团队成员共2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博士学位获得者9人;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社科创新团队1个;有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
    • 史晋川; 董雪兵; 潘士远
    • 摘要: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活动对地理空间的依赖和两者的相互影响及相应的区域经济空间形成和变化。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坚持理论、历史与实践逻辑统一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研究中自然、技术与制度三者互动的研究主线及相应的研究框架,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丰富实践,借鉴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聚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互动,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技术与制度三者互动的内在机理,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理论体系建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