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N封装
QFN封装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369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专利文献137034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产品世界、电子与封装等;
QFN封装的相关文献由372位作者贡献,包括程玉华、任斌、党鹏等。
QFN封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7034篇
占比:99.85%
总计:137235篇
QFN封装
-研究学者
- 程玉华
- 任斌
- 党鹏
- 庞朋涛
- 彭小虎
- 杨光
- 王妙妙
- 王新刚
- 马磊
- 侯友良
- 倪权
- 向志宏
- 吴君安
- 周根强
- 唐振宁
- 张振林
- 彭勇
- 李扬渊
- 王钊
- 谢兵
- 赵从寿
- 金郡
- 陆金发
- 韩彦召
- 鲜飞
- 于浩
- 冯宁宁
- 刘庭
- 刘文龙
- 卢涛
- 孙笑晨
- 张小平
- 杨延辉
- 贾凌慧
- 郑若彤
- 郭桂冠
- 陆宇
- 饶锡林
- 高云
- A·科尔卡
- A·阿什拉夫扎德
- H·D·阮
- K·坦比杜赖
- V·卡恩德卡尔
- 三轮洋介
- 乔金彪
- 于上家
- 付红志
- 余维学
- 侯庆河
-
-
-
-
摘要:
【2022年7月6日,德国慕尼黑讯】凭借其众多优点,三相无刷直流(BLDC)电机正在成为设计现代化电池供电型电机产品的首要选择。然而,为了让产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需要缩小产品的尺寸并减轻重量,这给产品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帮助设计师满足终端市场的需求,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IFX/OTCQX:IFNNY)推出了完全可编程的电机控制器MOTIX™IMD700A和IMD701A。它们采用9x9 mm264引脚VQFN封装,能够让无线电动工具、园艺用品、无人机、电动自行车以及自动导引车拥有更高的集成度以及功率密度,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
-
王飞
-
-
摘要: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大力加持下,SMT 制造工艺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主要也得益于工业发达所带来的大量电子产品需求。将 SMT 技术应用于电子行业中,不仅能够在提高产品可靠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节约成本,使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然而,尽管当前 SMT 技术的应用优势已经越发凸显,但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仍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 SMT 制造工艺中关于焊接缺陷的问题,给电子装配产品的最终质量带来了极度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 SMT 制造工艺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以下相关内容。
-
-
郑嘉瑞;
肖君军;
周宽林;
胡金
-
-
摘要:
针对半导体封测领域方形扁平无引脚封装(QFN,Quad Flat No-leads Package)工艺中的引线框架贴膜工艺和装备,从QFN封装工艺制程、贴膜工艺、关键装备、应用及趋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阐述。归纳总结了引线框架贴膜工艺的分类、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比较了主要半导体框架贴膜装备的主要参数,对贴膜工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结论对引线框架贴膜工艺在半导体框架贴膜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使半导体封测公司在选择相应贴膜装备时有了依据。
-
-
-
-
摘要:
意法半导体推出了新一代汽车智能开关模块VN9D30Q100F和VN9D5D20FN,这是市场上首款在片上全数字诊断功能中增加了数字电流检测回路的驱动芯片,为12V电池供电汽车系统高边连接专门设计,可简化电控单元(ECU)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增强系统可靠性。新器件利用意法半导体新一代的VIPower*M0-9技术,在6mm x 6mm QFN封装中整合一个带3.3V数字逻辑电路的高效40V沟槽垂直MOSFET和高精度模拟电路,其紧凑尺寸和高集成度比市场上现有类似驱动器芯片节省电路板面积高达40%。
-
-
冯泉水
-
-
摘要:
QFN封装芯片体积小、重量轻,它特殊的底部PAD能有有效的散热,具有卓越的电性能和热性能[1].然而如果芯片管脚与芯片散热PAD存在内部短路的问题时,在FT测试将无法准确的筛选出来.部分芯片在终端客户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引发客户投诉和质量问题.针对此问题,对FT测试方案在硬件设计上进行了优化改善,能够准确的筛选出封装异常芯片.
-
-
-
-
摘要:
儒卓力推出高功率密度紧凑型电源模块,该器件采用薄型QFN封装和集成式屏蔽电感器,很适合空间受限的应用.带有降压稳压器的Recom RPX-2.5电源模块采用集成的倒装芯片技术,提供高功率密度和优化的散热管理功能.该器件采用薄型QFN封装(4.5mm×4mm×2mm)和集成式屏蔽电感器,非常适合空间受限的应用.
-
-
-
-
摘要:
本文介绍仅需0 dBm LO驱动的宽带3 GHz至20 GHz SiGe无源混频器。新巴伦结构是实现宽RF带宽的关键创新。针对IF频段应用也采用相同的巴伦拓扑,支持300 MHz至9 GHz的宽IF。该高性能双平衡混频器可用于上变频或下变频。该混频器采用2 mm×3 mm、12引脚小型QFN封装,提供23 dBm IIP3和14 dBm P1dB。采用3.3 V电源供电时,混频器功耗为132 m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