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形成
品质形成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1338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大观周刊、茶业通报、茶叶通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中国茶叶学会首届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等;品质形成的相关文献由357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利梅、高炳德、周红杰等。
品质形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1338篇
占比:99.86%
总计:121506篇
品质形成
-研究学者
- 赵利梅
- 高炳德
- 周红杰
- 丁金梅
- 万保雄
- 付慧敏
- 何建军
- 侯夫云
- 冯倩倩
- 刘婷
- 姜全
- 易显荣
- 李冰冰
- 李明
- 李爱贤
- 李莉
- 梁瑞郑
- 毛文文
- 江厚龙
- 汪代斌
- 王庆美
- 王文玲
- 王红日
- 秦桢
- 罗会婷
- 翟敏
- 董顺旭
- 贾晓东
- 赵继文
- 郭忠仁
- 阳爱民
- 陈亚婷
- 陈爱军
- 韦励业
- 乐燕燕
- 乔玉山
- 乜瑛
- 于振文
- 于朦
- 于琳
- 付祺
- 代先强
- 任从明
- 任江波
- 何声灿
- 何方
- 何腾兵
- 何莲
- 何萍
- 余萍
-
-
靳贵林;
边洋;
邵士俊;
杨扶德
-
-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月份纹党总黄酮含量探讨其动态积累过程及其质量品质形成。方法:以75%乙醇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液定容后取2 mL于25 mL容量瓶,加入5%亚硝酸钠1 mL,静置6 min;加入10%硝酸铝1 mL,静置6 min;加入5%氢氧化钠10 mL,静置15 min显色。结果:纹党所含总黄酮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含量最高月份为7、8月。结论:纹党总黄酮含量随着季节的变迁而变化,春季纹党尚未萌发时黄酮含量最高,说明纹党药材“初春发芽前采收”的合理性。
-
-
韦小了;
何腾兵
-
-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玉米的用途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玉米的认识更加深入,即由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玉米品质变得越来越重要,玉米籽粒营养品质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赖氨酸及粗油脂四大指标,玉米品质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而栽培手段措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通过阐述玉米籽粒品质的形成以及形成过程的调控措施,总结出了几种调控玉米品质形成的措施并对玉米品质研究中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
-
-
薛茂;
朱本忠;
吴培文;
杜莹琳;
初易洋;
张瑞家
-
-
摘要:
果实成熟及品质形成是植物果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受到诸多调控因子的共同调控,可以分为正调控因子和负调控因子。过去果实成熟调控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正调控因子的挖掘及功能解析,而现在果实成熟相关的负调控因子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综述近年来发现的果实成熟及品质形成相关的负调控因子,根据其对成熟及品质形成关键基因的调控方式可分为:参与转录水平调控的转录抑制子,参与转录后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的负调控因子以及其它负调控因子4大类,并对相关后续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与展望。
-
-
丁金梅
-
-
摘要:
提供营养,调畅情志,对于园艺专业,坊间有“园艺就是养花种草”这样的传言,这可能是因为没有弄清园艺的研究对象.园艺研究的对象包括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主要研究园艺作物的性状遗传、生长发育、品质形成和维持等科学问题.
-
-
于朦
-
-
摘要:
自教育部2014年正式提出要组织研究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以来,核心素养便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幼儿园作为教育的起始点,对于贯彻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有着重要作用。幼儿时期作为人生中行为准则、潜意识、“三观”等重要品质形成的特殊时期,其教育方式方法也应当具有针对性,而木工区域活动具有团队沟通协调、个体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训练优势。
-
-
-
丁金梅
-
-
摘要:
提供营养,调畅情志,对于园艺专业,坊间有“园艺就是养花种草”这样的传言,这可能是因为没有弄清园艺的研究对象.园艺研究的对象包括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主要研究园艺作物的性状遗传、生长发育、品质形成和维持等科学问题.
-
-
孙晓琛;
原静静;
栗锦鹏;
王惠珍
-
-
摘要:
通过查阅和整理近年来有关药用植物在干旱胁迫下响应机制的相关文献,主要从干旱胁迫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干旱胁迫下药用植物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干旱胁迫下药用植物的分子响应机制等3个方面进行概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挖掘耐旱基因、培育耐旱品种、保护干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
-
王启超;
许玲;
王飞扬;
柴伟国;
徐波;
许鑫瀚;
张晓丹;
梁宗锁
-
-
摘要:
为解析穿心莲有效成分积累的规律及气候因子对穿心莲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明确穿心莲的最佳采收时期,以广西贵港的穿心莲为材料,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比较分析了不同生育期穿心莲的品质差异,并对9个主要的农艺性状和4种有效成分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结合气候因子对广西贵港和广东湛江两地的穿心莲进行了品质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广西贵港的穿心莲不同生育期主要的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开花期的穿心莲内酯含量较高,在快速生长期的14-去氧穿心莲内酯含量较高,在结荚期的新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较高;不同年份间的穿心莲有效成分也存在显著差异,穿心莲在开花期的穿心莲内酯含量最高;新穿心莲内酯的积累与平均气温和峰值日照时数关系密切,广西贵港穿心莲更适合做内酯类成分提取,降水量和温度是影响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生物量是影响穿心莲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是今后穿心莲育种和高产栽培考虑的重点.研究结果可为穿心莲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
-
-
摘要:
2021年6月上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白菜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IF=8.5)上发表了题为Natural variations of BrHISN2 provide a genetic basis for growth-flavour trade-off in different Brassica rapa subspeci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白菜叶片遇冷变黄和品质形成的协同调控新机制。研究者在大白菜育种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叶片遇冷变黄的自然突变体LYH,该突变体能够形成淡黄色叶球和独特的风味,在品质育种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
汤谧;
别之龙
- 《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利用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选育出了风味独特的甜瓜新品种--风味甜瓜,成熟时酸甜可口,风味浓郁,具有很好的加工应用前景.本试验以风味甜瓜2号为材料,研究了风味甜瓜2号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从授粉后第5天开始果实即进入快速膨大阶段,至授粉后第30天时果实鲜重达到最大,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从授粉后第29天开始迅速增加,其后保持稳定,至授粉后第34天又开始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随果实发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糖/酸比的高峰出现在授粉后第30~34天.GS的分析结果表明,风味甜瓜2号果实的糖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果实中的酸为苹果酸和柠檬酸,其中柠檬酸是风味甜瓜2号果实的主要酸类物质.采用GS-MS对风味甜瓜2号果实的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发现果实具有35种挥发性物质,对主要物质的分析表明,酯类物质占35.24%,酸类占19.21%,醇类为14.28%,醛类为11.71%.综合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风味甜瓜2号的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第30~34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