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程序
和解程序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5547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法律适用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2009年行政法年会、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等;和解程序的相关文献由8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凯、李富文、王宏璎等。
和解程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5547篇
占比:99.92%
总计:95623篇
和解程序
-研究学者
- 张凯
- 李富文
- 王宏璎
- 胡宜振
- kris Dekeyser
- 么宁
- 于瑞雪
- 任超
- 伯克哈特·汉斯
- 倪静
- 兰耀军
- 关天国
- 冉孟云
- 刘向宏
- 刘奕武
- 刘蜜纯
- 刘静
- 卢伟
- 卢文峰
- 吴祥伟
- 吴蓉
- 吴静
- 周同瑶
- 周璇
- 周翠
- 夏川
- 宋强
- 岑兆琦
- 席阳
- 张世君
- 张东
- 张海莹
- 张磊
- 徐伟
- 敏茨伯克
- 施晶晶
- 曾子珊
- 李会玲
- 李双利
- 李启欣
- 李心合
- 李新
- 李晓燕
- 李立强
- 李素梅
- 李荣珍
- 李莉航
- 李颖
- 杨杨
- 杨翠芬
-
-
楼荣斌
-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于1986年出台,继2006年修订通过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破产法》不仅规范了破产清算程序,确立了拯救濒临破产企业的重整与和解程序,建立了不同于旧破产法中清算组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并于2011年,2012年,2019年先后出台了司法解释(一)、(二)、(三)。企业会计信息反映核算主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情况,从会计视角揭示经济活动状况。
-
-
吴祥伟
-
-
摘要:
证券执法行政和解的实施是行政理念转变和执法方式创新的结果,具有实现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第三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全面关照的特有功能。以《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为起点的“试点”工作囿于严格的和解适用条件未达到应有的试点效果,执法和解制度难以借助实践经验完成查漏补缺。《证券法》的修改以及《证券期货行政和解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为和解制度的优化带来契机,和解适用的准入条件放宽后,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应当从适用条件的细化、运行程序的完善和监督机制的引入等方面着力,以完成证券执法行政和解制度的革新。
-
-
焦海涛
-
-
摘要:
由于卡特尔的普遍性与隐蔽性,如何优化卡特尔案件的执法程序,成为各国反垄断法面临的重要问题.宽大制度的适用使得更多的卡特尔案件进入执法程序,但也由此导致案件数量激增.为此,欧盟在2008年引入一种卡特尔案件的快速处理机制,即卡特尔案件和解程序.适合和解程序时,企业承认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由此获得减少10%罚款额的奖励,且和解奖励与宽大待遇可以并用.作为一种案件快速处理方式,卡特尔案件和解程序对执法机构与企业都有益处,但适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确定性不足、企业可能遭受不公平对待、程序效率难以保证、混合和解面临适用困境等.我国也可在垄断行为规制中引入和解程序,但应将适用范围拓展至卡特尔之外,并通过增强制度弹性、限制裁量权行使、保障企业程序权利、提升程序适用效率以及限制混合和解适用等方式,确保和解程序既有足够激励,也不偏离程序效率的目标.
-
-
-
-
-
摘要:
和解程序自有其缺点,一般来说和解协议并没有执行力、约束力,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很有可能得不到良好的保障.但如果要将法院毫无顾忌地引入到其中,又似乎与调解无异.因此,在和解程序中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志,也需要引入法院的参与,不过应当对法院的参与予以限制.而存在于宪法、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
-
王皎焯1
-
-
摘要:
刑事和解制度既能惩罚犯罪又体现着保护人权。通过积极促成原告对被告的谅解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避免相互报复的混乱局面的发生。为了使刑事和解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维护因犯罪行为而受损的社会关系,笔者对刑事和解立法的缺失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
-
-
陈雷
-
-
摘要:
传统的税务处罚机制在程序上体现为表示行为的单方性和法律效果的既定性,在实体上表现为手段措施的单一性和非选择性.与此相比,替代性机制是不同于法定处罚机制而形成的多元化处理措施、程序和手段的总称,包括程序上的协商性和实体上的过渡性与可选择性,并视具体的对象主体和情节轻重予以适用.在税收法定视域下规范替代性机制的选择路径和适用基准,需要通过目的性限缩和比例性规制以对财产罚、名誉罚、行为罚等进行法理上的效益评估与实践中的类型化界分,并运用到惩戒罚和执行罚的具体过程中,同时结合协商和解、处罚听证、公示平台等替代性程序实现替代性机制与税务处罚的现实对接,明确谦抑原则的取舍在最终司法审查程序中的价值定位.
-
-
熊艳萍
-
-
摘要:
2012年以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进一步完善了刑事和解程序,可见,对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重视程度.实践中,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也确实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今亦浅谈刑事和解的概念、适用范围、原因探析及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意义方面问题,以期加深公诉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运用刑事和解程序的认识,从而推动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工作的深入开展.
-
-
赵佳宁
-
-
摘要:
辩诉交易制度是当今实行法治的国家普遍采用的刑事司法制度,不少法治国家宪法对其都有阐述,并逐渐为世界各国刑事诉讼法典所规定.我国于2012年修正了刑事诉讼法,在新刑诉第五编特别程序的第二章编写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已经有法可依,但在其适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和解的适用范围、和解的时间和次数、和解的法律效力、检察机关在和解中的地位与作用、和解的监督制度、和解制度的发展趋势等问题上提出了建议.
-
-
王一超;
周同瑶;
李新
-
-
摘要:
在西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司法都面临着新类型案件和诉讼案件数量激增的挑战.以诉讼当事人行使自主处分权、经济、便捷和迅速为特点的诉讼和解制度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各国民事诉讼的不断改革中,也将和解制度作为了一项重要项目进行修订和贯彻.
-
-
-
王宏璎
-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新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第二章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但是,此次修改过程中关于和解的条件、范围、后果的规定较为简单,本文拟从实证的层面通过对人民检察院和解成功的典型案件进行分析,进而对和解的具体程序提出建议.通过对人民枪察院刑事和解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说明了人民检察院刑,和解典型案例及其处理程序,并论述了人民检察院形事和解在适用对象、适用范围处理方式等方面的的特点,同时提出了公诉案件和解的程序在时间、审查、和解等方面的建议。对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