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
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

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6-07-16

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会议文集:2016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及教育本身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系统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切实加强对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和前瞻部署。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激发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巨大活力。坚持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既要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又要通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依托、相互支撑。
  • 摘要:"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灵魂,也是"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本文详细阐述了"五大发展理念"对"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意义,即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协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开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品质保障、共享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
  •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资源形态、教学形态、学校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变迁,并提出在与之配套的教育体制创新方面需以分类管理和特色发展为导引,构建适切性、协调性的教育体系;以尊重主体、激发活力为导引,构建主动性、能动性的教育体系;以个人学习账户和学分累计认证转换为导引,构建人性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
  • 摘要:TALIS(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继PISA之后开发的又一项对教师的大型跨国教育评价性研究.上海市于2015年1月参与了第二轮TALIS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数据都在全世界平均值之下,在全球引起了大的轰动,反映出上海教师政策中的一些显著成就.但TALIS也同时揭示了上海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根据其揭示的不足,提出了提升教师的五大关键能力,包括提升教师认识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认识学生个体学习特点、发展路径和职业倾向的能力,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能力,提升教师“教会”学生“21世纪技能”(胜任力、核心素养)的能力等方面。
  • 摘要:根据当前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公平—效率的视角,本文构建了独特的教育发展指数,并依据该指数测量了中国31个省级单位的教育发展总体水平和在教育平等、教育效率方面的表现.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在公平和效率两方面都具有优势,中部地区具有"低效率、高公平"的特点,而西部地区既效率低,公平方面也有不足.进一步的回归结果证明,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关系,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财政分权程度、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和传统少数民族聚集特征.基于此研究结果,作者针对云南省的特性提出若干对策措施建议.
  •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重大部署,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开始了法治建设的又一次启航.佛山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本文以佛山市为样本,从依法治教与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教育发展、教育治理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着眼,论述了如何实现善治的教育,深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界定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理顺教育行政部门与所属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关系。推动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管理效能。完善教育行政决策机制,推进依法、科学和民主决策。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完善并落实行政许可设定、实施和监督检查等相关配套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各类教育违法行为。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加强对行政行为和学校管理行为的监督。
  • 摘要:管理的基础是权力,是自上而下的;治理是多个方面的、多种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标志着国家教育向现代化跨上的一个新境界.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键是树立现代化的治理理念,建立学校现代化的标准体系,构建学校现代化的制度机制和完善现代化的配套设施.
  • 摘要:目前完全照搬英美式特色学校的创建模式给当下创建特色学校造成干扰和阻碍,英美式特色学校的创建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原因在于中国学校具有很多难以克服的限制,如有就近入学政策、学校较小的办学自主权和统合权、学段之间的衔接不匹配等.因此探寻中国式特色学校的创建模式势在必行,中国式特色学校的创建模式的目标就是提供适性教育,指出评估和建设不能本末倒置。否则使得中国式特色学校模式的评估流于形式,丧失了以评促建的功能。从评估执行主体来看,除了政府评估和学校的自我评估外,还要鼓励和借助第三方评估的力量,以更客观的立场和更合适的视角和尺度审视中国式特色学校模式创建的效果,更有利于中国式特色学校模式的创建和发展。
  • 摘要:中国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的大局总体已定,但由于中国民办学校体量庞大、举办主体情况迥异,当前分类管理制度尚未真正落实落地.本文从明确产权归属、完善税收政策、健全相关制度和延长过渡期限等四个方面,结合具体国情,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 摘要:本文从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入手分析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历程,提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的重要性以及在学校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迫切性.结合历史发展提出生态启蒙的主要内容以及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成为基础教育的时代使命.通过在基础教育阶段融人生态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的方式。亦通过培养新的具有生态观念的后一代来改变中国的社会观念,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摘要:对广东省欠发达地区来说,在创建教育强市任务完成后,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摆在面前的迫切课题.本文以茂名市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为例,分析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基础,指出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切入点与途径.要继续实现办学的均衡化、优质化,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教育理念、办学形式的国际化,教育信息化,继续注重特色化,培养创新人才,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 摘要:本文从办学理念、自觉养成的习惯、规章制度三个方面剖析了杜郎口学校成功的原因,分析了学校管理中理念对于形成文化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只有让办学理念深入学校每个人的内心,才能让师生在理念指引之下自觉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滋养师生的学校文化,从而培养出有这种文化烙印的学生.而一所三流的学校要想有所发展,也应该从理念入手,在理念的指导下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使之最终形成文化.
  •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小学师资水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部分.本文以茂名地区中学数学教师为实验研究对象,从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与研究这一层面,问"道"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通过对茂名地区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培训体系及所取得的业绩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证,挖掘与界定基础教育现代化内涵,对有效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做了深入思考与探讨.
  • 摘要:全国卷文综地理试题中以区域为载体的试题占有较大比重,通过相关文字、图和表格等材料对学生能力和素养进行考查,在命题选材上关注当前国内外的最新发展、重大地理问题和环境问题.新课标中区域地理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案例教学,案例素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地理学在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了众多成果,这些成果中包含了大量地理问题和地理学思想,而这些地理问题和思想也是中学教学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地理学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本文对转化的必要性和如何转化进行了论述,将最新的地理学研究成果与中学地理教学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和对地理问题的关注,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课程资源的更新建设。
  • 摘要:"心灵特困生"是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关爱、抚慰、信任和理解,针对这些情况,本文通过"用鼓励点燃希望烛光,用师爱为'夜行'的孩子导航,用理解和尊重为'特困生'扬起自信的风帆"的途径,给"心灵特困生"插上飞翔的翅膀,为他们心灵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 摘要:高新科技、知识经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思维和生存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青少年学习的需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新的教学手段,为教与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本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必要性和可行性、特点、策略和好处等方面对这种教学新手段做了翔实的分析论述,并希望现在的课堂教学能够更多地使用这种手段,以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 摘要:"互联网+"时代,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学习资源的丰富、学习模式的改变,拓展了青少年的生活空间和视野,提供了全新的生活体验,但现实中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等不良使用行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面对精彩而多元的网络世界,良好的网络素养是当代青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本文着重探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从学校、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网络素养教育的可行路径.
  • 摘要: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提高.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已渗入到生活各方面,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信息技术推动着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变革发展,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间的一座桥梁.将信息教育技术运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小学心育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 摘要:中国民办园总量和比重已达到一定规模,但管理水平、文化建设、教师流动、滥用特色等问题限制其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服务行业的角度看待教育,从合理规划、理顺关系、制度科学和科研促教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创优质服务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办园质量,最终守住学前教育的根.
  • 摘要:本文提出了中国区域职业教育发展阶段性的观点,并依据中高职比值、职业教育规模相对偏差率、普职比、人均GDP等分项指标的综合考量,将中国31个区域划分为职业教育培育期、上升期、成熟期与缩减期四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划分阶段的最大意义在于:处于不同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的区域,其职业教育总体规模、层次结构都有迥然不同的特征,因而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政策要适应阶段性的特征,普职教育的分流政策要根据区域在职业教育发展阶段中所处的位置而有区分度,要适应区域职业教育结构随经济发展而演变的趋势.
  •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体系构架、规范与提质、"深水区"改革三个发展阶段,指出基于受教育者的发展诉求进行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意.基于增强"选择性"的改革取向探讨,本文详细介绍了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管理机制、教育管理措施、专业大类招生、导师制学分制等方面的改革实践经验,浙江省的中职课程改革凸显了“选择性”理念,逆转了传统教育的“培养方案为核心”“教师施教为中心”。近两年的课改实践已充分证明,在“选择性”理念下构筑的浙江省中职课程新模式,不仅是必需的,而且完全是可行的。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使学风得到明显的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升,并且初步的调查也显现了一个始料未及的效果:在校学生的辍学率得到明显的下降。
  • 摘要:广西"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开发发展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亟须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就业创业和致富能力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本文结合广西职业教育近年来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阶段性地提出了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两个建设目标,探讨了加快建设的重点所在,分析了加快建设的难点,且针对性地提出了主要措施,并对广西加快建设的着力点进行了规划.
  • 摘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在台湾经济发展从农业型社会向工业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类型与专业设置都做了相应的调整,指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学科建设、人格取向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高职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体现政策要求、课程决策要具有科学性、课程目标要综合设定、课程结构要具有灵活性、课程的功能要多元化。台湾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并增进青年实用之职业知识、技能及服务道德,以配合经济建设、人力资源之要求”。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配合当地经济发展始终追随“经济计划”和“人力规划”两个计划,专业和学习科目则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进行调节和更新。台湾高校的专业设置变迁对大陆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 摘要:实施现代学徒制面临法律法规、管理机制、保障体系等困境.东莞市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为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政策环境;东莞职业教育加大实习实训设施建设为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基础.结合东莞实际对如何提高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效果提出了相关对策,提出了构建现代学徒制可行性实施方案.
  • 摘要:产教协同优化、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对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行业企业的视角,围绕趋势与影响、需求与优化、协同与创新三个层面,就制造强国战略下的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培养提出了相关对策.
  • 摘要:实行产教融合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要响应政府战略部署,顺应产教融合在高职教育层面的基本要求.本文探讨了不断提高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契合度与匹配度的有效策略,产教融合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要不断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和持久支撑力,实现内涵发展,凸显鲜明的办学特色。
  •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阐释了基础教育现代化内涵的一般规定性极其丰富发展,并介绍了江苏省的实践经验,提出基础教育现代化具有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奠定社会公平坚实基础的价值追求.同时,作为衡量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效和实现程度的基本方式,基础教育现代化评估应贯穿全过程、多主体介入以及内外部相结合.
  • 摘要:"十二五"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先进省(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四省(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历程、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实施路径、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及结果运用等方面既表现出共同特点,又体现了不同特色.对先进省(市)推进教育现代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这些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 摘要:人的现代化是国民核心素养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连接桥梁.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培养人的现代化,成就人的现代性.现代人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主体性,包括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等方面.作为现代人,应具有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核心素养.中国核心素养框架应包括创新能力或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信息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等6个方面。教育目由的保障是民主主义,是教育民主尤其是政抬民主,要以民主促自由,以民主捍卫自由。学校中的民主,包括管理民主、教研民主、教学民主、班级民主。民主与能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民主能促进人的能力的提升,教学民主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教学相长。民主本身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民主本身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民主能促进人的主体性的提升。要用民主释放每个人的活力和潜力,用民主精神孕育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
  •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国际视野来看,基础教育领域高度关注数学和科学、人文、国际理解能力、利用现代信息通信的技能、创造力和就业能力等六个方面的素养,其中尤其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积累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丰富实践经验.本文以跨文化的比较为视角,深入了解国内外培养创造人才的实践经验,吸收西方教育的长处,从而为提升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学生确立新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 摘要:未来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文章介绍了深圳创新教育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入手,通过课程变革、教师变革、评价变革、社会参与进行"四轮驱动"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以及对创新教育进行"阳光评价"的有关思考.
  •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深度调整和转型,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到2018年,我省教育服务体系要更加健全,教育公平保障、教育发展质量、教育贡献程度、教育治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到2020年,要初步形成粤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教育优质化、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水平要有所提高,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在国内有广泛认同度的南方教育高地。要达到这个目标,根本靠改革,关键在发展,靠改革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在发展中体现改革的目的任务。坚持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要创新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化教育治理格局。探索富有时代精神和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注重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和教研方式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坚持协调发展,优化教育结构。要发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保持各级各类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区域教育发展上,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提升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在城乡教育发展上,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教育全球化、全人教育和家校合作教育的理念,提出中国当今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基本概念界定以及教育理论体系与社会系统理论体系的分析,最后建构中国现代教育理念体系,并提出其特征,以期待解决中国当今教育理念模糊混乱和教育实践滞后的实际问题,为现代教育研究提供新视角,推进中国当今教育现代化发展.
  • 摘要:西方现代工业文明逐渐席卷全球,但随着现代人的"分裂"和"失衡",社会危机和自然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全人教育是培养全球公民的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发展全人教育首先要注重培养生命的有机关系,使教育与大自然的基本现实相一致;其次注重培养生命各种潜能的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精神维度的发展.
  • 摘要:省域教育科研管理是省级行政区域内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复杂系统,也是国家教育科研管理的中宏观层面,具有广域性、生成性和统筹性,对于规划、引导并重点支持重大教育问题研究、规范并协调省域教育科研的各方面关系、推进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当前,就一个省域而言,由于教育决策对教育科研的依赖度有限、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科研的关系不明朗,以及社会结构和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科研制度创新、结构优化、要素升级都还不尽如人意,在较大程度上折射了教育科研管理本身的诸多问题.完善并提升省域教育科研管理,一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科研管理;二是准确把握教育科研管理的继承与创新、个体与整体、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规范管理与放开搞活等关系;三是创新省域教育科研管理的工作机制,极大提升省域教育科研供给.
  • 摘要:当前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实施与推广面临着亟须提高对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认识、亟须出台国家层面的服务指南和亟须提高承接教育服务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本文提出需要在承接主体资质、购买主体工作原则、事业单位的相应改革、政府职责与购买清单、购买服务定价、风险防范与过程监管、绩效评价和项目验收等方面制定有关政策.
  • 摘要:30多年来中国教育法治实践已取得很好成果,有了阶段性的重要进展,但仍出现一些困境,一是观念变革出现迷惘,二是教育法治顶层悬而未决,三是实践探索遭遇困顿.本文从步入法治社会、政府与社会互动、法治与改革同行等三个方面对教育法治的未来预期与变革作出阐述.用法治方式推进改革,通过改革促进法治的建设,这是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尽管法治与改革存在路径矛盾,但在尊重法律权威,设计好具体的法治方式的前提下,法治与改革有兼容的现实可能性。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了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法制,即两手抓的指导思想,较好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顺利实施。今天,随着深化改革和结构优化需求的凸显,一直存在的改革与法治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因而,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用改革化解法治建设的结构紧张,在国家意志甚至理论层面调解法治与改革的矛盾,无疑是教育法治未来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思路。
  •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学校设计与管理思维进行反思,指出学校应以适应思维范式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人性化并应强调共同愿景和合作,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学校自主办学权、促进学校领导角色转变、坚持民主办学和学校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新思路.
  • 摘要:存在主义是20世纪风行全球的一个极其广泛的哲学、文学和社会思潮,以表现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内心体验为宗旨.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人本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个人意识,教会学生自发和真实的生活,培养"自我完善的人".存在主义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弊端进行了反省,并针对当下的物化教育提出了知识一体化、师生对话交流和学生选择自由等改革主张.
  •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其子女个体成长,也切实关联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下一代新市民的城市融入,乃至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全局.妥善解决随迁子女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本研究梳理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面临的困难及原因;探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提出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对策思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合问题也就成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快相关制度改革,建立起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权益保障体系,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城市化水平,为新生代农民工转向新市民提供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权益机会。社会组织作为非政府组织,能发挥政府与弱势群体的桥梁作用,通过开展活动、研究政策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尤其是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也要提高自身修养素质,为下一代做好示范,突破制度障碍,成为城市的新市民。
  • 摘要:项目式学习,是指运用项目及项目管理理念进行学习的方式,是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节点.文章主要介绍了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国家课程校本化重构"的相关经验,包括利用项目式学习重构国家课程,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项目式课程为载体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在项目式学习的基础上对课改、教改新路径的探索;以及学校在推进项目过程中的收获.
  • 摘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型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纵向角度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横向角度出发,以新手教师、胜任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职业生涯发展为阶梯,以教育能力、教学能力、评价能力、教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等五个维度为指引,构建了中小学教师"五阶五维"专业发展模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决定着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模型建构,寻找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和引导全省中小学教师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从而为广东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提供大量的优秀师资.
  • 摘要:在"互联网+"的科技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学习需求和教师发展需要,教研方式正在面临着一场基于移动学习方式的变革运动.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提出"移动教研"概念,分析了其内涵及移动性、翻转性、社区化和高效性等四大特征,从必要性、理论性和可行性三方面阐述了移动教研应用的适切性,并重点论述了移动教研方式的应用研究,选择了三种有代表性的移动教研方式展开论述,即基于微信的移动教研、基于QQ群的移动教研和基于APP的移动教研.做好移动教研工作,还要注意移动教研组织规范化、移动教研内容专题化、移动教研反馈及时化等三个方面内容.
  • 摘要:近年来,"贵生课堂"成为我县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贵生课堂"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这样,才能使课堂生动起来,以便达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把探究权还给学生,把自主权还绐学生,把选择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一“还”了之,相反,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还要善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完成由课堂主宰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 摘要:教育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它的核心在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包括对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作为教师,作为家长,现在要做的,也是迫在眉睫的事,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让孩子们不做"草莓"做"坚果".作为小学教师笔者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贴近孩子的心灵.要感受心灵,倾听花开的声音;要贴近心灵,听心灵的悄悄话;要培育心灵,扬起前进的风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要培养智商、情商,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同时,要引导孩子追求幸福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功感.要告诉孩子:努力的过程更重要,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获,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关注孩子心理,贴近孩子的心灵,让脆弱的"草莓"变成一颗颗自信的"坚果".
  •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是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当今信息社会教学特点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不仅使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生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平台。对学生来讲,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与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对教师来讲,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且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中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教师、学生、教育思想、教学内容等众多因素组成,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必将为教育教学改革开辟新天地,带来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正确地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才能使它发挥在现代教学中的功效,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多元化的个性品质,实现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教学的最终目的。
  •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培训范围有限、培训效果时效短、资源匮乏和后续发展乏力等问题,提出"互联网+"以微课为支架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连点成片,连片成面"的直接的教师培训管理体系和建立适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微课资源库.同时本文就微课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六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强调以解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来制作微课.并以农村教师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进行反思,得出微课的实用性、改良和反馈,最终录入微课资源库,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学习共同体,使微课承载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做法真正扎根于农村教育中.
  •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很多优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但若课件使用不当将会产生信息超量、思维出现迷航、造成学生思想负担等负面作用.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作用,提出应用多媒体课件的针对性原则,分析了如何整合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 摘要:在东莞各级各类民办学校中,民办高中的办学基础较好,教学资源与公办高中水平基本一致,部分民办高中高考成绩出类拔萃.从教育均衡的角度来看,目前需要提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低收费民办学校,这类学校由于教师资历偏低、骨干教师匮乏和对教研工作存在认识误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在广泛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东莞市从2015年3月开始了慕课改革的尝试,通过建构"双师教学"教研模式与"名师在线"研训机制,运用"微课掌上通"软件助力课堂教学改革,为民办学校提供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契机,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与公民办学校的均衡发展.
  •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合作与沟通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限度地影响到幼儿教育领域.故此,在网络化推波助澜的影响下,大胆引入信息技术,大胆开展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了幼儿教育迫切的需求.本文从研究家园合作的方法入手,结合本人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实际经验,阐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所起到的实效性作用,总结了一系列相对有效的信息化家园合作教育方法.同时,列举了一些存在的难题以及寻求解决的一些途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缩短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沟通与合作,是非常有效的家园合作方式.
  •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中国提出了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标.通过探讨教育"供给侧"提出的背景和特点的总结,文章对教育"供给侧"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双创"背景下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基于国际化的教育供给意识。引进国外资本和社会资本,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进程。让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进程,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人新的动力。国外发达国家经过了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的积累,形成了较好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很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和引进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结合我国的实际,可以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 摘要:为落实重庆市"精准扶贫政策",考虑到贫困面之大、扶贫任务之重在直辖市中绝无仅有的情况,本文提出了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应扮演重要角色.文章从扶贫对象、扶贫内容与路径、职业院校办学定位、职业院校专业定位四个方面剖析了现有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上的"不精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重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能力的若干建议,精准制定长效机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强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功能。支持贫困地区现有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鼓励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以及有条件的企业在贫困地区开办职业技术学校,加大订单培养计划,实施职教协作计划,支持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职业院校坚持就业导向,创新办学模式,开展“三二分段制”“五年一贯制”中高职教育。扶持发展一批服务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现代农牧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等优势特色专业。
  • 摘要:中国中小学教育普遍未将职业素养、技能教育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使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必要的一环,导致在技能人才培养、职业素养等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甚至影响中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本文认为,通过构建国家层面政策导向(宏观)、各级教育部门规定指导(中观)、学校层面策略落实(微观)、社会各界尤其是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监测评价的政策体系有利于引导中小学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构建中小学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分段定位,循序渐进开展职业教育的启蒙、引导、探索,课程开发要合理利用政府与社会资源,普职紧密互动,加速引导职业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实施开展。
  • 摘要:标准建设必须遵循标准化原理,走标准化的建设路径,运用科学化的建设方法,才能保证其质量水平和应用效果.专业教学标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提出,在"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思想指导下,以对接职业能力标准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凸显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建立"政研校企"四方协同的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机制,保证标准建设的有序进行;按照"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建构—标准编制"四个基本环节循环往复开展研制工作,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纽带使各环节工作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运用供需调研方法、"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方法、课程与能力对接的方法、"宽专结合"的课程体系建构方法等,提高标准建设工作质量和水平,从而达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的标准化要求.
  • 摘要: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的服务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职业院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服务地方的一大阵地,与区域的发展结合得最为紧密.本文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拟从探索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服务高端产业的专业体系;建设双师素质教师梯队;为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撑提供保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等几个方面,提供一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具体实践案例,以期达到总结和探讨如何提升社会服务发展的目的.
  • 摘要:在高职教育园区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合作与竞争的参与者通过不同的合作竞争关系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目标主要与以下要素密切相关:创新贡献度、关系亲密度与创新愿景等.根据协同创新参与者之间不同的合作竞争关系,多元竞合模式主要分为合作模式、竞争模式与交叉模式等.高职教育园区应在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继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深入发展,高职教育园区拥有无可比拟的地理集中优势、区域经济优势、创新资源优势、科技政策优势、人才集聚优势等;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模式方面有利于形成多元竞合的完整格局,合作模式、竞争模式与交叉模式都有相关的实践案例可以佐证;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方面有利于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打破原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充分释放创新要素的活力;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方面,通过内部合作、内部竞争、对外合作与对外竞争等各种形式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高职教育园区应在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继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深入发展。
  • 摘要:2015年4月,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广东自贸区")挂牌运营.笔者建议,依托"广东自贸区"发展职业教育,建立"职业教育园区",将广东省的一部分职业院校的部分专业、班级设在"广东自贸区"内,开展教学、研究、学习、实习.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适应"广东自贸区"需求的人才."广东自贸区"企业的老员工充当教师的角色,一线企业成为学生顶岗实习的场所,学生兼具"广东自贸区"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角色,开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 摘要: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应从教育发展的全局去思考职业教育现代化问题.该文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入手,提出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办法,设计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三条实现路径,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职校充分自主办学,坚持本科建设方向。
  • 摘要:本文分为实施"十三五"规划、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设定和策略两部分,分别阐述了茂名市委、市政府在教育"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推进教育现代化总体目标,重点介绍茂名市在实施教育"十三五"规划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策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须体现人本、公平、开放、个性、效能的核心价值追求,坚持教育标准化、均衡化、优质化、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方向。
  • 摘要:面对未知的世界,遥远的未来,根本之策是创新,尤其是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基础.创新教育,首先是创新教育观念,从文凭教育转向培养智能新人;其次是创新教育体制,实行公平下的教育均衡发展;再次是创新招生制度,推行自由招生.创新教育驱动中国转型,必须以服务中国为核心,创新是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