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双单倍体

双单倍体

双单倍体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82349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国马铃薯、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2012北京国际种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等;双单倍体的相关文献由568位作者贡献,包括付绍红、李云、杨进等。

双单倍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2349 占比:99.97%

总计:382471篇

双单倍体—发文趋势图

双单倍体

-研究学者

  • 付绍红
  • 李云
  • 杨进
  • 王继胜
  • 唐蓉
  • 邹琼
  • 陶兰蓉
  • 康泽明
  • 刘海金
  • 王桂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洋; 刘高祥; 丁子俊; 司宇佳; 盛路宁; 方舟; 赵维萍; 蔡华
    • 摘要: 利用小麦和玉米进行远缘杂交诱导小麦产生单倍体,再通过幼胚离体培养和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植株,是构建小麦遗传育种群体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很大程度的缩短育种进程。本文报道了矮抗58×苏隆128的F_(1)代个体与甜玉米远缘杂交后形成的单倍体胚经胚拯救后形成单倍体幼苗,再利用秋水仙碱人工诱导单倍体幼苗染色体加倍来获得纯合双单倍体的过程,最终获得156个单株的双单倍体遗传群体。本研究旨在为江淮地区小麦单倍体规模化育种提供技术支撑,并培育出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 伍健缤; 陈坤豪; 陈木溪; 陈长明
    • 摘要: 芸薹属蔬菜种质资源丰富,是中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离小孢子培养是创造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重要途径,对提高芸薹属蔬菜的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的高效培养体系,归纳了植物材料、预处理方式、培养基成分、培养密度、高温热激、植株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与加倍等多个因素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可通过优化培养体系、遗传转化和共培养等方式提高芸薹属蔬菜小孢子培养效率的观点。
    • 孙博文; 黄耀; 孙亚亭; 刘麒; 郑莉娜; 孙沛; 钱春桃
    • 摘要: 旨在系统地研究通过远缘杂交结合胚培养获得甜瓜双单倍体的方法,以拓宽甜瓜双单倍体获得路径。以西印度瓜(Cucumis anguria L.)为远缘花粉供体,对厚皮甜瓜阿鲁斯达令进行授粉,并结合胚培养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厚皮甜瓜阿鲁斯达令的双单倍体。结果表明,对阿鲁斯达令甜瓜进行远缘授粉后如果不作处理,子房会全部败育,而对子房表面涂抹坐果灵后坐果率可达73.33%;授粉28 d后,共采收22个远缘杂交果实,累计获得359粒种子;胚培养后获得4株再生植株,再生植株占比为1.11%;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得出,再生植株有二倍体、混倍体2种类型。对比二倍体再生植株和母本阿鲁斯达令发现,二倍体再生苗的叶、花较小,植株长势较弱,果实较圆,平均花粉活力较低。对二倍体再生植株R3、母本阿鲁斯达令自交1代(S_(1)代)群体形态学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系数比较发现,R3 S_(1)代群体各项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均远低于母本阿鲁斯达令S_(1)代群体。利用筛选出的2对在阿鲁斯达令基因组中具有多态性的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CMATN240、CMCTN71对R3 S_(1)代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20株R3 S_(1)代群体均为纯合带型。通过形态学鉴定、SSR分子标记鉴定分析发现,获得的再生植株R3为双单倍体。由研究结果可知,通过远缘杂交结合胚培养获得了甜瓜再生植株,通过细胞流式仪倍性鉴定、SSR标记分析与S_(1)代群体性状遗传变异系数鉴定得出,再生植株为双单倍体
    • 任海龙; 周贤玉; 孙艺嘉; 李光光; 江定; 张华; 戴修纯; 张晶; 郑岩松
    • 摘要: 应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进而加倍成后代完全纯合的双单倍体植株(DH植株),在创制菜心优良自交系和提高育种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总结了菜心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现阶段该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今后菜心小孢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 黄耀; 刘麒; 姚协丰; 王康; 包卫红; 钱春桃
    • 摘要: 【目的】利用远缘杂交诱导培育具有优良特性的甜瓜(Cucumis melo L.)双单倍体。【方法】选择薄皮甜瓜(C. melo ssp. agrestis)超甜小麦酥作为母本,与远缘野生种非洲角(C. africanus)进行杂交,然后进行胚拯救获得再生植株;利用SSR标记和植物学性状综合鉴定其双单倍体特性;测定双单倍体的一些果实性状。【结果】对超甜小麦酥与非洲角杂交获得种胚进行组培,获得1株再生苗,再生胚产率为0.56%;SSR和表型鉴定表明该再生植株为双单倍体双单倍体的节间长度、叶片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品种差异显著,其果实比受体母本更甜;而且其自交的结籽率和种子的发芽率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结论】甜瓜与非洲角远缘杂交可以诱导获得优良的薄皮甜瓜双单倍体,且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保存。
    • 李怡斐; 杨小苗; 王春萍; 段敏杰; 黄任中; 张世才
    • 摘要: 为加快抗疫病加工型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恢复系的创制,该试验以单生、长果自交系481-4-10为母本,以抗疫病的恢复系939-1和1021(1)-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花药培养技术将抗疫病恢复系的Rf基因和抗疫病基因导入单生、长果自交系中,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技术鉴定DH系(Double Haploid line)的Rf基因以及抗病性,进一步用室内苗期抗性鉴定的方法验证MAS筛选的含Rf DH系对疫病的抗性。结果表明:(1)花药培养的供体亲本(481-4-10×939-1)F 1诱导出22个胚状体,成苗后经倍性鉴定获得11个花培DH系;而由供体亲本[481-4-10×1021(1)-1]F 1获得9个DH系。(2)分子标记CRF-SCAR对花培DH系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验证结果表明,来自供体(481-4-10×939-1)F 1的DH系中有7个可扩增出870 bp的特异条带,占63.6%;而供体[481-4-10×1021(1)-1]F 1获得的DH系中则有8个能扩增出870 bp的特异条带,占88.9%。(3)分子标记FQ01/RQ01对DH系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筛选结果发现,来自供体(481-4-10×939-1)F 1的DH系有5个能扩增出717 bp的特异条带,占45.5%;而来自供体[481-4-10×1021(1)-1]F 1的DH系有4个可扩增出717 bp的特异条带,占44.4%。(4)MAS技术初步筛选到7个携带Rf的抗疫病DH系,分别命名为‘渝辣选3-2/3-3/3-5/7-1/7-5/7-6/7-9’;苗期抗性鉴定结果显示,7个DH系中5个DH系抗疫病,2个中抗疫病;农艺性状调查和测交实验表明,‘渝辣选3-2’和‘渝辣选7-1’是单生朝天椒、果实较长,味辣,均为CMS恢复系。该研究创制的2个DH系为利用辣椒CMS三系配套选育抗病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 杨美翠; 赵诗慧; 高源; 石浩然; 李云; 龚万灼; 杨进; 王继胜; 邹琼; 陶兰蓉; 康泽明; 唐蓉; 郭世星; 付绍红
    • 摘要: 油菜是食用油、优质饲料蛋白的重要来源,杂种优势利用是油菜培育优势性状最重要的手段,且提高亲本的选育效率对优质品种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现有油菜育种技术存在效率低、周期长、盲目性大、应用范围有限等诸多问题,不适于油菜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双单倍体诱导育种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快速选育油菜新品种的技术方法。该技术以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效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从油菜双单倍体诱导技术创新研究的发现、作用表现、诱导机制、作用价值等方面系统地综述了油菜双单倍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油菜双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未来油菜双单倍体诱导技术以及其他作物诱导系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 张垚; 杨跃华; 孔亮亮; 刘俊峰; 崔阳; 宋俏姮
    • 摘要: [目的]为玉米甜糯双隐性DH系(由单倍体加倍获得的双单倍体)的利用和甜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4个糯玉米自交系作母本,6个甜糯双隐性DH系作父本,按NCⅡ试验设计,组配24个甜糯组合,分析皮渣率、支链淀粉含量和单穗鲜重的配合力效应和遗传特性.[结果]皮渣率、支链淀粉含量和单穗鲜重3个性状在组合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皮渣率、支链淀粉含量、单穗鲜重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64.85%、79.59%和70.13%,狭义遗传力分别为42.33%、46.87%和43.45%.[结论]DH4、DH3为综合性状优良的DH系,皮渣率、支链淀粉含量、单穗鲜重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影响,以加性基因为主;3个性状狭义遗传力均较低,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 朱旭; 李楠; 杨春明; 李闯; 王忠伟; 贺红霞
    • 摘要: 花药培养是获得植物单倍体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基础研究和育种上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花药培养因操作简便等优点,是获得马铃薯单倍体的常用手段.但由于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率低,限制了该技术在马铃薯育种工作上的应用.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研人员对马铃薯花药培养技术的研究工作,重点整理了对花药培养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的基因型、接种时期、培养基成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在马铃薯花药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