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培养
胚培养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80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80748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西北植物学报、河南科学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等;胚培养的相关文献由1061位作者贡献,包括何碧珠、刘孟军、刘联国等。
胚培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0748篇
占比:99.63%
总计:81046篇
胚培养
-研究学者
- 何碧珠
- 刘孟军
- 刘联国
- 周永强
- 周焕起
- 张启翔
- 彭娇
- 李明
- 李登峰
- 陈炯
- 何官榕
- 余桂红
- 刘学才
- 刘迎雪
- 孙丹
- 尹涛
- 张旭
- 彭东辉
- 朱更瑞
- 李海峰
- 杨义明
- 林蔚
- 林顺权
- 沙广利
- 王力荣
- 王振兴
- 王正欣
- 王玖瑞
- 王进
- 秦洪艳
- 艾军
- 范书田
- 范海阔
- 许培磊
- 赵志莲
- 赵滢
- 邵永春
- 颜霞
- 马鸿翔
- 黄丽云
- 于晓南
- 代丽
- 刘义存
- 刘光明
- 刘海琳
- 刘用生
- 吴沿友
- 张莉
- 张贵祥
- 李振坚
-
-
孙博文;
黄耀;
孙亚亭;
刘麒;
郑莉娜;
孙沛;
钱春桃
-
-
摘要:
旨在系统地研究通过远缘杂交结合胚培养获得甜瓜双单倍体的方法,以拓宽甜瓜双单倍体获得路径。以西印度瓜(Cucumis anguria L.)为远缘花粉供体,对厚皮甜瓜阿鲁斯达令进行授粉,并结合胚培养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厚皮甜瓜阿鲁斯达令的双单倍体。结果表明,对阿鲁斯达令甜瓜进行远缘授粉后如果不作处理,子房会全部败育,而对子房表面涂抹坐果灵后坐果率可达73.33%;授粉28 d后,共采收22个远缘杂交果实,累计获得359粒种子;胚培养后获得4株再生植株,再生植株占比为1.11%;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得出,再生植株有二倍体、混倍体2种类型。对比二倍体再生植株和母本阿鲁斯达令发现,二倍体再生苗的叶、花较小,植株长势较弱,果实较圆,平均花粉活力较低。对二倍体再生植株R3、母本阿鲁斯达令自交1代(S_(1)代)群体形态学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系数比较发现,R3 S_(1)代群体各项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均远低于母本阿鲁斯达令S_(1)代群体。利用筛选出的2对在阿鲁斯达令基因组中具有多态性的简单重复序列(SSR)引物CMATN240、CMCTN71对R3 S_(1)代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20株R3 S_(1)代群体均为纯合带型。通过形态学鉴定、SSR分子标记鉴定分析发现,获得的再生植株R3为双单倍体。由研究结果可知,通过远缘杂交结合胚培养获得了甜瓜再生植株,通过细胞流式仪倍性鉴定、SSR标记分析与S_(1)代群体性状遗传变异系数鉴定得出,再生植株为双单倍体。
-
-
刘柯;
金孝锋;
陈利萍;
刘彬;
袁璐;
帅辉;
杨洋;
王挺进;
陈德良;
陈小荣;
杨锴斌
-
-
摘要:
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种子萌发率低,发育特性尚不明确,极大地限制了种群在原生境的自然更新.该研究以百山祖冷杉不同发育时期的雌球果为材料,通过研究球果中种子的胚与胚乳数量、重量和显微结构特性,及测定种子发育关键时期胚乳的初生代谢物,探究种子发育特征及影响种子发育的主要因素.结果 表明,7月是百山祖冷杉种子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期间胚乳重量快速增加,胚乳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活动旺盛.解剖学和形态学分析显示,7月下旬球果中大量种子发育异常.进一步对发育关键时期胚乳中初生代谢物进行分析表明,海藻糖-6-磷酸含量显著降低.推测在种子发育的关键时期胚乳中海藻糖-6-磷酸降低可能是种子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种子发育特征,该研究建立了百山祖冷杉未成熟胚培养技术体系,并成功获得试管苗.
-
-
陈瑶;
周寒梅;
何兵;
李维
-
-
摘要:
为探明华重楼离体胚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基本体系,该文以华重楼离体幼胚为试验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光照、不同浓度梯度组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华重楼离体幼胚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到60 d时,暗培养条件下华重楼离体幼胚的生长率和萌发率分别比光培养条件下高45.25%、19.17%,故暗培养比光培养更有利于华重楼离体幼胚生长发育.当GA3浓度相同时,离体幼胚萌发所需时间随IAA浓度增加而延长.不同浓度的GA3都可促进离体幼胚萌发,促进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5 mg·L-1 GA3>1 mg·L-1 GA3>10 mg·L-1 GA3.在黑暗条件下,优选得到最适华重楼离体幼胚生长发育配方为1/2 MS+30 g·L-1蔗糖+7 g·L-1琼脂+0.5 g·L-1活性炭+5 mg·L-1 GA3+1 mg·L-1 IAA.此配方可诱导华重楼离体幼胚在2个月左右萌发,萌发率达50%需80 d左右.在华重楼成熟胚出苗培养时发现,高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抑制华重楼成熟胚生长发育,高浓度GA3甚至会导致华重楼成熟胚死亡.优选得到最适华重楼成熟胚出苗配方为MS+30 g·L-1蔗糖+6.2 mg·L-1硼酸+7 g·L-1琼脂+0.7 g·L-1活性炭+0.5 mg·L-12,4-D+1.5 mg·L-1 IAA+1.5 mg·L-1 ZT+5mg·L-1 GA3,诱导成熟胚出苗需43 d左右,75 d左右可形成真叶.
-
-
阿合力别克·阿拜;
朱玛汗·祖勒甫哈尔
-
-
摘要:
胚培养主要是人们借助植物体胚,进行人工离体培养的一种繁殖技术。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有了这一育种技术,发展至今,胚培养技术在果树新品种选育和保存上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本文深层次的剖析了胚培养在果树中的具体运用,希望能够为胚培养技术在果树育种领域的深层次发展。
-
-
徐晨捷;
欧静
-
-
摘要:
以染井吉野樱为试材,比较茎段及种胚2种外植体在启动及增殖阶段的表现,探讨2种外植体的成苗效率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染井吉野樱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6-BA 2.0 mg ? L-1+IBA 0.1 mg·L-1中腋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61.29%.NAA对胚芽诱导的影响不显著,在MS+6-BA 2.0 mg ? L-1+IBA 0.05 mg ? L-1+NAA 0.05 mg ? L-1中种胚的诱导率可达86.02%.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IBA 0.1 mg·L-1,腋芽苗及胚芽苗的平均增殖系数分别达到了3.73和4.09.在1/2MS+IBA 0.5 mg·L-1 +NAA 0.1 mg·L-1中生根率可达70.97%.生根后的幼苗经过炼苗,移栽在腐殖质:河沙:蛭石体积比为2∶1∶1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87.09%.
-
-
常可可;
杨玉珍;
张志浩;
李娟;
赵大芳
-
-
摘要:
以'凤丹'牡丹种胚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外植体处理时间、 激素配比、 基本培养基、 光照强度及不同成熟度的种胚对'凤丹'牡丹胚培养的影响,并探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最佳的防褐方式.结果表明:'凤丹'牡丹无菌体系建立过程中,种子用0.1%HgCl消毒8min时,其萌芽率最高,污染率、 褐化率最低,为最佳消毒时间.胚培养过程中,最佳激素配比为0.5mg/L 6-BA+0.1或0.2mg/L NAA;并以MS为基本培养基,光照强度为1000Lux时最适合种胚的生长;且以6月底采摘的幼嫩种子的种胚为试验材料时,萌芽率最高,污染率最低,可作为胚培养过程中的理想试材.防褐研究结果表明,AC与PVP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其中PVP在2g/L的水平上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褐化率最低.
-
-
-
-
HU Yan;
ZHANG Tie;
ZHANG Zhixin;
YANG Xuwang;
HU Zhanyu
-
-
摘要:
以草果种子的胚为外植体,分别对其进行胚培养、不定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得到草果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如下:1.胚培养培养基:MS+1.0 mg·L-12,4-D;2.不定芽增殖培养基:MS+2.0 mg·L-16-BA+1.5 mg·L-1 NAA+1.0 mg·L-12,4-D;3.生根培养基:MS+0.1 mg·L-1 IAA+0.1 mg·L-1 NAA+1.0 mg·L-1 IBA.
-
-
李雪;
田新会;
杜文华
-
-
摘要:
The degraded seeds of 10 triticale varieties collecting from Australia were treated with 1/2 MS+ 2 % sucrose+0.1 % maltose+0.5 % agar under the pH value of 5.8,the proportion of embryos developed,proportion of embryos germinated,andproportion of seedlings were measured,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indexe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in different culture tim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rates of embryo development and seedling for these degrade seeds were DH265>Cherokee>2090White>AT528>WhileM96-3182-1 >AT754>AT315 and Cherokee>>DH265>2090White>AT528>WhileM96-3182-1 > AT754 > AT315,respectively.The rates of embryo development and seedling for these degrade seed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Triticale materials(CK1,CK2);The rates of embryo development and seedling for varieties 33rd ITSN,32rd ITSN,and Rhino were 0.The suitable induction time was 27 d.%试验选用从澳大利亚引进的10个小黑麦品种的劣变种子的胚在l/2MS+2%蔗糖+0.1%麦芽糖+0.5%琼脂、pH5.8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劣变小黑麦品种种子胚的发育率和成苗率由高到低分别为:DH265>Cherokee> 2090White> AT528>WhileM96-3182-1>AT754>AT315和Cherokee>DH265> 2090White> AT528> WhileM 96-3182-1> AT754> AT315,试验材料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小黑麦材料(CK1,CK2);小黑麦品种33rd ITSN,32rd ITSN和Rhino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为0;劣变小黑麦种子进行胚培养时,诱导培养的适宜时间为27 d.
-
-
XU Ting-liang;
徐庭亮;
LIAO Xue-qin;
廖雪芹;
ZHANG Yi-xuan;
张逸璇;
DU Ming-jie;
杜明杰;
TAN Jiong-rui;
谭炯锐;
PAN Hui-tang;
潘会堂;
ZHANG Qi-xiang;
张启翔
- 《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为了有效缩短蔷薇属植物的杂交育种周期,本试验以窄叶藤本月月红(R.chinensis'Narrow-leaflet Climber')为母本,月月粉(R.chinensis'Old Blush')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研究了早期杂交胚培养的技术程序,分析了胚龄对胚培养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幼胚培养和传统的杂交种子育苗方式获得杂交后代苗的效率.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适宜幼胚培养的最早胚龄为授粉后90天左右,采用幼胚培养方式,从杂交授粉到获得杂种后代的时间较常规方式缩短了109天(31.48%),SSR分子标记分析证明胚培养获得的后代为真杂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月季花品种间杂交幼胚培养的技术程序.
-
-
YANG Jie;
杨捷;
CHEN Yi;
陈益;
YUE Han;
岳涵;
GAO Yi-ke;
高亦珂
- 《2016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萱草属植物,观赏价值高,使用范围广泛.但不同倍性萱草间杂交结实率低,在许多植物中,幼胚离体培养技术是克服受精后生长障碍的常用方法.试验以材料间常规花期杂交平均结实率低的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萱草品种为亲本,设置不同倍性间的杂交组合,开展了从杂交育种到胚培养等方面研究,得到结果如下:萱草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有一定差异,杂交中会出现4种情况:不能完成受精;仅卵细胞受精,只产生胚而无胚乳;仅极核受精,只产生胚乳而无胚;完成双受精,产生胚和胚乳.杂交败育的原因之一是双受精的比率较低,胚胎正常发育的情况较少,导致胚无法得到胚乳提供的营养,抑制了胚的正常发育.胚培养试验确定了最适胚珠离体培养时间是授粉后7d;配方为MS+0.01mg/L NAA+0.032mg/L6-BA+蔗糖30g/L的培养基效果优于其他,因而通过胚培养可以有效降低杂交的败育率,提高杂种胚的成活率.
-
-
-
尚霄丽;
朱更瑞;
李靖;
冯义彬;
王力荣
- 《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以桃(Prunus persica L.)、杏(P.armeniaca Linn.)、李(Prunus salicina Linn.)等李属果树11个品种为亲本共17个组合进行远缘杂交,对杂种胚进行了胚培养,并对部分杂种进行了分子鉴定。研究表明:李属种间杂交以杏为母本坐果率最高为11.5%,明显高于桃与李为母本。桃为母本的组合30~35天后出现了严重的落果现象,落果率均超过90%:但李、杏为母本落果不严重。杏为母本的杂交组合杂种严重败育,胚败育率最高为93.18%。杂种接种于WPM培养基发育成健壮小植株,SSR技术对杂种鉴定结果表明,所获植株为真杂种。
-
-
LI Yu-fan;
李玉帆;
HAN Xiu-li;
韩秀丽;
YU Xue;
于雪;
JIA Gui-xia;
贾桂霞
- 《2017年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远缘杂交是培育百合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为克服新铁炮百合及东方百合远缘杂交受精后障碍,本研究采用胚珠培养和胚培养的方法成功获得了杂种苗,并对其增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新铁炮百合和东方百合远缘杂交胚珠直接离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培养基、0.01mg·L-1NAA、3%蔗糖、0.8%琼脂、pH5.8,胚珠的萌发率达15%,其中蔗糖浓度对胚珠培养的影响最大;②杂种胚直接离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培养基、0.001mg·L-1NAA、0.1mg·L-16-BA、6%蔗糖、0.8%琼脂、pH5.8,胚培养28d后开始萌发,萌发率达84.6%,并且低浓度的生长调节剂能促进幼胚生长;③杂种苗的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3%蔗糖、0.8%琼脂、pH5.8,对添加的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进行多重比较后表明添加的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为1.5mg·L-16-BA+0.5mg·L-1NAA+0.1mg·L-1水杨酸,其中6-BA对增殖系数的影响最大.该研究对获得花色丰富、花型多样、短生育期的百合优良杂种后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
-
-
卓孝康;
ZHUO Xiao-kang;
兰思仁;
LAN Si-ren;
PENG Dong-hui;
彭东辉;
WU Sha-sha;
吴沙沙;
CHEN Xiao;
陈潇;
JIANG Ming-tao;
江鸣涛;
ZHANG Lin-ying;
张林瀛
-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以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种胚为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种类激素和添加物的浓度配比对种胚萌发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台湾独蒜兰种胚萌发的最佳配方为MS+NAA0.5mg·L-1+蛋白胨2%,萌发率最高,达88.20%,种苗生长健壮;壮苗培养的配方为TH+NAA0.5mg·L-1+6-BA1.0mg·L-1+蛋白胨2%;丛生芽增殖和假鳞茎膨大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2mg·L-1+NAA1.0mg·L-1+土豆100g·L-1,其增殖系数高,达4.17,假鳞茎饱满,直径达0.33cm;生根培养的最佳配方为MS+6-BA1.0mg·L-1+NAA1.0mg·L-1+香蕉泥50g·L-1+土豆50g·L-1,根诱导率达78%,平均每株根数为4.67条.
-
-
卓孝康;
ZHUO Xiao-kang;
兰思仁;
LAN Si-ren;
PENG Dong-hui;
彭东辉;
WU Sha-sha;
吴沙沙;
CHEN Xiao;
陈潇;
JIANG Ming-tao;
江鸣涛;
ZHANG Lin-ying;
张林瀛
-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以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种胚为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种类激素和添加物的浓度配比对种胚萌发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台湾独蒜兰种胚萌发的最佳配方为MS+NAA0.5mg·L-1+蛋白胨2%,萌发率最高,达88.20%,种苗生长健壮;壮苗培养的配方为TH+NAA0.5mg·L-1+6-BA1.0mg·L-1+蛋白胨2%;丛生芽增殖和假鳞茎膨大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2mg·L-1+NAA1.0mg·L-1+土豆100g·L-1,其增殖系数高,达4.17,假鳞茎饱满,直径达0.33cm;生根培养的最佳配方为MS+6-BA1.0mg·L-1+NAA1.0mg·L-1+香蕉泥50g·L-1+土豆50g·L-1,根诱导率达78%,平均每株根数为4.67条.
-
-
卓孝康;
ZHUO Xiao-kang;
兰思仁;
LAN Si-ren;
PENG Dong-hui;
彭东辉;
WU Sha-sha;
吴沙沙;
CHEN Xiao;
陈潇;
JIANG Ming-tao;
江鸣涛;
ZHANG Lin-ying;
张林瀛
-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以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种胚为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种类激素和添加物的浓度配比对种胚萌发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台湾独蒜兰种胚萌发的最佳配方为MS+NAA0.5mg·L-1+蛋白胨2%,萌发率最高,达88.20%,种苗生长健壮;壮苗培养的配方为TH+NAA0.5mg·L-1+6-BA1.0mg·L-1+蛋白胨2%;丛生芽增殖和假鳞茎膨大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2mg·L-1+NAA1.0mg·L-1+土豆100g·L-1,其增殖系数高,达4.17,假鳞茎饱满,直径达0.33cm;生根培养的最佳配方为MS+6-BA1.0mg·L-1+NAA1.0mg·L-1+香蕉泥50g·L-1+土豆50g·L-1,根诱导率达78%,平均每株根数为4.6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