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药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91994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健身科学、中国社区医师、中医药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二届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第八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相关文献由36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宇光、吴中礼、朱冰春等。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1994 占比:99.98%

总计:492109篇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发文趋势图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研究学者

  • 王宇光
  • 吴中礼
  • 朱冰春
  • 孔德信
  • 王栋
  • 杨中铎
  • 丁圣雨
  • 左之利
  • 朱勍
  • 江春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庞文渊; 朱斌; 李佳; 陈孝; 李静; 金岩; 赵志刚
    •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探讨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MAO-BI)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临床疗效及治疗费用差异。方法通过对2014—2019年全国30家医院的门诊帕金森病患者治疗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及总结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人均药品金额、人均取药量、日均治疗费用等,并对MAO-BI与DAs的常用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共纳入帕金森病患者8420例,处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9年患者人均取药量及人均药品金额的降幅分别为14.0%,18.2%。司来吉兰处方金额比例及取药量比例增长率分别为268.8%,317.2%,其平均日治疗费用为3.74元。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与联合DAs组相比,复方左旋多巴联合MAO-BI组加入第三大类药物平均时长延长60.57 d(P<0.05),平均日治疗费用降低16.20元(P<0.05)。结论2014—2019年间帕金森病患者抗帕金森病药物人均治疗费用不断下降,MAO-BI的处方金额占比与取药量占比不断增加,而平均日治疗费用却在不断减少。在复方左旋多巴的治疗基础上加用MAO-BI比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延迟联用第三种抗帕金森病药物、减少平均日治疗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苟文博; 杨中铎; 周格格
    • 摘要: 从栓翅卫矛(Euonymus phellomanus)、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和黄海棠(Hypericum ascyron)4种药用植物的根及茎中分离并鉴定内生真菌,对其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体外抗单胺氧化酶活性筛选,并采用柱层析法、波谱法分离鉴定活性菌株中的成分.结果显示,从这些植物中共分离得到20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SJ-2、WJ-3、HJ-1抗单胺氧化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3.8%、84.2%、71.9%.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SJ-2被鉴定为镰孢属(Fusarium)真菌,内生真菌WJ-3被鉴定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真菌,HJ-1被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从菌株SJ-2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nniatin B、Monomethylsulochrin、Fumitremorgin C.
    • 程纯儒; 魏锟; 方大双; 薛云杰; 林琪宇
    • 摘要: 含酰胺基团的芳卤化合物锂卤交换制备芳醛化合物往往会失败或收率极低,本文采用改进的锂卤交换法成功地合成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关键中间体N-Boc-6-氨甲基烟醛.以5-溴-2-氰基吡啶为原料,通过"一锅法"直接将氰基还原成氨基的同时接上Boc保护基,随后在正丁基锂和异丙基氯化镁的作用下发生金属卤素交换反应,再与DMF反应,最终成功合成目标化合物N-Boc-6-氨甲基烟醛,总收率为70.5%.产物经1 H-NMR、13 C-NMR分析确证为目标产物.与文献报道的路线相比,该合成路线大大缩短.
    • 沈蓉; 周华; 赵中
    • 摘要: 脑卒中后抑郁(PSD)因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需要尽早治疗.西医治疗是PSD的有效治疗方式.西医治疗PSD的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三环类抗抑郁药、四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心理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电惊厥、高压氧)等,均具有一定优势.但采取不同西医治疗方案的PSD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并不相同,因此,具体选取哪种治疗方案可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减少不良反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张云琛; 黄文辉; 王芳芳; 孔令东; 陈秋红
    • 摘要: 目的 了解利奈唑胺联用5-羟色胺能药物致5-羟色胺综合征(SS)的临床特征.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截至2021年2月),收集利奈唑胺联用5-羟色胺能药物致SS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利奈唑胺和5-羟色胺能药物用药情况(用药原因、用法用量、药物洗脱期等)以及SS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置及转归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50例(来自46篇文献),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3~98岁49例,4岁1例;使用5-羟色胺能药物的原因为精神疾病(36例)、疼痛(8例)和帕金森病(2例)等,使用利奈唑胺的原因为葡萄球菌属感染(24例)、肠球菌属感染(13例)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11例)等.50例患者中,先用5-羟色胺能药物再用利奈唑胺者48例,先用利奈唑胺再用5-羟色胺能药物者2例;44例无药物洗脱期记录,6例药物洗脱期不足.5-羟色胺能药物用药途径为口服者40例、静脉滴注者10例;35例患者有用法用量记录,均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1、2、3、4种5-羟色胺能药物者分别为27、16、5、2例,所用药物主要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能药物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等.利奈唑胺用药途径为静脉滴注者27例,口服者11例,未提及用药途径者12例;49例成人患者用药频次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1例患儿用药频次低于药品说明书规定.SS发生于联合用药后3 h~20 d,多在联合用药后1~5d;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神经肌肉功能异常者分别为45、47、45例.停用利奈唑胺和/或5-羟色胺能药物并接受对症治疗2 h~9d后,43例好转,1例出现SS后因心脏骤停死亡,6例在SS症状得到控制后死于原发疾病.结论 利奈唑胺联用5-羟色胺能药物致SS多发生在联合用药后1~5 d,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SS相似,停用相关药物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总体预后尚可,但严重者可致死亡.
    • 陈璐琳; 杨巨飞; 方罗; 叶伟峰
    • 摘要: 目的 调查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住院病儿存在的5-羟色胺毒性相关的用药禁忌情况.方法 通过查阅中英文数据库和药品说明书,整理与利奈唑胺存在5-羟色胺毒性相关的用药禁忌的药品,回顾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使用利奈唑胺的住院病儿的住院信息和用药信息,对用药禁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药房共24种药品与利奈唑胺存在5-羟色胺毒性相关的用药禁忌.全院有1510例次使用利奈唑胺,用药禁忌发生率为24.6%.利奈唑胺在血液科的使用率和用药禁忌发生率最高,分别为42.5%和32.9%;重症监护室(ICU)次之,分别为21.0%和25.6%;其中合用例次较多的禁忌药品有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愈酚甲麻那敏糖浆、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结论 利奈唑胺在住院病儿临床应用广泛,与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愈酚甲麻那敏糖浆、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等多种存在5-羟色胺毒性相关的禁忌药物合用的发生率较高,这需要引起医务工作者,特别是血液科和ICU医生的足够重视.
    • 龙倩; 苑玉和; 张欣; 王莎莎; 陈乃宏
    •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2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有效治疗PD的主要途径是服用左旋多巴,但是,长时间服用左旋多巴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运动障碍、恶心、失眠、疗效减退、"开关"现象等.沙芬酰胺于2017年3月21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PD,作为治疗PD的新型药物,具有选择性高、安全性好等优点.该文介绍了可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沙芬酰胺治疗PD的作用机制及近几年的部分临床研究进展.
    • 陈璐琳; 高向波
    • 摘要: 目的:了解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存在相互作用的儿科常用药物,提高药物合用的安全性、合理性。方法:通过查阅整理我院480种儿科常用药品说明书及中英文数据库,对涉及与MAOIs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及其结构进行分析,总结规律,并对我院2018年1-3月门诊使用呋喃唑酮片存在配伍禁忌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我院儿科常用药物中,MAOIs有6种,与MAOIs存在配伍禁忌的有38种,合用需减量的有17种,合用需药学监护的有13种,这些药物大部分具有"芳环-CH2-CH2-N-"或类似的结构。在统计的374例门诊处方开具呋喃唑酮片的患儿中,19. 79%存在配伍禁忌。结论:医师开具处方时应尽量避免具有"芳环-CH2-CH2-N-"或类似结构的药物与MAOIs合用,药师在调剂时若碰到此类处方需做好用药交代,以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周格格; 杨中铎; 孙景云
    • 摘要: 从藏药穹代尔(攀茎钩藤,Uncaria scandens)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对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活性的提取物,并对高活性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鉴定.采用组织切块法分离内生菌,发酵、萃取、甲醇回流提取法得到待测提取物,酶标法测定酶活性,波谱解析法鉴定结构.从穹代尔组织中共分离到9株内生真菌,检测发现3株内生真菌发酵提取物具有一定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抑制率在50%以上.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形态学分析对活性菌株QDE-6进行了菌种鉴定,鉴定为黑曲霉属(Aspergillus sp.)真菌.从内生真菌QDE-6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是Aspergiketone(1)、Gliotoxin (2)、Pseurotin A2 (3)、Brevianamide F(4)、Pseurotin A1(5).相比其他化合物,化合物3抑制率为51.67%,具有较高的抗单胺氧化酶活性,化合物4抑制率为42.76%,具有较高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藏药穹代尔中内生真菌及开发药物的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