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96683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华神经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2010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2008内分泌代谢性系统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相关文献由37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春风、L·R·布卡骆、L·科斯坦蒂尼等。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96683 占比:99.97%

总计:596854篇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发文趋势图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研究学者

  • 刘春风
  • L·R·布卡骆
  • L·科斯坦蒂尼
  • R·A·帕特尔
  • S·克莱珀勒尔
  • 蒋雨平
  • 丁正同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 代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磊
    • 摘要: 目的分析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剂量与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多巴丝肼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结合病情调整用药,对照组固定用药剂量,比较两组用药12周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血清学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UPDRS评分、血清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帕金森患者病情,科学应用药物,可提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安娜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鞍山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6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将其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盐酸普拉克索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DI)评分以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第4、8、12周,观察组患者的UPDRS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而剂量的不同,效果也会不同,大剂量的使用会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的实际运用当中,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做出评估。
    • 赵宁利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小儿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商品名:专注达)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行为问题评分、多巴胺水平、多动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理问题、品行问题及学习问题评分分别为(0.78±0.21)、(0.62±0.18)、(0.75±0.26)分,低于对照组的(1.34±0.57)、(1.13±0.39)、(1.33±0.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多巴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动症患儿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行为症状、多动指数等,同时还能够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林飞阳; 吴成坤; 陈兵; 龙霄翱; 刘思微; 黄俊章; 黄煌; 文涛; 余庆旺; 刘豪然; 廖壮槟
    • 摘要: 目的探讨溴隐亭对斑马鱼胚胎生存率、孵化时间和形态发育异常的影响。方法取斑马鱼胚胎随机分成溴隐亭溶液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50μmol/L组、100μmol/L组),control组(空白对照组)和0.5%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比较各组胚胎生存率、孵化时间、幼鱼鱼鳔充气、幼鱼畸形及发育异常情况。结果48受精后发育小时数(HPF)时,溴隐亭溶液组胚胎孵化率低于2个对照组(P0.05);144 HPF时,50μmol/L组、100μmol/L组较其余4组斑马鱼幼鱼生存率降低(P<0.05)。结论高浓度溴隐亭可引起斑马鱼胚胎孵化延迟、斑马鱼幼鱼生存率降低、水肿及鱼鳔充气障碍,但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畸形则无影响。
    • 庞文渊; 朱斌; 李佳; 陈孝; 李静; 金岩; 赵志刚
    •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探讨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MAO-BI)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s)临床疗效及治疗费用差异。方法通过对2014—2019年全国30家医院的门诊帕金森病患者治疗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及总结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人均药品金额、人均取药量、日均治疗费用等,并对MAO-BI与DAs的常用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共纳入帕金森病患者8420例,处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9年患者人均取药量及人均药品金额的降幅分别为14.0%,18.2%。司来吉兰处方金额比例及取药量比例增长率分别为268.8%,317.2%,其平均日治疗费用为3.74元。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与联合DAs组相比,复方左旋多巴联合MAO-BI组加入第三大类药物平均时长延长60.57 d(P<0.05),平均日治疗费用降低16.20元(P<0.05)。结论2014—2019年间帕金森病患者抗帕金森病药物人均治疗费用不断下降,MAO-BI的处方金额占比与取药量占比不断增加,而平均日治疗费用却在不断减少。在复方左旋多巴的治疗基础上加用MAO-BI比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延迟联用第三种抗帕金森病药物、减少平均日治疗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刘朝; 关睿骞; 潘立民
    • 摘要: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特点是不舒服的腿部冲动,在运动或起身行走时缓解,并在夜间症状加重。RLS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随着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进展,发现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功能障碍,以及其他未确定的促进机制,特别是缺铁和慢性肾功能障碍。有家族史的遗传易感性很常见。RLS增强的特点是症状的严重性更强,症状发生的时间更早,而且常常是症状从腿部扩散至手臂或身体其他区域。一些RLS患者通过非药物措施,如按摩和温水浴,可以充分控制症状。一线治疗方案包括对体内铁储存减少的人进行铁补充治疗,或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以及多巴胺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和罗替戈汀。二线疗法包括曲马多、羟考酮和美沙酮等阿片类药物。RL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仍是一个非常需要创新的治疗领域,需要有更多新的、有生物依据的治疗方法。
    • 张睿; 伍学焱
    • 摘要: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治疗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可出现冲动控制障碍(ICD),如病理性赌博、性欲亢进、食欲亢进和强迫购物。这种现象同样可在DA治疗的帕金森病(PD)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出现。发病机制可能是DA过度刺激了D3受体。直接停药是较为公认治疗方法,可得到较好缓解。
    • 靖杰
    • 摘要: 目的分析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多动症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学习行为、心身行为、冲动行为、品行行为评分和多动指数分别为(1.08±0.42)、(0.23±0.20)、(0.82±0.39)、(0.83±0.27)、(1.04±0.39)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0.60)、(0.72±0.51)、(1.81±0.86)、(1.42±0.53)、(2.03±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多动症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可以明显提升临床疗效,且总体安全性较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宁益(综述); 陈益民(审校)
    • 摘要: 无功能垂体腺瘤(NFPAs)是常见的鞍区良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无过量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且大部分病例属于大腺瘤并可向鞍外侵袭,故症状多由于肿瘤压迫视觉通路、海绵窦、硬脑膜及垂体腺体所致,如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头痛及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长期激素缺乏会导致其他系统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常需临床干预及长期后续管理。本文就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手术、放射、药物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和指导。
    • 郭睿; 杨鹏; 李智晞; 肖运平
    • 摘要: 垂体分泌大量的血管活性生物代谢物(激素),腺体疾病可通过干扰激素的产生而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在需因应激素环境变化的医疗决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是针对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临床处理,药物治疗/术前精确定位可提高其缓解率,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在临床决策中提高病变检测的可靠性非常重要。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传统的平扫加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对垂体微腺瘤的检出非常有限。本文针对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临床治疗现状、经典检查序列及近期开展的3D-FSE序列、3D-SGE序列的应用现状,所面临的困难及发展方向予以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