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情周期

动情周期

动情周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妇产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5578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解剖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华东地区第13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动情周期的相关文献由63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永平、赵青、郭杰等。

动情周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 占比:1.1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5578 占比:98.83%

总计:15763篇

动情周期—发文趋势图

动情周期

-研究学者

  • 徐永平
  • 赵青
  • 郭杰
  • 陈扬熙
  • 逄国梁
  • 魏莎莉
  • 杨戎
  • 王人卫
  • 赵慧英
  • 郝建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涵; 刘慧萍; 肖贾丽珏; 杨开锋; 辛雨霏
    •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卵巢功能早衰模型大鼠卵巢组织中外泌体相关膜蛋白表达情况及卵巢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大鼠,腹腔注射顺铂建立卵巢功能早衰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另取6只大鼠为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灌胃蒸馏水;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每天9.72、19.44、38.88 g/kg剂量补肾活血方灌胃;阳性对照组大鼠按每天0.09 mg/kg剂量灌胃给药戊酸雌二醇片,连续21 d。每周称体质量,计算体质量增量,每天观察大鼠动情周期。末次给药后于第2天取血和卵巢、胸腺、脾脏,称脏器质量,计算脏器指数;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 2,E2)和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变化含量;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中外泌体膜蛋白CD63、CD81、CD82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外周血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外周血外泌体相关蛋白。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动情周期紊乱、AMH和E2减少(P<0.05,P<0.01),体质量和体质量增量明显减少(P<0.01),卵巢指数、胸腺指数明显减少而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卵泡数和成熟卵泡明显减少,闭锁卵泡增多,卵巢组织CD63、CD81、CD8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AMH和E2显著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动情周期恢复正常,体质量及体质量增量明显升高(P<0.01),卵巢指数、胸腺指数明显升高而脾脏指数降低(P<0.05,P<0.01),给药组卵泡数依次增多,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证明大鼠外周血外泌体提取成功。结论补肾活血方可以明显改善卵巢功能早衰的情况,其改善卵巢形态和功能的机制可能与提高外周血和卵巢中外泌体活性有关。
    • 焦淑凡; 徐龙妹; 华征宇; 姚菊芳
    •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自发侏儒症Wistar大鼠(spontaneous dwarfism Wistar rat,SDWR)的繁殖性能及其低下的原因.方法 SDWR大鼠组和Wistar大鼠对照组分别选12周龄雌鼠及雄鼠各50只,按1♀∶1 ♂进行交配,测定SDWR、Wistar大鼠第1~4胎妊娠率、窝产仔数、初生窝重、离乳率、离乳重;选取8周龄雌性SDWR大鼠和5周龄雌性Wistar大鼠各20只,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法评估两组大鼠性成熟期及动情周期;6~8周龄雌性SDWR及Wistar大鼠各20只,分别采用200 U/kg、300 U/kg、400 U/kg剂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腹腔注射进行超排卵实验,比较促排卵效果;6~8周龄Wistar、SDWR及SDWR超排组各20只,通过HE染色分析比较卵巢组织形态改变.结果 SDWR组1~4胎妊娠率、窝产仔数、初生窝重、离乳重及离乳率显著低于Wistar组(P<0.05);SDWR组性成熟[(12.15±0.81)周]比Wistar[(8.05±0.76)周]明显推迟;Wistar组保持4~5 d规律的动情周期,而SDWR出现动情周期延长及紊乱,7~8 d一个周期,动情期缩短,动情间期延长;超排结果显示:SDWR组卵细胞数量均显著少于Wistar组(P<0.01).卵巢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Wistar组卵巢各级卵泡生长活跃,颗粒细胞及黄体结构正常,而SDWR组卵巢总卵泡及各级卵泡数量均明显减少,卵巢皮质纤维化,颗粒细胞排列紊乱.结论 侏儒症SDWR大鼠繁殖率低下可能与性成熟晚、动情周期延长及紊乱、卵巢功能减退有关.
    • 赵井苓; 王娟; 萧闵; 谢莉; 李成银; 秦丹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大鼠生殖激素水平及卵巢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Ataya法复制DO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予处理;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戊酸雌二醇组给予戊酸雌二醇水溶液(90μg/kg),补肾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补肾活血方水煎剂(7.875、15.750、31.500 g/kg).按大鼠体质量1 mL/100 g的容积灌胃,每日1次,共14 d.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生理反应.造模结束7 d后,从第8天开始,每日早上9点抓取各组大鼠,行阴道涂片观察.14 d治疗结束后,HE染色光镜下观察卵巢组织的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及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的含量.结果 在增加DOR模型大鼠卵泡计数上,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优于戊酸雌二醇组(P<0.05),也优于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P<0.05);在调节AMH上,补肾活血方高、中剂量组优于戊酸雌二醇组(P<0.05),更优于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P<0.01).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增加DOR模型大鼠卵泡数、提高AMH水平、促进性激素分泌、调节动情周期,进而改善DOR模型大鼠的卵巢储备功能.
    • 杨延周; 陈敏慧; 李可可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鼠动情周期不同阶段氧化应激(OS)的变化规律及对雌性生殖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动情周期各阶段血清中的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NA修复蛋白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OGG1)及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在动情周期各阶段输卵管和子宫角中的表达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动情周期各阶段卵巢和子宫角中的OGG1及SOD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LISA结果显示,动情期血清MDA和8-OHdG高于间情期、动情后期及动情前期(P均0.05);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动情期卵巢和子宫角中的SOD1和OGG1 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间情期(P均<0.05),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GG1和SOD1蛋白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定位于输卵管上皮细胞,且SOD1和OGG1在动情期的输卵管中高表达.结论 动情周期中OS水平的动态变化提示OS可能参与雌性生殖,特别是排卵、受精过程,且与动情周期雌孕激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 刘小虎; 周玥; 周雯; 何思悦; 唐紫云
    • 摘要: 寻找能负向调控卵巢早衰又对卵巢具有正向调控作用的药物是卵巢早衰靶向药物研究的新思路。本研究探讨人参皂苷Rg_(1)在卵巢早衰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本研究将Rg_(1)作用于D-gal诱导构建的小鼠卵巢早衰模型,分为对照组、D-gal组、Rg_(1)组。运用小鼠动情周期检测、卵巢SA-β-Gal苷酶染色、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检测、卵巢HE染色确定Rg_(1)作用后卵巢早衰小鼠模型卵巢衰老的生物学改变,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衰老调控分子PI3K、Akt、mTOR、S6k表达的改变。
    • 梁爱红; 沈小卜; 李美香; 李素云; 刘慧晴; 黄兰娥; 陈熙; 雷小灿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发育障碍是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白藜芦醇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多酚化合物,在体内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多项功能,对卵巢的功能也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但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用来曲唑灌胃联合高脂饲养构建PCOS大鼠模型,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用白藜芦醇灌胃治疗。记录各组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卵巢切片HE染色观察卵巢的形态结构及卵泡数量;TUNEL法检测颗粒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定量PCR检测PCNA、凋亡基因、糖酵解限速酶及SIRT1的表达;经靶向代谢组学检测能量代谢的产物,ELISA等试剂盒检测糖酵解限速酶及代谢产物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内囊性卵泡数量增加,卵巢的形态结构紊乱,其颗粒细胞凋亡增加,PCNA表达下调,ATP含量下降,AMP/ATP比值增高,LDH-A、PKM2及糖酵解限速酶、SIRT1等的表达均下调。白藜芦醇治疗可使动情周期逐渐恢复,各级卵泡及颗粒细胞的数量增加,ATP的水平上升,AMP/ATP比值降低,糖酵解限速酶及SIRT1的表达较模型组上调。以上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促进PCOS大鼠颗粒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改善卵泡发育状态;还可改善卵巢能量代谢状态,一定程度上逆转糖酵解紊乱,其作用可能与SIRT1有关。
    • 曾心; 龙双涟; 谢远杰; 龙治峰; 蔡雅芹; 车玄; 莫中成
    • 摘要: 雄激素受体(AR)介导的信号途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AR/klotho在丙酸睾酮(TP)诱导的PCOS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将50只3周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剂组、PCOS组),用丙酸睾酮复制PCOS模型,并给予AR特异性拮抗剂氟他胺处理,通过检测动情周期、睾酮水平、卵巢形态学变化、卵巢组织中AR与klotho表达、卵巢细胞凋亡情况验证AR/klotho在丙酸睾酮诱导PCOS大鼠中的作用。并培养人卵巢颗粒细胞株KGN,以不同浓度丙酸睾酮处理KGN细胞,观察细胞活力、凋亡及AR、klotho的表达;分别干预AR、klotho表达后,检测丙酸睾酮诱导的细胞凋亡、AR及klotho表达等情况。
    • 黄兰娥; 刘慧晴; 梁爱红; 陈熙; 李素云; 雷小灿; 李美香
    •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目前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罗汉果甜苷是从罗汉果中提取的三萜苷化合物,研究报道具有改善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然而,罗汉果甜苷能否改善由PCOS引起的女性生殖功能障碍,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来曲唑和高脂饲料喂养构建PCOS大鼠模型,模型组构建成功后用罗汉果甜苷灌胃干预后,进行动情周期、性激素、卵巢形态学和卵巢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测序(RNA-seq)分析。结果表明,罗汉果甜苷能有效改善PCOS大鼠雌性生殖功能障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