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态载荷

动态载荷

动态载荷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433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0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29008篇;相关期刊186种,包括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设计学报、机电工程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全国第十六届分离流、漩涡和流动控制会议 、第五届全国换热器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等;动态载荷的相关文献由130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邵庆、王磊、费庆国等。

动态载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0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9008 占比:99.79%

总计:129277篇

动态载荷—发文趋势图

动态载荷

-研究学者

  • 吴邵庆
  • 王磊
  • 费庆国
  • 刘亚儒
  • 廖涛
  • 李彦斌
  • 李鹏
  • 底月兰
  • 张鹏
  • 王海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龙; 王亮; 徐锐; 鲍益东; 何双建; 徐希斌
    • 摘要: 背景:目前针对外侧壁破损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方式存在争议,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为主流方案,不同外侧壁分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同外侧壁分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探讨外侧壁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健康老年女性患者,根据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应用Mimics 21.0,Geomagic Wrap,Creo 6.0,Abaqus 2020软件建立股骨近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外侧壁稳定型、危险型及破裂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建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装配模型。观察在静止及行走2种状况下赋予同等载荷时3种骨折内固定模型的等效应力及位移分布云图。结果与结论:①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动态载荷时最大等效应力及位移均最大,最大等效应力约为A2.3型的2倍,A1.3型的2.7倍,最大等效位移约为A2.3型的1.5倍,A1.3型的3倍,静态时各型差别不明显;②动静态载荷时股骨颈、骨折端及主钉处等效应力A3.3型较A1.3和A2.3型增大,以主钉处明显;③动态载荷时股骨头、股骨颈、骨折端、外侧壁、内侧壁、主钉及螺旋刀片各部位等效位移A3.3型均较A1.3和A2.3型增大,静态时变化不明显;④结果表明,外侧壁的完整性可减轻内固定应力,使应力及位移分布更为合理,有利于维持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
    • 耿动梁; 高丰岭; 卜晓兵; 战楠; 王文伟
    • 摘要: 为了在车辆设计阶段快速有效地排查疲劳耐久问题,建立了基于CDTire的整车动态载荷虚拟路面提取方法,并研究了路面与轮胎对车辆载荷提取与疲劳分析的影响。结合整车动力学模型,应用5款轮胎的CDTire模型,分别在不同频率特性的路面上提取了车辆轮心动态载荷,通过对比载荷时域曲线和伪损伤,分析了不同轮胎对车辆动态载荷的影响。由分析结果可知,乘用车的簧上质量较小,轮胎因素对底盘动态载荷影响较小。
    • 於帆
    • 摘要: 煤矿矿压监测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是进行矿压分析的重要指标。针对煤矿矿压监测系统的现状,阐述了触发密采技术在支架工作阻力监测应用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稳定的硬件设计电路和可靠的软件分析算法,解决了动态数据捕捉过程中易丢失的问题。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该技术在煤矿动态载荷捕捉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能够提高煤矿监控系统智能化水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 李俊杰; 任尊松; 魏雪
    • 摘要: 以某型高速动车组电机吊架为研究对象,利用载荷标定方法制作电机吊架板簧力传感器,通过线路实测获得电机吊架垂向载荷时间历程,结合车载陀螺仪信号和速度信号,将实测载荷分解为趋势载荷和动态载荷,分析了电机吊架在起动加速、高低速直线、曲线通过、制动减速等典型工况的载荷特性。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电机吊架在典型工况下的载荷谱,分析了各工况载荷幅值和频次的特点;依据疲劳损伤准则,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疲劳损伤密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级载荷谱的损伤分布,对比了趋势载荷和动态载荷的损伤占比。结果表明,电机吊架载荷主要由振动引起的动态载荷和电机扭矩引起的趋势载荷组成。电机吊架二、四位比一、三位受电机输出扭矩影响大,尤其在起动和制动阶段。当列车速度从195 km/h增大到295 km/h时,载荷均方根值增大了62%。随着速度提高,电机吊架振动主频呈正比增长。相同里程下,直线工况下的损伤密度值最大、起动工况损伤密度最小。电机吊架损伤主要由动态载荷引起,其损伤占比为99.6%。中幅区载荷谱产生的损伤占总体93%以上。
    • 张礼才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光纤应力应变测试机理,分析了掘采装备应力应变检测难点及解决措施,构建了掘采装备光纤应力应变测试系统。以某型号掘采装备为研究对象,在其典型承载部件上布置了光纤应力应变测点,测试了稳定靴撑地工况下,稳定靴安装座的应力应变,为监测掘采装备典型承载部件动态载荷提供了光纤测试技术支持。
    • 曹正; 夏杨; 徐博宇; 李桂华; 贺长波; 刘永斌
    • 摘要: 齿轮在啮合传动的过程中,常会产生齿轮轮齿表面剥落等故障,影响齿轮正常传动。而目前剥落齿轮动力学模型大多基于恒定载荷计算啮合刚度,未考虑啮合刚度与动态载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难以真实反映齿轮传动的啮合状态。针对该问题,构建了一种新的剥落齿轮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啮合刚度通过动态载荷与齿轮动力学模型相互耦合,动态表达齿轮剥落啮合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基于Euler-Cromer的数值迭代方法对齿轮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获得剥落故障时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与传统的剥落齿轮模型结果对比表明,提出的剥落齿轮模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 崔雪婷; 张希恒; 毛伟; 陈新超
    • 摘要: 为分析三片式固定球阀主要承压部件阀体在多目标优化后的疲劳可靠性,先利用Solidworks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参数化处理,使得仿真模拟具有较高的收敛性和准确性。再利用ANSYS对施加动态载荷的阀体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为后续的疲劳分析提供相应的应力载荷谱。然后基于应力疲劳分析理论,结合疲劳仿真软件Ncode,对阀体进行寿命计算和仿真模拟。最后以阀体总质量和疲劳寿命为优化目标,优化后阀体质量减少10.55%的同时其疲劳寿命也明显提高。基于6σ方法分析对比优化前、后的阀体的可靠性可知,多目标优化方法适用于阀门阀体优化,且优化后的阀体可靠性明显提高。
    • 李明昊; 赵丽娟; 乔捷
    • 摘要: 截割部齿轮作为采煤机传动系统的重要机构,其疲劳可靠性对采煤机的可靠性和综采工作面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采煤机截割部的虚拟样机仿真平台,加载螺旋滚筒瞬时动态载荷,得到齿轮副的接触力动态载荷。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疲劳耐久性分析软件FE-SAFE分析得到齿轮副的最大等效应力为550.481 MPa,最低循环寿命为1.8836×10^(5)次。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和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得到齿轮副疲劳寿命可靠度为0.961.分析滚筒转速和牵引速度对齿轮副疲劳寿命可靠度的影响,在保证采煤机工作效率及其他关键零件可靠性的前提下,合理的提高滚筒转速、降低牵引速度,可以提高截割部齿轮副可靠性,达到保护采煤机截割部的目的。
    • 李三三
    • 摘要: 招募20名男子专业跳远运动员进行实验,基于逆向动力学算法(ATSF1)探究疲劳干预方案对男子跳远运动员落地动作的ACL动态载荷影响,结果显示:跳远运动员落地动作ACL动态载荷的主要表现是下肢三关节矢状面角速度特征和下肢三关节额状面角速度特征,以及冲击力和负载率.疲劳干预方案能对跳远运动员的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矢状面和额状面的触地角速度、最大角速度及最小角速度产生显著性影响;疲劳干预后落地时对跳远运动员下肢三关节的逆向冲击力和负载率明显下降.
    • 邱海飞; 李春风; 韩斌斌
    • 摘要: 为准确探究运动副间隙影响下的四连杆打纬特性,文章将筘座上的打纬阻力以等效扭矩形式转化至摇轴,并通过Step函数模拟和加载等效扭矩。以运动副间隙矢量模型为依据,利用ADAMS/View对含间隙双侧四连杆打纬机构进行多体动力学建模,并在刚体接触条件下实现不同间隙机构的仿真分析。结果指出:筘座角加速度偏离幅度会随运动副间隙增大而增大,极小间隙(00.1 mm)时,不仅会产生较大的轴承碰撞力和机架冲击载荷,而且筘座角加速度和角位移也会发生明显偏离,容易造成织口布面振荡,不利于打紧纬纱和改良织物质量。通过研究可为含间隙四连杆打纬机构的仿真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