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功能磁共振

功能磁共振

功能磁共振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722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8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1052515篇;相关期刊253种,包括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杂志(电子版)、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功能磁共振的相关文献由226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健、田捷、相洁等。

功能磁共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8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52515 占比:99.94%

总计:1053110篇

功能磁共振—发文趋势图

功能磁共振

-研究学者

  • 王健
  • 田捷
  • 相洁
  • 臧玉峰
  • 刘斌
  • 卢光明
  • 张志强
  • 郭浩
  • 蒋田仔
  • 傅先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魏燕燕; 张天宏; 王继军
    • 摘要: 社交互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交互动中大脑间相互沟通是高度动态和复杂的,理解社交互动的神经基础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近年发展的社交互动影像超扫描技术,是使用功能磁共振、脑电图、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脑磁图等神经影像技术,同时绘制两个或多个参与社交互动个体的大脑激活情况。本篇综述介绍超扫描的基本准则,以及几种社交互动超扫描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总结社交互动过程中主要参与的神经网络,最后对超扫描在精神障碍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及未来展望。
    • 张鹏飞; 韩骄; 樊凤仙; 黄文静; 王俊; 刘光耀; 张静
    • 摘要: 疼痛作为一种令人不悦的主观感受,不仅与注意力、情绪、运动等紧密相关,并且具有动态特性。这种复杂且动态的交互关系可能反映了疼痛处理的神经编码机制。借助以功能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无创神经影像学方法,已发现脑网络的异常激活参与疼痛产生。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能够观察脑区功能连接的时变过程,帮助探索疼痛连接组脑网络的动态交流与重构。本文概述了急、慢性疼痛研究中常用的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并对其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理解疼痛处理与调节的中枢机制提供新思路。
    • 冯思同; 贾竑晓; 郑思思; 姚昊; 冯正田; 刘鑫子; 蔡永丽; 宁艳哲
    • 摘要: 目的基于皮质分析方法探究针刺神门穴对24 h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后大脑神经活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的影响。方法对30名健康受试者进行24 h SD,随后进行针刺双侧神门穴,应用3.0T磁共振分别在24 h SD前后以及针刺神门穴后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基于皮质分析方法采用DPABISurf软件计算每个被试24 h SD前后和针刺后脑区的ReHo值。结果与SD前相比,24 h SD后左侧第二视皮质、左侧中央前回和左侧颞横回等脑区的ReHo值显著增高;双侧后扣带回、双侧角回和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等脑区的ReHo值显著降低。与SD后相比,针刺神门穴后仅引起了左侧大脑半球多个脑区ReHo值的异常改变,包括后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和角回ReHo值显著降低,而颞中回ReHo值显著增高。而与SD前相比,针刺后各个脑区的ReHo值无显著性改变。结论针刺神门穴改善SD后脑功能损害的中枢效应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相应脑区的神经活动,从而降低个体觉醒、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
    • 王旭苗; 阎锐; 陈志璐; 赵帅; 黄映红; 花玲玲; 汤浩; 王晓芹; 夏逸; 姚志剑
    • 摘要: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急性发作期静息态下全脑低频振幅(ALFF)、短时记忆损害特征及两者相关性。方法:招募52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60名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均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3.0 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韦氏记忆量表(WMS)对被试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间ALFF值,并将所得差异脑区ALFF值与抑郁症组临床评估及WMS短时记忆各项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症组情绪功能受损,短时记忆表现下降。较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右额中回眶部(MNI:x=24,y=63,z=-12;K=39),左后扣带回(MNI:x=-12,y=-48,z=30;K=38)的AL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GRF矫正)。抑郁症组右额中回眶部激活增强,且与再认记忆得分呈负相关(r=-0.302,P=0.029);左后扣带回激活减弱,与HAMA得分呈负相关(r=-0.333,P=0.016),与倒背工作记忆得分呈正相关(r=0.291,P=0.036)。结论:抑郁症患者情绪、短时记忆损害严重,与右额中回眶部和左后扣带回等脑区功能异常有关。
    • 李丽旋; 蒋昌宇; 罗裕辉; 孙武平; 秋云海; 张强; 彭莉萍; 廖翔; 肖礼祖; 王海宁; 樊碧发; 熊东林
    • 摘要: 疼痛的评估量化是疼痛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但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估方法以主观判断为主,未能精确量化客观存在的疼痛。因此,疼痛的客观量化评估已经成为疼痛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但由于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的形成机制不同,不同类型的慢性疼痛发病机制也差异巨大,诸多脑区均参与疼痛的感知与调节,神经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也参与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导致客观准确的量化评估方法仍在艰难的探索之中。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重点围绕生物电进行叙述,以期为未来疼痛客观量化评估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 张亮; 李则宣; 路晓文; 柳进; 鞠玉朦; 董强利; 孙金荣; 王汨; 刘帮杉; 龙江; 张燕; 许强; 李卫晖; 刘响; 郭华; 卢光明; 李凌江
    • 摘要: 目的:伴快感缺失的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预后较差。然而,MDD的病因和影像学基础尚不明确。目前,针对MDD的脑影像学研究并未深入探讨相关网络节点属性与MDD快感缺失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重度快感缺失抑郁症(MDD patients with severe anhedonia,MDD-SA)患者与轻度快感缺失抑郁症(MDD patients with mild anhedonia,MDD-MA)患者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脑功能节点特征的差异。方法:招募90例MD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和斯奈斯-汉密尔顿快感量表(Snaith-Hamilton Pleasure Scale,SHAPS)于基线期和治疗第6个月末时分别评估MDD患者抑郁和快感缺失的严重程度。将SHAPS评分最高的25%的MDD患者纳入MDD-SA组(n=19),将评分最低的25%的MDD患者纳入MDD-MA组(n=18)。MDD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并于基线期和治疗第6个月末时采集其脑功能影像数据。应用图论(graph theory)的方法分析MDD-SA和MDD-MA患者脑功能节点属性的差异,分析的指标包括节点效率(efficiency,ei)和度(degree,ki)。结果:重复测量双因素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 2-factor ANCOVA)显示,MDD患者左侧额上回(left superior frontal gyrus,LSFG)的ei值(P=0.003)和ki值(P=0.008)以及左侧内侧眶额回(left medial orbital-frontal gyrus,LMOFG)的ei值(P=0.004)和ki值(P=0.008)具有显著的组间(快感缺失)主效应。与MDD-MA组相比,MDD-SA组基线时LSFG的ei值(P=0.015)和ki值(P=0.021)显著性增高,LMOFG的ei值(P=0.015)和ki值(P=0.037)显著性增高。基线时,SHAPS评分越高,LSFG的ei值(P=0.019)和ki值(P=0.026)越高,LMOFG的ei值也越高(P=0.040);治疗第6个月末时,SHAPS评分越高,LSFG的ei值越高(P=0.049)。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与基线期LSFG的ei值和ki值有关(r=-0.014,P=0.004;r=-1.153,P=0.001),发病年龄与治疗第6个月末时LSFG的ki值(r=-0.420,P=0.034)有关。基线时的SHAPS评分与治疗第6个月末时的HAMD-24评分呈正相关(r=0.387,P=0.022)。结论:MDD-SA和MDD-MA患者在脑功能节点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存在显著差异脑区的节点属性(如LSFG较高的ei值)与快感缺失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这些有差异的节点属性有望成为MDD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MDDSA患者LSFG较高的ei和ki值说明MDD-SA患者的LSFG与网络中其他节点的连接增强,这种增强可能是一种代偿性机制或者保护性机制。这种机制可能是MDD快感缺失的病理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MDD-SA患者的预后较差,提示较重的快感缺失可能预测MDD患者较差的预后。性别和发病年龄对LSFG的基线期以及治疗第6个月末时的节点属性值均有影响。
    • 黎春镛; 陈欢; 罗高权; 武肖娜; 刘榴; 江澈; 韩立新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并借助功能磁共振探讨对神经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穴位治疗;均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E)评分、患肢的食指轻叩试验检查、握力测量及运动任务态的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FMA-UE评分、患肢食指轻叩试验及握力测量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均P<0.01)。治疗前,2组患者左手握拳运动可稳定激活对侧初级运动区(M1)及辅助运动区(SMA);治疗后,2组患者左手握拳运动时,对侧M1区及双侧SAM区较治疗前激活增强(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激活增强明显(P<0.01)。结论:针刺穴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肯定,促进对侧M1及双侧SAM脑区的激活、调节神经功能重塑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谭乔芮; 王宇; 赵晓峰
    • 摘要: 通过检索CNKI、PubMed中针刺太冲穴脑功能核磁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生理状态下针刺太冲单穴、太冲配伍合谷穴、太冲配伍其他穴位所引起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病理状态下针刺太冲穴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痛症、抑郁症等多种病症中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加以综述。以期为今后太冲穴的临床运用及针刺太冲穴的脑功能效应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杜钟名; 方继良; 陆梦馨; 江澜; 赵吉平; 邹忆怀
    • 摘要: 目的:借助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索中风偏瘫患者度中心性(DC)及动态度中心性(DDC)变异系数针刺前后的差异。方法:选取发病1个月内右侧梗死的中风患者,共18例,进行基本资料的获取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runnstrom评价法的评估,采集静息态、针刺态的功能磁共振图像,进行全脑DC、DDC变异系数的比较。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对DC、DDC变异系数和临床数据、评分进行分析。结果:针刺态与静息态的DC在左侧顶下小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态与静息态的DDC变异系数在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纠偏后,年龄和左侧顶下小叶针刺态DDC变异系数具有相关性,病程和左侧顶下小叶静息态DDC变异系数具有相关性,下肢Brunnstrom评分和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针刺态DC具有相关性。结论:DC及DDC变异系数在针刺态中存在不同于静息态的变化,且DDC变异系数与病程、年龄和运动功能均具有相关性,表明针刺对中风患者脑功能,尤其是运动相关脑功能的调整功能,并反映出针刺态脑功能的持续变化,为针刺留针提供证据支持。
    • 李抒懊; 吕东升; 姚红芳
    • 摘要: 失眠障碍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失眠患者在默认模式网络(DMN)和显著性网络(SN)中表现出异常的连通性,这与主观睡眠障碍、过度唤醒、适应不良情绪调节和情绪状态的紊乱整合有关。边缘电路在增强负经验的回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