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56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6685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百科知识、中国农村医学杂志、疾病监测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1学术年会、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等;副流感病毒的相关文献由90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纹纹、李文良、杨蕾蕾等。
副流感病毒—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6685篇
占比:99.69%
总计:76920篇
副流感病毒
-研究学者
- 张纹纹
- 李文良
- 杨蕾蕾
- 毛立
- 李基棕
- 刘茂军
- 孙敏
- 郝飞
- 张励力
- 张卓然
- 段佩若
- 江杰元
- 郑丛龙
- 于志君
- 安娜·P·德宾
- 彼得·L·柯林斯
- 杨宏军
- 楚会萌
- 程凯慧
- 黄芳
- A·D·M·E·奥斯特豪斯
- A·P·德宾
- A·哈勒
- B·G·范登霍根
- R·唐
- 于沛
- 张容惠
- 张蓉蓉
- 李爱华
- 杨波
- 杰弗瑞·陈
- 火文
- 王龙
- 白慕群
- 胡征
- 董俊
- 董琳
- 许行尚
- 陈小芳
- 韩洪彦
- P·L·柯林斯
- 于霞丽
- 亚历山大·C·施密特
- 付光宇
- 任亚初
- 何飙
- 关文竹
- 刘丹
- 刘金华
- 包红
-
-
刘子宁;
汤新明;
梁琳;
崔尚金
-
-
摘要:
疫苗免疫是防控人类和动物疫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以适宜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或寄生虫为载体的活载体疫苗具有安全性高、能激发宿主多类型免疫应答、不需要佐剂等优势,是目前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以病毒为疫苗载体的研究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并且已有许多商品化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副流感病毒5型(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5,PIV5)为单负链RNA病毒,感染宿主范围广,单独感染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致病性低。
-
-
高杰;
张晓利
-
-
摘要:
1重新认识肉鸡普通感冒1.1普通感冒的概念引起肉鸡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并非禽流感病毒,也不是支原体,而是以鼻病毒为主,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一众条件性呼吸道病毒。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病毒不引起鸡只发病,条件不好时才发病,但一般也不引起死亡,其症状表现主要是流清鼻涕、打呛、扎堆,其主要原因是防疫疫苗、受寒或突然温差过大等应激因素,只要环境条件改善,处置得当,会很快治愈。
-
-
鲍岩岩;
时宇静;
高英杰;
周利润;
耿子涵;
姚荣妹;
郭姗姗;
包蕾;
韩冰;
葛一蒙;
崔晓兰
-
-
摘要:
目的:评价复方芩兰口服液防治副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作用,并针对药效结果开展组织病理学、血清和肺组织匀浆免疫因子高通量筛选研究。方法:采用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感染ICR小鼠模型,观察复方芩兰口服液对该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该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血清及肺组织免疫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复方芩兰口服液高剂量[22 mL/(kg·d)]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P<0.05),高剂量[22 mL/(kg·d)]、中剂量[11 mL/(kg·d)]、低剂量[5.5 mL/(kg·d)]组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49.47%、29.68%、18.46%,且抑制率显示出了量效关系;复方芩兰口服液高剂量[22 mL/(kg·d)]、中[11 mL/(kg·d)]剂量可以显著改善模型小鼠肺支气管病变(P<0.05);复方芩兰口服液高剂量[22 mL/(kg·d)]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免疫因子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RANTES、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含量(P<0.05),中剂量[11 mL/(kg·d)]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免疫因子MCP-3含量(P<0.05);复方芩兰口服液高剂量[22 mL/(kg·d)]可以显著降低肺组织免疫因子生长调节癌基因(GRO)-α、MCP-1、MCP-3、MIP-2、IP-10、MIP-1α、MIP-1β、RANTES含量(P<0.05),中剂量[11 mL/(kg·d)]可以显著降低肺组织免疫因子GRO-α、MCP-1、MCP-3、MIP-2含量(P<0.05),低剂量[5.5 mL/(kg·d)]可以显著降低肺组织免疫因子GRO-α含量(P<0.05)。结论:复方芩兰口服液对副流感病毒感染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肺支气管病变,降低血清及肺组织免疫因子含量。
-
-
吴昊
-
-
摘要:
人们平常说的感冒,一般是指“普通感冒”,又称“伤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它起病较急,四时皆有,以春冬季节为多见。感冒为自愈性疾病,但易合并细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迁延并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
-
徐阔;
王婷;
刘静;
王秋霞;
许婷
-
-
摘要:
目的 分析引起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病原体,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 回顾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99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抗体(IgM)水平以及痰病原菌培养结果,并对病原体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MP、LP1、PIV为最常见的非典型病原体,其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8%、26.1%和14.6%;2种以上(含2种)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检出率为30.7%,混合感染主要集中在MP及LP1合并病毒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抗体的阳性率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冬季的非典型病原体抗体的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χ2=13.75,P<0.05),其中嗜肺军团菌的感染好发于冬季(χ2=15.03,P<0.05);副流感病毒的感染好发于冬季(χ2=10.67,P<0.05),其余非典型病原体抗体的阳性率未见明显季节性差异.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6.5%(13/199);真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4.0%(8/199).结论 引起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病原体以MP、LP1、PIV等非典型病原体为主;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非典型病原体与细菌的混合感染、非典型病原体与真菌的混合感染比较常见.
-
-
刘春香;
张凤英;
刘继萍;
周赞
-
-
摘要:
目的:分析浏阳市儿童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进行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的呼吸道疾病患儿14711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711例患儿共检测出阳性5537例,阳性率37.64%.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中,流感A、流感B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阳性率较高;2020年2-7月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率较低,尤其流感病毒感染人次明显减少;≤3岁患儿的病毒感染率较高.结论:流感A、流感B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浏阳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3岁患儿最易感染呼吸道病毒,2020年2-7月呼吸道病毒感染率较低,特别是流感病毒感染人次大幅度减少,可能和疫情期间人们防病意识增强以及隔离措施开展有关.
-
-
孙静;
李晓璐;
崔晓兰;
赵荣华;
包蕾;
郭姗姗;
张广平;
耿子涵;
时宇静;
宋玲;
高云航
-
-
摘要: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对幼龄小鼠副流感病毒肺炎的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幼龄ICR小鼠按体质量等级随机分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热毒宁注射给药对照组,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20 min、10 min、5 min和2.5 min组.采用副流感病毒感染幼龄小鼠致肺炎模型,通过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肺组织病毒载量、肺部病理评分等指标评价热毒宁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幼龄小鼠副流感病毒肺炎的药理作用.结果: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4个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肺指数及病毒载量,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其中雾化吸入给药20 min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20 min对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小鼠病毒性肺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且优于注射给药组.
-
-
张文青
-
-
摘要:
急性扁桃体炎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多见于10~30岁的年轻人,好发于春秋两季,当自身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病。主要致病菌为存在于口腔及扁桃体内的条件致病菌,如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毒,如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
-
-
至铭
-
-
摘要:
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疾病。80%的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所以,感冒了首先要注意不能乱用抗生素。感冒虽多呈自限性,但表现出的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还是十分难受的。那孩子感冒,我们做家长的该如何去求治呢?
-
-
谢会;
罗明;
黄琪;
李爱华;
王雪;
龚成;
黄芳
-
-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人副流感病毒(HPIVs)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支撑.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就诊于北京市哨点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采集其咽拭子、痰液、肺泡灌洗液、气管抽吸物等病原学标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PIV-1、HPIV-2、HPIV-3、HPIV-4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15-2020年北京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HPIVs总体阳性率为3.90%(1622/41557),其中HPIV-3最多(58.45%),其次为HPIV-1 (19.17%)、HPIV-2(12.70%)和HPIV-4(10.79%);2020年HPIVs阳性率(1.65%,70/4234)下降明显.HPIVs感染年度间呈现两年一个流行高峰的特点;HPIVs流行高峰在5-7月,HPIV-3流行趋势同HPIVs,HPIV-1夏秋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HPIV-2无明显的季节性,HPIV-4秋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男性患者HPIVs阳性率低于女性.0~5岁人群HPIVs阳性率最高(8.81%,685/7776),其次是6~15岁人群(4.07%,173/4247)以及≥60岁人群(3.25%,442/13582).HPIV-1和HPIV-3阳性率在上、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存在差异(x2=4.449,P=0.039;x2=17.513,P<0.001).结论 HPIVs是北京市流行的常见呼吸道病毒,15岁以下儿童是HPIVs感染的主要人群,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明显减低了HPIVs感染.
-
-
-
朱益民;
孔祥鹏;
张卓然;
张曼霞;
郑丛龙
- 《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副流感病毒(PIV)液膜或气溶胶经过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处理,对收集处理前后的病毒液进行血凝效价和血红蛋白值(OD值)分析,确证非热放电对病毒的灭活作用.结果显示,液膜中87.5﹪以上的病毒经15min放电处理即被灭活;气溶胶中50﹪以上的病毒经一次放电处理后即被灭活.分析认为,非热放电产生的高能电子、紫外光及自由基对空气中携带的PIV病毒具有高效的灭活作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电场同时有利于高效捕获空气中的PIV病毒载体,从而在放电场中灭活PIV病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