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前S1抗原

前S1抗原

前S1抗原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60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65629篇;相关期刊252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2010年华北地区输血协作组工作会议、首届泛珠三角围产医学会议等;前S1抗原的相关文献由1327位作者贡献,包括谭太昌、王智斌、冯福民等。

前S1抗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1 占比:0.8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5629 占比:99.10%

总计:66227篇

前S1抗原—发文趋势图

前S1抗原

-研究学者

  • 谭太昌
  • 王智斌
  • 冯福民
  • 张健
  • 张海谱
  • 李仕英
  • 米志宝
  • 谢晓民
  • 陈伟
  • 关秀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沙启明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载量水平与血清学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HBVM)分组模式以及前S1抗原(Pre-S1 antigen,Pre-S1Ag)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来院就诊的18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血清HBV-DNA载量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表面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并归纳受检样本的HBVM分组模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re-S1Ag。分析HBV-DNA载量水平、HBVM分组模式和Pre-S1Ag水平的关系。结果:180例血清样本,HBsAg^(+)/抗HBe^(+)/抗HBc^(+)模式85例(47.22%),HBsAg^(+)/HBeAg^(+)/抗HBc^(+)模式70例(38.89%),其他模式25例(13.89%)。HBsAg^(+)/HBeAg^(+)/抗HBc^(+)模式组HBV-DNA、Pre-S1A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sAg^(+)/抗HBe^(+)/抗HBc^(+)模式组及其他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55、46.809,P10^(7)copies/mL的4个亚组。随着HBV-DNA载量水平升高,Pre-S1Ag阳性率逐渐升高,分别为41.18%、64.00%、77.78%、9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250,P<0.05)。结论:HBV血清学标志物和Pre-S1Ag均可用于辅助诊断是否感染HBV以及HBV复制水平,但尚不可取代HBV-DNA定量检测,三者联合检测能为临床诊断、病毒复制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 林海霞; 刘颖; 林璐; 李玉凤; 谢玉娜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前S1抗原(Pre S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519例CHB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HBV-DNA载量不同分为低水平(HBV-DNA10^(7)拷贝/mL)组128例。比较三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LP、PreS1、HMGB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LT、AST、HBV-LP、PreS1、HMGB1水平与HBV-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低水平组ALT、AST水平低于中水平组、高水平组,且中水平组低于高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HBV-LP、PreS1水平低于中水平组、高水平组,且中水平组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5)。结论:CHB患者HBV-LP、PreS1和HMGB1水平与HBV-DNA水平均呈正相关性。
    • 张秀清
    • 摘要: 目的 分析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200例接受乙型肝炎病毒检查的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前S1抗原及HBV-DNA水平检测.分析前S1抗原、HBV-DNA检验HBeAg的表现,前S1抗原、HBV-DNA检验不同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表现.结果 前S1抗原检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140例(93.33%),阴性32例(64.00%).HBV-DNA检验HBeAg阳性135例(90.00%),阴性20例(40.00%).前S1抗原检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10例(20.00%),HBeAg(+)HBsAg(+)55例(91.67%),HBeAg(+)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85例(94.44%),HBV-DNA检验HBsAg(+)0例(0),HBeAg(+)HBsAg(+)50例(83.33%),HBeAg(+)HBsAg(+)HBcAg(+)85例(94.44%).结论 前S1抗原、HBV-DNA检验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价值显著,可作为临床检验标准.
    • 董文成
    • 摘要: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孕妇开展前S1抗原(Pre-S1)与凝血指标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 选取398例HBV阳性孕妇作为阳性组,400例HBV阴性孕妇作为阴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外周血标本,检测Pre-S1和凝血指标.比较两组孕妇的PreS1阳性率、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与PreS1、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阳性组孕妇的PT、APTT、TT长于阴性组,FIB高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孕妇PreS1阳性率为73.4%,高于阴性组的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水平与PreS1、PT、APTT、TT呈正相关(r=0.41、0.36、0.74、0.37,P<0.05),与FIB水平呈负相关(r=-0.15,P<0.05).结论 HBV阳性孕妇接受PreS1和凝血指标检查,可以帮助制定预防异常出血策略,减少孕妇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
    • 王俊; 安良; 王朋斌; 赵晓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V-DNA在判断HBV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在西安高新医院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人民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与门诊体检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HBV-DNA阳性125例[41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纳入HBeAg阳性组,84例HBeAg阴性患者纳入HBeAg阴性组].分析不同阳性标志物人群血清HBV前S1抗原、HB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HBV前S1抗原、HBV-DNA的检测结果,以及部分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后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人群中,HBV-DNA、HBV前S1抗原、HBV前S1抗原联合HBV-DNA阳性率高于其他各项标志物阳性组合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BeAg阳性组HBV-DNA、HBV前S1抗原、HBV前S1抗原联合HBV-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eAg、HBV前S1抗原、HBV-DNA检测阳性的例数少于治疗前,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检测阳性例数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诊断中,可以将HBV前S1抗原作为判断HBV感染的重要指标.
    • 程涵芬
    • 摘要: 目的 探讨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乙型肝炎五项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HF)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汉川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测定前S1抗原、HBV-DNA及乙型肝炎五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及乙型肝炎e抗体(HBeAb)]水平,并以肝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前S1抗原和HBV-DNA及乙型肝炎五项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HF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肝组织病理学活检确诊,11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未发生HF 35例(31.82%,未发生组),发生HF 75例(68.18%,发生组);发生组HB-sAg、HBeAg、HBcAb、HBV-DNA、前S1抗原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HBsAg、HBeAg、HBcAb、HBV-DNA、前S1抗原单独及联合诊断乙型肝炎患者HF的AUC分别为0.768、0.751、0.796、0.715、0.801、0.865,其中联合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前S1抗原、HBV-DNA及乙型肝炎五项联合在乙型肝炎患者HF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徐瑶; 杨晶晶; 吴琼; 张军霞
    • 摘要: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计纳入10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析,所有纳入时间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将所有患者根据检测方式差异结合随机数组法进行组别区分,患者以对照组和观察组做差异区别,分别纳入50例病患者,观察组采用常规检查方式,对照组采用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查,以患者检测后的病症诊断准确率作为统计标准.结果:在所有患者诊断后的结果对比中,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患者中采用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其检测准确率较常规检测更高,可为临床病症检测准确性提供条件,值得广泛推广.
    • 郑利原
    • 摘要: 目的 探究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观察对象为乙肝患者,随机选取100例患者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入院就诊,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血清中的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的标志物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ALT及AST水平进行全自动生化仪检验,对上述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所有乙肝患者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阳性率为65.00%(65例),HBV DNA的阳性率为71.00%(71例),在HBeAg不同模式下,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率为82.22%,HBV DNA阴性率为88.89%;随着HBV DNA载量的增加,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阳性率也在随之增加,当HBV DNA载量增加幅度超过105 copies/mL后,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阳性率可能超过95%.此外,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患者与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阴性患者在ALT与AST升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能够高效、准确地反映乙肝患者机体内部的病毒复制及肝功能损伤水平,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易于被患者接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