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动
冷启动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1年内共计108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4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684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深冷技术、内燃机、内燃机与配件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2014年全国冶金企业制氧专业年会等;冷启动的相关文献由2401位作者贡献,包括鄂加强、吴月萍、周玉敏等。
冷启动
-研究学者
- 鄂加强
- 吴月萍
- 周玉敏
- 张振强
- 曹健
- 桓源峰
- 王永
- 王永东
- 贺小昆
- 赵文涛
- 赵海燕
- 郑建国
- 郭慧芳
- 陈庆奎
- Hannes Estl
- 丁晓兴
- 于杰
- 付强
- 任继文
- 修宇
- 刘君玲
- 刘学军
- 刘志宏
- 刘星宇
- 刘真
- 刘鹏程
- 司马江峰
- 吴国栋
- 姜水生
- 孙成
- 康健
- 廖梓豪
- 张伊
- 张兰
- 张军霞
- 张力
- 张岐山
- 张永恒
- 张素宁
- 徐专政
- 徐丹阳
- 徐剑飞
- 成亚飞
- 文闯
- 朱明
- 李克潮
- 李孝禄
- 李志波
- 李春萍
- 李林峰
-
-
张顺;
汪侃;
陈苏佑;
王冬;
贾江涛;
李仕成
- 《2018年度APC联合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对一种汽油机冷启动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启动工况的特点及原理,发动机在启动阶段需要保持合适的空燃比,充足的进气量,高效的点火角,通过预估扭矩与即时扭矩的匹配控制,维持发动机转速平稳过渡至目标转速,实现良好的启动效果.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实例分析与大量试验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达到高效可靠的启动效果,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
-
宋彬;
葛蕴珊;
禹文林;
谭建伟;
徐小六
-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燃烧节能净化分会联合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机动车的实际道路行驶排放,轻型车国六法规规定了实际行驶排放RDE(Real Driving Emissions)的实验要求并提出使用CO2移动平均窗口法进行计算.CO2移动平均窗口法计算中规定剔除车辆冷启动数据,车辆的冷启动排放可能较为恶劣.为了评估剔除冷启动数据对于RDE试验结果的影响,本文选择典型车辆进行了RDE试验并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剔除冷启动数据对于车辆的气态污染物排放计算影响很小,对于直喷汽油机和柴油机的颗粒物数量(PN)排放计算影响较大.剔除冷启动排放数据会导致直喷汽油机的颗粒物排放被低估10%左右,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被低估50%左右.为了更有效的控制PN排放,建议在RDE法规的修订过程中将冷启动数据纳入排放量的计算中.
-
-
陈思南;
刘震涛;
黄瑞;
俞小莉
- 《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柴油机冷启动的问题,通过数值仿真手段,展示了不同环境温度下气缸盖在启动过程中的温度升髙过程和应力变化过程,计算仅考虑冷机状态-额定负荷工况的低周疲劳寿命以及考虑冷机状态-启动过程-额定负荷工况的低周疲劳寿命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启动前几秒气缸盖鼻梁区会出现Von-mises应力先降低后升髙的情况;在冷启动后50s-80s期间气缸盖鼻梁区会出现温度的峰值和Von-mises应力的峰值(排气门鼻梁区除外),环境温度越低该峰值越大,到常温时候该峰值已经消失或变得不明显;在低温条件下启动,考虑启动过程的气缸盖火力面最低疲劳寿命要比仅考虑冷机状态-额定工况的寿命更低,而常温启动时两者相差不大.
-
-
-
郑建军;
徐之勤;
陈小东;
胡铁刚;
詹樟松
- 《2013年IDAJ中国区用户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基于三维CFD软件Converge和STAR-CD对长安蓝芯1.5TGDI发动机冷启动工况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Converge和STAR-CD在模拟缸内流动方面得到的缸内气体质量、缸内压力、温度及滚流运动水平差异较小.但Converge和STAR-CD在模拟缸内喷雾方面有一定差异,有必要进行喷雾模型标定,然后进行较深入的对比研究.在对冷启动工况进行CFD仿真计算时,燃料组分对缸内喷雾、蒸发及缸内混合气分布有一定影响,如采用异辛烷为燃料,则应考虑燃料组分带来的偏差;通过对冷启动喷射策略进行优化,可保证在点火前缸内的液滴燃料充分蒸发,可以在点火时刻在火花塞附近形成较理想的可燃混合气分布,有利于增加着火可靠性及降低循环变动.
-
-
-
Peng YI;
易芃;
Cheng YANG;
杨成;
Zhi CHAI
- 《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推荐系统在进行协同过滤TOPN推荐时,一直饱受到新用户冷启动问题困扰,即为缺少丰富行为数据的新用户推荐时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现有研究往往集中于理论层面的新用户冷启动问题解决,却忽略了应用层面的新用户冷启动问题分析.有别于现有思路,本文结合推荐实际TOPN推荐情况,提出传统协同过滤算法无法为对推荐物品进行准确的排序,也是实际推荐时影响新用户推荐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新用户冷启动情况下的协同过滤TOPN推荐优化方案,即在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为新用户计算出推荐结果之后,通过利用新用户与项目之间的人口统计学直接关联为新用户的推荐列表进行重排序,实现新用户冷启动情况下的TOPN推荐优化.在后续的实验中,通过与原有算法对比和现有优化算法对比,验证了本文优化思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
-
-
Shi Lili;
石丽丽
- 《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协同过滤推荐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最成功的个性化推荐系统,介绍了协同过滤推荐的实现步骤、相似性度量、协同过滤的不足,总结了数据稀疏性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法,并对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做了分析和比较研究,最后介绍了协同过滤推荐系统未来研究可能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