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儒化

儒化

儒化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0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专利文献556557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党课、理论前沿、理论视野等; 儒化的相关文献由69位作者贡献,包括朱佩珊、李生龙、熊梅等。

儒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56557 占比:99.99%

总计:556627篇

儒化—发文趋势图

儒化

-研究学者

  • 朱佩珊
  • 李生龙
  • 熊梅
  • 邵春驹
  • 金伊慧
  • 何晓蕾
  • 何根海
  • 刘夏斌
  • 刘文勇
  • 史振卿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佩珊
    • 摘要: 满清作为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经历了康乾盛世,最后因为闭关锁国走向了没落.但是作为一个非正统的民族,仔细分析满族发展壮大的原因不难发现,清朝统治者对儒学的认同和吸纳是帮助其顺利入关并成功入主中原的重要原因,基于上述背景详细分析清代满族入关以后吸纳儒家文化逐渐儒化的过程,希望从历史中不断进行学习,真正深入的了解满族入关之后的儒化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依据.
    • 朱佩珊
    • 摘要: 满清作为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经历了康乾盛世,最后因为闭关锁国走向了没落。但是作为一个非正统的民族,仔细分析满族发展壮大的原因不难发现,清朝统治者对儒学的认同和吸纳是帮助其顺利入关并成功入主中原的重要原因,基于上述背景详细分析清代满族入关以后吸纳儒家文化逐渐儒化的过程,希望从历史中不断进行学习,真正深入的了解满族入关之后的儒化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依据。
    • 魏后宾
    • 摘要: 作为道家产物的太极图,经过周敦颐《太极图说》的诠释后,成为儒家的重要著作.其所建构的“天—人—天”合一的宇宙生成模式,开辟了儒家“性与天道”在宋明理学的滥觞.《太极图说》中的“自无极而太极”则可以理解为“自道家而儒家”,因之,《太极图说》所建构的是以“人极”为中心,儒道混同、三才并立的易道观.《太极图说》在朱陆鹅湖之辩后成为历来争论的焦点,但朱熹解《太极图说》所依据的是其改造过的太极图,后来学者的注解也大都徘徊于二人之间,而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周子太极图.因此,依据周子太极图来解《太极图说》,才能还原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本来面目,也才能让我们理清太极图儒家化的重要意义.
    • 郭晓丽
    • 摘要: 清代,儒学以其文教传播的力量,参与形塑了内蒙古的文化精神,儒家教养成为内蒙古社会新的、有影响力的文化资源.这既得益于清朝建构起"天下一统"的政治意识和"多元一体"的政治统合制度.也与儒学深层的人文价值取向和主体性精神传统相关.它们共同形塑了中国的文明形态和国家形态.
    • 许松影1
    • 摘要: 针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形态,尽管法学、历史学及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诠释,并对马克斯·韦伯的思想提出了挑战,然而,学者们在法律儒家化的研究方面仍然没有跳出韦伯的思路;而与法律研究相伴随的治理方面,当前社会学界采取的''运动型治理''等观点也并没有抓住受传统法律影响的官僚制运作及政府治理的核心所在。从瞿同祖对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历史研究出发,进一步展开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形态研究,将指出中国传统法律实际上是一种具体的秩序法,对法律与官僚制关系的讨论也将扩充以法理型官僚制为代表的经典韦伯思路。
    • 邵春驹
    • 摘要: 永明中后期,齐武帝主导的施政群体重吏事偏严忍,体现未充分儒化低级士族的风格,以竟陵王子良为首的士族后进则具有崇儒尚仁倾向,双方潜在对立.文惠太子死后,主要基于政治理念分歧,武帝舍子良而立昭业为嗣.这一安排使子良集团不满,导致其后的斗争,结果武帝安排的辅政格局瓦解,代表行政势力的萧鸾夺位.低级士族儒化进程的阶段特征是政局走势的决定因素.
    • 王逊; 刘夏斌
    • 摘要: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全面分析江西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现实意义,从而提出江西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进而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王涛锴
    • 摘要: "宋元明变迁"和"医学化"是探寻医、士关系的重要路径。承宋元余绪,明前期士大夫对医学相当关注,现存文献亦有大量涉医内容。从医、病关系而言,士大夫具有代言人和病人的双重角色,既对医生的治疗技艺进行宣扬,也对医疗信息不足及择医等问题表示担忧。士大夫和医生交往中还有显著的文化交游行为,士大夫以其儒家立场对医德伦理进行塑造。而在医学传承上,受理学道统观影响,士大夫不仅构建出金元医学的学统和谱系,同时直接参与医经、方书等具体知识的编纂与流传。由宋以后历史变迁来看,士大夫和医学在制度、观念及利益问题上既竞争又融合,两者关系在本质上是儒化、医学化的博弈。
    • 庞虎
    • 摘要: 儒学传统并不存在现代政党的生长基因,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现代性政党因素的正常发生.近代中国政党主要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外源特质.政党文化移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政党的中国化问题.中国国民党极力提升儒家在中国国族建构中的标识意义,进行了“儒化”尝试,最终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中国共产党则着重从中国国情的现实要求和近代政党的客观使命出发,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国族主体地位,走出了民族化的道路,开辟了政党中国化的现实路径.国共两党的发展历史证明,“儒化”并不是解决政党中国化问题的良方,只有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实践,依托民族实体,挖掘民众潜力,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建构起自身的合法性基础.
    • 陈成吒
    • 摘要: 郭店楚墓主是郭店楚简的修编主持者.从楚简地位分布情况看,墓主极端尊崇子思作品,应是其门人.整个楚简子思学派作品里,具有内篇地位的只有子思作品,外篇只见直接记录和反映子思思想的论著,杂篇里才出现子思弟子的文章,墓主应是子思亲炙弟子,可能是楚人世硕.墓主对子思学派老子学作了进一步发展,摘抄、重组《老子》文本,对其内涵进行儒家化改造,将道区别为天之道、人之道,指自然道为道,人道为衍,并试图用后者兼容德,使之与五行、六德思想相融合,建立一个全面子思学派化的老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