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子思

子思

子思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2年内共计35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274种,包括管子学刊、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一届京津高校青年哲学论坛、2006年儒学全球论坛暨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子思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德华、末永高康、佐藤将之等。

子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3 占比:98.00%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86%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1.14%

总计:350篇

子思—发文趋势图

子思

-研究学者

  • 孙德华
  • 末永高康
  • 佐藤将之
  • 孔德立
  • 杨朝明
  • 杨树森
  • 黄怀信
  • 子思
  • 宋志坚
  • 廖保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监译)
    • 摘要: 20世纪末以来的新出土文献带来了新的知识与见解。笔者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其中探讨《子思子》的《表记》《坊记》的部分。《中庸》古层和《缁衣》阶段的子思思想对人内在的关心十分稀少,但《表记》中关于“仁”的论述成为了将“行”二分为“形于内”与“不形于内”的《五行》思想之基础。另一方面,《坊记》中一边以“礼”为“民之坊”,一边也意识到了“礼”之功能的限制性,从而显示出往《中庸》新层之“诚”思想迈进的前阶段。后期的子思思想是在对人内在怀有强烈兴趣的基础之上成立的,这种转换的轨迹可见于《表记》《坊记》二篇。
    •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
    • 摘要: 本文基于"郭店楚简"等20世纪末年问世的新出土文献带来的新知见,探讨孟子性善论形成过程的一系列论考之中探讨《五行》思想的部分.《五行》将"知"视为觉醒认知能力之过程,并将之分为"圣"和"智"两种.在此格局上,《五行》设定修养过程为:借由"智"之觉醒察觉到"贤人"之"德",通过模仿"行"本身来掌握"仁""义"等,从而实现"人道"之"善",进而从此阶段上升,借由"圣"的觉醒达到"天道"之"德",亦即能够在"德之行"的层次实践"仁""义"等.另外,《五行》"说"的相关论述中,"说"的作者用"仁气""义气"等术语对上述过程加以解说.从这一点可推测出《五行》的思想与《性自命出》的"性即气"的思维方式相当接近.
    •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
    • 摘要: 20世纪末年郭店楚简等新出土文献问世后,新的知识与见解也随之而来.笔者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其中探讨《五行》与孟子思想关系的部分.孟子思想的形成虽然受到了子思《五行》的影响,但其中不动心体验往后的修养模式,却完全舍弃了《五行》中的理论.也就是说,孟子 舍弃了《五行》中"性即气"的思维,将"心"放置在"气"的上位,并以"心"为基础展开了四端说.通过这种立足 于"心"的修养论,孟子彻底解决了"性即气"思维模式中所包含的问题.而这种从"气"至"心"的转换,正是使孟子成为独具一格之思想家的重要之处.
    • 刘立夫; 刘芋宏
    • 摘要: 有关《中庸》成书问题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中庸》作者与文本结构两个方面.《中庸》通过对"中庸""性""诚"诸概念的阐发,证明了全篇内容的完整性.首章点明天道与人道;第二章到第十九章引用孔子对"中庸"的看法,为下文抒说己意做铺垫;第二十章至最后一章揭明"诚"的内涵与作用,既是对首章的呼应与升华,也是对"中庸"部分的整合与延伸.《中庸》与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是同一思路,属于思孟一系的作品,是子思所作的一篇完整论文.《中庸》的出现,既是儒家学术思想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儒学回应时代变化的需要.
    • 清风慕竹
    • 摘要: 节选文段子思1言苟变2于卫侯3曰:"其才可将五百乘4。"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5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释(1)子思:孔子的孙子,名伋,字子思。(2)苟变:战国时期卫国人。(3)卫侯:卫慎公。(4)五百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5)干城:干,捍卫。保卫城池。
    • 白子超
    • 摘要: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朱熹说《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就是说《中庸》一书讲的是孔门在传授获取学习之心得体会的途径和方法。子思认为,其主旨、核心是中庸,而要达到则必以“诚”。因此,子思大谈特谈“诚”。
    • 徐瑞民
    • 摘要: 孟母三迁祠作为孟母教子、思孟授学的历史人文遗迹,主要包括孟母祠、子思书院、子思祠三部分。遗址自元代元贞元年始建,历经元、明、清三代,前后延续近七百年,各组建筑均有损毁、改建、重建的经历。2013年至2014年,邹城市文物局联合省级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并在勘探发掘的基础上对遗址实施了展示利用工程,使之成为集参礼祭祀、文化交流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景区。
    • 佐藤将之; 熊奕淞
    • 摘要: 1998年"郭店楚简"公布之后,学界对以此为契机的中国古代思想史重释研究一度抱有很高的期待,然而相关的尝试至今仍未有突破性进展.在此情况下,由末永高康撰写的《性善说的诞生——先秦儒家思想的一个断面》一书,不但对理解郭店楚简的思维方式颇具贡献,还就《孟子》思想的来源问题提出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观点.在介绍当今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概况之后,对末永高康该书的主要论点、学术贡献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并借此提出有关在当前情况下应如何利用郭店楚简等新出土文献资料开展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观点.
    •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
    • 摘要: 20世纪末年郭店楚简等新出土文献问世后,新的知识与见解也随之而来.基于此新知见,对孟子性善论的形成过程有一系列论考.本文即其中探讨《子思子》,特别是中庸篇的部分.中庸篇分为新旧两部分.其中以"中庸"为主题的旧的部分,根据文章形式来看,应该与《缁衣》《表记》《坊记》一样是为子思所作.以"诚"为主题的新的部分,虽然含有部分后世添加的内容,但其思想的架构应该也源自子思,比如,其中有与《性自命出》相同的"性即气"的思考,也有与《五行》相似的天道—人道的思考模式.而孟子在接受这些思想时是有选择的,比如说,子思的"诚"的思想实质上就被孟子抛弃了.
    • 蒋光宇
    • 摘要: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了个“苟变食卵”的故事:战国时期,子思(孔饥,前483年-前402年,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在卫国发现一个难得的将才--苟变。有一天,子思向卫侯举荐说:“苟变这个人可以担任统率500乘战车的将领,不知主公是否了解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