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传质过程

传质过程

传质过程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75739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5年全国功率超声学术会议、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等;传质过程的相关文献由41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维德、E·施密特、R·吉耶斯等。

传质过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5739 占比:99.81%

总计:75882篇

传质过程—发文趋势图

传质过程

-研究学者

  • 王维德
  • E·施密特
  • R·吉耶斯
  • S·哈迪克
  • 刘有智
  • 廖传华
  • 张卫东
  • 张巧玲
  • 李琳
  • 栗秀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盼锋; 海润泽; 李奇; 李文彬; 余国琮
    • 摘要: 液固两相流化床具有液固相接触效率高、传质和传热性能好、颗粒分布均匀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工业过程中。然而,流化床中与传质过程耦合的颗粒流化的复杂非线性特征及其湍动特性,使得对传质过程特性的研究十分困难。且仅依靠实验观测和理论预测难以揭示多相流相互作用规律,无法获得全面和详细的速度场和浓度场分布情况。近年来,数值模拟的快速发展为深入探索流化床中液固两相流动行为及其与传质过程耦合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本文对流化床液固两相流动与传质过程模拟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借助于计算传质学理论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局部浓度的分布情况,进而可以深入分析液固两相流化床中的传质过程规律与传质特性,为液固两相流化床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 吕贵方; 吴颖欣; 董长勋; 卢阳; 周玥; 曾文军; 吴文成
    • 摘要: 多氯联苯(PCBs)向铁基材料表面传输的过程(即传质过程)是铁基材料降解PCBs的关键途径。腐殖酸(HA)和表面活性剂吐温-80(Tween-80)能够通过改变传质过程来影响PCBs的降解而被广泛关注,但关于两者改变传质过程差异性及其机制的报道较少。通过制备微米镍铁(Ni/Fe)颗粒,探究不同质量浓度HA(10、50、100 mg·L^(-1))和Tween-80[1、25、500倍临界胶束浓度(CMC)]对Ni/Fe降解水溶液中2,2′,4′,4′,5-五氯联苯(PCB-99)的影响,通过体系中PCB-99、HA和Tween-80的固液分配来解析两者改变传质过程的机制与差异。结果表明,HA和Tween-80均抑制Ni/Fe降解PCB-99,降解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HA或Tween-80的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PCB-99的降解率越低。其中,HA吸附在Ni/Fe表面形成HA层,覆盖反应位点,阻碍PCB-99和水与Ni/Fe接触,导致留在固相上而未被降解的PCB-99占初始加入量的49.48%。相反,Tween-80主要通过增流和增溶作用影响传质过程,Tween-80吸附在Ni/Fe表面,能够降低界面张力,增加PCB-99的流动性,导致传质效率下降;当液相中的Tween-80质量浓度超过CMC时,PCB-99被困在胶束形成的疏水核中,占PCB-99初始加入量的56.01%,难以接触Ni/Fe。该研究可为持久性有机卤代烃的降解提供科学依据。
    • 马云飞; 王建兵; 贾超敏; 邢懿心; 柯述; 张先
    • 摘要: 臭氧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同时兼具绿色环保、工艺流程简单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而臭氧化模型的构建可以实现对污染物减排的有效预测,对于臭氧化处理污水的工程应用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臭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着重综述了臭氧氧化的动力学模型和反应器建模的研究进展。在臭氧氧化模型的建立中,臭氧的传质和反应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本文首先讨论了臭氧的传质过程,并对其气液两相模型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忽略臭氧传质的液-液或液-固体系,并根据反应机理,分别总结了常规臭氧氧化、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和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的动力学模型。在充分研究了臭氧氧化的动力学模型后,将其应用到具体反应器的建模中,并总结出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最后指出现有模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提出臭氧化模型构建的出处是优化工业反应器,实现工程应用。
    • 谭卓伟; 杨留洋; 王振波; 豆肖辉; 张大磊; 张明阳; 金有海
    • 摘要: 天然气管道内表面局部腐蚀缺陷会诱发局部流场突变影响局部腐蚀进程,利用高剪切力的冲刷腐蚀实验装置进行流动状态下的电化学腐蚀在线测试,研究了局部腐蚀深坑对局部腐蚀进程的影响.试样在冲刷腐蚀过程中的界面腐蚀电化学信号通过电化学阻抗谱进行分析,腐蚀产物膜的成分及特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衍射谱图(EDS)以及X射线衍射(XRD)表征,并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了流场参数对腐蚀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缺陷会诱导局部位置流场发生变化,增强局部位置的传质作用,缺陷表面腐蚀产物也因此随着流速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微观形态.在较高强度流场下,局部增强的壁面剪切力会剥离部分致密腐蚀产物膜,导致测试表面形成大阴极小阳极的电化学分布,促进局部位置的腐蚀进程,从而加速局部腐蚀发生.
    • 摘要: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膜科学与工程许振良教授团队,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了一套原子层沉积(ALD)反应器多尺度模型,可用于预测ALD反应器尺度高真空流体流动、传热、传质过程和衬底纳米孔道内薄膜沉积过程.该研究工作以“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for thin deposit formation in a mesoporous sub-strate”为题(DOI:10.1002/aic.17305),以封面形式发表于AIChE Journal,被期刊评为“Top Tier”等级,同时将作为2021年8月Editor's Choice论文在期刊主页宣传一个月.
    • 王向军; 张建春; 徐庆林
    • 摘要: 为了使直流电流元模型仿真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首先建立了螺旋桨圆盘等效模型;然后,结合电化学及流体力学相关理论,从流动腐蚀角度对舰船在海水中的腐蚀电流密度进行分析,并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得出了圆盘表面氧气的传质过程控制下的极限腐蚀电流强度,建立了腐蚀电流元模型求解三层介质中的静电场;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螺旋桨转速的增加会导致静电场幅值增加,且电场幅值的变化与测量点及船壳破损的位置有关,实际腐蚀过程中边缘效应的影响不可忽略.
    • 周鑫; 邱鸣慧; 罗平
    • 摘要: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存在装置大、运行费用高、催化剂中毒失活等问题,将平均孔径为100 nm的Al2O3陶瓷膜进行疏水改性并组装成膜接触器,以NaClO2水溶液为吸收液,开展陶瓷膜接触器在烟气脱硝领域的应用研究.考察了陶瓷膜接触器在化学吸收脱硝中的稳定性,以及气体流量、吸收液浓度、吸收液流量、吸收液pH等因素对NO脱除率和传质通量的影响,基于阻力串联模型,建立总传质系数方程.研究表明,陶瓷膜接触器在连续600 min运行过程中,NO的脱除效率及传质通量分别稳定在99%和0.038 mol·m-2·h-1左右.进气流量的增加会促进NO的吸收,吸收液pH=3时具有最高的氧化吸收性能,同时提高吸收液的浓度会增强NO的脱除效果.NO的传质过程同时受气、液、膜三相阻力控制,传质阻力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增加气体流速减小气相阻力,增加吸收液浓度同时降低pH减小液相阻力.本研究在烟气脱硝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谢鹏飞; 李立清; 何志成; 苏长青
    • 摘要: 氢氧化镁被认为是燃煤电厂和生物质气脱碳的潜在溶剂.本文描述了浆态床鼓泡反应器中CO2-H2O-Mg(OH)2体系的化学作用和传质机理,建立了可靠的计算模型.利用实验方法和软件辅助仿真,得到了总传质系数和单位体积表面积.结果表明:Mg(OH)2浆体吸收CO2的传质过程主要是液膜控制过程,其中浆液浓度和反应温度是影响气泡塔反应器体积传质系数和液相传质系数的主要因素.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其吸收有不利影响,因其导致MgCO3·3H2O晶体快速沉积在未反应的Mg(OH)2颗粒表面,降低了氢氧化镁的利用率.同时,高CO32–离子浓度限制了MgCO3的溶解,使其不能持续吸收CO2.建议二氧化碳捕集系统的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镁溶液浓度0.05 mol/L,二氧化碳体积浓度15%,反应温度35°C.%Magnesium hydroxide (Mg(OH)2)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solvent for CO2 removal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 and biomass gas. The chemistry action and mass to transfer mechanism of CO2-H2O-Mg(OH)2 system in a slurry bubble column reactor was described, and a reliable computational model was developed. The overall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surface area per unit volume were obtained using experimental approach and simulation with software assist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transfer process of CO2 absorbed by Mg(OH)2 slurry is mainly liquid-controlled, and slurry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are main contributory factors of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liquid sid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High concentration of CO2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its absorption because it leads to the fast deposition of MgCO3·3H2O crystals on the surfaces of unreacted Mg(OH)2 particles, reducing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magnesium hydroxide. Meanwhile, high CO32– ion concentration limits the dissolution of MgCO3 to absorb CO2 continually. Concentration of 0.05 mol/L Mg(OH)2, 15% vol CO2 gas and operation temperature at 35 °C are recommended for this CO2 capture system.
    • 李清萍; 王宇新; 贲宇恒; 王曼玲
    • 摘要: 目前高等教育中较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就是对专业基础课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探索.嵌入式创新基础素质培养是新兴的教学模式之一.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基础课全英文课程传质过程教学中成功应用了嵌入式创新基础素质培养教学模式,并以辅助自学为实施载体,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对嵌入创新基础素质培养的模式和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国内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