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过程强化

过程强化

过程强化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5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4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09112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膜科学与技术、石油化工、当代化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全国化工化学工程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第十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等;过程强化的相关文献由100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鑫钢、朱瑞林、初广文等。

过程强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4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9112 占比:99.73%

总计:109411篇

过程强化—发文趋势图

过程强化

-研究学者

  • 李鑫钢
  • 朱瑞林
  • 初广文
  • 陈建峰
  • 高鑫
  • 李洪
  • 刘国海
  • 李陆
  • 费维扬
  • 邹海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一慈; 潘艳秋; 王成宇; 范嘉禾; 俞路
    • 摘要: 以膜蒸馏海水淡化为背景,通过对自制导电炭膜通入直流电产生焦耳效应,开展焦耳效应强化膜蒸馏氯化钠水溶液脱盐过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煤基炭膜在100°C内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在实验范围内,炭膜对氯化钠的截留率在99.96%以上;焦耳效应对膜蒸馏渗透通量的提高率最高可达60%,且低温时焦耳效应对膜蒸馏的强化效果更好、电转换效率更高;引入的焦耳热除用于水分汽化外,还可提高料液温度、改善温度极化、增加传质推动力;焦耳效应同时对膜蒸馏过程传质系数产生影响,在进料温度为50~80°C时,受努森扩散和分子扩散影响,电流为1A时传质系数值将减小,电流为3A和5A时传质系数值将增大;膜蒸馏过程引入焦耳效应不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和额外膜结垢;在炭膜中引入电流不会破坏炭膜及其表面PDMS层的结构。本文研究内容丰富了膜蒸馏海水淡化过程的强化方法,也可为焦耳效应影响膜蒸馏过程的模拟研究及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 宋飞; 王君妍; 何林; 隋红; 李鑫钢
    • 摘要: 针对重质油矿溶剂萃取残渣中残留溶剂的回收和去除问题,本文在鼓泡分离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强化鼓泡分离工艺,探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对于鼓泡分离过程的影响,并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于鼓泡分离过程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种类对去除效果具有重要影响:SDS可以通过降低甲苯-水界面张力和增加固体表面的亲水性,促进甲苯液层从固体颗粒表面的脱离,进而强化鼓泡分离过程,该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然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_(14)TAB)和双亲性表面活性剂月桂基甜菜碱(SB-12)则通过增加固体表面的疏水性,促使颗粒离开溶液体系,抑制了鼓泡分离的进行,但由于SB-12对固体表面改性的程度弱于C_(14)TAB,SB-12的抑制作用弱于C_(14)TAB,且随鼓泡时间的延长,SB-12对甲苯-水界面张力的改变成为影响鼓泡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SB-12对鼓泡分离过程的影响由抑制转为强化,但C_(14)TAB在鼓泡分离过程中始终呈现抑制作用。上述结果对于类似的固相溶剂萃取后残留溶剂去除或回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刘昱浏
    • 摘要: 简要介绍了超重力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冶炼及冶炼烟气制酸中的应用情况及展望。超重力技术在高温冶金和材料制备、烟气净化除尘、烟气脱硫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且在烟气脱硫领域已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随着污酸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超重力技术有望在以气液两相反应为基础的污酸处理领域得以应用。超重力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项极具前景的过程强化技术,需要进一步在超重力反应器、微观尺度的机理模型、宏观尺度的流体动力学以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使该技术成为冶炼及化工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 伍青林; 张仕凯; 陈东
    • 摘要: 由于传质传热效果优异、反应选择性好、安全稳定等优势,微反应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和工业应用的众多方面。研究归纳总结近几年微反应器的设计与应用,首先介绍微反应器的制作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其次总结微反应器通道设计强化传质和传热的常用方法,然后介绍微反应器的最新应用进展,包括合成有机化合物/聚合物、纳米颗粒、能源物质以及生物医药等,最后对微反应器的设计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为微反应器的选材、加工制造、优化设计以及应用等方面提供有效指导。
    • 唐思扬; 李星宇; 鲁厚芳; 钟山; 梁斌
    • 摘要: 低能耗的CO_(2)捕集技术对“碳减排”有重要意义。化学吸收法是工业常用的CO_(2)捕集方法,过程能耗高、成本高,限制了大规模的工业应用。近年来,随着新型吸收剂的开发和吸收解吸装置的设计,过程能耗有所降低,在我国已有多套碳捕集示范装置。然而进一步降低捕集能耗,节约捕集成本是实现“碳中和”的不变追求。本文基于溶剂化学吸收CO_(2)研究,提出以下化学吸收法的研究方向:开发广泛的相变吸收理论,构建吸收体系数据库,建立定量预测模型,以实现吸收体系的分子设计;强化气液传质,设计液相传热部件和气液分离空间,研发高效吸收解吸设备,以提升碳捕集效率;耦合化学吸收和矿化,实现原位CO_(2)吸收固定,提升过程经济性。通过化学吸收技术的系统研发,以期促进低能耗的碳捕集,助力祖国实现“碳中和”。
    • 闫小康; 苏子旭; 王利军; 张海军; 曹亦俊; 刘炯天
    • 摘要: 煤气化渣因炭、灰包裹夹杂严重、嵌布粒度细,导致浮选分离困难,制约了其资源化利用。浮选大多发生在湍流环境中,调控湍流是强化微细颗粒矿物浮选回收的有效途径,湍流小尺度涡直接作用于微细颗粒运动,研究借助涡流发生器实施湍流涡调控以进行煤气化渣中的炭-灰浮选分离过程强化。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对涡流矿化管内部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涡流发生器结构对湍流特征参量及煤气化渣浮选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与矿物可浮性相适配的梯级涡流浮选过程。结果表明:管内矩形涡流发生器可诱导出发卡涡、流向涡及旋转方向相反的二次流向涡对,涡-涡、涡-主流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湍流动能、降低了涡尺度,有利于微细颗粒与气泡间的碰撞。涡流发生器的倾斜角度从25°增至55°时,湍流动能均值由0.041 m^(2)/s^(2)增到0.142 m^(2)/s^(2),最小涡尺度均值由16.10μm减至10.34μm。采用内置结构相同涡流发生器的均衡涡流浮选装置对煤气化渣进行炭-灰浮选分离试验,不同粒级浮选回收率表明,粒度越细,需要的湍流动能越大、涡尺度越小,诱发的湍流特性不当时颗粒可能从气泡表面脱附。在研究范围内,与-45,45~75μm煤气化渣颗粒相适配的最小涡尺度均值分别为12.74μm和14.71μm,相应湍流动能均值分别不宜超过0.080 m^(2)/s^(2)及0.056 m^(2)/s^(2);将不同倾斜角度的涡流发生器在矿化管内沿着流动方向有序排列,形成与矿物可浮性相适配的梯级涡流浮选过程,实现不同可浮性颗粒的逐步回收,浮选试验表明利用梯级涡流浮选装置进行煤气化渣炭-灰浮选分离时,可燃体回收率为89.99%,尾矿烧失量低至4.66%,优于相同条件下均衡涡流浮选装置和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浮选指标。通过对流体环境的物理调控,可为煤气化渣的炭-灰浮选分离提供新的过程强化方式。
    • 摘要: 由清华大学、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完成的面向复杂反应过程强化的微化工系统创制与工业示范项目,形成了多套万吨级工业微反应装备,在国际上引领了微化工技术的进步,获得2021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 封承飞; 曾奎; 田仪娟; 秦险峰; 全学军; 李纲; 邱发成
    • 摘要: 研究了采用一种自行设计的动-静耦合搅拌系统强化铬铁矿加压氧化浸出过程中的气-液-固三相传质以提高浸出效率,考察了各因素对铬铁矿中铬、铝浸出的影响,分析了铬铁矿液相氧化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在铬铁矿粒度小于58μm、搅拌速度800 r/min、氧分压2.4 MPa、氢氧化钠质量分数60%、碱矿质量比4/1、反应温度240°C、反应时间240 min条件下,铬、铝浸出率均大于97%;浸出过程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铬、铝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4.36、30.69 kJ/mol。
    • 刘梦溪; 范怡平; 闫子涵; 姚秀颖; 卢春喜
    • 摘要: 射流促使提升管反应器中产生了重要的介尺度流动结构,对产品的收率、选择性以及提升管内壁的结焦都有重要的影响。对近年来提升管进料区内射流流动行为及调控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二次流是造成传统进料区原料-催化剂浓度不匹配的主要原因。基于Kutta-Joukowski升力定律,从理论上介绍了二次流形成的机理以及主流、二次流轨迹的预测模型,给出了油剂逆流接触这一强化手段。针对常规催化裂化、吡啶碱合成等工艺,分别介绍了油剂逆流接触、双层喷嘴等不同的进料区流场强化方法、实验室研究结果和工业应用结果。结果显示,采用进料区强化方法后可以提高目标产品的收率并显著缓解反应器内部的结焦现象。
    • 闫鹏; 程易
    • 摘要: 采用反应-分离集成的膜反应器进行分布式制氢,对简化工艺、降低能耗、提升技术经济性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数学模型对甲烷蒸汽重整制氢过程膜反应器进行模拟,系统分析了渗透侧操作策略、反应压力、反应温度、钯基膜性能、催化剂性能对反应器行为的影响;并以1m^(3)/h甲烷最大程度转化为目标进行分布式制氢案例分析,详细比较膜反应器技术与“常规反应器+膜分离”工艺技术。结果表明,膜反应器在反应压力30atm(1atm=101325Pa)、反应温度500°C下操作可实现紧凑设计,比“常规反应器+膜分离”工艺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但是亟需研发更佳活性(10倍)的钯基膜和催化剂以实现显著的过程强化。模拟结果可为不同规模分布式制氢膜反应器的操作与设计及进一步的性能强化提供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