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传统民歌

传统民歌

传统民歌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314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052篇;相关期刊158种,包括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北方音乐、歌海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等;传统民歌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劲飚、周鸿德、曾遂今等。

传统民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2 占比:9.2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052 占比:90.67%

总计:3366篇

传统民歌—发文趋势图

传统民歌

-研究学者

  • 周劲飚
  • 周鸿德
  • 曾遂今
  • 于海营
  • 付晓玲
  • 冯晓玲
  • 叶军
  • 吴媛姣
  • 唐力
  • 张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欣悦
    • 摘要: 《探清水河》原是北京的传统民歌,以清末民初时期北京海淀区火器营村的民间真实故事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忠贞不渝的悲剧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有着对社会、家人、群体、个人的批判意义,且曲调具有典型的北京民歌特色,可谓“土生土长”的北京民歌。相较之我国各地异彩纷呈的民歌小调,或许北京的民歌显得“默默无闻”。然而在近几年,由郭德纲、张云雷改编的吉他弹唱版本《探清水河》在各种媒体平台(电视,抖音、快手短视频APP)的热度高居不下,引发众多民歌学者、专家、二人转爱好者、流行音乐爱好者的热议。因而,对民歌跨界传播的思考也在学者和音乐爱好者们中迅速升温。笔者通过对黄诗扶《探清水河》音乐的分析,探讨传统民歌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及改编。
    • 马慧茹
    • 摘要: 中国传统民歌拥有辉煌的历史和丰富的作品,在一代代民众的口传心授中延续至今。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传统民歌的发展传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当代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也为传统民歌的前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自媒体作为新兴的主流互联网平台,可以为传统民歌的社会传播提供理论转化、教育普及、编创构思、表演实践等领域的平台。凭借着独特的渠道承载功能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必然能够找到传统民歌新的发展亮点,并使其作品连同文化历史一起被公众所理解感知,从而获得美好的发展前景。
    • 初光统; 王磊
    • 摘要: 中国传统民歌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教育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音乐教育是继承发扬传统民歌、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研究基于文化认同视角,从文化认知、文化情感和文化行为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民歌教学策略,引领学生了解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张弛; 陈苏蕾; 张熳
    • 摘要: 中国传统民歌《绣荷包》是一首在劳动人民生活中出现、发展、传播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民歌。从《绣荷包》发展、流传到二度创作为前奏曲《绣金匾》都是十分具有研究意义的,且其具有多种版本,音乐形态与音乐内容都不一致。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绣荷包》差异性较大,它受到了地域间民风民俗、口音、文化差异等等影响。本文将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视角下对不同地区的《绣荷包》与改编后的《绣金匾》进行差异性分析。
    • 王禹桥; 郭建民
    • 摘要: 流行歌曲提取传统民歌中的典型音乐元素,并将其融入创作动机的做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音乐文化经典性和市场性的统一。创作实践中,流行歌曲采用了歌词嵌入式、词曲沿用式、旋律改编式、唱法演绎式等多种模式,将传统民歌精髓融入其中。如此处理能够实现简化叙事铺陈、场景迁移;完成语境交代、明确事物指代;烘托氛围渲染等功能。通过传统民歌的中介作用,实现流行歌曲市场化的目标指向。
    • 张彤彤
    • 摘要: 民歌从中华五千年历史中走来,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优秀传统民歌作品,在“十四五”时期对于民歌文化创新传承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本文则将从网络文娱分众化的趋势说开去,不仅论证了优秀传统民歌适应文娱分众化趋势的坚韧生命力;而且从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采风摄录这一角度提示了通过深化优秀传统民歌“文化内涵和审美风格”进而推进此类歌曲“活态传承”的工作方法;从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展演的角度提出了通过艺术实践驱动优秀传统民歌在当代实现曲目创新的路径;并全力的打造优秀传统民歌人才体系,为民歌文化发展注入人才动力,进行民歌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并据此揭示了依托移动互联网络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民歌的产业化创新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 刘雅丽
    • 摘要: 民歌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饱含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在经过长期发展、积淀后,民歌成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理文化学视角研究传统民歌流行与传播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民歌内涵,探索民歌在新时代的发展道路。《人文地理》和《中国音乐》期刊中的相关文献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 韩冰
    • 摘要: 音乐与舞蹈学院韩冰副教授2021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大别山民歌演唱人才培养”(2020-A-05-(021)-381)。大别山民歌是流行于大别山区的传统民歌,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别山民歌演唱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以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为依托,整合各种艺术创作资源、舞台演出资源、学术研究资源,使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地域特色的演唱体系相结合,实现大别山民歌演唱人才在演唱专业能力、演唱审美意识、国际视野等层面的全面提升。
    • 多吉顿珠
    • 摘要: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及各类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人类形成了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进而创作出了风格多样的劳动歌曲。这也使得劳动歌曲成为传统歌舞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就藏民族而言,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方式及历史文化具有差异性,这对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孕育了藏民族多样的音乐韵律。现结合萨班《乐论》的文献资料,采用田野调查法来研究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与特征。通过将国内外科学的发声方法与西藏传统民歌演唱结合,寻找西藏传统民歌的发展空间和现代化传承的方式,同时准确地体现西藏传统民歌演唱的多样性、时代性和艺术性。
    • 刘英焕
    • 摘要: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音乐文化正在逐步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在"挽救民歌,留住经典"热议话题的影响下,高校音乐教学承担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相关高校先后将山西、豫南、西藏等地的地域性民歌纳入了高校的音乐课程之中。民歌的融入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他们构建审美能力,对提升其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