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3610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戏剧艺术、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9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01篇;相关期刊672种,包括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大众文艺、北方音乐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科发展论坛等;民族声乐的相关文献由259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敦广、张曼、朱海芳等。

民族声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97 占比:66.6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01 占比:33.36%

总计:5399篇

民族声乐—发文趋势图

民族声乐

-研究学者

  • 徐敦广
  • 张曼
  • 朱海芳
  • 杨芳
  • 孟妍
  • 曹丽红
  • 谢琴
  • 刘瑾怡
  • 张桂仙
  • 张雪莲

民族声乐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李雯睿
    • 摘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对全国高校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在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在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学文化和民族情感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要求,学校应重视艺术经典教育,开设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优质美育教学课程,如戏曲、戏剧、舞蹈和音乐等,构建科学合理的美育课程教学体系,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传统音乐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视。而今,经历数百年的沉淀与发展,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已将中华神韵根植其中并代代流传,加之西方声乐技巧的引进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美育课程--现代民族声乐,通过现代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很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戏曲音乐文化。
    • 袁乞涵
    • 摘要: 南川区地处重庆南部,大娄山脉西北侧,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南川的民间艺术可谓"百家争鸣",本文研究的是南川的地方民歌。民歌产生于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又作用于生产和生活,是该地域社会最底层的文化形式之一,反映的是最原生的地域特征和习惯。作为一名民族声乐学习者,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川人,我应当运用自己的专业,将家乡的民歌唱出去。本文通过田野调研、资料收集、谱例分析等方式,对南川民歌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专业知识,对南川民歌的演唱进行了探索,并整理出自己对南川民歌演唱的理解。
    • 郑清元
    • 摘要: 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民歌文化及其戏曲唱腔作为主要依托,中国少数民族的现代声乐表演主要是根据中国汉字的发音特征及其审美要求,借鉴了西洋少数民族传统美声唱法的艺术技能和文化优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声乐演出形式。这和西洋美声歌曲演唱中对于旋律的认识和音乐的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传统民歌利用汉字的抑扬顿挫等音乐特点,体现出一定的音乐效果,在对于旋律认识的基础上,我国的少数民族声乐演唱要求字正腔圆。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民族声乐的风格特点,为了表现其特点,需要我们进一步熟悉现代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歌唱艺术的表现方式,以及对于艺术的美感鉴赏等,以此探究传统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对于现代民族声乐演唱创新发展的影响。
    • 赵洋洋
    • 摘要: 民族声乐如何从当代的高原走向世界的高峰,是时代命题,是新时代文艺人的责任,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必须坚持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构建民族声乐的新体系,确立好评价民族声乐的新标准,规范民族声乐教学训练的新范式,锻造出民族声乐的领军人才,用民族声乐的好作品鼓舞人、感染人,使民族声乐根植中国大地,繁荣世界文化,尽快改变民族声乐有高原无高峰的现状。
    • 许昆
    • 摘要: 我国民族声乐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仅受到了传统声乐审美意识的影响,其与戏曲、曲艺等传统声乐艺术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传统声乐艺术的了解越来越少,民族声乐演唱中体现出的民族风格也较为浅薄,甚至还存在演唱作品风格混杂的情况。基于此,本文简要概括了我国曲艺、戏曲发展情况,客观分析了民族声乐与曲艺、戏曲之间的关系,还阐述了民族声乐对曲艺、戏曲的吸收和借鉴内容,旨在为民族声乐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
    • 毛春蓉; 李湘兰
    • 摘要: 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作为表达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受人们喜爱。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会直接影响民族声乐的表演效果。演唱者在表演前要了解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蕴含的文化底蕴,并依托扎实的演唱技巧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对作品进行丰富化处理,从而激发观众的共鸣,在打动观众的基础上感染观众。本文首先陈述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然后在分析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重要性的基础上归纳对策,目的是使技巧与情感完美结合,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有序发展。
    • 王恩勤; 程炳杰
    • 摘要: 当代我国民族声乐长期受到西方美声唱法的影响,西方美声唱法蕴含的西方文化哲学影响和渗透着中国民族声乐美学发展,并形成了美学的现代性范式。我国民族声乐美学的现代性范式主要表现为本质主义美学范式和主体性美学范式,这两种范式带来了我国民族声乐审美的单向度理解。在解构本质主义和主体性美学的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构建以人文学科为基础,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美学思想的沃土,我国民族声乐美学范式才能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真正凸显其独特的话语体系,真正体现其蕴含的文化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从而完成其现代型转向。
    • 陈星汝
    • 摘要: 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常常呈现此消彼长的情况。针对文化的求同存异性,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为了使中国文化不断发展,民族声乐的发展也是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从我国多姿多彩的民族声乐艺术入手,探究目前民族声乐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时代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好民族声乐的措施。
    • 孙亚男; 李娜
    • 摘要: 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时候,音色是非常重要的模块,直接决定了声乐演唱的最终效果。与国外音乐相比来说,我国民族声乐的音色具有较强的色彩性,需要演唱者充分重视自身的音色调整与变换,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演唱效果。本文先阐述了我国民族声乐的音色特点,接着结合民族声乐演唱活动的实际情况,探索了音色变化的应用体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究了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有效音色调控技巧,最后还结合实例分析了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音色变化与调控的具体方式。
    • 李方琪
    • 摘要: 《蓝色乌江》是贵州地区颇具代表性的声乐作品,也是一首十分经典的歌曲。在创作上,它极富地域特色,在演唱技巧方面也颇具个性。因此,笔者试图从艺术特色、演奏技术、声音与情感、调性、伴奏等方面对此作品作出相关的研究,进而使得人们对于贵州本土的文化和音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民族艺术特色有更加深入的认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