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EBV

EBV

EBV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37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2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全国小儿血液与肿瘤学术会议等;EBV的相关文献由1090位作者贡献,包括罗兵、王云、刘万里等。

EBV—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5 占比:67.4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6%

专利文献>

论文:122 占比:32.28%

总计:378篇

EBV—发文趋势图

EBV

-研究学者

  • 罗兵
  • 王云
  • 刘万里
  • 周玲
  • 曹亚
  • 曾木圣
  • 曾毅
  • 王笑峰
  • 黄葆华
  • 况二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鲁丹; 张燚; 胡安; 李璨; 乔培培; 薛晓成; 陈晓平
    •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喉鳞癌组织中EB病毒(EBV)感染和TCAB1蛋白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TCAB1蛋白过表达在EBV感染阳性喉鳞癌组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1—2018年宁夏医科大学总院(n=113)及上海市眼耳鼻喉科医院(n=12)的125份喉鳞癌及癌旁组织标本进行EBV基因检测及免疫组化TCAB1蛋白定性检测分析、喉鳞癌患者术后生存分析。结果 肿瘤发生部位多位于声门区(92/125,73.6%),病程多在一年之内(91/125,72.8%);EBV感染喉鳞癌的阳性率为61.6%(77/125),且喉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CAB1蛋白主要在喉鳞癌组织的细胞核内表达;TCAB1蛋白阳性率为78.4%(98/125),其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BV感染、TCAB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喉鳞癌术后患者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肿瘤部位是喉鳞癌术后患者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发现EBV感染及TCAB1蛋白表达均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TCAB1基因参与了EBV感染喉鳞癌的发病过程。
    • 王淑妍; 张欢; 李璐; 张慧芝; 李俊丽; 黄春鑫
    • 摘要: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指原发于颅内、眼、软脑膜及脊髓等免疫豁免部位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且在确诊后6个月内无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器官、组织受累[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PCNSL的主要组织学类型,约占其95%以上,免疫功能正常和缺陷的患者均可发生。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检出率为4%~16%,而免疫缺陷会增加PCNSL的发病率,HIV感染的PCNSL患者EB病毒的检出率高达80%~100%[2]。
    • 张璐; 陆静钰
    • 摘要: 头颈部鳞癌(HNSCC)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发病超过55万,死亡超过30万人,吸烟和饮酒是其主要危险因素.HNSCC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基于TNM分期、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对于HNSCC的治疗,其5年生存率近年来一直没有改善,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当今研究热点是以免疫治疗为主的生物靶向治疗在HNSCC的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HNSCC相关生物标志物与免疫治疗预后的关系.
    • 杨欢; 尹列芬
    • 摘要: EBV相关的T/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T/natural killer-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s,EBV-T/NK-LPDs)是与EBV感染密切相关的一组罕见的谱系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EBV-T/NK-LPDs包括四种亚型:儿童系统性EBV+T细胞淋巴瘤、系统型T细胞和NK细胞型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及严重蚊虫叮咬过敏症.各亚型的临床症状、组织学和免疫表型上相互重叠,在临床过程中可能相互转变,明确诊断和精确分类都面临极大的困难.目前,EBV-T/NK-LPDs的病因学及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除造血干细胞移植外,暂无统一有效的根治方法.该文就EBV-T/NK-LPDs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预后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不同亚型EBV-T/NK-LPDs的认识.
    • 叶林; 陶凌怡; 夏成青; 陈红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横结肠EBV阳性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IP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横结肠黏膜息肉样隆起组织经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应用EBER原位杂交检测,分析其组织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下见肠黏膜呈息肉样改变,表面见溃疡,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散在淋巴滤泡,滤泡周围可见增生的梭形细胞.免疫表型:梭形细胞SMA胞质阳性,EBER原位杂交示梭形细胞胞核阳性.结论 胃肠道EBV阳性IPT临床少见,其诊断需结合形态学、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杂交检测.
    • 闵敏; 林莉; 毕成峰; 刘卫平
    • 摘要: 目的:对80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CNS DLBCL)进行临床病理学回顾性研究、免疫表型检测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检测.旨在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PCNS DLBC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及EB病毒检测,并进行Hans、Choi和Tally分型、统计学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Bcl-2、CD10、Bcl-6、Mum-1、GCET-1、BLIMP-1、FOXP-1和LMO-2的表达率分别为46.1%、8.8%、75.0%、57.5%、27.5%、11.3%、75.0%和26.3%;Ki-67指数为30%~95%,中位数为80%.Hans、Choi和Tally分型中Non-GCB型/ABC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63.9%、79.2%和90.0%)为最常见的亚型.EBV及EBER1/2-ISH的表达率均为3.8%.58.8%的患者术后未行其它治疗,其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6.3%、16.4%和4.6%.术后是否行其它治疗、采用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治疗和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and prednisone,CHOP)治疗是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相关因素(P均<0.001).结论:80例PCNS DLBCL患者年龄较国内外报道的小;以Non-GCB型/ABC型DLBCL为主;个别病例检出EB病毒感染;术后未行其它治疗组、未采用MTX治疗组和未CHOP治疗组的预后较差.
    • 杨子萱; 方红
    • 摘要: cqvip:例1女性,77岁,因腹胀入院。胃镜检查示鳞状细胞癌,遂行全胃切除根治术。患者无吸烟史,术后随访5年,全身CT示无其他部位肿瘤;例2男性,68岁,吸烟史近40年,因呕血入院。胃镜检查示鳞状细胞癌。行胃次全切根治术,术后随访4年,全身CT示无其他部位肿瘤。
    • 林华妹; 邹长棪; 胡丹; 苏颖; 廖锦容; 林可焴; 相智声; 郑雄伟; 林贤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PIWIL1和PIWIL4表达与EBV相关性胃癌(EBV-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EBVaG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胃腺癌111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鉴定EBVaGC,应用qRT-PCR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EBV阴性胃癌细胞株MKN-28、EBV感染的胃癌细胞株AGS-BX1、胃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IWIL1和PIWIL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和Logistic以及Cox分析PIWIL1和PIWIL4表达与EBVaGC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I-WIL1与PIWIL4在EBVaGC组中的表达均高于非EBV相关性胃癌(non-EBV-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EBVnGC)组(P<0.05).PIWIL1和PIWIL4在EBVaGC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556±0.096、0.778±0.440,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240±0.121、0.501±0.431,分别上调2.31倍及1.55倍(P=0.033,P=0.029).AGS-BX1中PIWIL1与PIWIL4表达水平高于GES-1和MKN-28(P<0.01).PIWIL1和PIWIL4表达与胃腺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PIWIL4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低表达组差(P=0.007).Logistic及Cox分析显示PIWIL4表达与EBVaGC的预后相关(P<0.05),是EBVaGC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BVaGC中PIWIL1和PIWIL4过表达,并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PIWIL4与患者总生存期相关,是EBVaG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IWIL4可能是判断EBVaG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 蔡丽娟; 任妹; 刘剑荣; 潘幸
    • 摘要: 目的: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DNA检测的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疑似EBV感染进行诊疗的120例患者,进行EBV核酸采集提取,将已知EBV-DNA含量标本作为阳性对照,予以PCR检测.对比EBV-DNA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EBV-DNA阳性检出率在儿童检出率明显高于成人(P0.05);儿童EBV-DNA阳性检出率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中;发热、咳嗽、颈淋巴结肿大d患儿EB病毒检出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EBV感染以儿童最常见,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检测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治疾病,降低重症疾病发生.
    • 胡妙芬; 林立; 张良基; 汪铁柱; 李浩; 叶煜铭
    •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单向活瓣支架在COPD患者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1年4月于该院行支气管内单向瓣膜支架术的6例COPD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肺功能、影像变化、6 min步行距离(6 MWD)、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CAT评分)、并发症结果.结果 经支气管镜于靶区段支气内置人单向阀瓣膜支架可改善COPD患者术后1、3个月的呼出气第1秒力占预计值比(FEV1%pred)、CAT评分、6 MWD,术后6个月、1年疗效改善不明显甚至略有所下降;常见手术并发症为痰栓、瓣膜开合欠佳、气胸、肉芽、移位、感染,2例因感染取出支架,1例效果不佳取出;2例出现自发性气胸经置管引流后拔管好转,患者评估指标仍改善.结论 COPD患者行支气管内单向阀瓣膜支架对近期患者的肺功能、活动耐量及CAT评分均有改善,并发自发性气胸经治疗后不影响EBV的疗效,但是由于并发症等因素远期疗效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