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3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327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现代医用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第10届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学术会议暨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研讨会等;炎性假瘤的相关文献由162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中耀、李明信、王兴华等。

炎性假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7 占比:97.47%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1.90%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0.63%

总计:633篇

炎性假瘤—发文趋势图

炎性假瘤

-研究学者

  • 吴中耀
  • 李明信
  • 王兴华
  • 马建青
  • 乔英艳
  • 于国
  • 庞友鉴
  • 李国辉
  • 李永平
  • 王芹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琪; 赵建宁
    • 摘要: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假体无菌性松动和局部软组织不良反应。在置换术后关节假体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假体微动、磨损微粒/离子刺激、液压波动、应力遮挡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假体周围骨组织丢失和软组织不良反应。既往文献对上述因素单一作用导致骨溶解的讨论较多。本文主要从关节置换术后病理生理进程的角度出发,探讨假体微动、磨损微粒/离子刺激、液压波动等因素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失败中的协同作用。上述致病因素所导致的炎性假瘤、骨溶解甚至是无菌性松动,均可以是无临床症状的,但其持续进展,终将导致置换手术失败。
    • 王友红; 柳勇; 韩婷婷; 韩雷
    •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MR对比增强T1WI(CE-T1WI)纹理分析鉴别诊断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泪腺淋巴瘤(淋巴瘤组)和25例泪腺炎性假瘤(炎性假瘤组)的眼眶MRI表现,基于CE-T1WI提取病灶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游程矩阵、绝对梯度、自回归模型和小波变换6种共279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组间比较、组内相关系数(ICC)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最佳纹理特征,建立核函数分别为线性核(LK)、多项式核(PK)和径向基函数核(RBFK)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筛选最优核函数。针对最佳纹理特征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RI表现,以最优核函数建立联合模型;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鉴别诊断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的效能。结果相比炎性假瘤组,淋巴瘤组病灶边界更清晰、强化更均匀(P均0.05)。共201个纹理特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筛选10个最佳纹理特征用于建立SVM分类模型,其中PK为最优核函数,相应SVM分类模型鉴别诊断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的效能最佳,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0.47%、88.00%、89.13%及0.93,联合模型分别为95.23%、92.00%、93.47%及0.96;联合模型与最优SVM分类模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结论基于MR CE-T1WI纹理分析可有效鉴别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
    • 李沅武; 马刚; 郭佩琦; 崔煜艳
    • 摘要: 目的研究眼眶炎性假瘤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诊治的40例(40只眼)眼眶炎性假瘤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应用SonoLiver软件分析超声造影资料,以炎性假瘤和正常眼眶组织进行对照分析获得动态血管模式(DVP)曲线、时间-强度(TI)曲线及相关定量数据。结果炎性假瘤常规超声表现为内部呈混合回声或低回声,其内可探及较丰富或少许彩色血流信号;超声造影DVP曲线多呈正向波形;TI曲线多呈快进慢出模式,即造影剂填充早于正常眼眶组织,内呈低-中等增强,造影剂消退晚于正常眼眶组织。定量数据: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炎性假瘤组高于对照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炎性假瘤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眶炎性假瘤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具有特异性,有助于眼眶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申钿; 冯莉莉; 申艳光
    • 摘要: 目的分析IgG4相关眼眶疾病的MRI表现,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IgG4相关眼眶疾病22例患者MRI资料,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MRI影像特点。结果22例患者中,Mikulicz病13例,MRI表现为泪腺弥漫性肿大,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略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炎性假瘤9例;泪腺型2例,表现为泪腺弥漫性肿大,边缘模糊;弥漫型3例,病变可同时累及眶隔前组织、眼肌、视神经、眼环、泪腺、眶内脂肪或眶周组织;混合型3例,3例均可见泪腺增大、眶隔前组织受累,2例同时累及眼外肌,1例额神经增粗;肿块型1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受累组织MRI 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等-略低信号,增强呈中度-明显强化。22例患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中13例为Ⅰ型或Ⅱ型,7例为Ⅲ型,2例为IV型。增强前信号强度(SIpre)为596.8±146.5、最大信号强度(SImax)为1326.3±276.8、最后一个时相信号强度(SIlast)为1245.8±272.0,达峰时间(Tpeak):SIpeak所对应时间为(81.1±41.5)s,峰值强化指数(CIpeak)为1.16±0.39、最大强化率(ERmax)为1.29±0.44、流出率(WR)为(11.2±8.5)%。DWI呈高信号,ADC值为(0.88±0.24)×10^(-3)mm^(2)·s^(-1)。结论IgG4相关眼眶疾病MRI表现复杂,眶内多种组织受累,其中泪腺受累最常见,MRI能准确显示IgG4相关眼眶炎性疾病累及范围、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该病的诊断及随访具有重要的意义,动态增强扫描及DWI能为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施慧彬; 冯俊; 王磊; 张翘楚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兰某,女,64岁,主诉左眼眼睑上方异物感5年余,视力逐渐下降。2015年因自觉眼睑上方异物,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泪腺脱垂”,未予处理。2016年6月自觉症状加重,于某三甲医院就诊,经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示为左侧泪腺区软组织影,考虑炎性或淋巴增生性病变可能性大;左侧上颌窦、筛窦、额窦粘膜增厚。予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左眼泪腺组织显慢性炎症,间质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形成,腺泡萎缩,纤维组织增生,局部组织细胞聚集,纤维组织变性,肉芽肿形成。明确诊断为“左眼炎性假瘤”。口服泼尼松片治疗6个月(具体不详)。2016年曾因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于外院就诊予左眼虹膜周切术,后续眼压正常未予特殊处理(具体不详)。2016—2020年期间左眼肿胀疼痛异物感复发2次,视力下降,分别予口服甲泼尼龙片、放疗治疗。2020年7月复查MRI(图1A-1C)提示:异常信号范围略增大;左眶内直肌较前略增粗。
    • 李松; 陆轶杰; 吴建武; 蒋新卫
    • 摘要: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hepat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HIMT)是一种少见的肝脏交界性肿瘤,是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以肝脏局部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为病理特征的炎性病变。据文献统计,在我国HIMT的发病率约为1/118.56万,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超过70%[1]。Pack等[2]于1953年首次报道了HIMT并称之为一种肉芽肿性假瘤。近年来HIMT的报道逐渐增多,但误诊误治率仍较高,提高对HIMT的病理学基础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近期收治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HIMT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张丽卿
    • 摘要: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近年来新定义的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伴纤维化和硬化的疾病,可出现多器官受累,以受累脏器肿胀、硬化、组织中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及血清中IgG4增高为临床特点。由于炎性浸润及纤维化可导致器官和组织的肿大及硬化,发生阻塞或压迫症状,易形成炎性假瘤及肿块性病变,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
    • 齐智依; 皮啸环; 王兴华; 姜发纲
    • 摘要: 眼眶与鼻窦由于解剖因素与生理基础的关系,使炎症或肿瘤常相互波及形成沟通性占位;眶鼻沟通性梭形细胞肿瘤性质的不断转化在临床上未见报道。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IPT)、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梭形细胞肉瘤(spindle cell sarcoma, SCS)属于梭形细胞肿瘤(spindle cell tumors)中炎性反应性病变、侵袭性肿瘤、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本文首次报道1例由IPT、转化为IMT,最终转化为SCS的梭形细胞眶鼻沟通性病例。
    • 鲜军舫
    • 摘要: 虽然头颈部结构微细复杂,但高分辨率MRI显著提高了头颈部结构和病变的显示能力。本文论述了定量MRI在视神经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视网膜母细胞瘤侵犯筛板后视神经、鼻咽癌、口咽癌、喉癌、甲状腺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涎腺多形性腺瘤、淋巴瘤和炎性假瘤等头颈部疾病的显示与评估、鉴别诊断、分期与分级、疗效评估与预测、预后预测以及发生机制研究方面的作用,并阐明了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解决思路。未来建议严格做好临床研究设计,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按照统一的诊断、评估和预测标准,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全国多中心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提升定量MRI在头颈部疾病诊疗中的价值,并在临床推广应用,提高诊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 赵田镜; 郑波
    • 摘要: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CT征象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8例周围型肺癌和74例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其CT征象的差异.结果 分叶征、短毛刺、胸膜凹陷征象周围型肺癌发生率显著高于炎性假瘤,而长毛刺、切线征和尖角征周围型肺癌发生率显著低于炎性假瘤(P<0.05).周围型肺癌主动脉期强化明显,于120s左右达到CT值高峰,42例(72.41%)侵犯或包绕邻近血管;炎性假瘤肺动脉期病灶逐渐强化,于90sCT值达到最高峰,52例(70.27%)对邻近血管产生推移.结论 周围型肺癌与炎性假瘤在多项CT征象中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病灶其CT增强时相血流灌注及与血管关系存在一定特征性,故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检查有利于其鉴别诊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