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分泌物
鼻咽分泌物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17887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父母必读、健康、祝您健康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等;鼻咽分泌物的相关文献由18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小芳、董琳、刘传合等。
鼻咽分泌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17887篇
占比:99.99%
总计:917956篇
鼻咽分泌物
-研究学者
- 陈小芳
- 董琳
- 刘传合
- 周晓聪
- 吴荣熙
- 李昌崇
- 李锦燕
- 王国健
- 邹继珍
- 陈育智
- 陈超
- 何矣然
- 张嘉琳
- 张静
- 李孟荣
- 林剑
- 沙莉
- 游义彬
- 王前江
- 许东亮
- 赵京
- 严冰
- 严纯雪
- 乔丽津
- 任伟
- 何丽丹
- 何扬帆
- 何爱萍
- 余颖芳
- 傅琨
- 刘丛发
- 刘丽
- 刘卫平
- 刘成贵
- 刘树佳
- 刘欣凤
- 刘永连
- 刘秀珉
- 刘秀芊
- 刘翱
- 刘静
- 卜桦
- 吉昱姿
- 向海鸥
- 吴敏
- 吴莎
- 吴铁峰
- 周国强
- 唐正梁
- 姚玲
-
-
李晨熙;
李欣;
赵艳艳;
孟祥多;
杨丽华
-
-
摘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简称UACS,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多是因为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经过滴流后刺激局部气管或支气管的痉挛而引起的咳嗽.但就目前研究来看UACS的病因机制及治疗方法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对现今临床上对UAC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简单的总结与归纳,以便更好的进行临床试验与研究.
-
-
何矣然;
游义彬
-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3日-2017年9月3日在本院就诊的50例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对比EBV-DNA阳性率和平均值.结果 观察组EBV-DNA阳性率(70.00%)、平均浓度[(4.95±1.16)×102 copies/mL]都高于对照组(8.00%、0×102 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的定性、定量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诊断.
-
-
李哲;
刘树佳;
陈加家;
周国强;
翁玉玲;
赵毅
-
-
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课题组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收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再采用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方法对其VCA-IgA、EA-IgG、NA1-IgA、Rta-IgG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以分析其早期诊断价值.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CA-IgA、EA-IgG、Rta-IgG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的准确性为90.00%,明显高于VCA-IgA、EA-IgG、NA1-IgA、Rta-IgG单一检测的准确性81.67%、83.33%、78.33%、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分泌物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阳性检出率准确性较高,与单一检测指标相比,临床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
-
何矣然;
游义彬
-
-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3日-2017年9月3日在本院就诊的50例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慢性鼻咽炎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EBV-DNA)检验,对比EBV-DNA阳性率和平均值.结果 观察组EBV-DNA阳性率(70.00%)、平均浓度[(4.95±1.16)×102 copies/mL]都高于对照组(8.00%、0×102 copies/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分泌物EB病毒DNA的定性、定量检测有利于鼻咽癌的诊断.
-
-
-
-
摘要:
B组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colonisation,GBS)是革兰阳性菌,定植于产妇的阴道和胃肠道中。约50%带菌母体的新生儿会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GBS,导致其中1%-2%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出现肺炎、败血症和/或脑膜炎。因此,GBS感染是婴幼儿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危险因素是母体和新生儿菌群定植。母乳中的低聚糖(human milkoligosaccharides,HM Os)是否能保护婴儿抵抗GBS感染目前仍是未知数。HM Os的类型取决于母亲的基因组成,
-
-
王敏;
王林霞;
汤鲁明;
严纯雪;
潘国权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段和不同季节婴儿肺炎病毒病原学谱。方法对1073例婴儿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鼻咽分泌物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73例肺炎患儿中,病毒检出阳性406例,阳性率为37.8%,其中混合感染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最高,共检出334例,占82.3%;1~6个月龄小婴儿 RSV 感染率为36.4%,与>6~12个月龄大婴儿 RSV 感染率的2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 <0.05);冬春季 RSV 感染率为39.7%,显著高于夏秋季的13.6%;冬春季副流感病毒3感染率为1.8%,显著低于夏秋季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7, P <0.05)。结论婴儿肺炎病毒病原学最常见的为 RSV,对于小婴儿和冬春季要注意 RSV 感染,夏秋季要注意副流感病毒3感染。%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iral etiology spectrum of different age and different seasons for neo-natal pneumonia.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1 073 cases of neonatal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line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were used to detect nasopharyngeal secretions of newborns,the test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In 1 073 cases with neonatal pneumonia,406 cases were detected positive with virus infected,the positive rate was 37.8%,7 cases were mix infected.334 cases were infected by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which had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accounting for 82.3%;RSV infection rate in 1 -6 month baby was 36.4%,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6 -12 month -old baby with RSV infection rate 26.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 =12.25,P <0.05);RSV infection rate in winter and spring group was 39.7%,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utumn and winter group(13.6%);PIV3 infection rate in winter and spring group was 1.8%,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autumn and summer group(9.1%),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 =31.27,P <0.05 ).Conclusion RSV is the most common viral in neonatal pneumonia,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yed to RSV infection control in small babies and at winter and spring,pay attention to PIV3 infection at autumn and summer.
-
-
孟燕妮
-
-
摘要:
初春是万物萌发,百花盛开的季节,也是气候多变,乍暖还寒的季节。各种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开始滋生繁殖。小宝宝呼吸道发育尚不完善,最易遭遇细菌病毒侵袭而引发上呼吸道感染。今天,我们请来了呼吸科的专家,和大家聊聊宝宝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要点和护理方法。
-
-
-
孙虹
-
-
摘要:
根据"2015年1月27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的北京某大厦发生麻疹爆发疫情"的报道,针对此次突发事件,1月29日,吉林省12320管理中心对12320全体座席员集中强化学习麻疹知识。培训针对麻疹主要症状、治疗原则、预防措施以及其他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咨询员更准确的理解麻疹知识的含义,熟练掌握知识的要点,更快捷的解决咨询问题。
-
-
-
王琳;
朱优立;
马崧;
李倩;
吉昱姿
-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中的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 DNA,EBV-DNA)的临床意义.rn 方法:收集鼻咽癌患者及慢性鼻咽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标本各45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标本中的EBV-DNA水平,并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rn 结果:鼻咽癌患者组的鼻咽分泌物中EBV-DNA的阳性率为73.3%(33/45);慢性鼻咽炎患者组的鼻咽分泌物中EBV-DNA的阳性率为8.9%(4/45),鼻咽癌患者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患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鼻咽癌患者组的EBV-DNA平均浓度为(3.62±0.18)X102 copies/ml;慢性鼻咽炎患者组的EBV-DNA平均浓度为0 copies/ml,鼻咽癌患者组的EBV-DNA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rn 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对患者鼻咽分泌物中的EBV-DNA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其结果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