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亲环境行为

亲环境行为

亲环境行为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62425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研究、品牌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二届全国生态与环境心理学大会、首届中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等;亲环境行为的相关文献由279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建平、段雯祎、田浩等。

亲环境行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2425 占比:99.93%

总计:162546篇

亲环境行为—发文趋势图

亲环境行为

-研究学者

  • 吴建平
  • 段雯祎
  • 田浩
  • 郭利京
  • 刘贤伟
  • 李文明
  • 李桦
  • 王建明
  • 符容
  • 赵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亚飞; 盛靓; 彭海云; 邱凡硕; 辛素飞
    • 摘要: 近10年来,对亲环境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逐渐从行为主体的个体内部因素转向行为相关的社会外部因素。本文对影响亲环境行为的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层面的相关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包含微观(个体内部因素)、中观及宏观(外部情境因素)不同层次的前因变量,并对亲环境意愿与行为加以区分的系统整合模型。根据该模型的理论框架,指出未来对亲环境行为研究的具体方向及对我国环保工作的启示。
    • 王宇菲; 田虹
    • 摘要: 一直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与亲环境行为的实施主体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采用以企业社会责任的微观视角为基础,引入目标层次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内容的研究思路,构建“组织干预—目标一致性—亲环境行为”框架,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关联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员工角色内和角色外亲环境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企业社会责任关联对于员工角色外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要大于角色内亲环境行为;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于员工角色内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要大于对角色外亲环境行为;自我和谐能够在二者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 陈彦; 安礼杰; 陈红; 丰超
    • 摘要: “国际湿地城市”已作为全球各个国家或地区青睐的世界级绿色城市名片.在淮安积极申报“国际湿地城市”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以城市居民为调查样本,对其参与“国际湿地城市”申报的态度和湿地亲环境行为进行测量和评价,试图揭示人们对于政府倡导行为的参与和支持意愿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意识.基于300份淮安城市居民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参与“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态度和湿地亲环境行为均处于中等偏上(较强烈)水平,其中,居民参与“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态度包含申报动机、申报机会和申报能力三个维度,湿地亲环境行为包括湿地亲环境维护行为和湿地亲环境促进行为.同时,居民参与“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态度的三个维度和两种湿地亲环境行为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二者有相互促进作用.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以助力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国际湿地城市”申报,引导和提升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理念,从而实现城市形象,湿地生态与居民旅游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 陈丽萍; 黄明明
    • 摘要: 课题组采用文字阅读材料情绪启动范式,探究不同性质的道德情绪水平对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积极和消极道德情绪启动操作均有效,相比较于中性实验组,积极道德情绪组和消极道德情绪组被试的亲环境行为水平更高。实验结果证明,积极道德情绪可以引发大学生亲环境行为,消极道德情绪也可以引发大学生亲环境行为
    • 柳建坤; 张云亮
    • 摘要: 公众参与是加快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亲环境行为则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体现。已有文献主要关注传统媒体对亲环境行为的舆论引导功能,但较少关注新媒体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个体的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并且从环境知识视角进行机制分析。研究发现:公众的亲环境行为总体上并不积极,但公域环境行为比私域环境行为更加活跃;互联网使用对私域环境行为和公域环境行为都具有促进作用;环境知识是互联网使用促进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相比于“互联网—私域环境行为”的关系,环境知识在“互联网—公域环境行为”关系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
    • 王冲; 吴晓梅
    • 摘要: 通过分析建筑工人、普通居民、投资者三类人群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基于亲环境行为、绿色建筑内涵及特征的文献梳理,构建自我感知、环境塑造、深层体验3个维度的绿色建筑适宜性评估指标,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构建的指标进行剖析。
    • 张璐; 乌云特娜; 金童林; 贾彦茹
    • 摘要: 为探讨自然联结、地方依恋、环境关心及青少年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自然联结量表、地方依恋量表、环境关心问卷及亲环境行为问卷,对501名青少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自然联结、地方依恋、环境关心及青少年亲环境行为两两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自然联结和地方依恋均对青少年亲环境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环境关心在自然联结和地方依恋对青少年亲环境行为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 余军; 鄢慧丽
    • 摘要: 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极大推动了国内滑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地方特质和游客感知可影响游客的亲环境行为,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崇礼密苑云顶滑雪乐园为研究案例地,引入地方特质变量,依“地方特质—游客感知—行为意向”的逻辑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滑雪游客的亲环境行为。通过对359份滑雪游客调查问卷数据进行Smart-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①滑雪游客感知可进一步划分为体验感知和价值感知2个维度,游客体验感知对游客亲环境行为影响显著,而价值感知影响不显著;②地方特质包括自然环境特质和社会环境特质,两者对游客体验感知和游客价值感知均具有显著影响;③游客体验感知和价值感知在滑雪旅游地自然环境特质与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均存在中介作用,而游客价值感知在地方社会环境与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④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因素复杂,在不同旅游目的地与不同旅游者特征属性下表现出不同的影响路径。据此,滑雪旅游目的地管理经营者应在充分了解地方特质的情况下,因地制宜,从提高游客体验感知和游客价值感知两方面,改善游客亲环境行为,促进滑雪旅游目的地与滑雪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
    • 王晨阳; 张宇; 陈登航
    • 摘要: 公众参与低碳减排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对1167名公众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公众低碳减排行为受理性和道德的双重驱动,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结果意识、责任归属和个人规范正向影响公众低碳减排行为意向,进而影响公众低碳减排行为;态度与公众低碳减排行为意向之间无显著正向关系,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明晰了在低碳减排等亲环境行为中,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各个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和影响路径,进一步明确了计划行为理论在亲环境行为研究中的适用性和解释边界。
    • 屈明; 关磊
    • 摘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多数国有林场受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转型与改革,逐步形成国家森林公园。当代城市病“肆虐”,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为躲避、疏解日常压力躲入森林公园,城市周边、特殊地区的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度假在节假日异常火爆,但是森林旅游开发也使森林自然生态环境遭到损坏,城市化正在对自然界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1]。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底线与开发尺度应该如何平衡,本文以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天池村为研究对象,探究国家森林公园内村落开发策略,实现阿尔山天池村森林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