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1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7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812篇;相关期刊737种,包括经济研究导刊、商业研究、会计研究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七次年会、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第28次年会暨“十八大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商务管理创新(2013)”研讨会、2012中国(虎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合作论坛等;非正式制度的相关文献由1419位作者贡献,包括杜威漩、刘卓珺、蒋万胜等。
非正式制度
-研究学者
- 杜威漩
- 刘卓珺
- 蒋万胜
- 叶德珠
- 朱智刚
- 熊必军
- 敖小波
- 朱启才
- 杜军林
- 沈其新
- 王理
- 王青梅
- 田旭明
- 胡钦晓
- 饶旭鹏
- 高满良
- 龙云
- 何美然
- 刘兆军
- 刘福森
- 宋渊洋
- 弓联兵
- 张智豪
- 张细移
- 徐细雄
- 易军
- 曹休宁
- 朱雷
- 李彬
- 李新
- 李路
- 李龙飞
- 杨文森
- 杭慧芹
- 林浩
- 梁秀文
- 段旭颖
- 段鸣鸣
- 王正军
- 王璐
- 田湘波
- 罗能生
- 胡少华
- 胡晓霞
- 荆丽丽
- 谭政
- 贺宇倩
- 辛杰
- 邓旭
- 郑建明
-
-
张立恒
-
-
摘要:
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持续性、非强制性和广泛性特征。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整体框架,非正式制度属于正式制度的重要补充,起到软约束的作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正式制度在实际中尚存一定空隙,企业内部控制更多的需要与市场经济适应的价值观、道德观和风俗习惯来补充支持,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健全非正式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其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和效率功能。
-
-
赵春雷
-
-
摘要:
受独特的文化场域的影响,我国慈善组织内部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张力。这一张力由慈善组织内部正式与非正式权力互侵对方领地所致,表现为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效力的挑战,其本质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竞争,在慈善组织内部造成合法运作与非法操作混杂,进而导致慈善组织难以规范运行,并损害了公共利益。为消除这一张力,政府应在宣传现代公益理念、塑造人们公益精神的基础上,引导慈善组织厘清并稳固正式与非正式权力间的界线、建立更有效的正式制度执行机制、抑制非正式制度的消极作用,实现慈善组织内部制度体系的优化,保障慈善组织规范运行。
-
-
许倩
-
-
摘要:
近年来,预防电信诈骗一直是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主题,但大学生受到电信诈骗的案件仍屡见不鲜。校园安全研究工作者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了L大学的10起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电信诈骗风险感知降低情境可分为自我效能型、应激反应型、得寸进尺型和光环效应型4类;现有的安全教育中,正式制度与之错位而缺乏有效性,而非正式制度中的安全文化、经验迁移和消费观念等,可以有效地匹配以上4类风险感知情境,从而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针对性。
-
-
潘子成;
易志高;
柏淑嫄
-
-
摘要:
面对信息披露违规屡禁不止的现实情境,突破以往正式制度的研究框架,从儒家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视角系统考察了其对企业信息违规披露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企业所受到的儒家文化影响程度越高,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概率和频次就越小。考虑到模型可能存在遗漏变量以及测量偏误等内生性问题,本文以公司所在地区的贞节牌坊数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回归,研究结论依然保持不变。此外,以上关系在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以及外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更为明显,这表明儒家文化这一非正式制度与企业内、外部正式制度在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上存在替代关系。拓展性研究发现,儒家文化主要通过抑制管理者自利行为和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这两条路径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本研究丰富了儒家文化与信息披露违规的研究内容,对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倡导以儒治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
舒安妮;
鲁春霞
-
-
摘要: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原有的体育教学体系已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体育课程进行适当的变革,而在变革过程中必定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制度与非制度因素2个方面探讨体育课程在变革中的影响因素。
-
-
赵文举;
张曾莲
-
-
摘要:
在正式制度所不能及的改革盲区内,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得到非正式制度的配合和支持?利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5年322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超效率DEA模型,实证检验了官员返乡任职后“乡土情结”这一非正式制度对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和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官员返乡后“乡土情结”有效扩大了官员家乡财政教育投入的规模,这种扩大作用主要发生在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然而,“乡土情结”并没有改善财政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官员返乡任职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怀停留在教育经费数量的表面而缺乏对教育经费使用质量的关注。研究结论为教育改革如何获取非正式制度的支持提供了“乡土情结”的思路,并据此对当前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
-
-
陈烁;
张含宇
-
-
摘要:
本文选取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儒家文化会正向促进企业成长。儒家文化会形成所在地非正式行为规则,以此约束企业及其内部的个体行为,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企业管理能力和生产资源的利用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推动企业成长。进一步发现,以道教和佛教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宗教与儒家文化之间存在互补效应;正式制度、对外开放程度会增强儒家文化与企业成长性的正向关系。
-
-
谢巍
-
-
摘要: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浙江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探讨了村规民约和邻里效应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村规民约和邻里效应均对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排放两种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同等条件下,村规民约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程度比邻里效应要高;③考虑调节效应后,村规民约能够增强邻里效应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的政策措施,对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借鉴意义。
-
-
于晓红;
朱纯漪;
陈茂南
-
-
摘要:
高管作为上市公司战略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其个人特质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非正式制度视角探讨了董事长在籍贯地任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董事长籍贯地与企业注册地相同时,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得到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家乡情怀对公司业绩的提升作用在国有公司中更为显著,对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在股权集中度高、外部审计质量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对公司业绩的正向作用有一部分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实现的。研究结论丰富了高管特征与公司业绩研究领域的文献,为研究非正式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借鉴。
-
-
刘益东
-
-
摘要: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我国大学法定的制度安排,是大学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的组织制度和组织现象。在此尝试从组织学的视角切入,从横向(一般与特殊)、纵向(宏观到微观)两个维度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行组织分析,对这一组织现象作理论上的梳理,尝试达到深化认识、为进一步优化执行提供思路的目标。组织学的基本思路是从组织与个体的有限理性出发,考察组织结构、组织激励、信息不对称、非正式制度、外部情境对组织的影响等一系列议题,概而言之,是探讨组织现象背后的多重逻辑。
-
-
耿鹤;
辛贵哲;
乔雅楠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由于很多传统村落已经丧失了活态遗产的原真性的本质,所以从村落中剥离出"活态传统村落"并予以重视有非常强烈的必要性.而使得其活态得以保持的根本,还依赖于由非正式制度对村落居民形成的精神载体——场所结构.宏村作为典型的旅游型"活态传统村落",存在旅游空间结构蚕食传统场所结构的问题.故笔者以宏村为例提出提升中国活态传统村落非正式制度约束的空间机制,构建以制度约束影响行为路径,行为路径造就场所结构,场所结构加强场所精神,场所精神巩固制度约束的研究路径,剖析传统村落场所结构内在规律,探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活态的保护策略.
-
-
-
-
-
-
刘荣昕
- 《第十四届(2019)中国管理学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基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本文以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的论资排辈文化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供了相应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论资排辈文化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存在的论资排辈文化会抑制内部控制有效性.同时,本文还证明了在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企业的论资排辈文化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抑制作用越弱,而在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的地区,企业的论资排辈文化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抑制作用越强.本文从论资排辈的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出发,拓展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非正式制度与企业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