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方认同

地方认同

地方认同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地理、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018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学理论、黑龙江史志、旅游学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五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2017中国传播学论坛暨新世界注意视野下的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等;地方认同的相关文献由316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竑、刘博、李丹梦等。

地方认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14.5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1018 占比:85.12%

总计:1196篇

地方认同—发文趋势图

地方认同

-研究学者

  • 朱竑
  • 刘博
  • 李丹梦
  • 仲雨婷
  • 冯佳佳
  • 卢松
  • 吴必虎
  • 唐顺英
  • 孙一鸣
  • 张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阚如良; 曾煜
    • 摘要: 旅游商品是特殊的商品,符号价值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旅游商品符号的双层表意结构分析入手,探讨了旅游商品符号价值的功能性和情感性、旅游商品地方感对旅游地及游客的二元性.旅游商品符号的所指为旅游地符号,能指为旅游者心理或行为模式符号,而这二者又均具备完整的符号结构.在旅游者地方感建立的过程中,旅游商品对旅游地游憩的氛围、民风民俗、文化传播的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旅游者通过旅游商品这个"讲述者"及其与地方之间的联结,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与旅游地的感情,或是融入其中进而产生感情的投射,认同或向往这种地方感.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符号价值的肯定即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地方感认同,旅游商品的符号价值大小不是取决于其本身固有的物质属性,而是取决于它本身的文化符号以及旅游者对旅游商品地方感的感知和认同.
    • 黄坤; 吴文恒; 杨毕红; 史海金
    • 摘要: 地方认同是衡量人地情感、理解人与地方认知关系的重要概念,能够反映人地互动的复杂动态关系。企业社区作为重要的城市居住空间,理解居民地方认同对于科学开展城市社区更新、街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安市西北第一印染厂社区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社会环境变迁和社区重构影响下,居民个人身份与地方认同的变化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企业社区居民个人身份认同是从单位人向社会人,以及未来作为留守老年群体的转变。2)延续传承的集体记忆维系居民积极式认同,社会交往生疏化和社区管理社会化加剧地方认同弱化,破败的建筑环境和落后的配套设施带来消极式认同。3)居民在生活、成长的企业社区环境和社会互动中构建了自身及对地方的认同,随着外部社会环境与内部居民个体特征而变化。外部社会环境的国企改革、住房改革使企业转轨、社区社会空间转变,加以居住时间差异、个体特征、心理因素与个人经历变化等内部因素,共同塑造居民的地方认同及其变化过程。
    • 张静; 施德群
    • 摘要: 节庆活动是地方文化重现的重要情境,在地方认同构建、居民幸福感提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广州迎春花市参与者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发现节庆活动参与者在涉入程度和涉入方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活动涉入与地方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影响参与者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意向认同三个方面构建地方认同。同时,活动涉入对参与者的幸福感有积极影响,组织活动方可以通过影响生活满意度和正向情感来提高参与者的幸福感。
    • 赵文举; 张曾莲
    • 摘要: 在正式制度所不能及的改革盲区内,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得到非正式制度的配合和支持?利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5年322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超效率DEA模型,实证检验了官员返乡任职后“乡土情结”这一非正式制度对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规模和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官员返乡后“乡土情结”有效扩大了官员家乡财政教育投入的规模,这种扩大作用主要发生在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然而,“乡土情结”并没有改善财政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官员返乡任职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怀停留在教育经费数量的表面而缺乏对教育经费使用质量的关注。研究结论为教育改革如何获取非正式制度的支持提供了“乡土情结”的思路,并据此对当前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
    • 梁冰
    • 摘要: 城市近郊乡村受城市发展影响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快速过程,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乡村场域交汇,使乡村景观与功能发生转型。运用观察法与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研究乡村文旅语境下不同的行动主体展开景观实践及地方认同消解与重构过程,研究发现,各方主体通过物质景观营建和非物质景观重构,形塑了新的乡村景观,并在对立与调适中赋予传统乡村以新的文化意义,重塑了地方认同,形成新的乡村共同体。
    • 章瑞; 刘勇
    • 摘要: 城市是一种文化形态,影响着栖生于其间的媒介之生长机制及特征,广告则承载了国家、民族与社会身份塑造等多元因素。文章通过分析分别位于上海和天津的《良友》画报和《北洋画报》1926年—1937年间的广告图像表征,从媒介地理学的视角,在民国时期的特殊社会历史语境中,沿着“地方中的媒介”和“媒介中的地方”两条路径,考察两画报如何以图像表征其地方意象,结合南北地缘和社会思潮差异,探索民国时期画报广告如何参与地方感的塑造。
    • 尹小伊; 陈家兴; 江森源; 阳小容
    • 摘要: 在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古村落的旅游价值正不断得到重视,旅游业对稳定乡村人力资源、助力乡村发展的作用越发凸显,在常态化风险防控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情境下,韧性成为旅游古村落风险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以广东丹霞山夏富古村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挖掘了影响旅游古村落组织韧性的重要因素,并构建模型进行了定量检验。结果表明:旅游古村落成员的情绪管理能力、成员多样性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韧性;地方认同在情绪管理能力与组织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组织成员多样性与组织韧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并为提高旅游古村落组织韧性、促进古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旅游领域内有关组织韧性的研究内容,可为新时代旅游古村落组织韧性在成员层面的提升路径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并为后续对旅游古村落组织韧性研究提供中介分析的重要参考。
    • 李林竹; 王丹; 李艳军
    • 摘要: 消费者与地理标志品牌的地域关系是影响其偏好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研究从家乡与近乡视角为地理标志品牌巩固和拓展品牌内群体提供了理论参考,但还缺乏对外群体地理标志品牌偏好提升路径的相关研究。文章基于人口频繁流动的社会背景,采用调查法收集了433份有效问卷,探讨了消费者居住流动性对“他乡”地理标志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居住流动性正向促进消费者对他乡地理标志品牌的购买意愿和对他乡的地方认同;他乡地方认同在居住流动性和他乡地理标志品牌购买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区域形象正向调节居住流动性对他乡地方认同和他乡地理标志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地理标志品牌市场容量扩张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 杨勇; 邹永广; 孙琦
    • 摘要: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泉州市晋江梧林侨乡为例,从地方意义叠写中的实体维度、社会关系、地方价值观3个层面考察侨乡地方意义叠写的建构特征,揭示了旅游发展背景下侨乡地方意义的叠写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包括海外华侨在内不同主体的地方认同问题。研究发现:1)人地错位下的意义叠写主要通过想象和旅游系统等传导机制完成,使侨乡呈现出海外华侨“形式上不在场”,但“内容上处处在场”的特征,并且推动梧林向传统与现代杂糅的地方格局转变。2)地方意义的叠写具有关系属性,多元互动是其形成过程中的显著特征。地方意义本质上是人地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人地关系不再由传统的地缘关系或亲缘关系决定时,人与地方这一对弱纽带关系也并不能够通过地方意义加以巩固,表现为“侨—眷—乡”关系的异化。3)在地方价值观上,侨乡地方意义经历了从家尺度到国家与民族尺度的意义叠写,凸显了旅游背景下权力对地方意义的选择性表征,动态展演了不同主体的空间价值观取向之争和国家主流文化价值观对地方的引领。4)旅游发展背景下侨乡地方意义叠写引发了海外华侨兼具工具性和选择性的“购物车”式认同以及本地居民的差异化认同,不同主体的认同结构充满张力、分异乃至冲突。
    • 马云; 钱俊希; 唐雪琼
    • 摘要: 红色历史的集体记忆嵌入动态的地方建构和空间生产过程,成为地方性重构的有力素材。文章以云南省宾川县新庄红军村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文本分析等质性方法,从地方性景观与话语的再建构,以及地方性情境创设的空间实践,探讨新庄村的地方性建构机制。研究发现:具体的地方要素在地方-记忆的互动关系中起中介承启作用。地方要素既促进红色旅游情境下记忆的唤起、存储与再创造,又对集体记忆重新建构的地方特质、意义与场所精神进行地方性元素表达。旅游情境创设与地方性展演使集体记忆不断得到投影、表达与重构,推动差异化的地方叙述与体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