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机场
高原机场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航空、交通运输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2680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航空学会总体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2011全国仿真技术学术会议、2011年底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术交流会等;高原机场的相关文献由26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序、罗凤娥、陈琳等。
高原机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680篇
占比:98.75%
总计:12841篇
高原机场
-研究学者
- 张序
- 罗凤娥
- 陈琳
- 付令
- 段黄科
- 华欣
- 夏洲
- 张子彦
- 张炳祥
- 徐驰
- 成永勤
- 李天华
- 杨武年
- 潘军
- 陈柏松
- 万健
- 付聪
- 侯勇
- 俎振洲
- 兰梓州
- 刘宏
- 吴涛
- 周伟
- 周琮玮
- 唐顺仙
- 孙贵文
- 孟庆磊
- 宋一鑫
- 岑国平
- 张立
- 易世忠
- 李家南
- 李积富
- 李跃春
- 牟艳彬
- 王东
- 王士鹏
- 王海服
- 王玉冰
- 种小雷
- 程勰
- 蔡良才
- 谢春庆
- 谭力
- 赵炜
- 邵斌
- 陈彬
- 陈治怀
- 高勇
- 黄仪方
-
-
段黄科
-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飞行中襟翼卡阻的三种情况,给出不同运行条件下襟翼卡阻着陆距离和着陆速度的计算方法,着重研究了不同跑道环境对高原机场着陆距离的影响程度,总结了减小襟翼卡阻着陆距离和着陆速度的方法和风险控制措施,为飞行机组和运行控制人员正确处理空中襟翼卡阻故障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撑。
-
-
李志浩
-
-
摘要:
1月28日13时45分,由南方航空公司新疆分公司执飞的乌鲁木齐-昭苏航班降落在昭苏天马机场,标志着新疆第一个高原机场完成首飞,即将正式投入运营。昭苏天马机场位于我国西北边境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总投资6.4亿元,海拔1739米,占地约2561亩,2019年9月25日开工建设,2021年6月23日工程跑道全线贯通。
-
-
潘凯;
谢春庆;
赵新杰
-
-
摘要:
依托西部某高原机场工程案例,开展高填方边坡动力响应变形特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动力响应呈现坡顶最剧烈,坡脚次之,中部最弱,位移和加速度具明显的高程放大效应的特征,并与地下水工程效应密切相关;强震作用易引发填方边坡产生过大沉降、不均匀沉降及侧向变形会导致边坡开裂、隆起,甚至大规模滑移,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
-
张坤;
汤丰豪;
闫旭;
李文慧
-
-
摘要:
前言我国民航管理部门规定海拔高度大于1524m的机场称之为高原机场,海拔高度大于2438m的机场称之为高高原机场。机场跑道是机场建筑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机场跑道的正常运行,事关机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机场跑道的运行性态就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目前关于跑道混凝土结构静力分析已经相对成熟,但由于跑道混凝土为薄层结构.
-
-
王青;
宗军耀
-
-
摘要:
RNP AR功能主要用于高原/高高原机场,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对各子系统有严苛的误差要求。RNP AR总系统误差指标分配包括飞行技术误差、导航系统误差和航迹定义误差。RNP AR值越小,代表对系统的导航精度要求越高,则其误差指标也就需要越小。在民用飞机设计中,RNP AR系统误差指标的分配和确定非常复杂,需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分析和实现。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原/高高原机场因为实际地形需要运行RNP AR 0.1,但相关适航文件对垂直方向上系统的误差指标尚未发布明确的规定及要求,未对航空器相关系统/设备提出具体的误差指标要求。为此,文中通过分析计算,提出一种适用于民用飞机RNP AR 0.1系统在垂直方向上的误差指标分配方法,对影响RNP AR垂向精度的相关系统/设备提出具体的误差要求,并基于波音B737⁃800飞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备正确性、合理性和工程可实现性,适用于民用飞机RNP AR 0.1系统的设计研发及验证。
-
-
邵斌;
李柯;
黄文广;
王观虎;
侯照;
陈奇奇
-
-
摘要:
高原气候环境特殊,空气稀薄,飞机在高原机场运行时,起降性能受气温气压影响显著,飞机载重受到限制.基于高原机场飞机起飞着陆性能的分析,提出飞机减载的判定准则和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轮胎速度、跑道长度、刹车能量和道面承载能力等因素对飞机起降质量的限制.根据运动学理论分析起飞离地、着陆接地平衡状态,得到离地速度与起飞质量、接地速度与着陆质量的关系,计算轮胎速度限制的最大起飞着陆质量;分析高原机场跑道长度计算理论,利用解析积分法计算跑道长度限制的飞机最大起飞着陆质量;将刹车能量对飞机起飞着陆质量的限制转化为决断速度对飞机起飞着陆质量的限制,通过决断速度计算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采用ACN-PCN(aircraft classification number-pavement classification number)评价法,确定飞机的最大起飞着陆质量.以某高原机场为例计算某型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和最大着陆质量,给出了具体的减载方案.研究表明,对于正常起飞和正常着陆,轮胎速度对最大起飞质量和最大着陆质量影响最敏感;对于一发失效,刹车能量对最大起飞质量影响最敏感.
-
-
赵国富
-
-
摘要:
文章分析了设计高原机场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给出系统合理的逻辑结构和功能结构设计,最后以三维地理数据维护子功能为例给出了实现.系统设计符合民航系统的实际,能满足现有需求,可以更好地提高西部高原机场的管理水平和运行安全.
-
-
高勇;
宋一鑫;
唐顺仙
-
-
摘要:
针对处于复杂气象环境的高原机场,提出一种联合风速、风向、云底高度和主降/次降能见度的机场跑道利用率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的跑道利用率,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的仅采用风速和风向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某高原机场为例,首先对气象观测资料和机场运行记录数据进行匹配和预处理等操作;其次,结合提取的机场跑道可用状态数据,对云量、云状和云底高度等参数的特征进行统计,进而分析它们与机场跑道状态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设计了 3种方案,即侧风和云底高度,侧风和主导能见度,联合侧风、主导能见度和云底高度等进行实现,并将各自的计算结果与真实机场跑道利用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联合侧风、主导能见度和云底高度的计算方案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性最高且标准差最小,证明了优化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
-
高勇;
宋一鑫;
唐顺仙
-
-
摘要:
针对处于复杂气象环境的高原机场,提出一种联合风速、风向、云底高度和主降/次降能见度的机场跑道利用率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的跑道利用率,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的仅采用风速和风向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某高原机场为例,首先对气象观测资料和机场运行记录数据进行匹配和预处理等操作;其次,结合提取的机场跑道可用状态数据,对云量、云状和云底高度等参数的特征进行统计,进而分析它们与机场跑道状态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设计了3种方案,即侧风和云底高度,侧风和主导能见度,联合侧风、主导能见度和云底高度等进行实现,并将各自的计算结果与真实机场跑道利用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联合侧风、主导能见度和云底高度的计算方案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性最高且标准差最小,证明了优化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
-
岳谭谭
-
-
摘要:
结合高原机场运行特点及要求,从签派放行的角度,建立了高原机场签派放行指标体系,并借助模糊数学相关理论提出了一种高原机场签派放行辅助决策方法.在签派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建立签派放行决策支持模型,通过对数据分析处理,得出量化的签派放行正常率值,以实现辅助签派放行的目的 .
-
-
陈召斌;
刘佳钰
- 《中国航空学会总体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对我国西藏地区高原机场自然环境进行了介绍,针对我国歼击机进驻西藏地区高原机场限制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措施,对进驻西藏地区的飞机提出了一些启示.歼击机进驻高原机场,首先根据军方提供的使用要求及飞机具体限制,制定合理可行的研制技术要求,根据要求开展方案的设计、试验及试飞等工作。对歼击机进驻西藏地区高原机场的一般限制条件及其解决措施,还需根据具体要求、机型等进行确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