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特征
气象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67篇、专利文献67347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地球、气象研究与应用、海洋预报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第二十一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气象特征的相关文献由53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绍毅、张小玲、林锡贵等。
气象特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347篇
占比:99.75%
总计:67515篇
气象特征
-研究学者
- 周绍毅
- 张小玲
- 林锡贵
- 苏志
- 黄梅丽
- 卞林根
- 周悦
- 宋金妹
- 于春海
- 付官成
- 俸波
- 刘建忠
- 刘贞
- 刘超
- 包涛
- 周长城
- 唐利利
- 姚森敬
- 孙丽华
- 崔粉娥
- 张功林
- 张子昊
- 张振宇
- 张果军
- 徐晓峰
- 曹立松
- 朱时阳
- 李卓环
- 李青春
- 李鹏
- 殷自力
- 毛智政
- 王乐
- 王健
- 王永明
- 田树军
- 程凯
- 罗翔
- 舒胜文
- 花丛
- 逯昌贵
- 邓雨荣
- 郭鸿鸣
- 陆龙骅
- 陈元峰
- 陈宇星
- 陈炎森
- 陈超
- 陈辉
- 高源
-
-
花丛;
江琪;
迟茜元;
刘超
-
-
摘要:
为了解我国夏半年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基于2015—2020年夏半年(4—10月)空气质量监测、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结合统计学方法与主观经验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时段内我国大气污染呈单污染比例升高、臭氧(O_(3))与PM_(2.5)污染“双高”污染事件减少的特征,中东部大部分地区O_(3)超标日数增加、PM_(2.5)超标日数减少的“跷跷板”效应十分明显.通过对污染过程的分析发现,区域O_(3)污染持续性特征明显,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持续时间超过10 d的O_(3)污染过程共有6次,最长持续时间为15 d.与之相比,复合污染过程表现出离散性(区域污染过程少)、间歇性(持续性过程少)的特征.区域O_(3)污染过程发生时的气象条件一般为最高温度较高、风速较小、混合层高度较低,但东北地区在大气扩散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仍会出现区域O_(3)污染.通过对地面天气分型的分析发现,均压场型和低压控制型为O_(3)污染出现时最主要的两种地面天气形势,高压控制型下出现O_(3)污染的概率相对较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倒槽控制下也有一定概率的O_(3)污染出现.研究显示,我国中东部地区夏半年O_(3)污染影响显著,关注不同地区O_(3)污染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大气复合污染防控有一定积极意义.
-
-
叶来敏;
叶忠生;
王南玉
-
-
摘要:
出门看天气,结合气象特征发展业务,已经成为当前的刚需。无论是行业发展还是社会生活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如何有效的开展气象业务服务,不仅仅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提升行业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很显然,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质量不仅仅与相关的监测技术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受到管理方式、流程等的直接影响。本文就气象业务服务的特征与功能,以及影响综合气象业务服务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
-
雒福佐
-
-
摘要:
为了更好地融合分析地理信息数据与气象信息数据,预测出准确的气象特征,完成气象的安全监测预警工作,设计一种基于WebGIS的特殊气象特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在系统硬件区域内更新设计系统运行的基本架构,为系统软件区域提供运行基础;在系统的软件区域融入最新系列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排除环境因素对于气象特征预测的干扰,完成特殊气象特征的预测;最后通过对比实验测试,证明设计的特殊气象特征安全监测预警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对于特殊气象特征的预测不具有延时性,从而提高系统对气象事件预测的准确效果,最快速度做出防范措施,降低气象带来的危害。
-
-
林秋寒;
蒋荣复;
吴丽娟;
林楠;
梁宝元
-
-
摘要:
基于莆田市环境监测站的逐小时臭氧(O_(3))数据和气象常规资料、EC和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气流轨迹模型(HYSPLIT)对莆田市2020年11月8日夜间近地层O污染过程的气象特征和潜在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11月8日,O_(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ρ(O_(3)-8h)]超过国家二级浓度限值(160μg·m^(-3))。夜间O_(3)污染期间,本站气压较高(1022.5 h Pa左右),地面受冷空气影响,主导风向为偏北风,风速在4.5~5.0m/s之间。大气边界层高度从8日14时(1035m)逐渐下降,与O_(3)的变化趋势相反,当ρ(O_(3)-1h)于23时达到最大值,此时大气边界层高度大致稳定(800m左右),不利于O_(3)扩散。潜在源的分析结果显示,潜在源贡献因子(WPSCF)高值区(>0.4)主要出现在浙江北部,浓度权重轨迹分析(WCWT)高值区(>100μg·m^(-3))主要出现在浙江东南部和福建东北地区。
-
-
-
-
摘要:
气候特点,五月立夏在天文学上表示:即将告别春天,夏天马上开始,温度明显升高,雨水比谷雨更多。同时,这又是一个植物旺盛生长的重要节气。而小满则代表各种农作物到了旺盛生长期。高温多雨、空气闷热潮湿,均是小满时的气象特征。中医建议中医理论认为此时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心对应“夏”,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同时也提醒人们夏季需要更多地保养心脏。
-
-
张声岚;
匡贞伍;
马航;
张烈平;
邓金海
-
-
摘要:
在WSN节点太阳能光伏自供电系统中,光伏电池板的部署角度是影响获取太阳辐射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阐述了光伏电池板固定过程中的倾斜角度和方位角度,给出了倾斜角和方位角的最佳角度部署策略.在此基础上,以桂林某大学(E110.3°,N25.07°)为部署实验地点,利用PVsyst 6软件对光伏电池板最佳倾斜角和方位角的部署策略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实验地点,最佳倾斜角度为20°,最佳方位角度为偏正东方向-1°~偏正西方向4°.同时,通过Meteonorm软件,以NASA提供的桂林市太阳能光照辐射量数据为例,对最佳角度部署模式(倾斜角度取20°,方位角度取1°)和水平面部署模式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从年度光照总辐射量来看,相对于水平面部署模式,本文提出的最佳角度部署模式能获取更多的能量,稳定性更好,性能更优越.
-
-
邵清军
-
-
摘要:
目前的大气污染程度变化及气象特征分析方法未标准化处理连续雾霾环境数据,导致其分析精度较低、相对误差较大.为此,提出连续雾霾环境下大气污染程度变化及气象特征分析方法.在预处理连续雾霾环境数据后,综合玻尔兹曼机、受限玻尔兹曼机和BP三种神经网络建立深度置信神经网络分析模型,从而分析大气污染程度变化及气象特征.实验中,对比不同方法的相对误差后发现,此次研究的连续雾霾环境下大气污染程度变化及气象特征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分析精度和较小的相对误差.
-
-
单立
-
-
摘要:
为解决作物需水量测算方面的问题,本文以牟定县试验区为例,在介绍其气象特征(包括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雨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作物需水量测算方法,为试验区作物的灌溉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保证作物灌溉用水的合理性,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或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
-
叶明华;
陈康
-
-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人口、财产愈趋集聚,在面临极端暴雨、台风、洪涝等大灾风险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和造成的社会影响相较以往更加严重,这也对城市大灾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和台风"烟花"为例,对极端自然灾害的气象特征、损失状况及保险保障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时点优化城市大灾风险管理的对策。
-
-
-
Tian Lingdi;
田灵娣;
Li Shibo;
李士波;
Wang Chunying;
王春迎;
Xie Zhihui;
谢志辉;
Ma Jingjin;
马景金;
Wang Tao;
王涛;
Niu Pengfei;
牛朋飞
- 《第二十二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为了研究柏乡县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污染特征及形成原因,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月份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2018年1月14-20日的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重污染过程中PM2.5/PM10比值(0.67)较清洁天气时(0.46)高,进入采暖季之后,NO2/SO2的比值整体下降53.00%,且重污染天气的比值相比清洁天气低11.9%,说明进入采暖季后,燃煤源贡献相对增加,重污染时燃煤源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平时略重.重污染期间呈现出气温高,风速小,相对湿度偏高的气象特征.
-
-
刘炜桦;
赵晓莉
- 《第二十二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通过自贡市特殊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了当地冬季雾霾高发的原因,并以2017年12月21日~2018年1月3日号自贡市严重的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为例,借助空气质量数据、地面气象要素、高空观测数据,分析气象因素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雾霾的形成是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和特殊的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无风或静风以及稳定的大气层结,使大气扩散能力减弱,造成污染物堆积,当自贡为偏东偏北气流时,污染物在风的输送作用下易在山前的平原地区汇聚,造成市区污染物累积而浓度升高.自贡受到本身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特征的限制,大气自净能力不强,污染物背景浓度高,大气环境容量小,容易出现雾霾.
-
-
霍耀强;
李敏;
蒋美合
- 《第二十一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近年来哈尔滨重污染天气频现,分析了哈尔滨市2015-2016年重污染天气的变化规律,结合后向轨迹模型从气象条件等方面初步探讨了重污染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重污染时期,PM2.5浓度变化最显著,为年均浓度3.9倍,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3.1倍,PM10、SO2、CO、NO2、O3分别为年均浓度的3.2、2.9、1.9、2.0、0.7倍,为二级标准的1.9、0.67、0.5、1.2、0.3倍;污染物质量浓度秋冬与春夏差异不显著,秋冬整体污染水平较高,污染程度与季节差异及气象条件紧密关联;重污染主要气象特征有:春季气温、湿度昼夜变化显著,冬季湿度整体水平高,温度起伏较明显,采暖期大量化石燃料燃烧是冬季重污染天气主要成因.
-
-
马敏劲
-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霾污染,河北地区是霾天气出现频繁的区域之一,石家庄的霾污染尤其严重.随着霾污染的加重,霾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大量的流行病学显示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肺疾病的门诊人数有密切关系,同时,霾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结果表明持续一周的霆会对人体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其中对强迫、抑郁和焦虑3种症状影响最大。
-
-
刘欣;
刘筠;
刘远征
- 《2021第九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 2021年
-
摘要:
黄河下游的生态状况关系到沿岸群众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黄河下游河道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将成为华北平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根据"宽河固堤、稳定主槽、因滩施策、综合治理"的思路,黄河下游河道和滩区需要综合提升治理.而推进下游生态廊道建设,促进人水和谐,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1].湿地分布情况则是生态廊道建设的关键.黄河下游河道湿地作为湿地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一定具有典型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的所有功能,但对于黄河下游及其沿岸的生态系统来说,黄河湿地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生态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
-
刘欣;
刘筠;
刘远征
- 《2021第九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 2021年
-
摘要:
黄河下游的生态状况关系到沿岸群众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黄河下游河道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将成为华北平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根据"宽河固堤、稳定主槽、因滩施策、综合治理"的思路,黄河下游河道和滩区需要综合提升治理.而推进下游生态廊道建设,促进人水和谐,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1].湿地分布情况则是生态廊道建设的关键.黄河下游河道湿地作为湿地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一定具有典型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的所有功能,但对于黄河下游及其沿岸的生态系统来说,黄河湿地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生态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
-
刘欣;
刘筠;
刘远征
- 《2021第九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 2021年
-
摘要:
黄河下游的生态状况关系到沿岸群众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黄河下游河道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将成为华北平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根据"宽河固堤、稳定主槽、因滩施策、综合治理"的思路,黄河下游河道和滩区需要综合提升治理.而推进下游生态廊道建设,促进人水和谐,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1].湿地分布情况则是生态廊道建设的关键.黄河下游河道湿地作为湿地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一定具有典型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的所有功能,但对于黄河下游及其沿岸的生态系统来说,黄河湿地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生态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
-
刘欣;
刘筠;
刘远征
- 《2021第九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 2021年
-
摘要:
黄河下游的生态状况关系到沿岸群众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黄河下游河道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将成为华北平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根据"宽河固堤、稳定主槽、因滩施策、综合治理"的思路,黄河下游河道和滩区需要综合提升治理.而推进下游生态廊道建设,促进人水和谐,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1].湿地分布情况则是生态廊道建设的关键.黄河下游河道湿地作为湿地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一定具有典型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的所有功能,但对于黄河下游及其沿岸的生态系统来说,黄河湿地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生态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
-
刘欣;
刘筠;
刘远征
- 《2021第九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 2021年
-
摘要:
黄河下游的生态状况关系到沿岸群众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黄河下游河道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将成为华北平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根据"宽河固堤、稳定主槽、因滩施策、综合治理"的思路,黄河下游河道和滩区需要综合提升治理.而推进下游生态廊道建设,促进人水和谐,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1].湿地分布情况则是生态廊道建设的关键.黄河下游河道湿地作为湿地的一种特殊类型,不一定具有典型湿地水文生态系统的所有功能,但对于黄河下游及其沿岸的生态系统来说,黄河湿地具有特殊的功能与生态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
-
王娟怀;
李梓贤;
杨守懋
-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1604号台风“妮妲”于2016年8月2日03时35分正面袭击广东省,给广东省的经济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失,本文针对受1604号台风“妮妲”影响的广东省状况,经雨量遥测站资料的收集、省三防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以及气候中心评估科的评估结果,对台风“妮妲”的形成、发展过程、结束等特征以及该次台风带来的各种灾害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为今后更好地预报相似台风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