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骶管阻滞

骶管阻滞

骶管阻滞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8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儿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714篇;相关期刊309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八次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2013九江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暨国际针刀医学论坛、北京结直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卢克捷学术思想研讨会等;骶管阻滞的相关文献由1495位作者贡献,包括苗琼、陈霞、刘茂东等。

骶管阻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7 占比:27.88%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46%

专利文献>

论文:1714 占比:71.66%

总计:2392篇

骶管阻滞—发文趋势图

骶管阻滞

-研究学者

  • 苗琼
  • 陈霞
  • 刘茂东
  • 唐莹
  • 姚玉笙
  • 彭为平
  • 拾翠翠
  • 杨勇
  • 梁秀萍
  • 王仁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楼其锋; 沈荣荣; 杨鑫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方法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60例需择期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T组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镇痛,L组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骶管阻滞术后镇痛。观察收集术后48 h内各时点小儿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肠道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4、8、12、24、48 h两组患儿FLACC及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时间[(10.57±3.29)h]早于L组[(12.94±2.63)h],且T组术后肠道排气时间[(8.61±3.74)h]早于L组[(10.84±3.2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组腹胀(26.67%)、尿潴留(16.67%)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组(6.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阻滞的腹腔镜手术小儿,术后镇痛良好,不良反应少,利于实现快速康复。
    • 张广磊; 张平; 冯学会; 段瑞; 范会敏; 程峰; 胡军; 李仁虎
    • 摘要: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年龄1~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骶管组(D组),每组45例,D组在全麻插管后进行骶管穿刺,穿刺成功后均注射0.2%罗哌卡因1 mL/kg,C组不行骶管阻滞。同时对2组患儿进行麻醉深度监测Narcotrend指数维持在C2~D1(69~47),记录2组患儿麻醉前、骶管阻滞后5 min、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拔管时、术后4、8、12、16及24 h婴幼儿疼痛评分(FLACC),患儿术后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儿术后在拔管时[(3.75±0.71)分vs.(5.84±0.97)分]、术后4 h[(3.02±0.50)分vs.(4.88±0.71)分]、8 h[(2.91±0.36)分vs.(4.53±0.75)分]时的FLACC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均P0.05)。结论骶管阻滞可以有效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加快术后康复。
    • 冯应辉; 万彩云; 张永华; 许凯; 章征兵; 李明; 闵伟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骶管阻滞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在我院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ASAⅠ-Ⅱ级尿道下裂患儿10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骶管阻滞,对照组药物选用利多卡因与舒芬太尼合剂,观察组药物选用利多卡因,舒芬太尼以及小剂量纳洛酮。观察患儿术前(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60 min(T2),90 min(T3)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于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检测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记录患儿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1h疼痛情况以及呕吐,呼吸抑制,瘙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疼痛评分及麻醉效果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呕吐、呼吸抑制及瘙痒发生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对照组在T1、T2、T3时的RR、SPO_(2)较观察组低,而HR、MAP、TNF-α、IL-6、IL-8在T1、T2、T3时较观察组高。结论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骶管阻滞中,术中镇痛效果更强,不良反应更少,可以安全的应用于小儿手术当中。
    • 王琦; 田思禹; 席宏杰
    • 摘要: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是前列腺增生最常见的手术方式。膀胱痉挛是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的主要因素,表现为术后突发的膀胱间歇性痉挛性绞痛、急迫的尿失禁和导尿管周漏尿,并伴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对老年患者极为不利[1-3]。目前膀胱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膀胱内注药、全身用药等[4-9],但治疗效果均欠佳,且阿片类药物常因副作用大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硬膜外麻醉延迟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而且由于其阻滞平面较高仍伴随膀胱痉挛的发生[10-11]。因此寻找一种有效预防和治疗膀胱痉挛的方法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有证据支持疼痛传入C纤维的传入信号直接作用于骶运动神经的突触并引发了膀胱痉挛性收缩[12-13]。
    • 李采薇; 金雨葶; 周盈丰; 饶裕泉; 王晓凑; 蒋学斌; 袁开明; 李军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引导下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DPNB)联合会阴神经阻滞在儿童阴茎整形术中的效果。方法60例行阴茎整形术患儿随机分为3组:骶管阻滞组(CB组)、改良DPNB组、改良DPNB联合会阴神经阻滞组(US组),每组20例。患儿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置入喉罩后并保留自主呼吸,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神经阻滞均采用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液,CB组骶管注入1 ml/kg,改良DPNB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会阴入路阴茎背神经阻滞、单侧注入0.15 ml/kg,US组行改良DPNB组相同阻滞并增加0.1 ml/kg行会阴神经阻滞。观察围术期生命体征、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及增加吸入七氟烷浓度情况,苏醒期躁动、术后疼痛、尿潴留、下肢运动阻滞、恶心呕吐及术后补救镇痛等并记录。结果US组与改良DPNB组术后镇痛时长和首次排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镇痛时长明显长于CB组(P<0.05),首次排尿时间小于CB组(P<0.05);PACU期间、术后2 h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CB组(均P<0.05)。US组、CB组术中体动、需增加吸入七氟烷浓度的例数均明显少于改良DPNB组(均P<0.05),且术后2及4 h疼痛评分低于改良DPNB组(均P<0.05),神经阻滞不完善率及术后补救镇痛率也低于改良DPNB组(均P<0.05)。结论改良DPNB联合会阴神经阻滞用于儿童阴茎整形术可提高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且优于骶管阻滞及改良DPNB,不良反应少。
    • 林伟巍; 戴双波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的两种不同给药路径联合骶管麻醉对小儿斜疝修补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福建省立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择期行斜疝修补术的患儿9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年龄2~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system,ASA分级)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BDcau组、BDnas组和B组,每组30例。3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骶管阻滞,BDcau组采用1μg/kg右美托咪定+0.25%左旋布比卡因1ml/kg骶管阻滞,BDnas组采用1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0.25%左旋布比卡因1ml/kg骶管阻滞,B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滴鼻+0.25%左旋布比卡因1ml/kg骶管阻滞。记录3组患儿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术后2、4、8、12、16、24h FLACC(face,legs,activity,crying,consolability)儿童疼痛评估量表评分及心率;记录术后对乙酰氨基酚使用例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Dcau组和BDnas组的麻醉镇痛维持时间[分别为(13.9±2.7)h、(14.0±2.9)h]比B组[(8.2±2.5)h]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Dcau组和BDnas组间麻醉镇痛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8)。与B组比较,BDcau组和BDnas组术后12h、16h的FLACC评分、心率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24h BDcau组和BDnas组对乙酰氨基酚使用例数均为2例(6.67%),少于B组[10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7,P<0.001)。3组患儿均未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斜疝修补手术中,1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联合骶管阻滞骶管阻滞加入1μg/kg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相仿,与单纯骶管阻滞比较,两种给药方式均可以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方便,不易造成损伤,适合在小儿全身麻醉中使用。
    • 王棱玉
    • 摘要: 目的 探讨氯胺酮静脉或骶管给药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对择期行鞘膜积液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的镇痛效果。方法 105例择期行鞘膜积液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Kca组(33例)及Kiv组(37例)。对照组实施骶管注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 Kca组实施骶管注射罗哌卡因和氯胺酮进行麻醉, Kiv组实施骶管注射罗哌卡因和静脉注射氯胺酮进行麻醉。比较三组患儿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50)、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结果 三组患儿的丙泊酚用量、额外服用氯胺酮占比、额外的氯胺酮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Kca组和Kiv组用序贯法得到的罗哌卡因EC50分别为(0.123±0.024)%、(0.119±0.022)%、(0.092±0.028)%。Kiv组的罗哌卡因EC5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011, 0.052), P=0.0010.05]。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记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对照组、Kca组和Kiv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276、568、295 min。Kca组的术后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261, 324), P=0.0000.05]。结论 静脉注射氯胺酮的术中镇痛效果显著,但罗哌卡因骶管阻滞不能增强患儿的术后镇痛效果,然而相同剂量的骶管注射氯胺酮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但不能改善术中镇痛。
    • 刁胜翠; 谭美云; 蒋红娥
    • 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分娩镇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及B组,各20例。其中A组剔除1例,为产妇主动要求退出试验。两组均在第一产程宫口扩张3 cm后在L2~3椎间隙实施硬膜外阻滞并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脉冲式镇痛泵。A组在第一产程宫口扩张至6 cm时,在超声引导下给予0.2%的罗哌卡因10 ml行单次骶管阻滞,B组不做处理,为空白对照。比较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产妇第一产程宫口扩张至10 cm时、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时、第三产程伤口缝合时的VAS评分分别为(0.21±0.42)、(0.42±0.69)、(0.37±0.50)分,均低于B组的(3.68±0.10)、(5.16±1.01)、(5.47±0.7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可安全用于分娩镇痛,无明显不良事件,不影响产程进展、对母婴无不良影响,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时镇痛疗效更好,尤其提高了第二、三产程产妇的镇痛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
    • 张彬; 胡卫东; 赵献亮; 王君霞
    • 摘要: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时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学龄期儿童包皮商环环切术的术中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ASAⅠ~Ⅱ,年龄6~12岁,骶管阻滞下择期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依据罗哌卡因的浓度不同,分为R0.15组、R0.2组和R0.25组,每组30例。各组分别注射0.15%、0.2%和0.25%浓度的罗哌卡因0.5 mL/kg。比较各组患儿骶管阻滞的术中镇痛效果、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下肢麻木持续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患儿术后的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R0.25组骶管阻滞术中充分镇痛的比例为93.3%,显著高于R0.15组66.7%和R0.2组76.7%(P0.05)。患儿下肢麻木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镇痛干预的人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应用0.25%浓度的罗哌卡因可为包皮商环环切术的学龄期患儿提供充分的术中镇痛,延长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不增加恢复时间。
    • 唐莹
    • 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在先天性心脏病幼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复合全麻,对照组行单纯全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T0时,两组的SBP、DBP、MAP、RR、HR、SpO2无显著差异(P>0.05);T1~T8时,观察组SBP、DBP、MAP、RR、HR、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T6~T14时,观察组的FLACC、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运动阻滞、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幼儿腹部手术中行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复合全麻效果优于单纯全麻,可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维持生命体征平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